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類通識課的教學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學期即將結束,按照過往的慣例,我都會跟同學們分享一點我在學習上的心得。作為一個在學術界打混多年的學徒,有機會到大學的課堂上教授通識課,對我來說,是很好的經歷,因為「通識課」的目標並非教導艱深的知識(不同於專門系所的課程目標),而是要讓學生能夠「博通」(姑且無論通識課是否淪為營養學分的問題)。

記得四年前剛開始教書時,因為是教「文化思想史」這種屬於歷史類別的課,且我的專業雖可號稱是中國思想史,但因中國思想史涉及的範圍極大,自己不知道該教什麼,只能將自己覺得有趣的內容放在課程中。此外,也許因為我的研究興趣是中國思想中的宗教觀念,天、鬼神,因此課程內容也就有許多關於宗教觀念的東西。

有時,同學們的意見回饋表示,課程內容過於集中在宗教相關的內容,不是很有趣。對此,我也有自知之明,但無奈我涉獵的知識範圍很有限,所以雖然知道有這樣的意見回饋,但還沒有能力在課程內容上做出很大的調整。為此,在每學期的第一堂課中,我都會先「打預防針」,明白地說到,因為我的能力有限,涉獵的範圍也有限,因此本學期的內容不僅與中國有關,而且還是屬於思想、觀念的介紹,如果對這些內容沒有興趣,請慎重地考慮選別的歷史通識課。或許是因學校選課制度使然,或因開課數量有限,同學們怕退選後反而沒有相關課程可以選修,所以我雖然「打預防針」,但似乎也沒有勸退很多學生。

隨著一學期、一學期這樣地教同樣的課,我漸漸地發現,為了要將一個課題講得比較有趣(但可能我講課始終很無趣),就需要「鋪陳」、「包裝」,而對我而言,既然這是一門歷史課,我的學術訓練促使我相信,好的「鋪陳」、「包裝」,不只要訴諸類比,更重要的是,要對某個思想觀念有宏觀的理解,才較能從中掌握其要義,並講到讓人一聽就懂,甚至覺得「清楚又簡單」。

在備課的過程中,往往為了能向學生介紹一個思想觀念的概要,需要去追溯該思想觀念如何出現、變化等複雜情形。以我比較熟悉的鬼神觀念來說,這個觀念看似簡單,但其實在中國思想史上卻有諸多面向的論辯(如:鬼神是否存在?如何證明鬼神存在或不存在?人死後會變為鬼神嗎?哪些人會成為神,哪些人會成為鬼?等等),而且不同的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等)也會帶著各自的思想背景來論述鬼神的內涵,從而使得追溯鬼神觀念的歷史變化,可以讓我看到不同宗教之間如何互動的情形。

因為教學所需,備課擴大了我對於某些思想觀念的理解,視野得到拓展,因而也促進了我自己的學術研究的深度與廣度。一方面,在課堂上,我能夠講授的內容更多,另一方面,我對於特定思想觀念也能更具有歷史性的理解。

正是因為教學,我對於「通識課」的意義有一些個人的思考。作為一門屬於歷史學領域的通識課,「文化思想史」,它的意義應當不止於介紹許多具體的案例(如各種思想觀念),以讓學生了解「原來過去的歷史上有這些東西」,而是藉由具體案例的介紹,讓學生能夠知道「歷史學者會怎麼思考問題」。

歷史學研究的目的不是鉅細靡遺地認識過去所發生的所有事情,而是從時間的角度來理解事物的變化。事物的變化牽涉的因素很多,因此歷史學者往往會去觀察,哪些可能的因素促成某個事物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變化。對於不同時代的人們而言,事物總是在變化,但如何認識特定事物的變化,其本身也是不同因素促成的,包含每個時代的人的思維方式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同樣一個思想觀念,對不同時代的人而言,因其思想背景不同,往往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歷史學研究的目的,即是去理解思想觀念「如何被界定、被形塑、被論述」等相關問題。

雖然,在一門僅有一個學期授課時間的通識課中,不可能鉅細靡遺地講授「中國思想」的歷史演變,然而,透過對於特定思想觀念的探討,至少能夠呈現歷史學的精髓:從時間的角度來理解事物的變化。對我來說,這是歷史學的精髓所在,即便授課時數有限,即便內容範圍也有限,但總有機會能夠將歷史學作為一種「從時間的角度來理解事物的變化的方法」教給學生。

或許,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立場,對於歷史上的各樣事物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方式,然而,作為一門承載著以時間為要素的「思考方法」,歷史學的價值恰好在於,我們能夠藉著這個方法來擴大我們對於我們所身處之世界中,對於各種觀念的理解深度與廣度,「時間」這個要素讓我們能夠理解,特定觀念之所以是現在所看到的這個樣子,可能是因為過去哪些因素將它形塑為這個樣子。

我想,「通識」之所以有重要的價值,應當不在於讓學生知道不同知識領域的多少具體內容,而是不同的學科能否提供一種「不同的看待事物的方式」,進而讓學生能在學到諸多思考方法後,以這些方法來理解事物的多重可能性。

一個在大學兼任通識課教學的打工仔 偶爾寫點教學或自學的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經過今天的社會課的上台經驗,我有以下的體悟與收穫: 期待且享受 當初選擇社會科(歷史)作為試教科目,是因為我本身在成長過程中,在社會科目方面有較好的表現,也因此讓我抱有較大的興趣與好感,現在在備課與上台時,我會不斷檢視自己的狀態與投入度,很高興自己仍保有當初的興趣,甚至因為在自學過程中發現更多新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一位大學生分享大學課程體驗,包括必修課程、服務學習和轉系考等,以及對各個科系的看法和感受。文章篇幅較長,回顧了大學四年的教學環境和科系情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大學所開設的特殊課程,包括了各種具有創意及實際操作的課程內容,然而,作者也分享了這些課程的優點與缺點,是一篇風趣的文章。
Thumbnail
接續學習的本質(上),我想分享亮語社會課的實踐與我如何運用所學在自己的教學上。在實人,到縣史館參訪不是被動瀏覽,而是帶有強烈且共同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目的。
Thumbnail
今天要開學了,受訓的結束不是結束,而是真正的開始。在和基層公務員一起生活的這4周裡,看著這些未來的科長、處長或局長、部長,突然心裡有些擔憂,從以下幾點觀察說起。 觀察一:在期末測驗的前一天,安排了一整天的戶外參訪行程,課表上寫著「人文關懷與志工服務(體驗學習課程)」以及「體驗學習(參訪
Thumbnail
過去也曾對於一段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失落不已,直到現在才知道那些都是我學習課題的必要經歷,而那些曾有短暫緣份的人們,都是來教導我課題的老師,若不是,就反而是我有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我才是來教導他們課題的老師,而我能教的大概就是無條件的愛。
Thumbnail
「學習歷程」, 108課綱下的一大特色產物, 顧名思議,意指孩子在這學期中,學習的過程與經歷,諸如: ❦ 這門課的學習目標為何? ❦ 我在這門課學到了什麼? ❦ 修習課門課之後,我改變了什麼? ❦ 學習的心得、感想及自省。 ❦ 我有什麼想要繼續發展?或新期待? 好讓未來在高三升學之際
記錄教授有關期末報告的語錄三則。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經過今天的社會課的上台經驗,我有以下的體悟與收穫: 期待且享受 當初選擇社會科(歷史)作為試教科目,是因為我本身在成長過程中,在社會科目方面有較好的表現,也因此讓我抱有較大的興趣與好感,現在在備課與上台時,我會不斷檢視自己的狀態與投入度,很高興自己仍保有當初的興趣,甚至因為在自學過程中發現更多新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一位大學生分享大學課程體驗,包括必修課程、服務學習和轉系考等,以及對各個科系的看法和感受。文章篇幅較長,回顧了大學四年的教學環境和科系情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大學所開設的特殊課程,包括了各種具有創意及實際操作的課程內容,然而,作者也分享了這些課程的優點與缺點,是一篇風趣的文章。
Thumbnail
接續學習的本質(上),我想分享亮語社會課的實踐與我如何運用所學在自己的教學上。在實人,到縣史館參訪不是被動瀏覽,而是帶有強烈且共同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目的。
Thumbnail
今天要開學了,受訓的結束不是結束,而是真正的開始。在和基層公務員一起生活的這4周裡,看著這些未來的科長、處長或局長、部長,突然心裡有些擔憂,從以下幾點觀察說起。 觀察一:在期末測驗的前一天,安排了一整天的戶外參訪行程,課表上寫著「人文關懷與志工服務(體驗學習課程)」以及「體驗學習(參訪
Thumbnail
過去也曾對於一段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失落不已,直到現在才知道那些都是我學習課題的必要經歷,而那些曾有短暫緣份的人們,都是來教導我課題的老師,若不是,就反而是我有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我才是來教導他們課題的老師,而我能教的大概就是無條件的愛。
Thumbnail
「學習歷程」, 108課綱下的一大特色產物, 顧名思議,意指孩子在這學期中,學習的過程與經歷,諸如: ❦ 這門課的學習目標為何? ❦ 我在這門課學到了什麼? ❦ 修習課門課之後,我改變了什麼? ❦ 學習的心得、感想及自省。 ❦ 我有什麼想要繼續發展?或新期待? 好讓未來在高三升學之際
記錄教授有關期末報告的語錄三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