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習身心靈療癒之路-童年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今天的文章呢要聊點特別的,我想要跟你分享,在靈性學習的視角下回顧自己的,目前為止23年的人生。 


愛是什麼

 

我有記憶開始,大人們都會對我說:你好成熟喔。 

在以前的我會覺得,成熟究竟是什麼?

還是其實,人只要尊重每個個體的差異性,就能夠被稱作成熟? 

  

雖然當時年僅8歲、還在唸小學的我,會笑自己說:成熟?那我鐵定是熟透囉! 

 

我沒有辦法真心地與周圍的同學們互相理解,或對共同的興趣愛好產生共鳴,反倒對獨處有著自己的一番追求。 

  

「人多不攪和,人少不言語。」 

這是我在腦海中一直出現的人生信條,即便當時的我並不清楚,為甚麼自己要選擇這個樣子的社交與生存方式。 

 

在名為學校的設施裡,無法好好社會化、與大家共處,其實令我感到傷痛。 

  

但同時,獨處時的內在寧靜卻給了我無法言語的歡快感。 

用現在的眼光回頭看當時的自己,會覺得踏上身心靈教學這條路絕非偶然。比起知識,更像是某種內在的直覺在告訴這個身體:你就是適合這麼做,你天生就是吃什麼的。 

 

這種感覺沒法很準確地形容,卻比任何形式的事件都還要有安全感。 

當我開始踏上分享身心靈的旅途時,回首後發現,其實我在自我尚未萌芽之時,就已經開始在學習並實踐: 

 

所謂的「愛」究竟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身旁?又該怎麼感覺到其存在?並且如何有意識的使用愛? 


父母離異  


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經歷了名為父母離異的事件。 

很神奇的是,那段過程中,即便我內心充滿著對父親的恨意,但我能感受到自己恨意底下的平靜正調節著我的理性,使我不會被一時的情感所驅動。 

  

直到父母真的要簽下名為離婚協議的紙時,我開口了: 

「爸爸,媽媽,我愛你們兩位,可是請不要把我要跟誰的問題丟給我,所以兩位我都不想要跟。」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當時說完這句話後,父母的反應是多麼詫異。 

  

當然!詫異的人也包括我自己,其實我至今為止的人生當中,有好多重要的選擇都是不經意間直覺式的講出口的。途中也發生許多的趣聞,這些都是後話了。 

  

發生事件後,我選擇了去跟我的奶奶一起住,很好玩的是,這時候周圍的大人跟我講的台詞變了(世界真的很像RPG遊戲)。


「爸爸媽媽都不在身旁,會不會孤獨阿?」

「你好堅強。」 

  

每次聽到這些話時,內心的自卑感、生氣無助、羨慕忌妒等等的情緒,都會漂浮在名為平靜自我的周圍。 


也是透過這段經歷,我才察覺到:原來自我與情緒其實是分離開的。 

  

在這個療癒的階段,感謝我的奶奶將我養大成人,並在我被極端情緒吞沒時,給予極大的愛,讓我能夠安然健全的成長。 

 

在這裡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位老師與我訴說的智慧: 

  

當你看見這個人身上有多麼耀眼的光芒,代表著這個人經歷了多深刻的黑暗。 


透過8-15歲這七年的時光經歷,讓我知道了原來「愛」就在自己的身旁。 

但此時此刻的我,還未能理解自己愛的感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水晶魔法師的沙龍
12會員
34內容數
專為水晶礦石愛好者所設立的礦石魔法樂園, 提供水晶礦石淨化、淨宅、精靈召喚、祝福儀式、各式魔法教學體驗。 與你分享身心靈和魔法的大小知識。
2025/04/28
探索螢石的靈性力量,瞭解其作為能量守護者的多樣面向,包含心靈防護、能量淨化、靈性覺醒等功效,並針對不同顏色螢石的獨特能量頻率做深入介紹。
Thumbnail
2025/04/28
探索螢石的靈性力量,瞭解其作為能量守護者的多樣面向,包含心靈防護、能量淨化、靈性覺醒等功效,並針對不同顏色螢石的獨特能量頻率做深入介紹。
Thumbnail
2025/04/12
這篇文章提供了2025年7月到12月每月生活及工作的運勢預測,並以懶人包方式總結每月重點。7月是迎接挑戰與改變的月份;8月是享受收穫與播種的時機;9月開啟新的學習階段;10月著重團隊合作與接納不同意見;11月是將使命落實的時刻;12月則在休息中完成工作並維持內心平衡。
Thumbnail
2025/04/12
這篇文章提供了2025年7月到12月每月生活及工作的運勢預測,並以懶人包方式總結每月重點。7月是迎接挑戰與改變的月份;8月是享受收穫與播種的時機;9月開啟新的學習階段;10月著重團隊合作與接納不同意見;11月是將使命落實的時刻;12月則在休息中完成工作並維持內心平衡。
Thumbnail
2025/01/05
2025年每月能量解析:行動、改變、挑戰與成長。從一月的巨大改變到六月的內在療癒,帶你探索每個月的關鍵課題與心法。
Thumbnail
2025/01/05
2025年每月能量解析:行動、改變、挑戰與成長。從一月的巨大改變到六月的內在療癒,帶你探索每個月的關鍵課題與心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書深入探討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如何以冷漠、自我中心或拒絕的方式傷害孩子,使他們長大後仍背負自我價值的困惑與關係的掙扎。Gibson 博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實例與臨床經驗,幫助讀者辨識這些傷害、理解其根源,並學習療癒與建立自我。
Thumbnail
本書深入探討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如何以冷漠、自我中心或拒絕的方式傷害孩子,使他們長大後仍背負自我價值的困惑與關係的掙扎。Gibson 博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實例與臨床經驗,幫助讀者辨識這些傷害、理解其根源,並學習療癒與建立自我。
Thumbnail
成熟的過程,是學會與世界和自己和平共處的旅程。在人生的前半場,我們努力追求成就,建立關係,適應社會期待。而後半人生,則是學習如何放下對控制的執著,接受不完美,找到內在的穩定。 「真正的自由,不是擁有更多,而是對擁有的東西感到滿足。」
Thumbnail
成熟的過程,是學會與世界和自己和平共處的旅程。在人生的前半場,我們努力追求成就,建立關係,適應社會期待。而後半人生,則是學習如何放下對控制的執著,接受不完美,找到內在的穩定。 「真正的自由,不是擁有更多,而是對擁有的東西感到滿足。」
Thumbnail
從小在父母爭吵和暴力環境下長大,作者曼豬分享其成長過程中如何透過「討好」和「看眼色」生存,以及在叛逆期如何逃離原生家庭的控制,最終找到自我和療癒的過程。文章也提及作者提供傾聽和舒壓資源。
Thumbnail
從小在父母爭吵和暴力環境下長大,作者曼豬分享其成長過程中如何透過「討好」和「看眼色」生存,以及在叛逆期如何逃離原生家庭的控制,最終找到自我和療癒的過程。文章也提及作者提供傾聽和舒壓資源。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童年對個人情感的影響,以及如何透過自我療癒來克服內心的孤獨與不安。強調允許自己感受各種情緒的重要性,並提供寫日記、尋求信任支持和專業諮詢等方法,幫助讀者重新學會愛自己,並在面對困難時學會自我安慰。目的是希望每位讀者都能找到快樂,並成為自己的避風港。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童年對個人情感的影響,以及如何透過自我療癒來克服內心的孤獨與不安。強調允許自己感受各種情緒的重要性,並提供寫日記、尋求信任支持和專業諮詢等方法,幫助讀者重新學會愛自己,並在面對困難時學會自我安慰。目的是希望每位讀者都能找到快樂,並成為自己的避風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家庭靈性感知背景下的成長故事,以及在愛情中所遇到的挑戰。從父系家族的靈性能力,到母系家族的基督教信仰,作者對生活中的超自然現象和第六感有著獨到的感知。隨著時間推移,作者與伴侶的關係變化,透過一系列令人困惑的事件,尋找真正的自我。文章既是靈性探索的回顧,也是感情重生的啟示。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家庭靈性感知背景下的成長故事,以及在愛情中所遇到的挑戰。從父系家族的靈性能力,到母系家族的基督教信仰,作者對生活中的超自然現象和第六感有著獨到的感知。隨著時間推移,作者與伴侶的關係變化,透過一系列令人困惑的事件,尋找真正的自我。文章既是靈性探索的回顧,也是感情重生的啟示。
Thumbnail
作者回憶少年時期的孤獨感,對個人成長的影響,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從北漂生活到內心療癒的過程。文章回顧了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以及如何面對孤獨感並進行自我療癒,文章中提及的心理諮詢、心理輔導、以及佛學智慧等方法,提供了讀者面對孤獨感時的應對之道。
Thumbnail
作者回憶少年時期的孤獨感,對個人成長的影響,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從北漂生活到內心療癒的過程。文章回顧了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以及如何面對孤獨感並進行自我療癒,文章中提及的心理諮詢、心理輔導、以及佛學智慧等方法,提供了讀者面對孤獨感時的應對之道。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作者從靈性學習的視角回顧自己23年的生活經驗,談及成熟的定義、在孤獨中找到自己的內在平靜,以及如何在父母離異的情境中悟出愛的真諦。透過這段生命旅程,作者揭示了情緒與自我之間的分離,以及在挑戰中尋找愛與平靜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作者從靈性學習的視角回顧自己23年的生活經驗,談及成熟的定義、在孤獨中找到自己的內在平靜,以及如何在父母離異的情境中悟出愛的真諦。透過這段生命旅程,作者揭示了情緒與自我之間的分離,以及在挑戰中尋找愛與平靜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內心影子的分離過程,重新認識自我並尋找愛的意義。透過回顧童年回憶,作者反思過去的痛苦與快樂,最終明白到愛的真諦在於內心的自我認識。文章強調,雖然經歷了種種掙扎,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它促使作者與屏障之間展開一場心靈的解放。透過此過程,作者鼓勵每位讀者去探索自身的愛與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內心影子的分離過程,重新認識自我並尋找愛的意義。透過回顧童年回憶,作者反思過去的痛苦與快樂,最終明白到愛的真諦在於內心的自我認識。文章強調,雖然經歷了種種掙扎,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它促使作者與屏障之間展開一場心靈的解放。透過此過程,作者鼓勵每位讀者去探索自身的愛與幸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