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到關於景美女中排名下降的新聞實在令人很有感,一所學校的排名難道就是學校教師教學不力?學生素質下降?想當初,筆者就讀高中時,景美女中的女生穿著有朝氣的黃色制服,加上又很有氣質,是眾多男高中生很想追的女校學生,我自己也不例外(怎麼一開始就不小心歪樓了……..)。
馬上拉回來主題好好論述。
其實眾多學校排名有其時空背景的因素,筆者當初就讀北市的內湖高中當時也是排名第六(但排名並非當初我選擇該校的原因),而後景美或是內湖高中的分數排名下降,主因乃是當時因應12年國教政策推動高中職社區化所致,像是在台北市每一區能都有一所社區高中讓學生能就近就讀,而非教學現場的教師教學不力或是學生素質下降所致。而昨天現任周校長的回應也著實令人激賞,她說:「成績不代表一切,教學成敗也不應以分數判斷,更重要的是能否讓學生勇敢面對人生挑戰。比起入學成績,學生在高中3年間是否能培養主動學習及愛自己、愛別人的能力更值得被重視。」
或許,我們可以進一步的思考一些問題。
我們社會如此重視成績表現,我們為何出不了幾位諾貝爾獎的得主?
還有,那些成績優異、或是在中學科展、奧林匹亞表現優異打敗各國的學生後來的發展是否成為世界頂尖?
為什麼2022年我們賴總統去成大演講時,4成的學生說想當躺平族?
關鍵或許像景美女中周校長所說,學生隨著國中、高中的學習,是否在更能勇敢面對挑戰,對學習能更主動或更具熱情?但答案確是令人遺憾。
2019年Pisa的調查報告告訴我們,全世界的國家最害怕失敗的學生就是台灣學生。一個追求學校排名、追求成績過頭,而非培養孩子主動探索、找到學習熱情、價值的社會文化,所造就出來的就是一個這樣令人遺憾的結果。
推動翻轉教育,知名的台大教授葉丙成教授近期及過去的演講分享中,也常提及台灣過去填鴨式、補習、每天得面對眾多考試的教育模式,不斷扼殺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創意,教育階段越是往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及熱情越低落。這樣的論點我相信你我都有共鳴,也相信喚起自己過去不甚愉快的學習經驗,應該有不少人還能回想起考不到標準,老師說少一分或少五分打一下的印象吧!
而一直以來社會文化的壓力亦迫使學校從行政人員、主科教師不得不把重心放在學生的成績表現上,排名越前面的學校校方就越有壓力,沒有年年升學率上升,就彷彿老師教學不力、學生不夠認真、學習沒有成效。但另一方面卻忽略,老師、學生可能變成想著成績考高分,只是鑽研考試內容、方向、答題技巧而扭曲了學習的本質,而非因為學習過程獲得知識的那種充實、樂趣及提升自我的價值感,進而能不斷的有主動學習的熱情與動機。也因此公校跟私校單就教育模式在臺灣形成的差別或比較就是,私校非常注重成績表現,能讓學生學習成效佳,從上私校國中就得考試,然後不斷的考考考,社團及其他活動僅多是形式,學生考上頂尖大學比例很高,但上了大學後卻是教授眼裡覺得並不太具有創意、表達能力、學習熱情的一群學生;而公立學校彷彿就是訓練不足,還得讓學生去靠補習提升成績的狀況。但事實上是這樣嗎?其實並不是,這才比較接近原來教育的本質。
筆者因曾在多所公私立學校服務的經驗,我很喜歡問高一學生一個問題,為什麼來讀這所學校?往往超過7-8成學生的回答是:「因為成績上不了前一所學校,所以來這裡。」僅有少數1-2成的學生能夠說出自己是經過思考、與家人的討論、甚至是瞭解學校的各項特色後的決定。說實話,這是一個令人難過的答案,答案背後代表著家長、學生甚至是老師,其實並沒有因為教育部的美意,好好的去瞭解每個高中發展的課程特色,甚至是有多一點對自己的興趣、能力去思考,究竟進入哪一所學校就讀比較適合自己。也難怪,為什麼即便是臺灣的指標大學臺大,在親子天下2019年的調查,僅有四成的學生重來會留在原科系;換言之,有高達6成的學生並不滿意或覺得當初的選擇適合自己。
寫到這邊,我想表達的並不是成績或考試不重要,我們還是需要保留適度的考試,但考試結果的成績應該是提供學生自己在基礎學科知識學習過程的評估,作為學習調整的參考,而非對老師教學,學生學習的評價或是教育是否成功的全部價值。而在學校的選擇上,成績與錄取分數也不該是一所學校辦學是否優良、學生是否該決定前去就讀的的唯一考量因素,而是需要從自己的興趣、優勢能力、未來生涯發展規劃,能否與未來欲就讀的學校亦或是科系的師資、課程內容、學校資源等具有高度適配性的綜合考量才適宜。
就業僅是人生的一部份的重心,我們所重視的生涯角色以及想追求、實現的人生意義才是在規劃中需要考慮的重點。
參考資料
台灣學生,是全球最害怕失敗的...PISA最新調查,透露教育現場的焦慮
台大學生生涯探索調查十大發現:如果重來僅四成台大生會選原科系
學生把書讀好就好? 葉丙成點台灣父母「最大問題」:孩子恐不敢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