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學院待了很多年、初入學術研究領域不久的研究者,雖然對於撰寫文章這件事並不陌生,但每當要撰寫文章時,心裡也仍有許多莫名的恐懼,最害怕的事情,莫過於將自己的想法轉化為具體的文字。之所以會有莫名的恐懼,多半是因為在無形的思考與有形的文字之間,往往有著相當程度的落差。當自己覺得對於某些問題有些想法時,卻時常面臨難以藉由有形的文字表現出來,甚至時常發現思考邏輯並不通順的情況。
日本的人類學者梅棹忠夫曾說:「我們似乎總是將一種與無限世界的聯繫作為自己的心靈支柱。一張張小小的卡片卻將這種夢幻連根打碎,徹底顛覆了。我們那種本該是無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與思想,卻抱轉化為極其渺小、弱不禁風、不堪一擊的物理量,呈現在自己的眼前。」(《智識的生產技術》,簡體中譯本,p. 64)梅棹忠夫的說法清晰地點出出這種莫名的恐懼的癥結所在。
知名的電腦玩物站長Esor在他的部落格上,曾發表過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寫筆記,是擴展思考的引擎,而非只是記憶的系統](https://www.playpcesor.com/2023/07/blog-post.html)。他在文章中提到寫筆記是擴展思考的引擎,且蘊含著四個效果:讓思考可以得到延續、幫助思考複雜的問題、透過行動來刺激思考、創造自己的重新思考。
寫筆記不同於寫文章,前者往往是起於小的知識點,或思考的碎片,透過逐漸地拼湊,才能梳理出較為清晰的思考方式。許多時候,我們對於某個問題感到興趣,是因為與這個問題相關的知識點吸引我們,但如何理解該問題的脈絡,卻尚未出現。倘若我們需要對感興趣的問題有較為深入的理解,我們就需要摸索出理解該問題的脈絡。若在一開始就想要將思考寫成文章,不僅壓力很大,且在未有足夠的累積的情況下,反而使得文章難產。當許多的知識點或思考的碎片被累積起來並呈現在我們眼前時,我們反而較能夠看清自己的思路為何。
在撰寫筆記的當下,可能未必有清楚的問題意識,但即便是模糊的問題,也非常地珍貴,因為撰寫筆記能讓模糊的思考變得較為清晰,進而強化對於問題的思考。透過對於特定問題的探究,我們所累積的筆記能夠被聚集在與該問題相關的各種聯繫中,進而使我們能夠以較為複雜、但卻具有結構化的方式來理解該問題。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解釋深度的錯覺」(illusion of explanatory depth)是常見的現象,人們以為自己懂了某件事物,但其實只是模糊地知道個大概。一旦要求人們將事物的所以然說清楚,此一錯覺造成的幻覺就會被打破(Bent Flyvbjerg、Dan Gardner,《超級專案管理》,繁體中譯本,p. 105)。《巨人的筆記》的作者金翼漢認為,筆記(即他所說的「紀錄」)能夠將流動的思考、想法、印象、感覺等變得清晰,使之成形。
文字書寫所要求的邏輯性,促使我們將模糊的想法梳理清楚,這個動作蘊含著「將事情想清楚」的作用。書寫不僅是思考成果的表達,更是思考活動本身。雖然,思考往往不是線性的,而可能是存在於不同事物之間的「關聯」中,然而,惟有能夠將思考以清晰的文字表達出來,才能夠確定自己將問題想清楚。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我們很容易在腦海中有許多想法,但當要將其轉化為線性的文字敘述時,我們仍需加以梳理(即便它可能相當地複雜且具多個層次),才能勾勒敘述的軸線。
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可能都知道筆記時常被寫在卡片上(包含便利貼),但這不僅是因其方便攜帶而讓我們能夠便捷地做紀錄,更重要的是,卡片使得內容組織變得容易。Engelbart在他那篇著名的Augment Human Intellect的文章中說到,卡片的特徵在於以較小的單位來儲存資訊,且能夠以極具彈性的方式來組織自己的思考。在Engelbart所身處的時代,人們能夠在卡片上透過特殊的打洞方式來實現我們如今在電腦上常做的「搜尋」的動作。從筆記的角度來看,「搜尋」不只是找到特定的內容,更是將筆記內容關聯起來的手段。若就近年出現的許多數位筆記軟體的特徵來看,藉由「搜尋」而將不同的筆記內容關聯起來的作用,可以透過「雙向鏈接」(backlinks)來實現。如今,在電腦的輔助下,我們能夠快速地對筆記進行搜尋、排佈、內容修改或擴展、交互引用等動作,讓內容重組變得相當容易。倘若我們認真地思考人機協作所能發揮的效果,應該可以較為深刻地意識到,我們每天在電腦上進行的操作,如搜尋資料、分類內容、撰寫文字,或是複製、貼上等,其背後都蘊含著如何增強人類智能的深刻思考。
持續地累積筆記,就是持續地探究問題的過程,以累積相關內容來拓展思考特定問題的深度,並藉此刺激、誘發我們重新組合筆記內容,使筆記能夠激盪精彩的思考,深化我們對於特定問題的理解。在我自己的實踐經驗中,累積筆記確實讓我感覺到,我能因此使思考變得更為持續、開闊,也因此較能克服那原來時常在心中浮現的莫名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