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基督徒與婚前性行為(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或許有人會質疑,聖經裡有一大堆講到婚姻的內容,為何我只拿開頭跟結尾,而且結尾的部份可能還是大多數人根本沒想過要提出來講的?

這樣說好了,聖經中間那些內容絕大多數都是猶太人風俗文化內容,有其實時代價值,可以用來理解上帝的計畫沒錯,但要拿來套用在現代社會,很抱歉,這不是適不適合的問題,而是一種誤用,我們必須轉化內涵才行。創世紀的開頭跟啟示錄的結尾,那是很直接的神學啟示,反倒是最容易看到上帝真理基礎價值觀的部份,也是比較沒有模糊空間的東西。

聖經那些兩千多到四千多年前的東西,自然會很重視家族、家庭、血緣,因為為那是那個年代全球所有人類群體要生存下去很重要的支柱,因為涉及財產權。而這個支柱在現代社會依然很重要,不然也不會有一堆政治聯姻的故事了。

但這一點在現代社會,重要性的確降低了。這不是說現在這樣就比較進步或這樣就比較好,這只是一種選擇變多的狀況,我要先說清楚,這只是單純給了我們更多選擇,因此婚姻對家族勢力擴展的重要性降低了、傳宗接代的壓力也降低了(大家可以注意到越有權有勢的家族越在乎結婚對象是否門當戶對,因為關鍵就是財產權)。

也就是說,現代人在價值觀的選擇上面變多了,這不是好不好、進步不進步的問題,全部都是一樣的,只是因為現代社會全體的保護變多,有更多餘裕,所以選擇變多而已,如果有誰覺得自己的觀點比較正確,那其實很無聊,因為「凡事皆可行」。

但不都有益,自由的代價就是責任,如此而已,而每個人遭遇的生存壓力都不同,現代社會與許我們採用更多應對方式,因為我們選擇權變多了。

我們談一下婚姻,聖經有提到,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開。這話我是相信,真心不騙,但前提是你能確定自己的婚姻是上帝幫你配合的……好啦!我們知道古時候多是家長決定的,要不然是媒人撮合的(統一教那個是笑話,或者說是悲劇),就算是戀愛結婚,拜託,你能確定嗎?這世界上有那麼多人,別忘記亞當當年可是先跟「全世界的動物」相親完了都還選不出來,上帝才幫他造夏娃的。

所以,聖經裡這段前提自然是好的,但我們卻無法確定。

我現在像是在講離婚,其實是指所有的「關係」,畢竟先不管婚姻的儀式,戀情本身就已經在進行這個確認程序了,多得是熱戀中就已經互相認定對方的人,婚姻不過是個加上法律效力的民事程序而已。

在這種狀況下,守貞直到找到正確的對象,老實說會變成一種永遠不可能確認的事情,真的太難了,我們早會被迫接受一個比較容易遵守的標準。

於是又回到婚姻的形式上面,至少有法律上的效力。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用婚姻來當作性行為許可的界線,更多是社會層面的限制。

但也不只如此,因為對很多人來說,婚姻是有「神聖性」的。

這部份不見得需要宗教指引,而是很多人自然會對婚姻賦予神聖性,因此對於與婚姻有連帶關係的性行為(畢竟這被視為配偶間相互的義務--與生殖行為無絕對關連)也同樣賦予特殊意義。

所以洞房花燭夜才會帶有特別意義。

你要說這是後天教育造成的……好吧!我在第一篇有提到,動物界本來就有非常多樣的配偶型態了,一夫一妻也是其中一種,你硬要說這是後天教育,我只能呵呵了,實際上這就只是大家的選擇不同而已,何況就算是後天教育好了,這種全球文化都有的行為,不正代表這是跨文化都認同的「好策略」?

如果你要說這是父權作祟,我更要呵呵了,如果全面放任自由交配,你覺得比較倒楣的會是女性還是男性?提醒一點,一夫一妻連帶的就是雙方的撫養與照顧義務(尤其規定男方不能落跑),這一點在動物界也是一樣的,所有自由交配的動物,基本上就是媽媽一個人負全責,因為所有生物都一樣,都只想要照顧「自己的後代」,那種由社會一起養的概念,是現代日子變好過才出現的社會福利觀念,千萬不要以為這是自然的,這才真的是人為設計的。


或許有人會提到一些部落模式,孩子是大家一起養……對不起,這同樣是極端狀況,在舊時代通常是群體快要被消滅的困境當中才會出現的,母系社會也是類似形成原因,或許穩定之後可以持續成為一種文化,但遇到外部衝擊或影響,通常很快就是被裂解。


我不是說父系社會就是好的,這單純是自然界的現實樣貌而已,而現代文明有「餘裕」可以拋開這些限制,不用管什麼父系(當然也同樣不管什麼母系,現在反倒在訴求國家養--雖說指的主要是經濟支援,認真要追究,神主牌這種傳統宗教概念更父權,基督教可沒這玩意),不代表這些既存的概念會消失,只代表現代人有更多樣化的選擇而已,而這裡面完全沒有那一種就比較高級的立場,只是更多元,也更容易有衝突,需要更多包容。

說到孩子,因為性行為辦隨著懷孕的可能性,因為性行為對於「還不想要有小孩」的人就會變成一種風險管理事項了,就這一點,當然最主要就是未婚的狀況,畢竟會懷孕的只有女性,而撫養義務雖說法律上規定是父母雙方,但已婚與未婚還是有差別,而那種自己以為做好避孕措施卻依然懷孕的例子,我想我們都聽到爛了。

所以婚前性行為的可不可行,很多方面都是帶有現實考量,不需要宗教約束也能理解嚴重性,這完全要看你能接受多大的風險,沒人能幫你做這種決定。

我們下一次再來談基督教的部份。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16會員
1.1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基督教的末世論,揭示上帝對人類罪孽的憤怒以及即將來臨的大災難。引用聖經啟示錄的相關經文,分析當前社會的問題與道德淪喪,並反思人類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筆者呼籲人們關注目前的社會現狀,尤其是某強國所面臨的嚴重困境,並指出唯有回歸信仰與上帝的教導,方能尋求救贖與憐憫。
Thumbnail
本文探討基督教的末世論,揭示上帝對人類罪孽的憤怒以及即將來臨的大災難。引用聖經啟示錄的相關經文,分析當前社會的問題與道德淪喪,並反思人類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筆者呼籲人們關注目前的社會現狀,尤其是某強國所面臨的嚴重困境,並指出唯有回歸信仰與上帝的教導,方能尋求救贖與憐憫。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介紹了舊約聖經對於猶太人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抽象事物的詮釋和觀點。文章中談及了舊約聖經對於統治權力和家庭價值的看法,以及猶太人經歷的國家興衰。透過深入瞭解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介紹了舊約聖經對於猶太人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抽象事物的詮釋和觀點。文章中談及了舊約聖經對於統治權力和家庭價值的看法,以及猶太人經歷的國家興衰。透過深入瞭解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好啦!雖然我寫過超多神學文章,很多都涉及各種邏輯辯證或科學解釋、歷史因緣與文化背景,但這其實更多是出於我個人興趣,而且我非常清楚這是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做的研究,而且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其他事情會佔據我們的時間,很多人連要三餐溫飽都有困難,哪有時間思想這些宇宙真理之類的遙遠議題。 對,真的是這樣,我相
Thumbnail
好啦!雖然我寫過超多神學文章,很多都涉及各種邏輯辯證或科學解釋、歷史因緣與文化背景,但這其實更多是出於我個人興趣,而且我非常清楚這是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做的研究,而且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其他事情會佔據我們的時間,很多人連要三餐溫飽都有困難,哪有時間思想這些宇宙真理之類的遙遠議題。 對,真的是這樣,我相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宗教可以是一個很美好的事物。他使人有力量、獲得寬慰。  不知為什麼,有一些些人卻會誤用裡面的論點, 無論是有意無心,用了裡面的故事來審判別人。
Thumbnail
宗教可以是一個很美好的事物。他使人有力量、獲得寬慰。  不知為什麼,有一些些人卻會誤用裡面的論點, 無論是有意無心,用了裡面的故事來審判別人。
Thumbnail
在上一次的聚會中,我們談到了〈世界的起初─創世的由來〉,討論了天主教會的世界觀和自然科學的演進竟然是搭得上的:因為聖經的第一本書《創世紀》是以神話文學體裁寫下的以色列祖先思考人生筆記。(畢竟沒電燈沒電視沒網路的時代,除了思考人生和鬥鬥嘴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玩的事情呢?)
Thumbnail
在上一次的聚會中,我們談到了〈世界的起初─創世的由來〉,討論了天主教會的世界觀和自然科學的演進竟然是搭得上的:因為聖經的第一本書《創世紀》是以神話文學體裁寫下的以色列祖先思考人生筆記。(畢竟沒電燈沒電視沒網路的時代,除了思考人生和鬥鬥嘴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玩的事情呢?)
Thumbnail
关于“世界末了和主再来”的《圣经》内容交流
Thumbnail
关于“世界末了和主再来”的《圣经》内容交流
Thumbnail
人生活的所在                                                                                         
Thumbnail
人生活的所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