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小麥的D基因:貴圈很亂!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要說基因的複雜度,麵包小麥(Triticum aestivum)應該可以名列前茅。畢竟,它是「異源六倍體」(allohexaploid),帶有三種植物的基因。


這三種植物的基因,分別被冠上A、B、D,以方便研究者討論。不然動不動就要把整個拉丁文學名搬出來,實在是太累了。


但是,A、B、D三組基因的來源植物,其實也各自有自己的故事喔!最近有「一大群」科學家(他們組成了所謂的OWWC,Open Wild Wheat Consortium),研究了D基因的來源植物:節節麥(Aegilops tauschii)。


節節麥是最晚加入麵包小麥的,大約發生在8,000到11,000年前的肥沃月彎。節節麥的加入,產生了麵包小麥;而由於麵包小麥種子大、產量高,所以很快就被採用,並迅速地傳播開來。


但是,多年來讓許多科學家疑惑的一件事是:在野外可以找到野生的一粒麥、二粒麥,但是卻沒有野生的麵包小麥。另外是,雜交之後所產生的麵包小麥,出現了所謂的「瓶頸效應」:麵包小麥的基因多樣性比其他類似的麥類作物要低。


為了想了解到底這次雜交對小麥發生了什麼影響,研究團隊收集了從土耳其西北部一直到中國東部的493個節節麥品系,從中挑選了46個具有代表性的品系,進行基因體定序,建立了節節麥的泛基因體(pangenome)。


他們發現,節節麥也有個複雜的故事!大約一半是來自於裏海西南地區的L2E-1,另外四分之一是來自於L2E-2,還有一小部分則是來自於一個少見的品系L3。


這個L3品系是來自於喬治亞的高加索區。不同的麵包小麥品系,所帶有的L3基因比例不同,而且離喬治亞越遠的品系,L3的比例越少。不過,即使帶有最多L3品系片段的麵包小麥,也只有7%。而現代品系的麵包小麥,只含有1%的L3基因。


L3品系對麵包小麥有什麼影響呢?研究團隊發現,在1D染色體的長臂上,有一個Glu-D1的位點。這個位點裡有一個基因,能產生高分子量的麵筋蛋白,對麵筋的強度以及麵包的品質發生了重要的影響。只要帶有這個基因,就可以產生更有彈性的麵團,製作出更好的麵包以及更多種類的烘焙產品。


這個發現意味著,如果我們可以把這個基因引入現代品系的小麥,我們就能夠有更適合製作麵包的麵粉。


另外,研究團隊也發現,麵包小麥D基因體的形成,至少經歷了四次的雜交事件。


除了這些發現之外,他們還成功的選殖了一個抗葉銹病基因Lr39,在未來的小麥育種上,應該也可以派上用場。


總而言之,小麥的D基因體的形成,牽涉了四次雜交,而透過研究節節麥的基因,科學家們發現了新的麵筋基因,可以讓我們的麵包變得更好吃!


參考文獻:


Cavalet-Giorsa, E., González-Muñoz, A., Athiyannan, N. et al.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bread wheat D genome. Nature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808-z


91會員
206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不知道大家對格陵蘭(Greenland)的印象是什麼?是不是寒冷、空曠之地? 且不說中世紀時,格陵蘭曾經住過人;最近的研究還發現,格陵蘭在過去也曾經完全無冰喔!
稻癭矮縮病毒(RGDV)感染水稻,受感染的水稻會出現矮化、葉鞘和葉脈上會出現瘤狀突起等,因為它會嚴重影響水稻的產量,所以是需要注意的病害。 RGDV以葉蟬為宿主,最近的研究發現,RGDV是個好房客呢!
我個人是每天都要吃蘋果。蘋果容易儲存也容易食用,不像芒果會吃得滿手滿臉、不像香蕉會變黑腐爛,很適合買一堆放一星期,每天吃一顆,真的很方便。 不管你喜不喜歡吃蘋果,一定聽過這句英語俗諺:「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這句話有多少真實性呢?
委員的藍裙子一條4700元 2023年54%慈善支出幫助台灣 捐款用途五選一,選了就不會流用 (靜思)精舍只有花蓮有 各地的靜思堂是聚會所也是避難所 從1969起,就建立訪視、評估、救助制度 好想要「濟貧雷達」 助念不收費、骨髓移植只收健保不補助的部分 60%的捐款人每個月捐50-100元
由於氣候變遷造成乾旱時常出現,培育出抗旱的農作物已經是近年的顯學了。但是,栽培品系農作物常常都是由少數幾個品系(甚至只有一個)的祖先植物培育而來,所以很難從栽培種中找到足夠的基因資源來做這件事。因此,科學家們常常由栽培品系的野生種去找資源。 最近的研究,就使用野生番茄做材料,找出了幾個新的抗鹽基因!
隨著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降雨的狀況愈來愈不穩定。經常都可以看到新聞報導,哪個地方鬧旱災、哪個地方鬧水災等等。對植物來說,真的是「長安居,大不易」啊。 旱災對植物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最近有一個研究發現,乾旱會讓植物從多年生轉為一年生喔!
不知道大家對格陵蘭(Greenland)的印象是什麼?是不是寒冷、空曠之地? 且不說中世紀時,格陵蘭曾經住過人;最近的研究還發現,格陵蘭在過去也曾經完全無冰喔!
稻癭矮縮病毒(RGDV)感染水稻,受感染的水稻會出現矮化、葉鞘和葉脈上會出現瘤狀突起等,因為它會嚴重影響水稻的產量,所以是需要注意的病害。 RGDV以葉蟬為宿主,最近的研究發現,RGDV是個好房客呢!
我個人是每天都要吃蘋果。蘋果容易儲存也容易食用,不像芒果會吃得滿手滿臉、不像香蕉會變黑腐爛,很適合買一堆放一星期,每天吃一顆,真的很方便。 不管你喜不喜歡吃蘋果,一定聽過這句英語俗諺:「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這句話有多少真實性呢?
委員的藍裙子一條4700元 2023年54%慈善支出幫助台灣 捐款用途五選一,選了就不會流用 (靜思)精舍只有花蓮有 各地的靜思堂是聚會所也是避難所 從1969起,就建立訪視、評估、救助制度 好想要「濟貧雷達」 助念不收費、骨髓移植只收健保不補助的部分 60%的捐款人每個月捐50-100元
由於氣候變遷造成乾旱時常出現,培育出抗旱的農作物已經是近年的顯學了。但是,栽培品系農作物常常都是由少數幾個品系(甚至只有一個)的祖先植物培育而來,所以很難從栽培種中找到足夠的基因資源來做這件事。因此,科學家們常常由栽培品系的野生種去找資源。 最近的研究,就使用野生番茄做材料,找出了幾個新的抗鹽基因!
隨著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降雨的狀況愈來愈不穩定。經常都可以看到新聞報導,哪個地方鬧旱災、哪個地方鬧水災等等。對植物來說,真的是「長安居,大不易」啊。 旱災對植物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最近有一個研究發現,乾旱會讓植物從多年生轉為一年生喔!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隨著農業的開展,隨之而來的馴化與育種,影響了植物與它的好伙伴-微生物體-的互動。這使得植物需要更多肥料、需要更多農藥。 如果可以讓植物能喚回它的好伙伴,或許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肥料與農藥了?
Thumbnail
很多基因的研究,常常會有「意外之喜」:一開始本來想研究一件事,但是卻發現除了這一件事之外,還有另一件看起來無關的事也受到影響。 最近有人研究水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就發現了這樣的事情。
Thumbnail
小麥麩質過敏最主要原因 . 這是網友問的。 . 以下這些是網路寫的解釋, 醫學上解釋是遺傳性自體免疫類疾病, 是身體對小麥、大麥、黑麥、 高梁屬植物及玉米等植物中的醇溶蛋白敏感, 引起自體免疫反應攻擊關節、皮膚等部位。 身體會出現各處發癢、關節處疼痛、 腹脹、腹瀉等等症狀。
Thumbnail
在我還沒有跨進植物這個領域之前,我對於植物只有很粗淺的了解。當時,我並不知道植物有所謂的多倍體,就更不用提異源多倍體了。 而且,因為從小就知道馬與驢交配後生出來的騾並不具有生殖能力(後來知道有極少數有),所以一直認為生物就是不能異種交配。卻沒想到,植物有很多多倍體!
Thumbnail
水稻稻瘟病菌,是引起稻熱病的兇手。稻熱病在85個國家(包括台灣)都有發生,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更可怕的是,在1985年,水稻稻瘟病菌把魔爪伸向小麥!後來科學家們發現小麥有個叫做Rmg8的基因,可以抵抗此病。 但是,這個基因到底怎麼出現在小麥中,又怎麼取得抗稻瘟病的技能的?
Thumbnail
發源於肥沃月彎的小麥,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穀物之一。從一萬兩千年前被馴化以後,小麥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穀物,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但隨著氣候變遷和全球環境改變,我們需要培育出更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小麥品種,以確保糧食安全。 最近針對一個大型小麥品系種源庫的研究,讓我們取得更多小麥的基因資源!
Thumbnail
馴化(domestication)這種事,人類在一兩萬年前就在做了;但是馴化對生物與環境的影響,卻是這些年才越來越清楚。之前介紹了馴化對大麥與水稻根部菌群的影響,這一篇要介紹馴化對小麥根部菌群的影響。 先說結論:很大!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隨著農業的開展,隨之而來的馴化與育種,影響了植物與它的好伙伴-微生物體-的互動。這使得植物需要更多肥料、需要更多農藥。 如果可以讓植物能喚回它的好伙伴,或許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肥料與農藥了?
Thumbnail
很多基因的研究,常常會有「意外之喜」:一開始本來想研究一件事,但是卻發現除了這一件事之外,還有另一件看起來無關的事也受到影響。 最近有人研究水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就發現了這樣的事情。
Thumbnail
小麥麩質過敏最主要原因 . 這是網友問的。 . 以下這些是網路寫的解釋, 醫學上解釋是遺傳性自體免疫類疾病, 是身體對小麥、大麥、黑麥、 高梁屬植物及玉米等植物中的醇溶蛋白敏感, 引起自體免疫反應攻擊關節、皮膚等部位。 身體會出現各處發癢、關節處疼痛、 腹脹、腹瀉等等症狀。
Thumbnail
在我還沒有跨進植物這個領域之前,我對於植物只有很粗淺的了解。當時,我並不知道植物有所謂的多倍體,就更不用提異源多倍體了。 而且,因為從小就知道馬與驢交配後生出來的騾並不具有生殖能力(後來知道有極少數有),所以一直認為生物就是不能異種交配。卻沒想到,植物有很多多倍體!
Thumbnail
水稻稻瘟病菌,是引起稻熱病的兇手。稻熱病在85個國家(包括台灣)都有發生,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更可怕的是,在1985年,水稻稻瘟病菌把魔爪伸向小麥!後來科學家們發現小麥有個叫做Rmg8的基因,可以抵抗此病。 但是,這個基因到底怎麼出現在小麥中,又怎麼取得抗稻瘟病的技能的?
Thumbnail
發源於肥沃月彎的小麥,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穀物之一。從一萬兩千年前被馴化以後,小麥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穀物,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但隨著氣候變遷和全球環境改變,我們需要培育出更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小麥品種,以確保糧食安全。 最近針對一個大型小麥品系種源庫的研究,讓我們取得更多小麥的基因資源!
Thumbnail
馴化(domestication)這種事,人類在一兩萬年前就在做了;但是馴化對生物與環境的影響,卻是這些年才越來越清楚。之前介紹了馴化對大麥與水稻根部菌群的影響,這一篇要介紹馴化對小麥根部菌群的影響。 先說結論: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