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我們就開始提倡「數位孿校」,鼓勵每所實體學校都可以再經營一所數位虛擬的「線上學校」,亦即除了location還有connection。
「數位孿生」(Digital twin),或譯作數位對映、數位分身、數位雙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David Gelernter教授提出的「鏡像世界」(Mirrored Worlds)。
他認為未來可以透過電腦模擬出一個與現實世界完全一致的虛擬世界。
然而比起「元宇宙」、「區塊鏈」這些明星,這個概念不是很受重視,一直到2017年才稍有些熱度。而這次仁來風,黃仁勳孿生地球的展示,則像是放了一把火,讓我們相信:,未來真的可以通過整合物理回饋資料,並輔以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軟體分析,讓一個數位化類比系統可以隨著物理實體的變化,自動做出相應的鏡射情境。
於是我們小則可以用來做產品設計的測試,大則可對醫療救護、市場分析、城市規劃、能源管理、環境災害與太空宇宙進行模擬探測。
而學校如果有一所數位孿校,那麼對學校的政策推動、課程發展、危機管理與校事處理,也都可大幅降低成本、提升效能。
當然學校目前沒有足夠的技術與設備,所以我們鼓勵初期可以像「THE ONE」一樣,先用LINE或其他社群媒體來經營一所「類孿校」。
例如:有所偏鄉學校就位在古道的入口(或是風景區),每個假日大概會有兩千人經過。如果在校門口做個QR-CODE讓大家掃描加入,然後像THE ONE這樣長期經營,每日一張AI早安圖(哈哈)、每週學校大事記、每月提一個學校經營的問題請大家來提解方……等。
再來,也可像THE ONE定期開一些課程、辦一些活動,讓路過的遊客開始會停留,甚至實體進到學校提供協助、貢獻解方(當然還有掏腰包)。
遊客來自全國甚至海內外,各行各業人士都有,其實是非常豐沛的資源。於是一所偏鄉小校,雖然location非常困頓,但是透過數位世界的connection,在網上可能會有千萬校友、龐大影響力。
而沒有遊客的學校,也可針對學校特性、使用適當媒體、吸引目標對象,經營不同型態的虛擬學校,同樣可以累積人脈、蓄積資源、厚植學校發展動力。
當然,如果學校可以,班級一樣也行;每個班也都可以經營一個數位的孿生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