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腸道腸道菌與人體免疫》、《療育的飲食與斷食》學習照顧好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過去在看醫生常常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把身體的各個部位看成獨立的個體來做治療,但身體是這樣精密的設計、各個器官間環環相扣,真的是能夠這樣單點突破就醫治好的嗎?正在受自律神經失調所苦的我一直在心中有這樣的疑問,看了這兩本書(兩者觀念相輔相成故一起寫心得)更加深了我應該以整體的全面性來看待己身的健康。

raw-image

根據書中所說,科學調查在阿茲海默、帕金森氏症的病人腦部找到屬於腸道的菌種,再往回推,可以發現阿茲海默或帕金森氏症的病人也常都會有「腸漏」,因為有腸漏才會讓理應在腸道的菌種透過血液傳輸到了腦部,阿茲海默或帕金森氏症病人在發病前會特別容易腹瀉的症狀,也可以算是一種早期預判這兩種病狀的警示,這個因家人也有阿茲海默/帕金森氏症,回想起來在得病前也真的頻繁跑廁所、特別有感。

一個人的免疫力強弱可以看他的腸道菌相的豐富程度來判斷,腸道菌相越豐富的人越不容易被傳染病感染,也比較不容易有慢性病;要養出健康的腸道菌相就要吃對腸道菌喜歡、有幫助的食物,相信大家應該不難想像,腸道菌喜歡的正是各式各樣的蔬果,才能在腸道培育出多元、豐富的腸道菌種;除此之外,多巴胺與血清素,能夠讓人情緒穩定及快樂的激素也多是在腸道中所合成的,吃進的食物能夠影響到一個人的情緒,書中也提到憂鬱、躁鬱等情緒功能失常,與腸道菌的豐富程度有一定程度的正相關,萬萬沒想到吃進的東西也會影響到腦部情緒調控的功能。

另外書中也有提到實驗,光是移植健康的人的糞便中的菌種到相對腸道菌較不豐富的人身上,憂鬱、代謝、身體慢性發炎或是肥胖的症狀也有達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書中的案例是以某種極端先天上代謝功能缺失的病人做這樣的嘗試,故有很明顯的改善,但也可以從中去反思,是不是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不管是生理上、心理上對我們帶來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

書中有提到人的腸道菌相隨著工業化農業的開展,植物一方面從土地中獲得的良善的營養/礦物質等已不如從前,也許菜長得還是一樣美,但人體能從中吸收到或是培育的腸道菌相反而是減少的,會不會看起來吃得量變多但反而對人體帶來的幫助並沒有這麼的大?實驗顯示不同世代人的糞便檢體中發現腸道菌相有減少的趨勢,除此之外,農藥更是能夠一口氣破壞掉許多的腸道的菌種。環境之於我們人類的影響,其實有種因果的關係,整體的環境變不好、人體的健康也會跟著不好。

另,現在坊間盛行的西式飲食,選擇的蔬菜更單一且普遍不足,其影響新生兒糞便的腸道菌相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吃的選擇也會影響到後代先天的身體素質,這也是一件令人擔憂的事情。

除此之外,兩本書都有提到斷食的概念,現在的人普遍是營養過剩的,對比過往人體常常需要有一餐沒一餐,現在這個世代時時刻刻都有東西吃,且發展出三餐穩定的概念,反而腸道沒有時間休息,也沒有辦法給他空間、時間去修復身體;另,不斷的進食,也會讓胰島素不斷地發揮作用,最終形成胰島素阻抗,身體無時無刻都處於一個飢餓的狀態,無時無刻也處於一個發炎的狀態,也會讓身體提早暴露在慢性病的風險。

那書中也有提到,其實腸道菌相彼此間的關聯作用是非常的複雜且時時刻刻都在變,熬夜會減少豐富的腸道菌相,壓力會減少腸道菌相,適當的休息及健康的飲食也能在一段時間救回部分腸道菌相的多元性;這樣的多變也帶到坊間的益生菌究竟有沒有實際的效用?其實在這樣多變的腸道菌相的發展,有時候確實是能夠補充到正缺少的益生菌,但多數其實買到的益生菌不見得就是你身體所需要的,帶來的功效並不是很大,不如好好的健康飲食與生活作息才是治本的好方法。

這是很有趣的主題,看完會讓人有大開眼界的感覺,並且很多健康觀念一脈相承,推薦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跟著軌軌來讀書的沙龍
19會員
55內容數
我是軌軌,是個喜愛讀書的科技業上班族,發現自己如果沒有留下文字記錄,等到同事或是朋友請我推薦時,總會支支吾吾講不出理由,最後只能霸氣的說:「反正就是本好書啦!」深感這樣子實在不行,故養成了讀完書進行反思的習慣,希望我的心得能夠讓忙碌的大家鼓起勇氣,勇敢地打開書,省去一些挑書選書的時間,享受讀書的平靜好時光。
2025/02/24
這是一本寫跟著中國經濟改革開放所經歷的自傳,經營與中共的關係來壯闊生意、荒誕之境;後段提到習近平崛起到上任以來政經環境的改變,商人應見好就收,作者在見好就收上與前妻意見分歧,而後作者離開中國,其前妻段則「被失蹤」,書中提及許多以「反貪汙」之名行使的迫害案例,透過本書能夠了解中國這幾十年來的變化。
Thumbnail
2025/02/24
這是一本寫跟著中國經濟改革開放所經歷的自傳,經營與中共的關係來壯闊生意、荒誕之境;後段提到習近平崛起到上任以來政經環境的改變,商人應見好就收,作者在見好就收上與前妻意見分歧,而後作者離開中國,其前妻段則「被失蹤」,書中提及許多以「反貪汙」之名行使的迫害案例,透過本書能夠了解中國這幾十年來的變化。
Thumbnail
2025/01/21
這是一本日本的推理小說,寫得是推理小說家宮內彰吾的私生子燈真,接到他從未見過的爸爸的元配所生的兒子的電話,要委託長得像爸爸的燈真協助尋找一本名為《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的原稿,想透過爸爸過世的名義來賺一筆財富;燈真接下了委託並一步步跟著線索去尋找,透過找尋原稿的過程中一步步的了解他的爸爸。
Thumbnail
2025/01/21
這是一本日本的推理小說,寫得是推理小說家宮內彰吾的私生子燈真,接到他從未見過的爸爸的元配所生的兒子的電話,要委託長得像爸爸的燈真協助尋找一本名為《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的原稿,想透過爸爸過世的名義來賺一筆財富;燈真接下了委託並一步步跟著線索去尋找,透過找尋原稿的過程中一步步的了解他的爸爸。
Thumbnail
2025/01/21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是個有開天眼的男孩從小開始寫的日記,小男孩並不知道自己所看到的世界跟一般人看到的世界不太一樣,像是他能看到森林裡的小精靈、人所散發出的光環顏色等,透過直觀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
Thumbnail
2025/01/21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是個有開天眼的男孩從小開始寫的日記,小男孩並不知道自己所看到的世界跟一般人看到的世界不太一樣,像是他能看到森林裡的小精靈、人所散發出的光環顏色等,透過直觀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記得要準時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記得要準時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其健康對情緒、免疫系統和認知功能至關重要。壓力會影響腸道健康,導致消化不良和微生物群失衡。通過自我覺察、壓力管理和適當飲食,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其健康對情緒、免疫系統和認知功能至關重要。壓力會影響腸道健康,導致消化不良和微生物群失衡。通過自我覺察、壓力管理和適當飲食,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Thumbnail
在邁向養生之道之前,先思考一下你的飲食是否健康。所謂養生之道,就是要健康樂活,維護身體健康。除了正常作息與運動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吃出健康,才能活得快樂。想要快樂生活,必須擁有健康的身體。追求健康,不是單純地吃保健商品或補品,而是要將健康生活化。追求健康需從健康生活化開始,其關鍵在於三省吾身:保身、養
Thumbnail
在邁向養生之道之前,先思考一下你的飲食是否健康。所謂養生之道,就是要健康樂活,維護身體健康。除了正常作息與運動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吃出健康,才能活得快樂。想要快樂生活,必須擁有健康的身體。追求健康,不是單純地吃保健商品或補品,而是要將健康生活化。追求健康需從健康生活化開始,其關鍵在於三省吾身:保身、養
Thumbnail
“你今天吃的東西在24小時之內,就將會衝擊到你明天的微生物體”   這部影片很有趣 腸道是人的第二個腦 不是大腦決定你想選擇的食物 而是自己養出來的腸道決定的 科學數據顯示 腸道每天都需要蔬果多樣性的纖維 纖維不足 微生物會吃腸道黏膜 黏膜被破壞 就容易發炎致病   吃很多糖就
Thumbnail
“你今天吃的東西在24小時之內,就將會衝擊到你明天的微生物體”   這部影片很有趣 腸道是人的第二個腦 不是大腦決定你想選擇的食物 而是自己養出來的腸道決定的 科學數據顯示 腸道每天都需要蔬果多樣性的纖維 纖維不足 微生物會吃腸道黏膜 黏膜被破壞 就容易發炎致病   吃很多糖就
Thumbnail
由腸道專家兼醫學博士Giulia Enders為主導,與多位流行病學、神經科學、微生物學家共同去分析腸道微生物對飲食習慣、身心疾病的影響,提供建議與改善的方法。
Thumbnail
由腸道專家兼醫學博士Giulia Enders為主導,與多位流行病學、神經科學、微生物學家共同去分析腸道微生物對飲食習慣、身心疾病的影響,提供建議與改善的方法。
Thumbnail
推薦觀賞Netflix紀錄片:「飲食健康知多少,腸胃道祕辛」,這部紀錄片透過腸道與健康的關聯,向觀眾介紹了多重重點,例如腸道科學研究的熱門趨勢、腸道與身體各部位的關聯、微生物對我們的健康影響等。
Thumbnail
推薦觀賞Netflix紀錄片:「飲食健康知多少,腸胃道祕辛」,這部紀錄片透過腸道與健康的關聯,向觀眾介紹了多重重點,例如腸道科學研究的熱門趨勢、腸道與身體各部位的關聯、微生物對我們的健康影響等。
Thumbnail
一旦你不再遵循飲食調控,營養就不再專注於你的差異,而是無處不在且不必要;因此,你會出現消化問題、體重問題以及與食物有關的各種問題,隨著孩子的成長,神經關閉開始逐漸發生。
Thumbnail
一旦你不再遵循飲食調控,營養就不再專注於你的差異,而是無處不在且不必要;因此,你會出現消化問題、體重問題以及與食物有關的各種問題,隨著孩子的成長,神經關閉開始逐漸發生。
Thumbnail
愛吃大餐又怕脹氣嗎?別擔心,跟妳說懶人的救星。文章介紹消化酵素和使用建議,並分享試吃心得。
Thumbnail
愛吃大餐又怕脹氣嗎?別擔心,跟妳說懶人的救星。文章介紹消化酵素和使用建議,並分享試吃心得。
Thumbnail
在當今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健康常常被我們忽略,尤其是腸胃道健康,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一環。然而,腸胃道的健康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整體身體狀況,包括消化、吸收以及免疫系統的功能。本文將由輝雄診所帶領大家,深入探討如何維護腸胃道健康,從而有效預防大腸癌、胃癌等疾病。   無痛大腸鏡檢查需要注意
Thumbnail
在當今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健康常常被我們忽略,尤其是腸胃道健康,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一環。然而,腸胃道的健康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整體身體狀況,包括消化、吸收以及免疫系統的功能。本文將由輝雄診所帶領大家,深入探討如何維護腸胃道健康,從而有效預防大腸癌、胃癌等疾病。   無痛大腸鏡檢查需要注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