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大學畢業找工作時,月薪僅有兩萬六,但仍希望有朝一日能達到年薪百萬的目標。
當時,的我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實現了這個目標,本該令人開心的時刻卻讓我感到不安。
在我還規劃收支的時候,那曾經遙不可及的目標居然悄然達成。
看到自己仍然是普通的受薪階級,與影集那些意氣風發的鮮明腳色,相比相去甚遠。
問問自己,接下來的生涯有什麼規劃?然而腦中只是一片空白,彷彿走進了迷霧中。
儘管收入不錯,但我很清楚這份工作無法一直做到老。
隨著工作與角色的融合度越來越高,我感到自己變得僵化,而這種擔憂在下一份工作中果然浮現。
辦公室的固定上下班時間與例行公事讓生活日益機械化,而我並不希望這樣的狀態持續下去。
雖然收入穩定,但中美貿易戰與疫情的衝擊,讓我明白這一切只是曇花一現。外部環境的變化,公司是否能夠靈活應對未知,公司倒閉或裁員的風險讓我有危機感。
這不是我所期待的未來,但我又能做些什麼?這需要花時間去了解。
因為需要收入來支付生活開銷,我只能在工作的同時探索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花了四、五年的時間,不斷試錯,重新規劃生涯。
近年來,AI技術的發展帶動了生產工具的革新,也改變工作職缺的型態。
接下來十年的生涯規劃,不僅僅需要做好財務安排,更需要保留時間給自己,持續拓展興趣與能力。
最重要的是,思考有哪些職業不會在未來被淘汰?
在GQ Taiwan的影片中,各專業人士討論了自身職業的不可取代性,這有助於思考職業的核心價值與方向。
規劃生涯時,我意識到我的體力與精力每十年會逐漸下降,因此在考慮轉換領域時,職業的工作時間、型態與薪資都需要一併評估。
當然,過去積累的經驗與能力都有其價值。
像我有設計、產品技師、產品開發、業務與行銷的相關經驗,這些經歷能在我轉換新領域時做出差異化。
作為全職工作者,下班和放假後常需要大量時間放鬆,這導致很少有時間培養其他興趣。
為了不讓生活過於傾向工作,我開始參加社團活動,為生活增添更多豐富的體驗。
在轉換工作時,我嘗試應徵與過去領域不同的工作,甚至跨領域投遞需要不同技能的職位,例如我曾做過同時需要社群管理和使用繪圖軟體的工作。
雖然跨領域工作需要更長的適應期,但這過程也拓展了我的專業視野。
如果你也有跨領域的想法,嘗試不同性質的工作能幫助你了解自己的適應力,並確認你是否真正適合該領域。
此外,不同領域的工作經驗能怎麼樣拓展視野?例如我曾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工作過,這三個經驗讓我對產品、成本與規劃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剛開始跨領域時,我經常懷疑自己是否具備足夠的價值,或是擔心自己無法勝任新職位。
但當我進入第二個產業時,儘管仍會有找專才的公司,跨領域的嘗試卻逐漸成為我的優勢。
到了第三次、第四次,跨領域反而成為我爭取工作機會的關鍵。
如果你也在考慮跨領域,那鼓勵你試試看!
一開始或許只是小步跨越,但隨著嘗試增加,就會越來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