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破壞的問題發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我破壞其實不應該是自我破壞,因為他在保護你待在舒適圈(熟悉的環境),只是有時舒適圈外的東西反而對你更有幫助。

這一切的發現從我告訴自己的目標開始。

  • 不去看別人的眼神,只看我要做的事
  • 不多想別人的意圖
  • 不預設別人會對我做出什麼反應

我的專注力常常分享給擔心他人的反應



運用意志力去克服的不足

我也發現雖然可以刻意不去多看、多想、不預設,也可以達到專注力理想的效果,只是續航力便變得很差,因為能量分了許多到「克服它」,這是運用了大腦中的第二系統而不是像處理直覺或習慣的第一系統。*第一系統:自動運作,毫不費力就能產生印象與感覺。第二系統:有意識、理性的自我,一步一步地建構思想。

在過程中會感覺到次次的阻礙,有時無法克制地想和誰對上眼,確認對方看自己的眼神,想暫停所做的事轉去和朋友分享,希望可以聽見對方說我覺得你很棒,而這時的克制自己不要去想,只是一再的想要凌駕於問題之上,卻沒有真正的解決它。


發現核心需求—書籍《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分享

最近剛好閱讀到的《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中,幫助我看見自己的核心渴求

當我層層剝開自己對每一件事情背後的動機。為何我不斷告訴自己不要去多想別人的想法,不要去預設?因為我希望對方對我的評價是好的,所以我透過預設對方的想法幫我判斷我的行為正不正確。

我判斷我的核心渴求就是—希望從他人身上得到肯定與支持,核心渴求實際上是對核心需求的掩飾,你的核心需求正好與核心渴求相反。因此我的核心需求就是—從自己身上得到肯定。

你越少滿足自己的核心需求,你的核心渴求症狀就會越「吵鬧」
raw-image

書中告訴我們對於想要「克服它」的情況,反而是要開始提出正確的問題

  • 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 關於我正在嘗試採取的行動,這種感覺試圖告訴我什麼?
  • 這當中有什麼我需要去學習的嗎?
  • 我現在需要做些什麼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的動機是想要過不同的、更好的生活時,你會發現很多阻力都會消失,因為你被一種比恐懼更強大的願景所推動

自我破壞的些許原因

有時的成長讓人覺得也許這樣已經足夠了,但我覺得不論是哪種成長,成長就是像肌肉一般,如果不訓練、不維持,有一天他會回去原廠設定。

而我們的原廠設定來自於天生的性格、兒時的成長環境,就算覺得讀書和思考已成習慣,而不去刻意維持的話,新的壞習慣便會隨著環境而養成。

這時也許就會發現一種循環,辛苦的養成了好的的習慣、好的狀態,再讓自己怠惰,再重新養成……。這何嘗不是一種自我破壞呢?

以下舉例三個書中提到的常見自我破壞模式:

重起爐灶心態

不允許自己綻放,只是安逸地享受發芽的過程。

通常源於自己沒有辦法用合情合理的方式來處理壓力,或是掙扎於不知道衝突如何解決。將注意力從真正的問題轉移到其他地方的方法。

  • 解決方法:可以擬定使自己蓬勃發展的計畫,明白合理的連結對自己來說該是什麼樣子。

評斷他人

我們對於他人的評斷,成為自己的枷鎖。

如果我們不喜歡那種自己沒有別人成功的感覺時,可能會試圖在他身上找到缺點,如果每次遇到必自己成功的人都這麼做的話,每當我們在為改善生活而付出時,就會產生抗拒心態。

  • 解決方法:如果看到對方擁有某種你想要的東西,那就恭喜他們。考慮到自己其實沒有看到全貌,也不了解來龍去脈

大題小作

試圖讓自己不顯得令人印象深刻,試圖讓自己沒有成功的感覺,害怕自己已經達到「巔峰」。

「樂極生悲」、「物極必反」等等的成語也許已經刻在心中,使得我們每次好事發生後便憂心忡忡,或是身體僵硬,例如:剛被稱讚馬上就搞砸、得到讚美也看似不在乎或表示抗拒。

  • 解決方法:相信情況變得更好,絕非情況將要變壞的節奏。相信如果生命中某一部分取得好的發展,那麼這樣的進展與將對其他方面帶來正面影響。

結語

時常都會在打字或閱讀中,發現自己也沒發現的自己,雖然不是每個文字組合都很完美,或是可以運用,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滿足與小小的突破,我覺得自己很棒,雖然還沒養成每天的習慣,但依然持續的在做,也謝謝你們看到這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糖綠茶的沙龍
19會員
62內容數
在一路上最幸運的就是開始閱讀,而我主要就是想分享我所閱讀到的內容,還有自己的經驗。 志在讓不喜歡閱讀的人也可以稍微接觸到書本的內容,以及成為推幣機的其中一枚硬幣。 雖然只是一點,但依舊是使他人開啟自己轉變之路的一臂之力。 當然最終受益的還是我自己,在書寫的過程中理清自己的思緒,接觸更多,反思更多。
無糖綠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一個休閒的午後,外頭飄著小雨,沒有特別的胃口吃午餐,我坐進了只是鋪了張軟墊的椅子,戴上耳機,看起了《手札情緣》, 在一開始,我還因為片頭曲太長差點就要拿起手機來滑,但幸好沒有,本以為就會是男女主角出場的我,只看到了一位老太太與一位老先生,雖然憑著感覺可以知道他們就是男女主角,但還是給了我一種打起精
2025/04/28
一個休閒的午後,外頭飄著小雨,沒有特別的胃口吃午餐,我坐進了只是鋪了張軟墊的椅子,戴上耳機,看起了《手札情緣》, 在一開始,我還因為片頭曲太長差點就要拿起手機來滑,但幸好沒有,本以為就會是男女主角出場的我,只看到了一位老太太與一位老先生,雖然憑著感覺可以知道他們就是男女主角,但還是給了我一種打起精
2025/04/25
等到...我就去... 等到存夠錢了,我就去學怎麼買股票 等到考完試了,我就去讀那本書 等到我變瘦了,我就去穿我喜歡的衣服 等到8點,我就去洗澡 等到明天,我就開始減肥 等到我學會這個溝通技巧,我就要去和她說明清楚我的感受 無止盡的等待條件的到來,可是我們能掌握的只有現在,那些條件
2025/04/25
等到...我就去... 等到存夠錢了,我就去學怎麼買股票 等到考完試了,我就去讀那本書 等到我變瘦了,我就去穿我喜歡的衣服 等到8點,我就去洗澡 等到明天,我就開始減肥 等到我學會這個溝通技巧,我就要去和她說明清楚我的感受 無止盡的等待條件的到來,可是我們能掌握的只有現在,那些條件
2025/04/24
我很喜歡討論關於自我信念的問題,不是因為人生會因此突然變得多順利,而是因為會有一種「啊?原來是這樣!」的恍然大悟。 就像解開了一道困住自己的謎題,然後發現答案其實簡單得不得了。那一瞬間,腦袋變得很清楚,心裡也突然輕了下來。
Thumbnail
2025/04/24
我很喜歡討論關於自我信念的問題,不是因為人生會因此突然變得多順利,而是因為會有一種「啊?原來是這樣!」的恍然大悟。 就像解開了一道困住自己的謎題,然後發現答案其實簡單得不得了。那一瞬間,腦袋變得很清楚,心裡也突然輕了下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他媽再也不要過這種生活了 當初在看這本書的介紹時,就被這句瀕臨崩潰的怒吼戳中。 當時的我,正處在跨出舒適圈又不時會回到自己舊有的習慣中, 這種往上爬又不斷回到起點的迴圈,讓我開始懷疑起自己。 我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會提不起勁的往前走? 為什麼改變這麼難?是我不夠自律嗎? 就讓我們一起來了
Thumbnail
我他媽再也不要過這種生活了 當初在看這本書的介紹時,就被這句瀕臨崩潰的怒吼戳中。 當時的我,正處在跨出舒適圈又不時會回到自己舊有的習慣中, 這種往上爬又不斷回到起點的迴圈,讓我開始懷疑起自己。 我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會提不起勁的往前走? 為什麼改變這麼難?是我不夠自律嗎? 就讓我們一起來了
Thumbnail
德國作家徐四金(Patrick Süskind,1949-)《香水》以嗅覺為主題,是難得一見的感官小說,描繪集天使與魔鬼於一身的葛奴乙內心之躁動、不安、瘋狂,以及如何在幻想世界與現實世界中組合、萃取各種氣味,調製愛的香水,建構一個神奇的氣味王國。此部於1985年問世的超現實寓言小說,敘事技巧高明,令
Thumbnail
德國作家徐四金(Patrick Süskind,1949-)《香水》以嗅覺為主題,是難得一見的感官小說,描繪集天使與魔鬼於一身的葛奴乙內心之躁動、不安、瘋狂,以及如何在幻想世界與現實世界中組合、萃取各種氣味,調製愛的香水,建構一個神奇的氣味王國。此部於1985年問世的超現實寓言小說,敘事技巧高明,令
Thumbnail
唯我們對生活詳察,連結自身經驗、感受,也許才真有機會讓性別平等不只是華而不實的口號。
Thumbnail
唯我們對生活詳察,連結自身經驗、感受,也許才真有機會讓性別平等不只是華而不實的口號。
Thumbnail
這不是青少年虛榮、自私導致自食惡果的故事。 停不下來的感覺,更像是一種自我強迫,稍有能力的孩子會要求自己事事完美,渴望別人看見他。 直到自己壞掉為止。 要有人告訴它該停下來
Thumbnail
這不是青少年虛榮、自私導致自食惡果的故事。 停不下來的感覺,更像是一種自我強迫,稍有能力的孩子會要求自己事事完美,渴望別人看見他。 直到自己壞掉為止。 要有人告訴它該停下來
Thumbnail
「每個人所知道的事各不相同,但每個人所不知道的是都是無限。所以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真正的專家。或者誰最厲害!」 所以,每個人都擁有使自己與眾不同的發展空間。
Thumbnail
「每個人所知道的事各不相同,但每個人所不知道的是都是無限。所以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真正的專家。或者誰最厲害!」 所以,每個人都擁有使自己與眾不同的發展空間。
Thumbnail
當你剛運動完口很渴的時候,看著眼前的半杯水,你心中會產生什麼樣的想法呢? 只剩一半,怎麼會夠喝? 還有半杯水可以喝,真好啊! 一樣是半杯水,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這就是所謂的「認知差異」,當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自然也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感受,也就是說讓人感到不快樂的真正原因在於我們對事情的「認知」,
Thumbnail
當你剛運動完口很渴的時候,看著眼前的半杯水,你心中會產生什麼樣的想法呢? 只剩一半,怎麼會夠喝? 還有半杯水可以喝,真好啊! 一樣是半杯水,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這就是所謂的「認知差異」,當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自然也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感受,也就是說讓人感到不快樂的真正原因在於我們對事情的「認知」,
Thumbnail
【不用拉扯的感覺,真好!】通常,在未經練習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會受到千絲萬縷的情緒與思緒的影響,只是可能有自覺或沒自覺。這些都會儲存在我們的記憶、身體裡,在時間緊迫、壓力大的情況下,可能就會大爆發,甚至做出後悔莫及的事。如果我們可以更有意識地發現情緒,然後當下用最輕鬆簡易的方式處理,不是去壓抑或是放大
Thumbnail
【不用拉扯的感覺,真好!】通常,在未經練習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會受到千絲萬縷的情緒與思緒的影響,只是可能有自覺或沒自覺。這些都會儲存在我們的記憶、身體裡,在時間緊迫、壓力大的情況下,可能就會大爆發,甚至做出後悔莫及的事。如果我們可以更有意識地發現情緒,然後當下用最輕鬆簡易的方式處理,不是去壓抑或是放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