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創新用途理論:產品創新不再需要碰運氣

吱吱喳喳-avatar-img
發佈於UI/UX 學習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創新不該碰運氣 電子書 P23

我們常聽見的創新方法,也能在許多影視作品看到,產品負責人透過一人或一群人不斷的努力再努力,看著數據報表與市場調查,偶然在廁所靈光乍現,或透過眾人的腦力激盪,想到一個優秀的點子,就快速地將產品做出來,提供給顧客使用,並藉由數據不斷的觀察使用狀況,在市場被打槍,透過不斷的打掉重練與打磨,排除萬難以後,苦盡甘來,終於打造出可以改變世界的產品。雖然效果如此戲劇性,但這個過程還是可以複製的:

一個想法→做出產品→市場測試→觀察數據
→失敗→回頭打磨想法
→成功→不斷精進產品→創新產品

因此目前市場上,普遍也是透過這個方法來做創新,甚至把創新的諸多失敗,當作成功的墊腳石,並鼓勵自己,勇往前進,我們可以改變世界。


但如果我們仔細一想,就發現這個創新的流程,是利用不斷的試錯去碰運氣,從想法的冒出,需要碰運氣、市場測試,碰運氣,打磨想法,碰運氣。我們也自然的認為創新,就是天時、地利與人和具備,才能蹦出。


當然隨著科技的日新月近,每間公司都把創新掛在嘴上,至於碰運氣,我們很有自信的透過數據、行銷管道與技術,協助我們產出想法,做出產品,驗證市場,但就如本書裡所說的,麥肯錫的報告指出,世界有百分之九十四的人,不滿意創新的績效,可見即便現在,我們有最好的數據、豐富的管道與軟硬體,這些仍然沒有幫我們屏除運氣的要素,我們仍然用碰運氣的方式去做創新。


但難道就沒有好方法,可以不走在碰運氣的冤枉道路上嗎?本書「創新用途理論:掌握消費者選擇,創新不必碰運氣」是由克雷頓‧克里斯汀生與其他知名的專案管理、作家與商業顧問,一同撰寫。克雷頓‧克里斯汀生是哈佛大學的客座教授,與他人合創許多顧問公司,並用八年的時間,打造破壞性創新理論,協助客戶利用該理論打敗市場龍頭,但經過多年的思索,他發現該理論僅能在相同的市場競爭,卻沒有辦法協助公司發現新市場,並打造產品。因此他用了二十年,研究了「用途理論」,藉由該理論的方式,協助公司轉換創新角度,找到具備新商機的市場,讓創新不再需要碰運氣。


重點一:轉換視角,先找出用途,理解顧客要完成的任務,再打造產品


如同作者所說,為什麼創新都像是碰運氣,因為我們沒有再正確的地方努力。目前普遍的創新手法都是直接測試結果,卻沒有找到原因。在不知道原因的狀況下,採用市場驗證的方法,只是知道結果的好壞,卻不知道產品受歡迎的原因。


如同行銷大師 Ted Levitt 著名的名言,顧客要的是「四分之一吋的洞,而不是四分之一吋的鑽頭」,本書的「用途理論」,期望我們再打造產品前,要先找出顧客雇用這個產品是要達成什麼任務,而「達成什麼任務」就是該產品提供的「用途」,如名言裡,顧客其實是要雇用四分之一吋的鑽頭,讓他可以在牆壁上打四分之一吋的洞,他才能將畫掛在牆壁上,顧客的用途就是:我要在牆壁上打四分之一的洞,讓我可以掛畫。


透過我們了解顧客的用途,當知道顧客其實是想要掛畫,創新的維度的可以提升層次,變為如何協助顧客掛畫上去,這時我們就不會只是傻傻地打造更好的鑽頭,或更多尺寸的鑽頭,而是打造其他可以幫忙掛畫的產品。由此可見,當我們聚焦在「用途」時,徹底了解為什麼顧客會採用這個產品,這個產品受歡迎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就能從「用途」的方式創新產品,將資源放在協助顧客完成任務,打造受顧客歡迎的產品。


重點二:不僅找出功能面用途、更要找出情感面與社會面用途,打造更吸引人的產品


以書中的美國娃娃的例子來說,美國娃娃是由創辦人羅蘭透過生活經驗,想要幫姪女找聖誕禮物,卻始終找不到合適的禮物,當時熱門的娃娃有兩種,一種是太性感的芭比娃娃,另一種則是椰菜娃娃,但這兩種禮物,都沒辦法讓羅蘭與姪女培養關係,因此啟發羅蘭創造出可以培養關係又可以玩的「美國娃娃」。


首先對於一個女孩玩具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要能玩,但只著重再能玩的娃娃競爭實在非常激烈,但「美國娃娃」卻能勝出的原因在於,它不僅僅滿足於玩的功能面用途,更滿足情感面與社會面的用途。「美國娃娃」將顧客聚焦在 9~12 歲的女童,因此娃娃的角色都是以9~12歲的女童原型製作,並會為了該角色打造故事書,故事書豐富了娃娃靈魂與其文化背景,因此你買的不僅僅是娃娃,而是一個有具體形象的角色,因此女童買美國娃娃,不僅可抒發自己的情感,更能藉由娃娃肯定自己文化與背景(情感面用途)。而對家長來說,則是可藉由娃娃承接文化與童年的回憶,培養與女童的關係(社會面用途)。美國娃娃憑藉著能滿足多個用途,也造就了競爭者難以企及的高度。


重點三:從用途出發,重新打造公司組織流程,才能建構無人可複製的體驗

創新只聚焦在打造產品是不夠的,體驗也同樣很重要,為什麼呢?你想像一下,如果你是一位準備要出國玩的旅客,下飛機以後你正要租一台自駕車與家人一同出遊,你很爽快地簽完合約出遊,也完成了旅途,就在要還車的時候,卻被租車公司用著抓犯人的角度去看車的外型,好在運氣好,車子都沒有刮傷,不然就需要格外付出費用,但心裡還是不太舒服,思索下次旅行就乾脆不租車了。


以上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發現體驗也是創新的一環,如果產品很創新,體驗卻不佳,如:產品難以購買、事前難以知道效果、需要層層的責任。想必顧客就會將我們的產品解雇,雇用其他的競爭者了。產品是容易讓競爭對手複製,但體驗卻很難複製,而要穩定地提供好的體驗,則需要優秀的公司組織與流程。


傳統上,公司組織與流程,都是為了提升效率,但本書卻說,這種以產品效率與內部溝通的組織架構,有個缺陷,就是沒有組織或部門是真的為了顧客服務,因此久而久之,我們就會偏離打造能完成任務的產品與體驗,在錯誤的道路上前進。因此不僅產品要從用途出發,公司的組織與流程也需要從用途出發,這樣才能確保體驗是符合顧客雇用的,以下是書中提到的幾個方法:


  1. 不要用效率的指標衡量,要改以如何協助顧客任務來衡量。
  2. 將用途導向的文化,深入每位員工的心
  3. 顧客的用途會隨著時代變化,因此要保持組織的彈性。


最後:

在資訊爆炸與技術推陳出新的時代,讓我們迷失在數據與技術的迷霧當中,自以為是的,認為可靠數據分析、疊加新技術,就能打造好的產品讓顧客使用。反而逐步忘記打造產品的初衷,其實是為了幫助顧客好好完成任務,而本書「用途理論」就是協助我們,如何透過理論,找到產品的價值,並透過用途的創新,與體驗的優化,將產品回歸服務本質,讓顧客可以更好的透過產品,獲得生活上的進步。從創業者或領導者的角度,本書可協助,怎麼透過該理論,重新建構真正可服務顧客的組織,而不是讓組織住在只注重生產效率的象牙塔。

用途理論:真正了解顧客雇用的原因,就能不碰運氣。


本書適合閱讀的人:

✅ 正在為創業煩惱的人

✅ 產品負責人

✅ 公司策略的領導層


書籍資訊

作者: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泰迪‧霍爾, 凱倫‧狄倫, 大衛‧鄧肯  

書名:創新的用途理論:掌握消費者選擇,創新不必碰運氣

原文書名:Competing Against Luck

👉 點這裡 博客來網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吱吱喳喳
84會員
59內容數
專注於研究 UX、行銷領域,用文字作為心得分享。
吱吱喳喳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AI 的快速發展更凸顯了專注力的重要性。本書作者大嶋祥譽,麥肯錫顧問,分享專注管理學,指出長跑型專注已不合時宜,提倡「不專注的專注」,善用短時間高效專注。書中提出具體方法,例如:將事情寫下、減少不必要判斷、番茄鐘工作法、營造團隊專注環境等,幫助提升專注力,並將專注力用於AI時代有價值的事物上。
Thumbnail
2025/04/13
AI 的快速發展更凸顯了專注力的重要性。本書作者大嶋祥譽,麥肯錫顧問,分享專注管理學,指出長跑型專注已不合時宜,提倡「不專注的專注」,善用短時間高效專注。書中提出具體方法,例如:將事情寫下、減少不必要判斷、番茄鐘工作法、營造團隊專注環境等,幫助提升專注力,並將專注力用於AI時代有價值的事物上。
Thumbnail
2025/04/05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降價策略並非長久之計。本文介紹藤村正宏的體驗行銷理念,強調創造顧客價值、建立情感連結的重要性,而非單純銷售產品。透過鎖定顧客、重新編輯產品、維持顧客關係等方式,建立獨特品牌體驗,讓顧客在有需要時優先想到你。本文適用於經營社群、開店創業、經營品牌的人士。
Thumbnail
2025/04/05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降價策略並非長久之計。本文介紹藤村正宏的體驗行銷理念,強調創造顧客價值、建立情感連結的重要性,而非單純銷售產品。透過鎖定顧客、重新編輯產品、維持顧客關係等方式,建立獨特品牌體驗,讓顧客在有需要時優先想到你。本文適用於經營社群、開店創業、經營品牌的人士。
Thumbnail
2025/03/29
本書摘錄《習慣致富》的核心概念,闡述致富關鍵在於培養「富習慣」,而非單靠運氣或高收入。書中介紹財富金字塔模型,幫助讀者評估自身財務狀況,並提出培養富習慣的四個步驟。作者強調被動收入的重要性,以及透過購買資產創造重複收入的重要性。文章也提及三十個富人習慣可供參考,但重點在於培養屬於自己的一套致富方法。
Thumbnail
2025/03/29
本書摘錄《習慣致富》的核心概念,闡述致富關鍵在於培養「富習慣」,而非單靠運氣或高收入。書中介紹財富金字塔模型,幫助讀者評估自身財務狀況,並提出培養富習慣的四個步驟。作者強調被動收入的重要性,以及透過購買資產創造重複收入的重要性。文章也提及三十個富人習慣可供參考,但重點在於培養屬於自己的一套致富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顧客滿意度是影響產品成功的重要指標,本文探討產品與服務如何提高顧客滿意度,並使用菲利浦.科特勒的產品五層次來思考競爭方式,加強滿意度。 文章提供了從顧客滿意度原理、產品五層次及策略的探討如何加強滿意度。
Thumbnail
顧客滿意度是影響產品成功的重要指標,本文探討產品與服務如何提高顧客滿意度,並使用菲利浦.科特勒的產品五層次來思考競爭方式,加強滿意度。 文章提供了從顧客滿意度原理、產品五層次及策略的探討如何加強滿意度。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設計師進行產品規劃時需要融入商業策略,並深入瞭解用戶需求和使用方式的重要性。同時,透過使用者訪談和對各種競品的研究,設計師可以建立良好的商業策略思維,以實現產品的成長和用戶滿意度。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設計師進行產品規劃時需要融入商業策略,並深入瞭解用戶需求和使用方式的重要性。同時,透過使用者訪談和對各種競品的研究,設計師可以建立良好的商業策略思維,以實現產品的成長和用戶滿意度。
Thumbnail
EP24 精華重點: 1.做好市場調查和分析,先找到目標客群,再開發產品。 2.透過最小可行性產品(MVP)模式,先做小批量產品,並藉由問卷、試吃會等方式了解消費者反應,驗證市場需求。 3.親身實地面對顧客,了解真實反應和需求,做為後續產品改良的參考。 4.產品差異化很重要
Thumbnail
EP24 精華重點: 1.做好市場調查和分析,先找到目標客群,再開發產品。 2.透過最小可行性產品(MVP)模式,先做小批量產品,並藉由問卷、試吃會等方式了解消費者反應,驗證市場需求。 3.親身實地面對顧客,了解真實反應和需求,做為後續產品改良的參考。 4.產品差異化很重要
Thumbnail
想要文章有人看,想想做產品時怎麼發想的。 以產品思維比喻,作者開了一家店(公眾號),店裡陳列各式產品(不同觀點的文章),而賣點是擊中讀者的痛點,引起情感共鳴。商業行銷上說「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道理不約而同。
Thumbnail
想要文章有人看,想想做產品時怎麼發想的。 以產品思維比喻,作者開了一家店(公眾號),店裡陳列各式產品(不同觀點的文章),而賣點是擊中讀者的痛點,引起情感共鳴。商業行銷上說「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道理不約而同。
Thumbnail
1.最小可行性產品(MVP)開發 一開始不必追求完美的產品,應先打造最小可行的產品上市 制定合理的初始生產量,考慮成本、現金流和效期等因素 善用閒置資源,降低固定成本 2.持續收集用戶回饋並快速調整 透過展會、市集、線上問卷等管道收集用戶回饋 重視並快速回應用戶回饋
Thumbnail
1.最小可行性產品(MVP)開發 一開始不必追求完美的產品,應先打造最小可行的產品上市 制定合理的初始生產量,考慮成本、現金流和效期等因素 善用閒置資源,降低固定成本 2.持續收集用戶回饋並快速調整 透過展會、市集、線上問卷等管道收集用戶回饋 重視並快速回應用戶回饋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Thumbnail
只有從產品和服務的「用途」出發,才能精準創新,滿足市場的特定需求。 始終從功能、情感、社會的角度考慮創新,注重“實用”,是幫人打孔而不是賣鑽頭。
Thumbnail
只有從產品和服務的「用途」出發,才能精準創新,滿足市場的特定需求。 始終從功能、情感、社會的角度考慮創新,注重“實用”,是幫人打孔而不是賣鑽頭。
Thumbnail
在當今這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領域,產品思維不僅是設計師的一項附加技能樹,而是成為塑造成功產品的核心因素。
Thumbnail
在當今這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領域,產品思維不僅是設計師的一項附加技能樹,而是成為塑造成功產品的核心因素。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科技公司打造成功產品背後的三大關鍵:策略制定、敏捷開發和數據分析。透過觀察市場需求、建立MVP測試、數據統計與分析,科技公司可以更好地執行產品策略,提高產品成功的機會。另外,也介紹了產品經理的角色與重要性,以及深入分析用戶需求和產品設計的方法。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科技公司打造成功產品背後的三大關鍵:策略制定、敏捷開發和數據分析。透過觀察市場需求、建立MVP測試、數據統計與分析,科技公司可以更好地執行產品策略,提高產品成功的機會。另外,也介紹了產品經理的角色與重要性,以及深入分析用戶需求和產品設計的方法。
Thumbnail
沒有一樣產品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目標細分市場,將產品或品牌放在目標受眾偏好的定位上。 如果依循行銷學的4P理論(產品、價格、通路、推廣方案)是有順序上的衝突。 不過,4P理論的創始人艾德蒙.傑洛米.麥卡錫(Edmund Jerome McCarthy)當初是這麼說的:「找出一群
Thumbnail
沒有一樣產品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目標細分市場,將產品或品牌放在目標受眾偏好的定位上。 如果依循行銷學的4P理論(產品、價格、通路、推廣方案)是有順序上的衝突。 不過,4P理論的創始人艾德蒙.傑洛米.麥卡錫(Edmund Jerome McCarthy)當初是這麼說的:「找出一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