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心法|創傷是大腦的消化不良?讓內在小孩長大的❷個關鍵態度!

2022/11/0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社會大眾,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正在逐年攀升;其中,對於「內在小孩」和「童年經驗,對人的影響非常深遠」的概念,也都愈來愈為人所熟知;這樣的擴散,有賴於勇敢面對童年創傷的人們,以及在學界和臨床上著力和分享的療癒者們。
這些透過經驗積累出來的知識,讓整個群體對於創傷的理解,從有形且客觀進入無形且主觀,例如:肢體虐待與情緒勒索;也讓越來越多人撥開「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框架,練習認同自己的感受。

前陣子,我開始閱讀《破除有毒心態,開啟自控力》。

說實在的,這種「很有力量的書名」,很容易讓我抱有保留態度;但是,在看到封面上的小標(擺脫擺爛、焦慮壓力、倦怠無力感⋯⋯都是創傷惹的禍!)後,我決定給出一次機會⋯⋯而這本書也很快地做出回應,對「創傷」下了一個言簡意賅且令我滿意的定義。

創傷=大腦的消化不良

作者,身為臨床心理師,以及堪薩斯大學的兼任教授,認同並沿用了〔身體經驗創傷療法〕的定義:創傷,是大腦在處理和消化資訊方面的時候,失去功能。
讀到這裡,腦海裡蹦出來的記憶,讓我瞬間理解這個概念!
十幾年前,我的大侄子,在三歲的時候被奶奶餵食了海鮮,並且發生過敏反應;然後,往後的日子裡,就不能再吃任何相關的食物了!
我的大侄子,是堂姐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堂姐夫家的長孫;受過專業幼教訓練的堂姐,在發生這樣的事情之後,既氣憤又難過地說著「我就已經提醒過了!小孩就是不能那麼早吃海鮮!他的腸胃根本還無法消化這樣的食物⋯⋯為什麼不能再等等?這樣一來,以後就少了很多好吃的食物呀!」。
這個故事,讓我將「心理的創傷反應」和「生理的過敏反應」進行類比。

創傷反應=大腦的過敏反應?

身體,按照步調地長大後,就會擁有「可以分解和吸收原本無法消化的營養素的能力」;反之,在能力還未發展出來之前,就吃到這樣的食物,便會被身體判斷為「需要排除的有毒物質」,並且出現過敏反應,輕則發癢、腫脹,嚴重的則會休克,並且多會在身體裡留下紀錄,在日後繼續延用這樣的模式。
心理,在給予時間、空間和練習的機會之下,也會發展出「消化情緒,並且可以將經驗轉化為養份的能力」。同樣地,如果在能力足夠之前,就遭遇了超過能力範圍之外的事件,就會出現激烈的反應;如果再加上忽視和貶低、壓抑,這樣的印痕就會深深烙印在大腦和心裡面,讓人會在感知到「與負面事件相關的元素,出現了!」的時候,直接進入緊繃的戒備模式,
二者,是不是很像啊?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會安排適合的飲食,讓孩子的腸胃在舒適圈和新刺激之間取得平衡,然後擁有可以消化和吸收大部分食物的能力;那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心理是否有像生理那樣,同等地被家長照顧、用適當的步調來迎接新事物,在出現不良反應的時候,會願意協助我們排除呢?
和我一起回想:上幼稚園的第一天,因為不想要分離而大哭的時候,媽媽和爸爸的反應是什麼?是再多給一些時間,還是抱著「不要理他!自然就會習慣了!」的態度⋯⋯以及第一次打破玻璃杯,你的反應是不帶任何懼怕地直接吿知家長,並且樂意學習後續的處理方式?還是害怕被責備?
。。。
這些看似非常日常的經驗,其實非常重要。
經驗之於大腦,就像食物之於身體;食物形塑身體,經驗則是塑造我們的認知。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塑造人對世界的認知。例如:物體恆存的概念,在不斷累積的「媽媽的臉,不會因為被手掌遮擋住,就不見」經驗中,慢慢地被幼兒理解與建構出來。
正常來說,當小孩在第一次感受到「心裡面湧現負面情緒」的時候,原本應該會像身體出現過敏反應那樣,會直接用哭泣的方式釋放出來;如果,主要依附對象(通常是母親和父親)給予理解、傾聽和等待,那孩子就會將「負面情緒」和「正常/自然/可被接受」連結在一起,然後進一步學習面對和處理的技巧。
但是,如果孩子接收到的是不耐煩和憤怒的神情、貶低和要求壓抑的言語⋯⋯,那孩子就會將「負面情緒」和「不可以表現出來」串在一起;如果家長沒有改變態度,那相似的經驗隨著時間而疊加。
慢慢地,孩子就會養成抑制情緒感受的自動化反應。
這樣的孩子,在長大之後,仍會面臨被情緒淹沒的時候;然後,又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而理智斷線、出現「身體長大了!但是,心理還停留在過去」的狀態;而這樣的情況,對無法好好練習處理情緒能力的人來說,是失去控制的。
但是,這其實是很好的事情;因為,這是內在小孩的現身,是「重新撫育自己」的邀請函喔!

內在小孩轉大人?

現在的你,是否想要擁有「心理層面的自我照顧能力」?或許,你也和我一樣,沒有在成長過程裡解鎖這個技能;但是,只要開始就不算晚⋯⋯我們可以當自己的家長,重新陪伴自己長大。
以下,是我整理出來的二個關鍵態度,讓你在「負面情緒來襲/內在小孩出現」的時候,可以不用感到懼怕。

關鍵態度❶過敏原/源=⋯⋯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1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內在小孩轉大人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