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此心春長在,須知世上苦人多。
初讀這句話,尚無法完全摸清頭緒。然而,隨著教學與實務經驗漸增,陸續接觸到許多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這句話不時浮現腦海,咀嚼再三。
我經常用「笨」開自己的玩笑,於是曾理所當然地,隨意將這樣的標籤貼在別人身上。當旁人問起家教學生的狀況,我偶爾會玩笑地說某個學生「有點笨啦,但是很認真」。
請別誤會,像這樣願意努力的學生,最深得我心。但我卻從來沒想過,自己不該如此輕浮地使用這樣的詞彙。直到前陣子,我陸續收到幾名家長的訊息(經改寫)。「特教老師有提供一份『策略性引導教學指引』,我希望我們可以同步,讓她能夠有耐心、有信心的閱讀。」
「OO就是英文不好,學習態度確實不積極,學校老師給很大的壓力,甚至逼他轉學。因此想請您幫忙,請他不要放棄,這都是為了他好啊。」
這些孩子的家長,有的住在高級地段、頂著崇高的學歷與崇高地位;有的居住在狹小的房子裡,卻依然為了孩子聘請家教,無非是希望帶給孩子最好的。
而在學校擔任英文助教的過程中,也讓我再次對於貧富差距有所省思。這門課的學生來自清寒家庭,帶著不安的眼神與生硬的口音來上英文課。他們不需繳交任何費用,還能享用健康美味的便當。而助教們坐在台下兩節課,帶領討論、解答疑惑,同樣能享用晚餐,還能領薪水。從學生到老師,這一切都需要資金。在臺北,這些資源彷彿眨眼即可得,但是對這些孩子們的父母而言、在他們出生成長的地方,賺錢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
我這才醒悟,沒有一個父母,會希望自己的小孩被說笨。
我想起自己不時苦於與聰名的哥哥或系上優秀同儕的差異,永遠在背後拚命追趕,卻依然望塵莫及。我甚至曾在日記中寫下:「最痛苦的不是笨這件事,而是知道自己能力不好,卻無能為力。」就像井底之蛙之所以可悲,並不是他被困在井裡,而是他知道世界如此之大,卻只能困守一隅。
那麼,又有哪個父母會願意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需要花上百倍的努力,才能獲得自己年輕時十分之一的成就?
竟然是藉由家教,讓我發現了自己的價值。原來,我已經擁有很多,應該好好珍惜自己的天賦,而不是一再抱怨自己的不足。想想我的學生與家長,有多少父母希望孩子能好好向學、快樂學習,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我們已經習慣踩著別人的失敗與屍體往上爬。但是,我們是不是能夠多一些同理,多一些溫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難,有時,替他人分擔與貢獻,能減輕自己的痛苦,創造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延伸閱讀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對文中的的風景感到共鳴,
又或是對小芝女其他好書閱讀、英文學習、歐洲旅行、美食日常等內容有興趣,
歡迎隨喜打賞,或者訂閱、請我喝杯咖啡☕️
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感謝您!🥰
更多遊記與生活觀察,歡迎追蹤:
FB:小芝女看天下
更多生活省思,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生活紀錄 X 省思
更多閱讀心得與自我成長相關文章,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閱讀心得 X 自我成長
更多心理學省思,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生活中的心理學
更多英語學習資源,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英文學習X翻譯
更多國際新聞,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國際新聞
更多歐洲旅遊攻略,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旅行攻略 X 心得
更多歐洲交換遊記,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旅行攻略 X 心得
更多交換攻略,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 萊頓大學校級交換
更多美食開箱,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臺灣美食X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