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經驗分享 | 投射者居家運動很難嗎?

更新於 2024/10/0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投射者身上不具備穩定的薦骨能量。事實上,擁有穩定運作的薦骨能量,確實在體能的穩定續航力上,優於未定義薦骨能量的設計類型。


關於體力這件事,投射者需要善用團體環境來進行或執行體能相關的活動。懂得適可而止,是後天需要學習的課題之一。關於適可而止的智慧,在這裡,暫不深入探討。


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體力的續航力在健身和運動上表現得非常明顯。


我有超過十年的運動習慣,投射者在家運動和去健身房或參加團課的效果差別很大。


28歲的時候,回顧了一下自己從學生時期到出社會,唯一長時間累積、沒有間斷且值得引以為傲的部分,大概就是運動的習慣了吧。


大學畢業後,我每週至少兩次去健身房運動或參加團課,除非身體不適,狀態不佳。算一算,這樣持續了六年,一直到28歲。


畢業後回到台北工作,正好有同事想上瑜伽課,於是找我一起報名了連鎖的瑜伽教室。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邀約也像是一個「邀請」。


我們都簽了一年的會籍,付月費的那種。我抱持著「付了錢就自然會逼自己出現在課堂上」的心態,結果真的很管用。


在這期間,我也常與身邊想要運動的朋友分享培養運動習慣的心路歷程。好幾個下班後的晚上,用著殘餘的體力,在教室裡進行拳擊有氧,搞得自己筋疲力盡,揮汗如雨。心裡不免自嘲:「為什麼要這樣折騰自己?為什麼不躺在家裡舒服地休息?」


事實上,個人的選擇造就了自己。運動幾天不會有太大感覺,但運動了幾年,卻能扎實地反映在身體和精神上。我覺得,工作以外的運動時間,完全是對自己的投資。運動的努力是為了自己,沒有任何外在的獎勵,但這些回饋確實實實在在地反映在我身上。因此,這股支持力也推動著我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出現在健身房。


後來,我有一個心得:我的方法並非對每個人都管用。很多沒有運動習慣的人簽了會籍,去了幾個月後,就白白繳會費,根本沒再踏進去。所以我常提醒朋友:「真心建議先養成運動習慣,再去簽約。」


28歲那年,我開始到內地工作生活,運動習慣依然保持著。只不過上課方式改成購買單堂課程,加上公司有健身房可使用,所以習慣也沒中斷。


最大的轉折點出現在疫情期間。那一年,我在北京工作,不用說運動了,光是能出門走動的機會都很少。因此,我被逼著開始在家運動。噢,我的天,這對投射者來說,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長久以來,在家就是想躺平,想要休息。後來學了人類圖,我才明白,當我回到自己的原始狀態,隔絕了薦骨的能量,要自己提起勁來運動,真的是一場意志力的大考驗。當初剛到內地工作時,我曾嘗試每天早上在家做瑜伽,結果失敗告終。


於是,我開始偶爾去外面跑步,加上在家裡跟著線上課程老師的節奏斷斷續續地運動。


疫情開始一年後,我回到台灣生活。當時還住在家裡,家人長期臥床,加上疫情狀況仍不穩定,所以我沒有去續簽會籍。我想,既然自己期許未來過旅居生活,那總不能一直依賴健身房才能運動吧?在北京已經累積了一些在家運動的經驗,便嘗試延續這個習慣。


就這樣,一年後過去了,我只能說我收穫了不少體脂肪。即便有在動,運動強度還是差了許多。


回顧這幾年來,我在健身房沒有交到什麼朋友,都是獨自前往。有些朋友會相約一起練,一起上課,但我偏好有自由度的方式,有空就去。在課堂上,周圍都是不認識的人,我也不太在乎別人的眼光,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有人會問:「那這樣跟在家裡看著視頻運動有什麼兩樣?」


對比這八年固定去健身房上團課,和兩年的在家運動經驗,確實很不一樣。在教室裡,我會獲得一種莫名的動力;在家裡,感覺就少了那麼一點力量。(補充:我是自己住)


雖然我的情緒權威設計有時候讓我不太想去上課,身體也會呈現著「鬆懈」,但總體來說,如果體力允許,花一點時間去健身房或教室,還是比自己在家運動有活力得多。


後來,我認識了一些練空中瑜伽的朋友,聊到人類圖。他們同樣是投射者,也分享到自己從不在家運動,除了設備需求外,就是必須到教室才有辦法好好練習。


我想,這其中當然也跟空間氛圍有關。畢竟,健身房或教室空間寬敞,冷氣恰到好處。


如果你是沒有穩定薦骨能量的設計,想要在家養成運動習慣,卻效果不彰,也不用太苛責自己。你只是還沒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或者,你可以像我一樣,與其懶在家裡,不如去上幾堂團課,也許你會親身體會,付了錢,讓自己從房間裡滾出去運動的好處。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還沒公開就被你發現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ew Chew Life 的其他內容
內在權威很奇妙地幫你和一些不對等的能量區隔。 那一年,我從北京的工作辭職回來,當時回台灣還需要 14 天隔離。回想那段時間,真的是受到了疫情炸裂和工作壓力的摧殘。可以 14 天完全隔離,不用社交、不用工作、不必出門,暫住在一間有廚房的空間,每天睡飽、起來看書、打電動、自己煮飯、做瑜伽,簡直置身
內在權威很奇妙地幫你和一些不對等的能量區隔。 那一年,我從北京的工作辭職回來,當時回台灣還需要 14 天隔離。回想那段時間,真的是受到了疫情炸裂和工作壓力的摧殘。可以 14 天完全隔離,不用社交、不用工作、不必出門,暫住在一間有廚房的空間,每天睡飽、起來看書、打電動、自己煮飯、做瑜伽,簡直置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com/shorts/OeK2qvN_lVA?feature=sha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K2qvN_l
Thumbnail
功能性訓練強調多方向和多平面運動,以及核心穩定性和動作模式模擬。此外,功能性訓練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減少受傷風險,增強運動表現。文章討論了功能性訓練的結構和訓練示例。
Thumbnail
鍛煉身體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強壯、靈活、身體健康。無論您進行何種類型的體育鍛煉,您都可以使用觀想和正面肯定語幫助自己從中獲得最大的收益和享受。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體育鍛煉的方法和心靈上的收穫。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如果想瞭解更多或者覺得今天的內容很實用的話,請幫我按讚分享!或是到Youtube以及Podcast:【我是運科竹】的頻道來進行訂閱喔!
Thumbnail
本文章分享臥推動作的注意事項,包括身體姿勢、槓的位置及手臂旋轉角度等,並介紹阿茗教練一對一教學招生訊息。
Thumbnail
想提升跳躍高度.爆發力.運動表現,一定要做大重量深蹲.硬舉.等肌力訓練嗎? 這是我自己的歷程,以前所有負重跳.舉重幾乎都練過了,深蹲175kg/硬舉 210kg,對我的助跑起跳沒有太多幫助,直到我開始放棄以『肌力提升運動表現』的想法。很多跳高的人跟研究都告訴你力量(strength有多重要),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Thumbnail
運動科學與傳統體感式訓練的碰撞和爭議,對於運動表現和身體健康有著不同的看法,本文探討了運動科學與傳統體感式訓練的優劣以及對選手的影響,建議從選手的身體素質、心理狀態和運動的社會風氣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考量。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com/shorts/OeK2qvN_lVA?feature=sha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K2qvN_l
Thumbnail
功能性訓練強調多方向和多平面運動,以及核心穩定性和動作模式模擬。此外,功能性訓練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減少受傷風險,增強運動表現。文章討論了功能性訓練的結構和訓練示例。
Thumbnail
鍛煉身體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強壯、靈活、身體健康。無論您進行何種類型的體育鍛煉,您都可以使用觀想和正面肯定語幫助自己從中獲得最大的收益和享受。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體育鍛煉的方法和心靈上的收穫。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如果想瞭解更多或者覺得今天的內容很實用的話,請幫我按讚分享!或是到Youtube以及Podcast:【我是運科竹】的頻道來進行訂閱喔!
Thumbnail
本文章分享臥推動作的注意事項,包括身體姿勢、槓的位置及手臂旋轉角度等,並介紹阿茗教練一對一教學招生訊息。
Thumbnail
想提升跳躍高度.爆發力.運動表現,一定要做大重量深蹲.硬舉.等肌力訓練嗎? 這是我自己的歷程,以前所有負重跳.舉重幾乎都練過了,深蹲175kg/硬舉 210kg,對我的助跑起跳沒有太多幫助,直到我開始放棄以『肌力提升運動表現』的想法。很多跳高的人跟研究都告訴你力量(strength有多重要),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Thumbnail
運動科學與傳統體感式訓練的碰撞和爭議,對於運動表現和身體健康有著不同的看法,本文探討了運動科學與傳統體感式訓練的優劣以及對選手的影響,建議從選手的身體素質、心理狀態和運動的社會風氣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