書名:無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不加班、不回報也能創造驚人營收的究極管理
原名:無印良品は、仕組みが9割:仕事はシンプルにやりなさい
上架:2018年
類型:商業、商學、經營、管理
原作:松井忠三
出版:天下文化
會長松井忠三身負重任,接下持續衰退的無印良品。
為了挽回慘烈的營收與降低龐大的庫存,會長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並透過「店鋪指導手冊 MUJIGRAM」和「總部的業務標準書」兩本內部手冊,建立出現今遍佈全球的無印良品。
這本書可以一窺日本無印良品的內部制度。
一直以為無印良品從以前就是現在這風格,看完書才知道現在這風格是歷經崩盤危機的改善而來的。
早期的無印每間店鋪都有各自的陳列方式,依據各家店長的偏好展示;不管是總部還是門市都完全無系統化管理,所有的知識經驗都掌握在員工身上,一旦有人離職就會發生人才斷層,公司便要花費大量心力來重新培訓新的員工。
為了改善著混亂局面,重新塑造出一致的企業文化,新任會長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走訪各家店舖、親自與第一線員工交談,收集上萬份員工意見,參訪了其他企業,耗費5年,最後建構出屬於無印良品自己的指導手冊「店鋪指導手冊 MUJIGRAM」和「總部的業務標準書」。
本書重點放在兩本手冊上,類似於SOP標準作業程序的建立,進階版的工作說明書,內容精確完善,手冊的製作著重於淺顯易懂,讓每個看過的同仁在做相同工作時也能完美複製工作流程,深入淺出,透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納入第一線人員多年的經驗與智慧,造就手冊能完全貼合現場的實用性。藉由這個制度的建立,日本無印從每間店陳列風格不一走向一致化,大幅簡化差異性,也成功確立了簡約、樸實、木質調的日式風格,營業額也開始慢慢地回升。
作者提到透過「兩本手冊建立制度」後獲得了5大回饋,分別是「累積知識和經驗來提升工作效率、不斷改善組織進步以建立公司好體質、提升員工訓練的效能、建立共識和共同願景、重新思考工作本質」,是各角度全方面的改變,為公司帶來脫胎換骨的效果,因此非常推崇各公司建立屬於自己的手冊。
筆者也曾建置自己的工作SOP,受益匪淺,因此非常認同SOP的實用性。SOP是種建構內部資料庫的概念,建立屬於公司的智慧資本,這種無形資產的創造剛開始會耗費相當的人力與時間,制度完善後,後續受益無窮,也能加速工作上手的速度。但沒有體驗過SOP產生的好處,就無法想像後續的便利性,這也是SOP在推行時經常會遇到的阻礙。
另外,筆者也很認同作者建議「每間公司該建立自己流程」,但可惜的是很多公司領導層並不這麼想,多數高層都會覺得那些工作流程講一講就好了,幹嘛要弄文件、弄表格、弄流程圖出來,覺得效益不大,又自找麻煩,就不願意推動。殊不知實際上教導者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指導,光忙自己的工作就沒時間了,指導通常也都草草了事;當新人遇到問題去提問,問問題的次數多就不耐煩,最後就嫌棄新人怎麼這麼笨;甚至有些問題指導者自己也不明白,或是不同主管對相同事情有不一樣的做法,這都很讓下屬不知所措,只能默默忍受責罵,形成不好的職場氛圍,易使員工離職。這類事情經常發生在各領域的職場上,筆者看過、也聽過太多了。有些事情弄張表格、弄個流程圖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讓彼此理解,但守舊派就會覺得幹嘛這麼麻煩,總是用「多問幾次就好了、做久了就知道」來打槍,但等到提問就會被講「來多久了?連這都不知道!」等等輕視的語氣,真是自相矛盾。
而無印良品的手冊有別於一般的SOP,特別強調以下幾點:
除了透過手冊來建立制度外,會長對內也要求須多改善事項,包括「桌面整潔、寫下工作的完成期限、徹底執行『晚上六點半下班』、傍晚不交辦工作給他人、提案書只要一張A4雙面紙、不開徒具形式的會議」,降低那些耗時又效率不彰的事情發生,並改善不良的工作環境,增添部屬們留下來的意願。
本書蠻容易懂的,推薦對「經營管理、SOP、工作制度建立、商學」相關領域有興趣的人來閱讀。
🎞️ Wisdom Bread|「安靜離職」到底好不好? 2024/01/27
1) 沒有任何文化是完美的,即使是好的文化也會有問題,不好的文化也會有它的優點。 2) 重點在於管理自己的期望值,對自己坦誠,也允許自己改變
3) 勞資雙方想法上的落差造下產生的文化。期許勞資雙方能互相坦誠,面試時除了聊履歷,也能聊聊「你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上取得怎樣的平衡?」、「你如何看待工作?」用更開放、正向的態度討論
制度就是商業的結晶,將過去的經歷去蕪存菁,最後落實成企業的最佳實務,但這些累積的知識都是口耳相傳的莫會知識,一定要明文化,才能達到知識擴散的效果,這些明文化的做法累積起來就是制度。
古語: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無論身處在何種產業、何種位置,重視制度都是一種有助於把工作做好的思維。
執行95%,計畫5%。
與其有一百分的分店,還不如讓所有分店成為「八十至九十分」的及格分店,這樣反而能組成更有戰力的團隊。
重點在於,是不是具有解決問題的執行力。鎖定問題點後,就要探究問題背後的結構。問題不會只因為「景氣不好」、「員工幹勁不足」這類因素就發生。假如推給這些因素,不去探究問題,就是停止思考。而找出問題背後的結構後,就要用新制度予以替換,這樣才能改變組織的體質,培養出組織的執行力。
現代的領導人需要的不是過人的魅力,而是要建立第一線員工能暢所欲言的企業文化,並將員工的意見化做制度。一旦培養出第一線員工的自發性,組織自然而然就會慢慢展現出執行力。
大家很容易以為溝通就是「講出來、傳達給對方」,但實際上,就算講了也未必能夠傳達給對方了解。唯有白紙黑字寫出來,讀的人才會產生那樣的意識,達到「心領神會」的地步。
無論手冊寫得多好,光是編制出來而不使用,也只是紙上談兵而已。唯有全體員工實際使用,賦予它生命,手冊才能發揮功能。
沒有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就解決不了問題;沒有掌握問題的本質,遇到問題就很容易採取治標的處理方式。因此,解決問題的首要之務在於「讓問題可視化」。如果問題無法可視化,就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企業文化或制度的問題。
只要找出問題的根本,就能擬定精準的對策。再找到問題原因得當下,問題就已經解決了八成。
未來如何改變,沒有人知道。就算你覺得自己目前處於人生谷底,也有可能哪天就突然谷底翻身。
無論自己的狀況好或不好,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把它當成磨練自己的大好機會,不懈怠地把眼前該做的事踏實做好,而且要留下成果。
身為領導者,不能只懂得自己帶頭努力達成目標,還必須完成自己肩負的使命,為部屬建立起能夠促使他們主動採取行動的制度,逐步改變他們的想法。
<待看清單>
[書籍] 底層邏輯
[書籍] 為什麼這樣生活那工作
[書籍] 深度工作力
[書籍]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書籍] 收穫心態
感謝閱讀。如果喜歡這類心得文,歡迎追蹤,周三晚上9點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