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運動大揭密!|健康的你也一定要會做的簡單運動!(訓練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終於來到「居家運動」系列完結篇

這次要教大家如何練回弱化的肌肉

這個步驟就是要讓你的關節歸位並盡可能鎖在「好的位置」

降低下一次發生不適的機會

肌力訓練要練到甚麼程度一直是眾說紛紜

「居家運動」不是要讓你把這些肌肉「練大塊」;

而是要讓這些肌肉能夠負荷你每天的使用,應該以提升「耐力」為優先考量

劑量低、重複高、能每天做

所以以5下為一組,一回3組,每天能做到3回就可以了

剛開始做也許會相當吃力,

所以第一個星期每天1回

第二個星期每天2回

第三星期每天3回

之後維持每天三回的習慣,就能保持足夠用的肌耐力

你也能看到自己的改變

但同樣的,每個人的能力不同,姿勢不良的程度也不同

肌力訓練不像活動、放鬆,可以每天做、想到就做

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劑量,貝克這裡只是舉個例子

次數都可以依照每人生活習慣跟能力做調整

沒時間、耐性比較不足的人,可以每組多做一點,每天少做幾回;

有時間、甚至想要更加強化自己的,可以每組每回都增加

每天做完有點痠痛但不至於無力就有不錯的效果囉!



【核心運動】

raw-image


核心肌群算是身體中比較特別的肌肉

強調穩定而非活動

所以訓練上要盡量保持「脊椎穩定

用「肢體動作」和「不穩定平面」來挑戰脊椎穩定度

進而達到訓練核心肌群的目的

但在你訓練他之前記得要學會找到他們

所以在上面的文章中所提到每塊核心肌群的位置跟誘發方法要先熟悉

在操作核心運動的同時要專心想著核心肌群出力

這些誘發方法可以有效幫你在核心運動上事半功倍喔!


【W運動】

raw-image

前置頭、圓肩產生而久不處理

會造成背部肌群的無力

其中包含將肩胛骨夾緊的「菱形肌」還有影響夾擠症候群的「旋轉肌群

菱形肌做為「肩胛骨穩定肌肉

負責當肩胛骨上的肌肉出力時有好的、穩定的平台可以用力

原理跟「核心肌群」類似

如果肩胛骨不能很穩定,會讓如旋轉肌群的肌肉很難出力或者降低力度來減少不穩定

所以更容易讓肩胛骨的活動變的混亂,進而引發更多的肩部疾病

因此,在訓練上我們將這兩個肌肉群一起訓練

起始姿勢是「趴姿

肩膀自然垂放、將雙手手肘彎曲、手掌朝下打開(大拇指朝內)、形成類似「W」的形狀

用力收縮菱形肌,使兩片肩胛骨靠攏,同時將手掌大拇指變為朝上,誘發旋轉肌群外轉用力

到末端停留一秒後「輕輕」放下後完成一次


【滑牆深蹲運動】

raw-image

傳統深蹲對於大部分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太過於困難

而且容易受傷

所以這個運動將「身體重量」透過與牆壁的摩擦力來稍微減少一點

並且可以讓居民們的注意力更集中在「股四頭肌」上

股四頭肌對於膝關節的穩定至關重要

強壯的股四頭肌能避免跌倒、減少磨損長骨刺的機會;

同時也能鎖定骨盆、減少「後傾」動作的產生

進而達到避免腰椎椎間盤突出的效果

這個運動看似簡單,其實身體的重量不算輕,多少有點風險

所以記得在屁股下墊個枕頭,以防不慎跌倒喔!

首先,背靠牆壁,微微蹲下後在上半身不離開牆面的前提下向前微微走一步,

直到小腿垂直於地面

上半身「慢慢」向下滑動,直到膝蓋成90度再慢慢回到原位

完成一次動作

肌力訓練不像有氧運動,汗流浹背完是通體舒暢的快感;

更不像拉筋、關節活動,簡單易做,效果卻是相當舒服放鬆

訓練中必須承受機台、器材或身體的重量

每每做到最後幾下真的是天人交戰,好不容易完成今天的挑戰

卻迎來強烈的乳酸堆積

運氣不好還會有受傷的可能

所以每次在衛教病人的時候,肌力訓練總是病人最害怕的

也往往是疾病復發的破口,

肌肉的成長必續靠「破壞」


透過重量拉扯肌纖維造成「微破壞」

讓身體自然去強化肌肉組織,這也是為什麼肌力訓練完會有肌肉充血腫脹的原因

所以讓自己比別人更強壯、更不容易生病、疼痛的這條路本來就是辛苦的

但做完這些運動,並且持之以恆,產生的效果會是驚人的:

整個人會變得輕盈、心情會變好、走路更穩更有自信、每天有更好的工作效率、有更多時間可以陪陪家人......

這才是貝克告訴各位居民這些運動的原因

所以現在,你可以開始嘗試

檢視一下自己的「壞姿勢」,在這其中又有那些身體部位需要背活動、放鬆

接著準備好自己的身體,給自己一段時間,一段必然辛苦的時間

你會發現:與其生病再來求醫,不如自己努力預防,現在的我比以情更健康!



👻更多內容,歡迎來這些地方找「貝克分靈體」玩!

不要忘記送他們5個巴掌👏、拿錢砸💰、愛心攻擊💗、再給他打到冒星星🌟喔!

😀Matters (索引)

😁Potato media

😆Liker social

😜方格子

🤭痞客邦




我是貝克,我是物理治療師。

在現行台灣的健保制度下

無論是甚麼星座的治療師最後一定會在個性欄裡面寫上「厭世」兩個字,

久而久之,內心那把炙熱的夢想之火就漸漸熄滅,

「行『師』走肉」就成了每天上班前會上的buff . . .

但在這裡,希望能讓你們看到物理治療的真面目 ,

然後了解、體諒,甚至喜歡上這門

「不亞於任何其他醫療技術」、「不只是無腦操作」的專業 ......

最後,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請幫我在下方:

「點擊5下like👏👏👏👏👏」、

「支持我👌」,

甚至給我一個「Super Like🌟」!

助我走得更遠、給我滿滿的動力繼續把好文章帶給各位。

也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或想看的內容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物治貝克的沙龍
86會員
129內容數
我是貝克,我是物理治療師。 在現行台灣的健保制度下 無論是甚麼星座的治療師最後一定會在個性欄裡面寫上「厭世」兩個字, 久而久之,內心那把炙熱的夢想之火就漸漸熄滅, 「行『師』走肉」就成了每天上班前會上的buff 。 但在這裡,希望能讓你們看到物理治療的真面目 , 然後了解、體諒,甚至喜歡上這門專業。
物治貝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0
這是一個看似矛盾實則相輔相成的機制,是人類為生存而演化出的精密警報系統。 「感覺」自始自終都來自於你的大腦,是對「刺激」產生的訊號做解讀,再呈現出來。 💥痛覺:刻意突顯 🩸表面軀體疼痛: 🩸深層軀體疼痛: 🩸內臟疼痛: 🧊止痛:刻意抑制 💧門閥控制 👉媽媽呼呼 👉作用快、效果短
Thumbnail
2022/04/20
這是一個看似矛盾實則相輔相成的機制,是人類為生存而演化出的精密警報系統。 「感覺」自始自終都來自於你的大腦,是對「刺激」產生的訊號做解讀,再呈現出來。 💥痛覺:刻意突顯 🩸表面軀體疼痛: 🩸深層軀體疼痛: 🩸內臟疼痛: 🧊止痛:刻意抑制 💧門閥控制 👉媽媽呼呼 👉作用快、效果短
Thumbnail
2022/04/20
這些年,我以為自己成為了魔法師,學會了不痛的咒語。 據說一直以來,老媽就很不一般。她從來不理會我們的哭鬧,甚至跌倒弄傷,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自己呼呼,不會痛再站起來」,雖然都是從她口中知道,卻在我有記憶之後如此堅信這件事。
Thumbnail
2022/04/20
這些年,我以為自己成為了魔法師,學會了不痛的咒語。 據說一直以來,老媽就很不一般。她從來不理會我們的哭鬧,甚至跌倒弄傷,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自己呼呼,不會痛再站起來」,雖然都是從她口中知道,卻在我有記憶之後如此堅信這件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想運動,但沒有想法的你 提供你一些我自己常常使用的運動方案。 內容超級多,希望你可以挑選一部份出來,做做看在說。
Thumbnail
想運動,但沒有想法的你 提供你一些我自己常常使用的運動方案。 內容超級多,希望你可以挑選一部份出來,做做看在說。
Thumbnail
常常有肩膀卡卡、不適的問題嗎? 快來看解決辦法! 肩膀要做出伸直、彎曲、旋轉等動作,需要三角肌、胸肌、闊背肌...等周邊的肌群們來穩定及控制,照顧好這些肌群,能夠避免肩關節受傷、改善肩膀卡卡、活動度受限 今天介紹三個步驟,讓你擁有健康的肩關節:
Thumbnail
常常有肩膀卡卡、不適的問題嗎? 快來看解決辦法! 肩膀要做出伸直、彎曲、旋轉等動作,需要三角肌、胸肌、闊背肌...等周邊的肌群們來穩定及控制,照顧好這些肌群,能夠避免肩關節受傷、改善肩膀卡卡、活動度受限 今天介紹三個步驟,讓你擁有健康的肩關節: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我最近在做的一套運動訓練內容,屬於高強度間歇訓練,內容跟上次一樣針對大腿和腹肌,訓練會用到啞鈴和瑜珈墊 1.熱身 大家千萬不要忽略這個部分,如果大家做剛開始做運動時受傷,就是因為熱身部分沒有做好。我們先做波比跳和開合跳,每項做8-10下就可以,不用做太多,我們的目的只是增加心率。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我最近在做的一套運動訓練內容,屬於高強度間歇訓練,內容跟上次一樣針對大腿和腹肌,訓練會用到啞鈴和瑜珈墊 1.熱身 大家千萬不要忽略這個部分,如果大家做剛開始做運動時受傷,就是因為熱身部分沒有做好。我們先做波比跳和開合跳,每項做8-10下就可以,不用做太多,我們的目的只是增加心率。
Thumbnail
之前分享過三個基礎核心訓練結合身體動力鍊,有包含 1. 前側:胸肌、腹肌、對側內收肌群 2. 後側:擴背肌、對側臀肌 3. 側向:側向腰部肌群、對側臀部肌群和內收肌群 裡面常練習到的分腿蹲姿,只要擺出前後腳不對側,此時就會讓身體自然練習到側向動力鍊,再加上半身的一些動作,就可以練習到前、後側動力鍊
Thumbnail
之前分享過三個基礎核心訓練結合身體動力鍊,有包含 1. 前側:胸肌、腹肌、對側內收肌群 2. 後側:擴背肌、對側臀肌 3. 側向:側向腰部肌群、對側臀部肌群和內收肌群 裡面常練習到的分腿蹲姿,只要擺出前後腳不對側,此時就會讓身體自然練習到側向動力鍊,再加上半身的一些動作,就可以練習到前、後側動力鍊
Thumbnail
你是否想要透過健身練練身體、增加力量、.......,但進了健身房後,因為選項過多,卻不知道該練什麼、如何練,所以只練機械型器材,並且因成效不大、看不見成果,最後放棄到健身房鍛鍊? 別擔心! 以下我將介紹一個非常適合的重量訓練--羅馬尼亞硬舉,讓大家學會如何操作。
Thumbnail
你是否想要透過健身練練身體、增加力量、.......,但進了健身房後,因為選項過多,卻不知道該練什麼、如何練,所以只練機械型器材,並且因成效不大、看不見成果,最後放棄到健身房鍛鍊? 別擔心! 以下我將介紹一個非常適合的重量訓練--羅馬尼亞硬舉,讓大家學會如何操作。
Thumbnail
瘋狂100下二頭啞鈴彎舉、毫無目的100下捲腹練腹肌,這樣應該就能擁有「雷神索爾」般的身材吧? 事實結果卻不是你想的那樣,訓練是循序漸進的。
Thumbnail
瘋狂100下二頭啞鈴彎舉、毫無目的100下捲腹練腹肌,這樣應該就能擁有「雷神索爾」般的身材吧? 事實結果卻不是你想的那樣,訓練是循序漸進的。
Thumbnail
終於來到「居家運動」系列完結篇 這次要教大家如何練回弱化的肌肉 這個步驟就是要讓你的關節歸位並盡可能鎖在「好的位置」 降低下一次發生不適的機會 肌力訓練要練到甚麼程度一直是眾說紛紜 「居家運動」不是要讓你把這些肌肉「練大塊」; 劑量低、重複高、能每天做 剛開始做也許會相當吃力, 【核心運動】
Thumbnail
終於來到「居家運動」系列完結篇 這次要教大家如何練回弱化的肌肉 這個步驟就是要讓你的關節歸位並盡可能鎖在「好的位置」 降低下一次發生不適的機會 肌力訓練要練到甚麼程度一直是眾說紛紜 「居家運動」不是要讓你把這些肌肉「練大塊」; 劑量低、重複高、能每天做 剛開始做也許會相當吃力, 【核心運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教大家幾個簡單的動作來「伸展」你緊繃的肌肉 拉筋,或者說伸展,顧名思義是將肌肉的兩端繃緊 讓肌肉在延長後停留一段時間 肌纖維會慢慢被你延展,達到讓肌肉稍微「變長」的目的 此外,那些在健保骨科、復健科診所能做到的「熱」療, 無論是熱敷、短波、蠟療 都是對組織加熱,目的是將組織「變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教大家幾個簡單的動作來「伸展」你緊繃的肌肉 拉筋,或者說伸展,顧名思義是將肌肉的兩端繃緊 讓肌肉在延長後停留一段時間 肌纖維會慢慢被你延展,達到讓肌肉稍微「變長」的目的 此外,那些在健保骨科、復健科診所能做到的「熱」療, 無論是熱敷、短波、蠟療 都是對組織加熱,目的是將組織「變軟」
Thumbnail
其實爛姿勢很容易發生,常常也都是不經意的 要真的完全避免實在是天方夜譚 所以告訴你居家爛姿勢排行榜不是要你每天繃緊神經、戰戰兢兢 工作時如坐針氈;想玩個電腦卻還要像個木頭人 而是要知道你現在做的是不好的姿勢,久久該起身稍微換個動作; 就算真的因此產生疼痛不適,也能讓這個問題有個依據 📷
Thumbnail
其實爛姿勢很容易發生,常常也都是不經意的 要真的完全避免實在是天方夜譚 所以告訴你居家爛姿勢排行榜不是要你每天繃緊神經、戰戰兢兢 工作時如坐針氈;想玩個電腦卻還要像個木頭人 而是要知道你現在做的是不好的姿勢,久久該起身稍微換個動作; 就算真的因此產生疼痛不適,也能讓這個問題有個依據 📷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人體核心肌群小知識,希望透過簡單介紹方式在運動時減少傷害發生 核心肌群:腰、骨盆、髖關節的肌肉群,共有29個肌肉 人體的脊椎、骨盆都是透過這些肌群穩定跟支撐喔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人體核心肌群小知識,希望透過簡單介紹方式在運動時減少傷害發生 核心肌群:腰、骨盆、髖關節的肌肉群,共有29個肌肉 人體的脊椎、骨盆都是透過這些肌群穩定跟支撐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