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041|如何讓你每天的學習成果變成社群貼文素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所有的工作,都是在不斷學習和應用的過程中得到推進。」


「製作“超集中焦點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更快速走過學習過程的停滯期,進入突破階段。」


「超集中焦點筆記有四個步驟:寫下目標,寫下需要應用的內容,寫下學習與改善的內容,紀錄結果。」


「寫下目標:以"3天內是否完成“為衡量標準制定目標,標明截止日期。」


「寫下需要應用的內容:寫下達成目標需要的應用計畫,放在隨時可看到的地方。」


「寫下學習與改善:逐條紀錄已經學習的內容與作出的改善。」


「紀錄結果:3天後,如果按計劃完成相關應用,畫個圈;還在進行中,畫個三角形。」


這段討論,節錄於日本作者上岡正明[1,2]出版的"學會聚焦"[3]的第89頁,


引發我對「學習工作流」的重新思考。


上岡正明這套「超集中焦點筆記」很有意思,


透過列出自己想要應用的知識,


可以幫助你在忙碌的一天中捕捉各種學習的念頭,


讓你在一天相對有空的時候去學習,


而不是讓學習的念頭就隨時間消逝掉。


而透過「寫下學習與改善」的欄位,


又能促進自己輸出,


尤其是紀錄「利用書本/網路/影片學習」,


來標記學習素材的型態,知識的來源,


並且記錄「改善」來紀錄自己因為學習而產生了什麼改變。


而上岡正明這個方法還要加上「3天的deadline」,


這一點真的蠻不錯,


就是強迫你在3天後 Review自己有沒有償還學習債。


要怎麼把上岡正明這套「超集中焦點筆記」落實進日常的工作流呢?


我想到的是,每天收集3個想要學習的方向,


然後就去學,紀錄學習素材的來源,


但紀錄「改善」的部分,不是像上岡正明那樣只寫一句話,


而是使用300字的自由寫作,


來紀錄自己經過學習後感受到的身體心理變化。


而這些300字的自由寫作加上標題,


又可以成為更新 Facebook, Threads, Vocus 的素材,


在學習的過程中順手能夠經營自媒體。


這樣的方式很不錯,你不但可以透過學習獲得成長,


還可以透過社群貼文與大家討論,教學相長。


Reference

[1]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gvn7xAe2wHtFZYPqsf6bA

[2] https://x.com/kamioka01

[3] https://www.dedao.cn/ebook/detail?id=rEQKv6PKN7rEo2Gxg96ZjApyMvQVlw5jYbV0Xb14PJzDkYaReqd8n5LOmB8d7egB

avatar-img
53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你有創作卡卡的問題,不妨試試這句話:「Document Don't Create」(記錄而非創作)。這句話源自知名的數位行銷大師 Gary Vaynerchuk,他鼓勵我們不要一開始就追求完美創作,而是把重點放在記錄日常、持續更新,從中累積素材和想法。 今天,我就想從這句話出發,來分享如何
筆記系統是有效管理學術知識的關鍵。當我們從論文筆記進行到卡片筆記時,如何確保內容被有效過濾並轉化為有意義的知識體系呢?我將分享一個四大元素系統,它涵蓋三層過濾步驟,能幫助我們精煉論文中的要點,同時為卡片筆記提供強大支持。 ▌紅色良品資訊源筆記 第一步是「紅色良品資訊源筆記」。這一步驟主要
1. 只專注於「字面上」的相關論文: - 很多學生在搜尋論文時,習慣使用關鍵字在最新的機器學習或相關領域會議中尋找符合主題的研究。這種方法固然能讓他們快速找到看似相關的資料,但實際上,這樣的搜尋方式容易停留在「字面上的相關性」,忽略了論文背後更深層次的學術貢獻。結果是,學生可能僅僅觸
1. **過度追求休閒,忽略學術進度:** - 這類學生常把過多的時間花在休閒娛樂上,卻忽略了學術研究的緊迫性。由於長期投入休息或放鬆,導致研究進度嚴重落後,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業。適當的休息固然重要,但過度的休閒會讓你失去專注力,影響學術表現,最終導致延畢。 2. **不重
現代碩博士生面對的挑戰不只是學術研究,還有如何在眾多選擇中找到真正有意義的方向。從即時滿足到長遠目標的取捨,從「擁有更多」到「做得更好」,這些都是我們每天要面對的抉擇。 在萬維綱老師的《精英日課6》裡,幾段話啟發我思考,如何將寫作變成提升研究深度的手段,而不是單純的日常任務。 ▋將「
碩博士的學習過程,常常充滿壓力與挑戰,不少人可能會經歷情緒波動或焦慮感。李松蔚老師在《情緒管理15講》中提到一個觀點,讓我對情緒的理解有了全新的體會: 1. 情緒是流動的,而不是固定的; 2. 沒有所謂「永遠好的情緒」; 3. 更好的情緒狀態,是能夠自然、靈活地應對變化。 這幾句話引
如果你有創作卡卡的問題,不妨試試這句話:「Document Don't Create」(記錄而非創作)。這句話源自知名的數位行銷大師 Gary Vaynerchuk,他鼓勵我們不要一開始就追求完美創作,而是把重點放在記錄日常、持續更新,從中累積素材和想法。 今天,我就想從這句話出發,來分享如何
筆記系統是有效管理學術知識的關鍵。當我們從論文筆記進行到卡片筆記時,如何確保內容被有效過濾並轉化為有意義的知識體系呢?我將分享一個四大元素系統,它涵蓋三層過濾步驟,能幫助我們精煉論文中的要點,同時為卡片筆記提供強大支持。 ▌紅色良品資訊源筆記 第一步是「紅色良品資訊源筆記」。這一步驟主要
1. 只專注於「字面上」的相關論文: - 很多學生在搜尋論文時,習慣使用關鍵字在最新的機器學習或相關領域會議中尋找符合主題的研究。這種方法固然能讓他們快速找到看似相關的資料,但實際上,這樣的搜尋方式容易停留在「字面上的相關性」,忽略了論文背後更深層次的學術貢獻。結果是,學生可能僅僅觸
1. **過度追求休閒,忽略學術進度:** - 這類學生常把過多的時間花在休閒娛樂上,卻忽略了學術研究的緊迫性。由於長期投入休息或放鬆,導致研究進度嚴重落後,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業。適當的休息固然重要,但過度的休閒會讓你失去專注力,影響學術表現,最終導致延畢。 2. **不重
現代碩博士生面對的挑戰不只是學術研究,還有如何在眾多選擇中找到真正有意義的方向。從即時滿足到長遠目標的取捨,從「擁有更多」到「做得更好」,這些都是我們每天要面對的抉擇。 在萬維綱老師的《精英日課6》裡,幾段話啟發我思考,如何將寫作變成提升研究深度的手段,而不是單純的日常任務。 ▋將「
碩博士的學習過程,常常充滿壓力與挑戰,不少人可能會經歷情緒波動或焦慮感。李松蔚老師在《情緒管理15講》中提到一個觀點,讓我對情緒的理解有了全新的體會: 1. 情緒是流動的,而不是固定的; 2. 沒有所謂「永遠好的情緒」; 3. 更好的情緒狀態,是能夠自然、靈活地應對變化。 這幾句話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種感覺,忙碌了一整天,感覺好像做了許多事,但又好像沒有留下什麼具體成果?本文將與你分享如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設立具體可交付成果,透過簡單易高效的步驟,讓每一天變得更有意義,積累更多有價值的成就。
Thumbnail
沒有什麼所謂的橫空出世,成功都是靠一點一滴積累來的。每次看到別人輕鬆達成目標,其實背後都有無數次的努力和思考。要把事情做好,只有通過長時間的努力和不斷地思考改進。每個小進步都是日積月累的結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當我們專注於每一個細節,日復一日地努力學習和改進,成功其實就在我們不遠處。重點不是要急著成
之前我會想完成每天寫下的工作目標, 但最近不再堅持完成, 而是把工作目標當作一個啟動的方向, 而具體進展如何, 就用筆記記錄就好, 不用真的每一個都完成。 有記錄的話, 未來要重看重整都有個依據, 有記錄的話, 自己每天的知識產能, 都能夠有很具體的度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1.作者參考了"子彈筆記術"、"GTD時間管理"兩種時間管理方式,並運用於Evernote,建立起這本書的架構。 2.時間管理不是要自己去把所有事情完成,而是要把目標放在把事情做得有價值,完成一些會讓自己覺得幸福快樂的事。 3.作者有提到主題樹狀筆記法,但沒提到實際做法,後續可以自行再搜尋看看。
Thumbnail
一年十二個月的年度計劃太難執行 那來試試看十二週計畫吧 🌟聚焦於能實現目標的最少關鍵行動上 🌟如果不能掌握你的時間,就無法掌握你的結果-安排時間塊 🌟最強大的願景能滿足你的個人抱負,並與你的事業理想保持一致
Thumbnail
請你相信書寫的力量。時間雖然不等人,往前衝,我們卻可以透過文字紀錄來掌握時間,在展望與回顧之間,獲得勇往直前的力量。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種感覺,忙碌了一整天,感覺好像做了許多事,但又好像沒有留下什麼具體成果?本文將與你分享如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設立具體可交付成果,透過簡單易高效的步驟,讓每一天變得更有意義,積累更多有價值的成就。
Thumbnail
沒有什麼所謂的橫空出世,成功都是靠一點一滴積累來的。每次看到別人輕鬆達成目標,其實背後都有無數次的努力和思考。要把事情做好,只有通過長時間的努力和不斷地思考改進。每個小進步都是日積月累的結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當我們專注於每一個細節,日復一日地努力學習和改進,成功其實就在我們不遠處。重點不是要急著成
之前我會想完成每天寫下的工作目標, 但最近不再堅持完成, 而是把工作目標當作一個啟動的方向, 而具體進展如何, 就用筆記記錄就好, 不用真的每一個都完成。 有記錄的話, 未來要重看重整都有個依據, 有記錄的話, 自己每天的知識產能, 都能夠有很具體的度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1.作者參考了"子彈筆記術"、"GTD時間管理"兩種時間管理方式,並運用於Evernote,建立起這本書的架構。 2.時間管理不是要自己去把所有事情完成,而是要把目標放在把事情做得有價值,完成一些會讓自己覺得幸福快樂的事。 3.作者有提到主題樹狀筆記法,但沒提到實際做法,後續可以自行再搜尋看看。
Thumbnail
一年十二個月的年度計劃太難執行 那來試試看十二週計畫吧 🌟聚焦於能實現目標的最少關鍵行動上 🌟如果不能掌握你的時間,就無法掌握你的結果-安排時間塊 🌟最強大的願景能滿足你的個人抱負,並與你的事業理想保持一致
Thumbnail
請你相信書寫的力量。時間雖然不等人,往前衝,我們卻可以透過文字紀錄來掌握時間,在展望與回顧之間,獲得勇往直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