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覺察:夫妻談錢,為什麼隱晦得像不能被提起的小三?|影集《致富攻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十月颱風假與伴侶在家看 Netflix 影集《致富攻略》(原片名:How to Get Rich)。節目是以作家拉米特·塞提的暢銷書《從 0 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為基底,由作者協助受訪者規劃出順流的財務藍圖,創造富裕人生。其中最令我欲罷不能的地方,是受訪者夫妻/伴侶在談論財務狀況時的「反應」。

有人會流露出煩躁、有人會閃爍其詞、有人則是對金錢沒掌控感而產生焦慮,種種反應讓「談錢」像在談論不能被提起的小三一樣,隱晦又禁忌。我忍不住想,不就跟另一半討論錢的事,怎麼像座小山橫在彼此之間?我想那知道那難以言明的障礙究竟是什麼?


💡溫馨提醒:文章內容不會有理財資訊與致富密碼,僅分享伴侶間談錢的有趣現象。




你想過上什麼樣的富裕人生?


多數人都想要財富,也想過上豐盛富足的人生。然而,你想過自己真正渴望的富裕人生是什麼樣子嗎?思考想要的富裕人生,除了能了解自己的金錢價值觀與用錢的信念,對於需要與另一半共同經營生活的人而言,亦是重要的自我覺知。畢竟釐清渴望後才能核對彼此的願景,找出共通的人生方向。

☞ 如果對富裕人生的想像還太過模糊,影片受訪者為我們提示了幾個理想:

  • 花錢時沒有罪惡感
  • 能說走就走地旅行
  • 讓媽媽安心的退休
  • 買一棟喜歡的房子
  • 準時送孩子上下課
看影片時我也跟著想了一下,腦海出現:「自在平安、感到喜悅的生活,就是我現在認為的富裕人生。」



談論財務狀況的隱晦與禁忌感


剛進入關係時,多數人不會談到財務問題。直到日漸走向人生新階段,決心一起生活的兩人隨著相互協作的層面增加,自然也可能擴展到財務的討論。基於不同的生命經驗,有些人本身不喜歡談錢,節目中有受訪者表示提到財務狀況會感到羞愧、有些則是感到壓力和焦慮,而大多數是無法直面財務現況帶來的恐懼感。

財務一旦與負面情緒綑綁在一起,就像刻意繞過卻無法不碰觸的地雷,隨時能讓關係中的彼此片體鱗傷。然而,越是彎繞越難以通透,越是隱蔽越難以被同理,最後彼此都在關係裡受了委屈,不自在的感覺逐漸蔓延,「避而不談」成了維繫感情的慢性毒藥。

無法輕鬆討論總惹人敏感多慮,我想那座隔閡的小山是需求與恐懼編織出的防備之心。

話說我也不會突然與親朋好友談論財務,可如果是一起生活的另一半就另當別論哩~我的財務與投資都是交給伴侶打理,藏不住秘密的她也很樂於分享財務現況。



想活出富裕人生我們必須坦誠


在夫妻/伴侶關係裡,為金錢爭執通常只是一個表象,實際上是兩人的金錢觀落差帶來了受創與折磨。問題在於如果沒時間思考自己想要什麼,只本能地感覺對財務的恐懼與不滿,這會讓「談錢」像拔開情緒的塞,點燃讓關係破裂的導火線,演變為一場場互相責難的攻防戰。(錢錢真無辜)

拉米特要求受訪者說出想要的富裕人生,這能協助我們停下來直面心中最重視的事物,也與內在覺察並錨定人生方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旦釐清我想要的富裕人生、你想要的富裕人生,最後就有機會協調出我們共同的富裕人生。但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做的是卸下防備之心、坦誠面對自己的財務現況,還有釐清自己真正渴望活出的狀態。

為了走下去,我們要記得坦誠地展開對話是為了理解對方,並且提出自己內心的疑問,而非為了指責彼此(不要加速倒車呀~)。




心得小結


當我們留心用錢的方式,會發現潛藏在習慣裡的金錢觀和對錢的信念。錢永遠不嫌多,因此富裕人生的關鍵是擁有健康的金錢觀,如果不知道該拿自己的財務狀況為何,拉米特的建議是:「把錢揮霍在喜愛的東西上,但不愛的東西要嚴格控制支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富裕人生,不需要苛責內在喜愛的事物,但前提是停止製造更多的財務困境。

思考夫妻/伴侶談錢時的反應,讓我想起這篇內容的結論:「回到關係本身,我們能做的只是誠實回答自己:這樣的相處模式是我想要的嗎?」不論金錢的問題有多厚重、有多想要閃躲,我們都必須回歸自己,誠實地看見內心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才能與另一半核對出互相協調的可能。


💡 最後想問問路過的你,是否也曾思考自己渴望的生活模樣呢?你會如何描述你的富裕人生?歡迎在底下留言分享。

祝福路過的您:)



一個喜歡對話與提問的閒人
強留生命裡的呢喃


👉🏻 如果喜歡文章請幫我按【愛心】❤️
👉🏻 持續來點靈感歡迎按下【追蹤】✅
👉🏻 鼓勵閒人寫相關主題【成為伯樂】👼🏻

每個慷慨的行動,都是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 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覺察手記-伴侶相處


avatar-img
18.6K會員
302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雙向奔赴充滿畫面感,使我連結到兩個人破除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想要抵達彼此身邊的畫面。帶點悲壯感與迫不得已的感覺,讓關係顯得獨特而彌足珍貴。但事實是人都是自己世界的老屁股,沒人應該理所當然服貼於自己的身心靈。為了找出最佳共識,在關係裡思考「如何讓對方以更無痛的方式處理認知落差?」成為我與伴侶的反思。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她在我需要的時刻,成為了我生命中的配角。她的主動、體貼,像是共同完成一場活動的幕後人員,只為了協助活動時無法顧及更多雜事的我,輕鬆成為當下最有品質的樣子。
現在回想起來,伴侶在相處初期的情緒波幅震盪是大的,但我沒有發現。更精確的說,是我沒意識到她的應對方式跟情緒是否穩定有關。「你們會吵架嗎?」友人問。「會啊。」我說。「算是溝通吧?」伴侶說。生命歷程不同,詮釋同一件事情的方式也會不同。重要的不是爭論對錯,而是釐清我們該如何取得關係中最大的共好?
觀察到自己失衡的感覺,卻始終騷不到真正的癢處,我試著從書籍與文章中,心理師與諮商時時常提到的「每個情緒背後,都有一個心理需求」為方向,去探索我的不平衡是出於什麼樣的需求呢?
兩人互補就很適合嗎?相似的人在一起,不是會更明白對方在想什麼嗎?要如何才能知道是不適合?我想,除了「互補」或「相似」以外,還有一些關鍵字可以主動為感情加分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雙向奔赴充滿畫面感,使我連結到兩個人破除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想要抵達彼此身邊的畫面。帶點悲壯感與迫不得已的感覺,讓關係顯得獨特而彌足珍貴。但事實是人都是自己世界的老屁股,沒人應該理所當然服貼於自己的身心靈。為了找出最佳共識,在關係裡思考「如何讓對方以更無痛的方式處理認知落差?」成為我與伴侶的反思。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她在我需要的時刻,成為了我生命中的配角。她的主動、體貼,像是共同完成一場活動的幕後人員,只為了協助活動時無法顧及更多雜事的我,輕鬆成為當下最有品質的樣子。
現在回想起來,伴侶在相處初期的情緒波幅震盪是大的,但我沒有發現。更精確的說,是我沒意識到她的應對方式跟情緒是否穩定有關。「你們會吵架嗎?」友人問。「會啊。」我說。「算是溝通吧?」伴侶說。生命歷程不同,詮釋同一件事情的方式也會不同。重要的不是爭論對錯,而是釐清我們該如何取得關係中最大的共好?
觀察到自己失衡的感覺,卻始終騷不到真正的癢處,我試著從書籍與文章中,心理師與諮商時時常提到的「每個情緒背後,都有一個心理需求」為方向,去探索我的不平衡是出於什麼樣的需求呢?
兩人互補就很適合嗎?相似的人在一起,不是會更明白對方在想什麼嗎?要如何才能知道是不適合?我想,除了「互補」或「相似」以外,還有一些關鍵字可以主動為感情加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書探討了人類金錢觀的形成及影響,並提出了改變金錢觀的方式和具體步驟。透過分析金錢腳本來瞭解自己的財務決策過程,並提出了實際的財務調整方案,包括儲蓄、投資、理財計劃以及與配偶共同制定的願景目標等。
Thumbnail
這本書結合漫畫圖解,輕鬆理解人生中重要的理財觀念,包括投資自己、成為聰明的消費者和累積資產,讓人學會理財、致富人生從小做起。
Thumbnail
分享了關於理財和投資的心得與祕訣,包括確立儲蓄目標,檢視消費習慣,釐清想要與需要,以及其他一些有關賺錢、儲蓄、投資的迷思和祕密。
Thumbnail
理財規劃師分享了與金錢議題好好共處的重要性,並推薦一門關於伴侶理財的課程,課程特色包括雙講師雙觀點,適合不同人群,架構涵蓋從觀點、溝通技巧到共同描繪目標並實踐。
Thumbnail
今天分享《兆華與阿格力之有求必應》第75集的心得,努力工作賺錢很重要,累積資產很重要,同時適度的花錢也同樣重要,因為賺來的錢是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我覺得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想要的人生、生活是什麼」,在閱讀、觀看各種投資理財節目,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觀,並且找到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點。
Thumbnail
與家人的財務界線:富媽媽教你釐清家人的金援課題,妥善管理親情的金錢漏洞
Thumbnail
在讀「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前, 我的財商只停留在, 要好好工作、存錢、買房、還貸款、退休, 最後就能順利過上終老的一生。 本以為從小到大所接受到的觀念是正確無誤的, 卻因為這本書大大翻轉我的思維, 也是靠書中富爸爸的智慧及祕密, 此刻才能用正確的觀念來打理自己的金錢。
Thumbnail
《致富攻略》是一部十分實用的節目,如果你的正確金錢觀念尚未建立,那十分推薦來看這部,節目裡也有各式各樣的案例能讓你參考。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書探討了人類金錢觀的形成及影響,並提出了改變金錢觀的方式和具體步驟。透過分析金錢腳本來瞭解自己的財務決策過程,並提出了實際的財務調整方案,包括儲蓄、投資、理財計劃以及與配偶共同制定的願景目標等。
Thumbnail
這本書結合漫畫圖解,輕鬆理解人生中重要的理財觀念,包括投資自己、成為聰明的消費者和累積資產,讓人學會理財、致富人生從小做起。
Thumbnail
分享了關於理財和投資的心得與祕訣,包括確立儲蓄目標,檢視消費習慣,釐清想要與需要,以及其他一些有關賺錢、儲蓄、投資的迷思和祕密。
Thumbnail
理財規劃師分享了與金錢議題好好共處的重要性,並推薦一門關於伴侶理財的課程,課程特色包括雙講師雙觀點,適合不同人群,架構涵蓋從觀點、溝通技巧到共同描繪目標並實踐。
Thumbnail
今天分享《兆華與阿格力之有求必應》第75集的心得,努力工作賺錢很重要,累積資產很重要,同時適度的花錢也同樣重要,因為賺來的錢是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我覺得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想要的人生、生活是什麼」,在閱讀、觀看各種投資理財節目,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觀,並且找到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點。
Thumbnail
與家人的財務界線:富媽媽教你釐清家人的金援課題,妥善管理親情的金錢漏洞
Thumbnail
在讀「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前, 我的財商只停留在, 要好好工作、存錢、買房、還貸款、退休, 最後就能順利過上終老的一生。 本以為從小到大所接受到的觀念是正確無誤的, 卻因為這本書大大翻轉我的思維, 也是靠書中富爸爸的智慧及祕密, 此刻才能用正確的觀念來打理自己的金錢。
Thumbnail
《致富攻略》是一部十分實用的節目,如果你的正確金錢觀念尚未建立,那十分推薦來看這部,節目裡也有各式各樣的案例能讓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