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0110517 - 把心安住 - 第50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0110517 - 把心安住 - 第50集

每天我們都是忙忙碌碌,面對外面的境界,心隨著境轉,很容易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也容易迷失自己的本意。所以我們每一天,雖然忙忙碌碌面對外面的境界,我們自己的內心,還是要時時提醒向內自省,這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我們人人迷失了,要如何回歸呢?除了前面說過的四心,六度。

四無量心:

大慈無悔

大悲無怨

大喜無憂

大捨無求

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智慧

四心,是四無量心,六度是六波羅蜜,我們都已經很了解。現在接下來就是,三十七助道法,前面也已經說過了四念處,四念處,這是我們最切身的事,日常生活中,哪一個時刻不會接觸到呢?

身,觀身不淨,大家如果能稍微用點心,在我們身上,好好思考看看,這個身體是不是很不淨呢?我到心蓮病房感觸很多,開頭要進去在入口時,看到一位先生坐在佛堂前面,看到我到的時候,他也很虔誠,很俐落地爬起來。看起來他穿的是醫院的衣服,因為他穿那套衣服,所以我知道他是患者。但是看他的態度,好像很自在也很輕安。

我問他:「怎麼了?你怎麼坐在這裡?」他就用手比一下:「我在裡面住院。」

在裡面住院就是心蓮病房,他看起來不像住心蓮的人,雖然人很瘦,但是在他的臉上是那麼自在,帶著微笑很安然。好像在那裡等待著,一件很神聖的事來臨,那種輕安。

跟他打了招呼,我就往裡面走,開始進到裡面,就是很沈重的心了。看到病人在那裡掙扎,醫師也很用心,到底我們跟他說話,他有沒有聽到?儘管知道,他內心有很多話想說,但是他無法表達。

醫生、護士用盡心力。然後又看到布帘遮住了,把它掀開時,一個孩子很小坐在地上,一碗麵放在地上,好像還不會用筷子,用湯匙一直在舀麵,看起來很可愛。

我走近了就說:「怎麼這麼可愛的孩子呢?」在病床上看起來是一位老先生,就趕緊起身,當然很吃力,肚子已經有腹水了,還是一樣很用心、很出力,就起來坐著。我說:「怎麼樣,你有沒有舒服一點?」他說:「還不錯。」

我看他肚子大大的,我就往他的肚子摸一下,硬硬的。我就問他:「這個孩子,是不是你的孫子?」

他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說:「不是啦!他是我的孩子。」

「怎麼差那麼多?」

他說:「我是父老子幼,我年紀很大才娶,所以孩子很小。」

看到一個女人坐在他的對面,很年輕。我心理知道,這個女人的反應不是很好,可見這個家庭,這個人要是有個萬一,這個家庭不知道要如何生活?所以我心裡就想,我回來之後要趕快跟他們說,這床的患者,可能將來我們要多關心。因為這位先生,肚子已經很硬了,身體好像柴枝的顏色,所以我為這個家庭擔心。

還有另一位比較年輕,看起來四十多歲而已,看起來身體壯壯的,為什麼他會生病?為什麼住在心蓮病房呢?可想而知,看起來病情沈重。

在那裡和他們說話時,就聽到另外對面的一床,在那裡哀叫。我想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掀開布帘,有我們的志工在那裡,一直拍撫著她,安慰她,說:「他沒有跑太遠,馬上就回來。」我想是什麼人呢?

護士就說,她說:「這位阿嬤很有意思,阿公如果離開一下,她就很難過,怕阿公不再回來她身邊。」就是一個很黏人的阿嬤,真的是很老了,怎麼感情還黏得那麼緊?知道她可能是一個很會撒嬌,很黏的阿嬤。

看到她這樣感觸很深,病痛就已經痛苦了,心中的情,佔有的欲念還是很深。阿公一定要常常坐在她的身邊,牽著她的手。看,這種人生如此纏綿,你看,最後的一天不知道要怎麼走?實在無法體會。

還有另外一位,看起來很年輕的少婦,哭得很大聲,他們跟她說:「師父來看你了。」哭得很大聲,臉都蒙住了。問她怎麼了?她說:「很感動。」為什麼哭成這樣?無法回答。就有人跟我說:「很害怕、很害怕。」我內心就想,難免會怕。看起來知道,她是一個很愛美的人,就是病中,也看到她化了妝。看起來是很愛美的人,落得現在年紀輕輕就住在心蓮病房裡。

我聽到院長跟我說:「她的癌細胞,已經跑到骨頭裡了。能夠想像癌細胞在骨頭裡侵蝕,全身都攤瘓了。這麼年輕的生命,她哪裡能接受呢?看到每一床、每一床,都讓人看了心痛。如果能人人觀想不淨觀,相信我要進入心蓮病房前的那位先生,那位先生應該也是癌症的患者。雖然他很瘦,但是你看他的臉,很輕安自在的感覺。

所以人生還是一樣,總有一天,在我們身邊最愛的人,是我們很親的人,周圍的總有一天,不是他先離開我們,便是我們有一天要離開他,這種生死是這麼自然的法則。不過,我們就是看不開自然的法則!

凡夫煩惱不斷覆心

若能用慧觀的力量

把心安住於四念處

將可調伏世間貪憂

四念處:

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所以我們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世間到底有什麼東西是永住的?沒有。

所以說來,我們要好好利用這個身體,利用這四種觀法,這就是智慧為體。

我們要知道,我們如果能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在這四項下功夫,這就是智慧。智慧為體,以此智慧的力量,我們才能把我們的心安住在道法上。

因為三十七道品,這三十七項要幫助我們,在這條康莊大道上行走,所以我們三十七道的第一項,四念處,我們要照顧好。這就是在啟發我們的智慧,在我們的身、心感受,和天地萬物的境界,讓我們下功夫。所以這四種觀法,就是智慧為體,要以智慧為主。

人人都有與佛平等的智慧,只要我們好好啟發出來,接下來就是「四正勤」。

四正勤:

已生惡令速斷

未生惡令不生

未生善令速生

已生善令增長

一心精進勤奮

修此四道法

名之為四正勤

各位都知道四正勤,我們必須知勤,「勤」就是精進。

但是修行有兩項事要選擇一樣,就是善與惡。有句話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所以在這兩項,我們要好好下功夫,所我們要用四正勤。「正」就是沒有偏邪,我們好好選擇。

第一就是「已生惡令斷」。因為諸惡莫做,我們如果有一點惡念生起,我們要及時斷掉,已生惡令斷。

「未生惡不生」。把心照顧好,如果有一點惡念生起,我們要及時斷掉。萬一外面的境界來誘惑我們,一念的惡心生起來,我們要趕緊提高警覺,要趕緊斷除,不要讓它他生起。所以已生惡令斷,趕緊斷;未生惡令不生,所以叫做「諸惡莫做」。不要以為只有一點點而已,做了可能沒關係。要知道一點一點,滴久了就成一缸。

尤其是因果不昧,所以我們的心念,真的要照顧好,哪怕是一點點,都不要讓它起心動念,何況是去做?所以很多都是由心生。

諸惡莫做

就是惡念生起時

無論大小趕緊斷滅

若未生惡則令不生

時刻將心念持於正道中

第二要「眾善奉行」,不要以為善只是一點點而已,做這些對我會有好處嗎?對人有什麼利益嗎?只是一點點善而已。其實,善也是要從一點點開始,我們要把握當下,無論認為是大善或是小善,當下我們就要做了,所以不要去分別善的大小。

我們要常常保持在我們心中,常常有那分愛。所以我們要「已生善令增長」,我們如果已經有善念,就要讓他不斷不斷地增長,不要分別什麼樣的善我才做,什麼樣的善我不做。

眾善奉行

就是培養愛心

讓善心念念相續

念念在法、念念在道

其實,我們應該要把握當下,現在需要我做什麼,我就去做什麼,我們應該要有這種,常常提起這分愛心,凡事都不要挑善是什麼種類?哪怕是開口動舌。所以已生善,我們要讓它不斷不斷增長起來,不要善念間斷。

如果「未生善」就「令速生」,要趕快,這念善我們過去不曾有過,現在已經看到了、聽到了、遇到了等等,我們要趕緊把握,所以我們除了對自己,啟發愛心善念。我們還要趕緊把這念愛心、善念,再普及別人,有機會一起進來。我們如果能這樣,善事就不斷不斷,將大家的力量凝聚起來,這個社會就祥和了。要不然若是人人為惡,人間的五濁三災就不斷增長。

各位,希望我們人人天天都要用心,從我們的身心下功夫,對外面的境界,我們要提高警覺;對需要我們幫助的,我們要把握當下。所以說「眾善奉行,諸惡莫做」這就是佛陀的教育。

所以前面的四心、六法,我們不能忘記。後面的三十七種來輔助我們如何走路的方法,我們也要多用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RmB1GnmCuA&list=PLYfJOvcvKb2T5IjAbV0OKv_0FAtyYAUVc&index=50

avatar-img
5會員
166內容數
果醒法師-楞嚴與默照話頭-四講之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erlock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這幾天不斷在說:「人不必煩惱太多,不必計較太多。」你看,若是煩惱太多,計較太多,一樣是招來無常的人生,苦患不斷一輩子。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如何讓我們所過的日子,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環境,我們都不要煩惱。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慈悲喜捨就是四無量心,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叫做四無量心。 給予眾生一切樂 名慈無量心 救拔一切眾生苦 名悲無量心 見人行善或快樂時 心生歡喜 名喜無量心 不起愛憎 以平等心 看待一切眾生 名捨無量心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開始要用方法,方法就是六種。這六種方法,就是從凡夫的此岸,要度過彼岸,這六種就是我們要度到彼岸的工具。 六波羅蜜是 度越生死煩惱的 六種修行方法 若修六波羅蜜行 將能從凡夫的此岸 度過煩惱的中流 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
以布施開闊心胸 以持戒護道修行 以忍辱堅定意志 以精進步步增上 以禪定持守正念 以智慧明心見性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我們這幾天不斷在說:「人不必煩惱太多,不必計較太多。」你看,若是煩惱太多,計較太多,一樣是招來無常的人生,苦患不斷一輩子。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如何讓我們所過的日子,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環境,我們都不要煩惱。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慈悲喜捨就是四無量心,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叫做四無量心。 給予眾生一切樂 名慈無量心 救拔一切眾生苦 名悲無量心 見人行善或快樂時 心生歡喜 名喜無量心 不起愛憎 以平等心 看待一切眾生 名捨無量心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開始要用方法,方法就是六種。這六種方法,就是從凡夫的此岸,要度過彼岸,這六種就是我們要度到彼岸的工具。 六波羅蜜是 度越生死煩惱的 六種修行方法 若修六波羅蜜行 將能從凡夫的此岸 度過煩惱的中流 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
以布施開闊心胸 以持戒護道修行 以忍辱堅定意志 以精進步步增上 以禪定持守正念 以智慧明心見性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想要達到生命深沉的寧靜和喜悅, 就必須戰鬥內心中那些亂七八糟的見解。 沒有用理性分析過的思路, 就像潰堤的河道一樣, 會造成災難。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學習以法調心 學會用法調伏心, 學會用法穿越困境, 學會用感恩的心看待你所得到的一切 ——包括痛苦。 #福智文化︱#心閱網︱#心靈小語 #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真如老師
Thumbnail
廣泛的十善,猶如良田,長養一切善行。 戒律猶如強勁的不老松,高高挺立於生命的原野, 頭頂星辰,根深於大地。 我們的生命,沐浴行善、律己的德光, 每天都珍貴無比! 請善待這值遇了教法的美好的自己!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文化
Thumbnail
新的一步總是奠基在先前一步。有軌跡可循,有方向有行,溫故知新,全都化為踏實前進的能量。  學習慈悲讓心安住,在真確、回歸的價值中,一步一步成長。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關於敞開與行善的故事和冥想練習。通過敞開自我,人們可以真正感受到自己與世界的連結,並以真摯的慈悲來幫助他人。本文邀請讀者共同體驗和跟隨《每一天的覺醒》一書,迎接生活中的美好。
Thumbnail
拋開高標準的包袱,接受生活的一切,冥想練習讓你找到喜樂。文章中提及的各種情感需求是我們能夠滿足自己的關鍵。希望、關注、愛等,透過冥想練習,我們應該學會以一種全新、更積極的方式看待生活中所出現的人事物,珍惜每一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想要達到生命深沉的寧靜和喜悅, 就必須戰鬥內心中那些亂七八糟的見解。 沒有用理性分析過的思路, 就像潰堤的河道一樣, 會造成災難。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學習以法調心 學會用法調伏心, 學會用法穿越困境, 學會用感恩的心看待你所得到的一切 ——包括痛苦。 #福智文化︱#心閱網︱#心靈小語 #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真如老師
Thumbnail
廣泛的十善,猶如良田,長養一切善行。 戒律猶如強勁的不老松,高高挺立於生命的原野, 頭頂星辰,根深於大地。 我們的生命,沐浴行善、律己的德光, 每天都珍貴無比! 請善待這值遇了教法的美好的自己!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文化
Thumbnail
新的一步總是奠基在先前一步。有軌跡可循,有方向有行,溫故知新,全都化為踏實前進的能量。  學習慈悲讓心安住,在真確、回歸的價值中,一步一步成長。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關於敞開與行善的故事和冥想練習。通過敞開自我,人們可以真正感受到自己與世界的連結,並以真摯的慈悲來幫助他人。本文邀請讀者共同體驗和跟隨《每一天的覺醒》一書,迎接生活中的美好。
Thumbnail
拋開高標準的包袱,接受生活的一切,冥想練習讓你找到喜樂。文章中提及的各種情感需求是我們能夠滿足自己的關鍵。希望、關注、愛等,透過冥想練習,我們應該學會以一種全新、更積極的方式看待生活中所出現的人事物,珍惜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