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文獻探討
一、瑪麗亞•蒙特梭利(1870~1952年)的生平和蒙特梭利教學法
瑪麗亞•蒙特梭利出生於義大利,兼具醫學、教育、人類學及心理學等專業素養。
原是義大利首位女醫生,教育之旅始於與弱勢兒童的合作,所設計一系列實際動手操作的教具與工作,幫助一群原本特殊障礙的孩子出現不可思議的改變,甚至在學力測驗上達到同年齡學童該有的水準,因而激發了她對教育學的興趣。(范瑜容譯,2019)
1907年,她在羅馬開設第一所兒童之家,這是一個強調自主學習和實踐活動的教育環境,著重在引發孩子天生的好奇心、獨立性以及對學習的熱愛。在蒙特梭利的教室中不僅配備了專門設計的教具,讓孩子們以自己的步調探索數學、語言和實際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老師扮演的是引導的角色,透過觀察深入了解孩子,並促進孩子的發展。
至今為止,蒙特梭利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方法依然被廣泛採用,在全球範圍內廣受歡迎,她的想法超越了文化和國家界限,塑造了現代教育實踐理念,並激勵教育工作者應該將孩子的人格發展視為教育當中優先培養的核心要素。
二、人類四大發展階段
實際從事兒童教育之後,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發現許多人類發展的奧秘,於是開始觀察並加以記錄、探究、分析,歸納出一個普遍的現象:人類在0到24歲之間逐漸發展為成熟大人(成人),而這24年間又有四個階段性的不同狀態;更從中發現人類有其特殊傾向,也就是生而為人成長過程中必須滿足的內在需求與行為模式,進而為人類教育提供一個可以遵循的途徑和方法,更為兒童的成長發展找到令人驚豔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