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優秀被視為理所當然】

【別讓優秀被視為理所當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案例:

Andy是團隊中的表現績優常勝軍,過往平均拿了91分,前半年更是突破自己極限拚上了93分,本以為這次一定能夠拿到【半年表現優良獎】,沒想到最後是同組的Steven得到,因為他這半年從65分進步到85分,而且Andy已經獲得了這麼多次獎項,所以主管與其他組員一致認為,這次的獎應該頒發給Steven。


對於Andy內心來說,總覺得好像是對的,又好像不是對的。

我們是否曾看過這種情況,從65分進步到85分的同事,因為進步幅度大,容易讓人印象深刻,得到較多讚賞;而從91分進步到93分的同事,雖然表現上仍是最優異的,但因進步幅度小,有時就會被忽略甚至落後時還被檢討。這種情況容易讓長期穩定維持高表現的人感到挫折,覺得自己的努力沒被看見。


獎勵做的好,能夠給予同仁動力,但反之也會讓人感到很錯愕,其實只要一點調整,我們就能夠將獎勵做到更好。


1. 表現優良獎

對於那些長期表現穩定且維持在高標準的同事,設置「表現優良獎」,專門獎勵那些持續保持卓越的同仁


2. 成長進步獎(10%、20%、30%)

階段性進步超過過往的人才符合獎勵條件。這樣可以有效激勵那些願意努力提升自己的人,並鼓勵他們持續進步。


3. 小組協作獎(鼓勵共同進步)

我們常說團隊合作很重要,但如果團隊合作後什麼都得不到,那誰還會想要去談合作。我們可以設計「團隊協作獎」,鼓勵整個團隊的進步與協作。可以根據小組整體的進步和表現來分配獎勵,鼓勵同仁互相支持、共同合作達到目標。減少個人間的競爭壓力,讓團隊凝聚力更強。


獎勵是種鼓勵同仁維持好表現跟進步的誘因,但一旦執行上有偏頗,就可能影響到那些優秀夥伴的心情,這是主管所不樂見的,所以如何設計獎勵方案,有效平衡不同類型的進步與表現,確保每位同仁都感受到公平的獎勵與激勵,這樣才能夠讓團隊走的更好更穩。

avatar-img
興哥的職涯心得分享室
17會員
187內容數
● 職涯診所 資深Giver ● 履歷診療室 | 完成超過500 位同仁履歷健檢 ● 17年以上資歷專業問題解答人員,其擅長回覆項目涵蓋,面試、履歷健檢、新鮮人求職、工作效率提升、職場溝通、圖表數據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關稅影響持續延燒,每間公司都嚴陣以待,各項資源嚴格管控,還需要進行許多的未來可行性評估,有時工作到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身邊不少人都在喊:「現在工作壓力怎大成這樣?」,尤其在這種情況下難免脾氣上來衝動發言,雖然講的時候都是大實話,但容易在傳來傳去後語意扭曲,造成聽者有意,所以這幾句話怎樣都不能說
剛出社會幾年後,我一直維持者努力默默在做,不邀功且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態度,這個做法在工程師時期,大家的評價都是好的,後續也升任代理單位主管,卻開始進入撞牆期。 看著身旁同期的夥伴都順利升任主管,我卻仍在代理階段,後來有天我忍不住直接找高階主管面談,並花了20分鐘說明自己有多努力認真,期望高階主
剛換工作的人有時,會有一種很特別的狀態:明明事情很多,但就是提不起勁開始做。就像是身體卡住一樣,就是沒辦法動起來。 然後內心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我效率太差?是不是我能力不夠?」。拖延並非懶惰,而是來自內心還沒準備好、或是環境轉換瞬間壓力太大,導致行動停滯。對於還在摸索新環境的夥伴來說,是可以
最近關稅影響持續延燒,每間公司都嚴陣以待,各項資源嚴格管控,還需要進行許多的未來可行性評估,有時工作到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身邊不少人都在喊:「現在工作壓力怎大成這樣?」,尤其在這種情況下難免脾氣上來衝動發言,雖然講的時候都是大實話,但容易在傳來傳去後語意扭曲,造成聽者有意,所以這幾句話怎樣都不能說
剛出社會幾年後,我一直維持者努力默默在做,不邀功且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態度,這個做法在工程師時期,大家的評價都是好的,後續也升任代理單位主管,卻開始進入撞牆期。 看著身旁同期的夥伴都順利升任主管,我卻仍在代理階段,後來有天我忍不住直接找高階主管面談,並花了20分鐘說明自己有多努力認真,期望高階主
剛換工作的人有時,會有一種很特別的狀態:明明事情很多,但就是提不起勁開始做。就像是身體卡住一樣,就是沒辦法動起來。 然後內心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我效率太差?是不是我能力不夠?」。拖延並非懶惰,而是來自內心還沒準備好、或是環境轉換瞬間壓力太大,導致行動停滯。對於還在摸索新環境的夥伴來說,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