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x社會x政治|讀《解讀民粹主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每天我幾乎都在安慰不同立場,但對政治或司法失望、沮喪、生氣的一些朋友,開解的多了,想著也許有人和我的朋友一樣隨著每天的新聞感到心情上下起伏,也許會進而喪失繼續關注公眾事務動力,於是寫下這篇心情。


在我看來會感到沮喪、難過、生氣,有情緒產生,恰是因為還有參與公眾事務的熱情,如果沒有熱情,原就不抱期待,那其實反倒不會生氣了。說起公眾事務,因為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我們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專精於公共事務,何況很多深水區的資訊並不對等,想要做出對意見領袖的判斷就更加有難度,因此我想推薦閱讀一本書,叫做《解讀民粹主義What Is Populism?》.作者是揚-威爾納.穆勒

raw-image



以下摘自誠品書店「探索民粹主義在我們這個時代之所以能勝出的更深層原因:民粹主義者的樣貌究竟為何?使用怎樣的政治語言?掌權後會有哪些典型作為?又該如何對抗民粹主義者並與其對話?作者穆勒主張,民粹主義的核心就是反對多元主義。民粹主義者總是會宣稱,他們(而且只有他們)代表人民以及人民的真正利益。他也說明,和傳統觀點相反,民粹主義者可以根據他們是人民獨家的道德代表而執政;如果民粹主義者擁有足夠的權力,最後將建立一個威權國家,並排除所有不被認為是適當「人民」一分子的人。現今的民粹主義者正嘗試運用符合民主價值的政治語言,實現一個公然反對民主的政治理想。」


之所以推薦這本書,是因為我覺得民粹主義是比起各種類型政治型態,更需要被普羅大眾認識的一種極具煽動力的策略理念,而且離我們的生活非常近,其實我們在吵架的時候那些將自己放在道德制高點的自我辯護,恰與民粹主義的操作方式很像。

變成民粹的潛力被我歸納為人身體裡的一種本能,所以將這本我認為很不錯又敘述的比較白話的書分享給大家,可以抽空閱讀,避免自己無意間朝著『民粹x威權x反智』邁進。


我之所以說覺得每個人都有成為民粹主義的潛力,是因為人有很多不可避免會存在的人性的弱點。在我看來,想為自己的論點爭取最大的利益和正確,「認同感與被認同感」是一種群體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趨勢與本能。貪婪和對權力的渴求,再加上人在生理層次到精神層次有著各式各樣的「需求」,當這份需求無法被滿足,我們就很容易被民粹主義的話語煽動,而激情投入某個極端觀點中以主觀的角度拒絕別的意見,並將之投射為對社會正義的實踐,以及滿足自我需求的途徑。


尤其是若體制採納的是「第一名」的教育時,我覺得這更容易將人推往民粹主義的光譜端。雖然有人說「反菁英」是民粹主義的特質之一,但其實我覺得有很多站在民粹主義光譜端的人,並不是真的「反對菁英」存在,而是因為受教於「得成為菁英的教育長大,但卻只能有一個第一名(菁英頂端)。」的觀念,在這種極端追逐下,無法擠上這名額有限通往頂層電梯的人,便會散落成為「意見需要被聽到卻沒有決策權的多數」,進而生出更多不滿與渴望,此時有一個人出來大聲疾呼,世界不該由菁英把持,只要在這張旗子下,很快就能打中人民的心聲。人心中的不滿與渴望若不能自察,就會容易讓我們被牽著鼻子走。


我認為為了不讓自己在無形中被人煽動利用,除了維持思緒澄明外,平時多少進行一些幫助自己更好去辨識非事實煽動性言論的思辨,也是在這種真假資訊滿天飛的現代社會中頗為必要的。如果一個人是民粹主義,很大程度上他將反對多元,容易用自己的道德標準武斷的評價與審判他人,進而形成一種有理說不情、非事實陳述、威權的情況。


這本書中有很多對於民粹主義型態的觀察並分類列舉,透過這些列舉,能幫助大家比較快去辨識出,誰在行事光譜上更靠近民粹主義這端。


我二十歲擁有投票權後的第一次投票,投給的是當時被譽為政壇偶像的某男性總統候選人,而那次的投票最終迎接我的是7.2%的執政滿意度。也是我心中對於完美主義神話的夢碎和消極。那時我心中初次參與社會政治的熱情很多,所以格外備受打擊,當時也有種對於自己是不是選錯人,「我做錯事情了」的羞恥感和崩潰感無法散去。因為這個打擊,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完全不想關心任何公眾事務,想來現在能坦然將這段心情分享,也是一種面對現實的成熟吧。後來我接觸了靈氣技術,並與靈氣共同生活,使我思緒變得更加澄明,也讓我想明白很多受限於個人生活經歷與眼界難以體悟的道理,並且客觀地看待在「過度理想化」中難以接受的現實,對於不同的觀點,也能抱持開放的態度去觀察和交流。更看明白自己當初的崩潰,來自於其實我想選的是一個不會錯誤和失敗的「完人」,所以我也很容易就被包裝的像是完人般的候選人吸引,當最終證實他並非完人時,我才會遭受這麼大的打擊,甚至心灰意冷。


回頭看過去的自己,將一個人視為完人,將自己的期望全部寄託在這個完人身上試圖實現社會烏托邦,實在是一個太理想主義的做法。


但曾經做過的選擇,選了就選了,之後認清了看懂了,也不用太過羞恥崩潰,更重要的是在這段經驗中重新去學習辨識更多資訊。


日本漫畫《BLEACH死神》有一個角色藍染惣右介說「崇拜(憧憬)是距離理解最遙遠的感情 」。


這些心情,不只說給自己聽,也不只是用來開解朋友的話,同時也想分享給這幾天心情備受打擊,甚至憤怒,情緒起伏巨大的人。

我想接觸社會事務,很多人都是從對促成理想社會的憧憬熱情開始的,這不會被我指責為一種過錯,只是我們需要清楚認知到,人有天性和本能,很難有人可以免除這些人性弱點的存在,認清這點,才不會沉溺在對「完人」的主觀期待,遠離社會事實,偏向民粹化的一端以管窺天。


我做的是能量工作,經古埃及靈氣這樣高頻率的療癒能量帶領看了很多因為人性而坍塌的案例及能量工作者的起落,毫不諱言,和自己的本性、慾望與私心做拉鋸幾乎是每個人一生中的糾結。


故而在這真實的世界中識別反智言論和過度包裝,接受不完美的存在,才能盡量保有熱情和赤誠,有動力邊修正邊往前,促成一個更適合不同意見的人們一起生存的世界,享受生活。

看見真實,理解真實,療癒之舉不僅是柔性的詞彙,能面對真實的那份勇氣展現,也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進行式。


-------------------------------------

關於我:Elowen熊熊 / 靈氣師

粉絲專頁   工程人的療癒生活/古埃及靈氣師

台灣靈氣推廣協會認證資歷5年、另一重協槓身分同時也是工程師、曾任NPO社團之特別助理。涉獵廣泛,喜歡同時開三個螢幕關心社會新聞、追劇和算專案財務分析效率更高。歡迎交流推薦的漫畫(不拘是百合、BL或BG)。

歡迎異業聯盟/商業合作。




是屬於靈氣師視角的療癒思考散步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介紹了奇美博物館的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本次特展分為四大展區,包括文藝復興、巴洛克、壯遊風潮及印象派繪畫,作品橫跨十四~十九世紀。作者分享了在現場觀展的體驗,強調作品背後的故事與情感,並鼓勵讀者自由地感受美而不過分在意從眾的評價,靜靜品味時光串連留下的痕跡。
本文分享了2013至2014年間幾部引起關注的兒少性犯罪主題韓國電影引起的討論。透過公益廣告與個人的經歷,分享關於兒少保護、性侵和虐童的保護機制的看法。文章提到針孔攝影的威脅以及現代科技應如何進行相應的防範,認為兒少保護的議題和措施應與時俱進。
看奧運而有所感觸,看著選手們的技巧和體能狀態做出的反應,被觸動於到是怎樣千錘百鍊的訓練才養成的肌肉記憶。也想起了在靈氣課堂的練習中,有關自己、學員、學弟妹們對於練習的心情和遇到瓶頸時的分享,以及我覺得靈氣學習的過程不在於天賦,而在於持續的實踐。
在《人選之人-造浪者》中,翁文方與朱儷雅的女女情侶展現了平等和尊重的關係。七夕佳節,分享我很喜歡的這對cp,祝大家能享受愛的美好樣貌。
J.K.羅琳的最近言論引發了爭議,影響甚廣。她作為一位知名作家,言論的影響力極大,對於引發的風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作為重視平衡的能量工作者也有一些思索想分享
一邊開箱新版《魔戒》系列小說,同時重新整理了作者擔任靈氣師之後,對於慾望的理解,分享了現在重看精靈女王凱蘭崔爾在直視慾望時的跨越和感受。
本文介紹了奇美博物館的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本次特展分為四大展區,包括文藝復興、巴洛克、壯遊風潮及印象派繪畫,作品橫跨十四~十九世紀。作者分享了在現場觀展的體驗,強調作品背後的故事與情感,並鼓勵讀者自由地感受美而不過分在意從眾的評價,靜靜品味時光串連留下的痕跡。
本文分享了2013至2014年間幾部引起關注的兒少性犯罪主題韓國電影引起的討論。透過公益廣告與個人的經歷,分享關於兒少保護、性侵和虐童的保護機制的看法。文章提到針孔攝影的威脅以及現代科技應如何進行相應的防範,認為兒少保護的議題和措施應與時俱進。
看奧運而有所感觸,看著選手們的技巧和體能狀態做出的反應,被觸動於到是怎樣千錘百鍊的訓練才養成的肌肉記憶。也想起了在靈氣課堂的練習中,有關自己、學員、學弟妹們對於練習的心情和遇到瓶頸時的分享,以及我覺得靈氣學習的過程不在於天賦,而在於持續的實踐。
在《人選之人-造浪者》中,翁文方與朱儷雅的女女情侶展現了平等和尊重的關係。七夕佳節,分享我很喜歡的這對cp,祝大家能享受愛的美好樣貌。
J.K.羅琳的最近言論引發了爭議,影響甚廣。她作為一位知名作家,言論的影響力極大,對於引發的風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作為重視平衡的能量工作者也有一些思索想分享
一邊開箱新版《魔戒》系列小說,同時重新整理了作者擔任靈氣師之後,對於慾望的理解,分享了現在重看精靈女王凱蘭崔爾在直視慾望時的跨越和感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如果世界是傾斜的,你的「中立」就不是中立。有些語言一直是被壓抑的,有些時刻是她們少數有機會在公眾表達的時候。如果你「誰都不想幫」,或許該朝受害者與弱勢群體傾斜一點。如果我們不想讓自己的聲音被既得利益者或「維持現狀」不顧意願地收編,我們必須主動而有立場地說話、主動和受壓抑的群體站在一起。
Thumbnail
對我來說一個人的美好都可以靠包裝,只有人性的單純假不來。
Thumbnail
多在乎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他人的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讀後心得
Thumbnail
人的個性有多樣的面貌,社會常有刻板印象,需要接觸後才能更加了解未知的一面。本文探討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特質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社交中許多行為一微調,改善幅度大到影響終生,語言是其中最輕鬆省力的切入點。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如果世界是傾斜的,你的「中立」就不是中立。有些語言一直是被壓抑的,有些時刻是她們少數有機會在公眾表達的時候。如果你「誰都不想幫」,或許該朝受害者與弱勢群體傾斜一點。如果我們不想讓自己的聲音被既得利益者或「維持現狀」不顧意願地收編,我們必須主動而有立場地說話、主動和受壓抑的群體站在一起。
Thumbnail
對我來說一個人的美好都可以靠包裝,只有人性的單純假不來。
Thumbnail
多在乎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他人的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讀後心得
Thumbnail
人的個性有多樣的面貌,社會常有刻板印象,需要接觸後才能更加了解未知的一面。本文探討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特質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社交中許多行為一微調,改善幅度大到影響終生,語言是其中最輕鬆省力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