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觀察】大學新鮮人不可不知的10項校園打招呼潛規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學校園中,每天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從陌生人、通識課的點頭之交,到系上同學,有時甚至會遇到教授或校長。我們似乎很自然便知道如何與對方打招呼,例如何時該點頭或微笑、何時該對誰說嗨,又能對誰說「X怎麼又遇到你!」

不過,人們在校園的打招呼模式,其實依循著許多看不見的規則呢!雙方相遇的時間、地理位置、身旁的其他人,甚至雙方的交通工具,似乎都是關鍵。這些細節沒有人規定,卻默默影響著大家的打招呼行為。

一起來看看,你是不是也默默遵守這些規則呢?

  1. 認識才打招呼法則:
只需要和認識的人打招呼即可,不能和遇見的每個人都打招呼。

這是打招呼法則之首。如果和遇到的每個人都打招呼,其他經過的人會迴避你或以異樣眼光看待你,久而久之更可能成為「校園NPC」的新成員,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

不和認識的人打招呼,對方便可能認為你冷漠孤傲,不願與你做朋友。這除了會減少自己結交朋友的機會之外,未來對方若聽聞實驗室或實習機會,也會不願與你分享,因此同樣會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甚至未來發展。

2. 對到眼法則:

如果雙方認識且對到眼,就必須打招呼。

也就是說,如果對方沒有注意到你,例如正在滑手機或和他人聊天,就不需主動打招呼。

換句話說,若你不想和對方打招呼,也能藉由「假裝沒看到」來迴避囉。

3. 情侶迴避法則:

若看到認識的人正和另一伴獨處(包含但不限於吵架或享受浪漫氛圍),則應該迴避,萬萬不可上前打招呼。

請保留空間給獨處的情侶喔!若不得已必須從他們身邊經過,最好先出聲提醒對方,「假裝咳嗽」就是個很好的方式,再若無其事地走過去就可以了。違反此規則的人,可能會被對方貼上「電燈泡」或「愛管閒事」的標籤,甚至可能導致對方分手,造成雙方人際關係失和。

4. 交通工具寒暄法則:

一般來說,打完招呼後最好要再加幾句簡短的寒暄但任一方若是騎乘腳踏車,則簡單揮手或說嗨即可,而不需多做停留。

5. 好久不見法則

這可說是第4項法則的加強版。雙方若是許久沒見,則說完「好久不見」之後不能馬上離開,而務必詢問對方一些簡單的問題。

這個問題應易於回答、顯而易見,而不能太過開放或私人。舉例來說,若是在學生餐廳遇到幾年前通識課的同學,可以說「好久不見!你也來吃飯啊?」但不能說「好久不見!最近和女朋友怎麼樣?」

6. 相同模式法則:

如果對方出聲打招呼,你也要出聲回應;若對方點頭致意,你也只需點頭回應即可。

7. 相同音量法則:

若要出聲打招呼,用對方恰能聽見的音量即可。

8. 人群法則:

如果對方正和一大群你不認識的人在一起,可不必主動上前打招呼,否則對方可能會需要和周圍的人解釋你是誰,造成尷尬。

9. 身分法則:

如果對方是熟人,可以直接衝上去打招呼,用詞可以草率,顯示出雙方之間的熟悉度。例如:「X你怎麼也在這!」

但若對方和你不熟或輩分較高(例如教授),便應該以正式的方式打招呼比較好,否則可能讓對方將你貼上「無禮之人」的標籤。

Photo by Usman Yousaf on Unsplash

Photo by Usman Yousaf on Unsplash

10. 師生不預期法則:

學生看到大型講座課的教授時,不能預期教授會認出自己甚至主動打招呼,因此學生不應過分熱情。同樣地,教授也不能預期學生會主動打招呼,因為學生可能也在擔心不會被認出來。

不過,我想分享一個可愛的例外,也就是台大前校長管爺。管爺很喜歡和同學打招呼,因此若學生同樣很熱情,管爺反而會相當開心!然而,管前校長也謹守「不預期法則」。當他發現學生沒有認出自己,就會默默放下剛舉起的手,也許是怕被貼上「自以為有名」的標籤。(管爺我真的很抱歉,小妹我當時不確定您是誰......)

上述十項法則,就是我在校園中觀察到的師生打招呼模式啦。當然,幾乎每項規則都有例外,往往會和其他規則緊密連結。不過,所有規則都圍繞著「尊重、禮貌、關懷」的核心價值,目的在保持良好形象、維持人際和諧,藉以降低未來人際或職涯方面的困境,甚至增加未來發展的機會。

看完上述規則,你是否也有同感呢?或者你還觀察到其他打招呼潛規則,也歡迎分享喔!

------------------------------------------------------------------------------------

謝謝大家閱讀到這邊,也歡迎閱讀我的其他大學生活相關文章:

臺大校級交換申請攻略(1)|GPA評分、英文檢定、獎學金申請等疑難雜症大解析

臺大校級交換學生經驗分享(2)申請資料與備審撰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芝女看天下
173會員
214內容數
📖旅行 X 生活省思 X 心理學 X 翻譯思考 💡生命是一場旅行,這裡將分享我的旅行攻略、生活省思、文化觀察,以及心理學與生活的連結。 💡此外,身為外文系+教育學程出身,不能少了英語學習、翻譯與托福準備攻略!希望能滿足大家不同的喜好喔! 🩵相逢即是有緣,謝謝你聽我的故事。
小芝女看天下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但願此心春長在,須知世上苦人多。初讀這句話,尚無法完全摸清頭緒。然而,竟是在教學及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的價值。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我們已經習慣踩著別人的失敗與屍體往上爬。但是,我們是不是能夠多一些同理,多一些溫柔?替他人分擔與貢獻,竟能減輕自己的痛苦,創造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Thumbnail
2025/04/07
但願此心春長在,須知世上苦人多。初讀這句話,尚無法完全摸清頭緒。然而,竟是在教學及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的價值。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我們已經習慣踩著別人的失敗與屍體往上爬。但是,我們是不是能夠多一些同理,多一些溫柔?替他人分擔與貢獻,竟能減輕自己的痛苦,創造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Thumbnail
2025/01/31
每到過年,無論電視、實體廣告貨過年歌曲,都營造出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臉書或IG上,也曬滿了大家溫馨的團員照,好像不這麼做,就不算過年。 但我想說的是,你並不需要「和大家一樣」過一個美好的年。沒有人的生活總是順心如意,但我們可以不對每句質疑都有反應。
Thumbnail
2025/01/31
每到過年,無論電視、實體廣告貨過年歌曲,都營造出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臉書或IG上,也曬滿了大家溫馨的團員照,好像不這麼做,就不算過年。 但我想說的是,你並不需要「和大家一樣」過一個美好的年。沒有人的生活總是順心如意,但我們可以不對每句質疑都有反應。
Thumbnail
2024/12/27
2024年好像被切了一半,分屬不同的時區,也就是2月以前的GMT+1與2月以後的GMT+8。2024帶給我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也確實達成一些年初定下的目標。人生如旅行,本就需要不斷調整才能抵達目的地,有時甚至正是因為旅途中的意料之外,帶來最美好的回憶。我會努力在大量學習的同時,找到並穩住自己的聲音。
Thumbnail
2024/12/27
2024年好像被切了一半,分屬不同的時區,也就是2月以前的GMT+1與2月以後的GMT+8。2024帶給我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也確實達成一些年初定下的目標。人生如旅行,本就需要不斷調整才能抵達目的地,有時甚至正是因為旅途中的意料之外,帶來最美好的回憶。我會努力在大量學習的同時,找到並穩住自己的聲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早上去游泳時,遇到了高中同學。 說是同學卻不是同一班的,在學校也不認識,還好有臉書,隨著接觸日多,慢慢地也在臉書上熟了起來。 雖然臉書上熟,可是卻沒見過面,結果在游泳池認出我來,可見我的「照片」還不算「照騙」! 聊天中當然會談到學校的種種,包括老師、同學或教官,一些陳年事蹟也紛紛湧上心頭,我發
Thumbnail
早上去游泳時,遇到了高中同學。 說是同學卻不是同一班的,在學校也不認識,還好有臉書,隨著接觸日多,慢慢地也在臉書上熟了起來。 雖然臉書上熟,可是卻沒見過面,結果在游泳池認出我來,可見我的「照片」還不算「照騙」! 聊天中當然會談到學校的種種,包括老師、同學或教官,一些陳年事蹟也紛紛湧上心頭,我發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即將面對大學生活的準大學生應該如何應對新環境,認識新朋友,建立人際關係。本文分享了各種不同的人際關係和生活方式,讓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希望透過這些建議,準大學生們可以有一個美好的大學生活。
Thumbnail
即將面對大學生活的準大學生應該如何應對新環境,認識新朋友,建立人際關係。本文分享了各種不同的人際關係和生活方式,讓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希望透過這些建議,準大學生們可以有一個美好的大學生活。
Thumbnail
今天去學校當志工 因為是大學生的招生說明會,所以來的人真的很多。 我們分兩組,每組至少六個人在加兩個組長,然後我們早上九點就到了。 因為是連假的禮拜日,老師看到人全到齊很驚訝「好感動大家都有出席。」 然後簡單說明一下要幹嘛就各自帶開了。 我們就開始場佈,搬這個、貼那個,時間很快就過了。
Thumbnail
今天去學校當志工 因為是大學生的招生說明會,所以來的人真的很多。 我們分兩組,每組至少六個人在加兩個組長,然後我們早上九點就到了。 因為是連假的禮拜日,老師看到人全到齊很驚訝「好感動大家都有出席。」 然後簡單說明一下要幹嘛就各自帶開了。 我們就開始場佈,搬這個、貼那個,時間很快就過了。
Thumbnail
學校對學生而言是什麼樣的場域?學習的場域?交友的場域?抑或是社會化的場域?我想以上的答案皆正確。學校是孩子初次離家,融入一群陌生人群的地方,這群素未謀面的人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相處並合作,但缺乏合作經驗的他們要怎麼知道如何合作呢?我想身為老師,我們需要利用自己專業,協助孩子從個人好好地進入到團體。
Thumbnail
學校對學生而言是什麼樣的場域?學習的場域?交友的場域?抑或是社會化的場域?我想以上的答案皆正確。學校是孩子初次離家,融入一群陌生人群的地方,這群素未謀面的人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相處並合作,但缺乏合作經驗的他們要怎麼知道如何合作呢?我想身為老師,我們需要利用自己專業,協助孩子從個人好好地進入到團體。
Thumbnail
到了飯店大廳 老師依序叫號 取房卡…
Thumbnail
到了飯店大廳 老師依序叫號 取房卡…
Thumbnail
偶爾回想起這學期的一些班上風景, 其中有一段是, 如果學生一群圍在一起, 不是在聊天的話, 就是有『某生』發燒了!
Thumbnail
偶爾回想起這學期的一些班上風景, 其中有一段是, 如果學生一群圍在一起, 不是在聊天的話, 就是有『某生』發燒了!
Thumbnail
學期即將結束, 小高一生也不再是"新生"了! 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也日漸熟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罩門或強項, 每個人都有自己在意的點…… 就算私下約談, 也是一種"招搖"! 乾脆一口氣把各式各樣的叮嚀與期許, 混搭起來變成一盎佛跳牆吧! 然後, 歡迎全班同學自行解讀、自行
Thumbnail
學期即將結束, 小高一生也不再是"新生"了! 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也日漸熟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罩門或強項, 每個人都有自己在意的點…… 就算私下約談, 也是一種"招搖"! 乾脆一口氣把各式各樣的叮嚀與期許, 混搭起來變成一盎佛跳牆吧! 然後, 歡迎全班同學自行解讀、自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