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陪伴憂鬱伴侶的時候,我曾經覺得辛苦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老實說,我將「陪伴憂鬱」與「親密關係」分開來看。這樣說可能讓人混淆,畢竟是跟同一個人相處,情感難以明確分割,但在我心裡時常將兩者看成不同面向。在「陪伴憂鬱」的面向上,我從不覺得痛苦,反而有種「這個人真有趣」的探索感。但在「親密關係」中,我曾經因為伴侶的情緒急速轉變而有被地雷傷到的感覺。


感謝近期的讀者提問。其中兩則相似的提問讓我反思許久,話癆我寫起來實在冗長,決定以文章的形式整理想法。這篇內容將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時候,我曾覺得辛苦嗎?又是如何撐過,讓關係繼續走下去?




我反思了自己是否曾經覺得陪伴是件辛苦的事?尤其收到同為陪伴者的提問:「我真的很想知道,你有沒有辛苦過、如何捱過來。」從完整訊息中我感覺到他對關係有清澈的觀察,需要的並非更多建議。因此回覆著重於同為陪伴者,我會如何思考與伴侶之間的互動?再從中帶出辛苦與繼續前行的動力。




我如何思考與伴侶之間的互動?


我會將「陪伴憂鬱」與「親密關係」分開來看。

這樣說可能讓人混淆,畢竟是跟同一個人相處,情感難以明確分割,但在我心裡時常將兩者看成不同面向。在「陪伴憂鬱」的面向上,我從不覺得痛苦,反而有種「這個人真有趣」的探索感。但在「親密關係」中,我曾經因為伴侶的情緒急速轉變而有被地雷傷到的感覺。雖然不會用「辛苦」來形容,但糾結、困頓、能量停滯的狀態,仍讓內心產生了耗損。

兩者的差別在於:「陪伴憂鬱」時的我,只是伴侶身旁的觀察者,並依自己的能力回應她的需求;「親密關係」中的我,則有情感流動的需求,需要雙方都有回應彼此的共識。


親密關係是共同經營,要有你有我的回應參與。

我不想因為我的需求壓縮伴侶在關係裡的生存空間;反之,我也不想讓她壓縮我在關係裡的生存空間。我們一開始相處就約定好,要在關係裡做個自在的人。這個約定除了是允許自己在關係中成為自己,也是允許對方成為他自己。

我想的是,如果連彼此最輕鬆自在的樣子都無法接受,那麼走下去也沒意思。這是我們從過往的關係中學習到的事,也認知到不斷地為他人改變,關係將難以長久。我們約好如果想改變,要出於「靠近自己喜歡的自己」為目的,而非擔心對方離去。

我認為單純談親密關係時,與對方是否有憂鬱症無關,而與彼此的意願和共識有關。所以時常將「陪伴憂鬱」與「親密關係」看成不同的面向。




陪伴憂鬱伴侶,會不會辛苦?


陪伴憂鬱伴侶的我,不曾覺得辛苦。

如同〈我沒想過要她「好起來」〉中提到:「我沒想過要改變她。」之於我而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歷程,獨特又無法批評比較。當我們意識到沒有什麼需要被改變,便不會再為他人的狀態感到痛苦。

但這不意味著我在伴侶有情緒困難時會假裝沒看見,也不代表我輕視了她所感受到的困擾。我只是試圖聚焦於我能做的,在伴侶需要被支持的時候陪伴與傾聽,如果她願意,我們會一起梳理思考脈絡,找出事情的其他可能性,而不試圖改變她。


但在關係中有我唯一感覺辛苦的地方。

生活很快樂,但仍有難以迴避的矛盾。此時的我會抽離自己的角色,解析彼此的視角並標示出認知斷層。一方面同理伴侶的立場,協助她描繪內心的感受(相處初期的伴侶無法清楚指認自身的狀態),一方面又要自己說出立場與情感需求,最後再提出解決困境的具體方案。

一人充當 3 角(我、伴侶、第三方視角)的切割感,讓我無法純粹地流動內心的感受。精神勞碌與疲憊,曾讓我一度感覺關係失衡且辛苦。即便如此,我理智上還是知道伴侶在面對衝突的時候,心裡的焦慮與恐懼極其巨大,根本沒餘裕好好看看我怎麼了,或是她自己怎麼了,更遑論是去評估我們怎麼了(笑)。


我觀察到,這裡有一個陪伴者與憂鬱伴侶相處模式的分歧點:我選擇將伴侶的反應看成是一種個人記憶的反射,而非用憂鬱去詮釋。伴侶事後也總讓我感覺到這些慣性反應不是對我的惡意,她就只是如實地呈現她自己而已。




讓關係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相處前兩年,我們時常面臨是否要分開的抉擇。

我不想改變她,也不想為了配合她而改變我自己。即便不把關係中的衝突往憂鬱傾向去思考,但我仍然要直面一個問題:如果如實展現的她就是這樣,不帶惡意卻會讓我感到失衡,事後彌補又忍不住想同理她的難處。那麼,這份反覆挫傷的關係是我要的嗎?

反過來說,伴侶也可以思考需要安撫並彌補為她感到受傷的我,是她想要的嗎?我很感謝在梳理彼此的立場與認知落差後,伴侶總是堅持要「繼續走下去」。當她知道自己很安全、確認我不帶惡意,內心的恐懼會瞬間解除。褪下刺蝟的防備與攻擊後,底下是個願意付出、想呵護愛人的她。


回歸相處的初衷,確認繼續前行的共識與意願。

我們有走長走久的共識。如果連最自然的傷口都無法為彼此療癒、為彼此癒合,最後只會剩下兩個在關係裡耗損的人,而沒人想跟喜歡的人走到這一步。說白了,不要害怕在關係裡受傷,只要兩個人都有走下去的意願,疼痛而艱辛的清創是必要的過程。

我們依然會心疼彼此的委屈,也會因為讓對方受傷而感到內疚。但重要的是,為了繼續走下去,我們是否願意找出一起前行的新步調,冒著再次挫傷的險,為彼此再試一次看看?這是個漫長且不容易的過程,即便熬不過去,也不會有人嘲笑親密關係中的白旗。




結語

不論辛苦是源自於陪伴時的自我挫折,或是關係中的衝突矛盾。回到關係本身,我們能做的只是誠實回答自己:這樣的相處模式是我想要的嗎?這與對方是否有憂鬱傾向無關,只與自己的意願有關。

與伴侶相伴第 8 或 9 年,我們仍然在生活中練習表達自己的需求,也學習坦承地告訴對方自己能夠提供的回應與極限。之於我而言,「坦承」的自我糾結並不亞於「配合」;兩人對齊之前的拉扯,其疼痛也不少於關係傾斜後的自我損耗。不過,坦承與對齊共識的結果讓我們走到現在,而這一切都很值得。

我必須坦承,我沒有在失衡的狀態下堅持關係的意願。幸運的是,在關係裡輕鬆自在的前提,讓我們矛盾時有個初衷可以回歸,並一次次確認彼此是否有走下去的意願?是否願意為了走下去而調整步伐?如果真的走不下去了,我也認為這是當初約定好,允許對方做最舒適的自己,為此分開將成為我們對彼此最好的祝福。


再次感謝讀者的提問與分享。話說回來~相處的方法只能當成一種靈感唷!畢竟每個人的性格與伴侶都不一樣,沒有正確答案。而我的行為套在別人身上說不定是個可怕的災難?(笑)


祝福我們在關係裡擁都能有清澈的想望:)




【相關閱讀】



一個普通人
紀錄陪伴與反思的日常


👉🏻 如果喜歡文章請送我【愛心】❤️
👉🏻 持續來點靈感請按下【追蹤】✅
👉🏻 鼓勵閒人寫相關主題【成為伯樂】👼🏻

每個慷慨的行動,都是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 閱讀更多相關內容👉🏻憂鬱你好,這是我女友

avatar-img
20.1K會員
312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香水百合-avatar-img
2024/09/03
16
閒人的分享真的好棒 之於我而言,「坦承」的自我糾結並不亞於「配合」;兩人對齊之前的拉扯,其疼痛也不少於關係傾斜後的自我損耗。不過,坦承與對齊共識的結果讓我們走到現在,而這一切都很值得。 —來自閒人|Kuiza發佈於碎進時間的裂縫 https://vocus.cc/article/66d4441cfd897800012e0eca 閒人跟樣樣鬆都好棒!
16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3
2
香水百合
2
沒有憂鬱伴侶,只有曾經憂鬱的老娘。身為一個不擅表達個人情感的老娘養成的孩子,其實我也不太擅長表達個人情感。所以我的方式可能稱不上是好的(因此略過不表),所幸老娘後來終於願意放下本不應自己背負的重擔,整個人想開了。所以憂鬱症狀也跟著掰掰了,現在過得還算平順。
11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3
2
28號研究室-Ulf 感謝分享~看完留言有一種「太好了~!天降奇蹟!」的感覺(笑)。願意放下本不應自己背負的重擔,真的非常不容易。尤其在以互助、付出、憐憫為美德的信念系統下生活,很難不在客題分離時感到內疚。很開心看到 Ulf 的分享~
2
Emma Tsai-avatar-img
2024/09/04
8
我昨晚看了閒人這一篇,覺得面對「關係維持」這一點閒人與樣樣鬆很成熟,有共識是最棒的。 我一直想起 M 陪伴我的那幾年,一直到他提出想與我分開時說過的有些話,我這幾年反覆思索過,發現在面對「愛」與「關係」的處理上自己其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成熟。而那些年一直扮演「陪伴」角色的他其實滿辛苦,雖然他不下一次的跟我表明過,一起偕手的那幾年他在我身上也學到很多,我沒有不好,可是我還是一直有一個點過不去。 我總在想,如果我沒有不好,那就是我做的不夠。那麼多年的相處竟是摧毀了他對於再愛人的想法,那就是他在我身上並沒有感受到足夠的愛。我不僅沒有給到一點治癒,甚至摧毀了他對愛的想望,這成了我至今無法跨越的桎梏。 他用愛治癒我,我卻用愛摧毀了他。我回想那也是因為這一段陪伴的旅程中,我很多時候並沒有真的接受與他好好「互相」溝通,而他很常被我拒之門外,而我不自知。所以有時候我看著閒人的陪伴日記,的確可以看見許多在關係中自己的各種疏忽。特別是我總把許多的事情摻在一起看,沒有學會要細分不同的狀態,而這是那時候他無時不在點我的,只是那時候的我不這樣認為罷了。 然而,回首已惘然。人總是要在椎心的失去時才能獲得成長。
8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5
1
Emma Tsai 謝謝 Emma 願意與我分享這麼珍貴的經歷!從你描述的視角來看,也感覺到了另一種立場的難受與努力,還有回顧時的內在糾纏。好佩服 Emma 能夠直面自己當時的狀態,也有勇氣用覺察的目光看待過去的關係~ 在當局的時候,真的很難「看見」對方的看見(我就是XD)~只能透過拉開一段距離,才能減緩將感受與情緒貼到最近的狀態。而如你所說的,真正要與當局的自己拉開距離,有時候已經是失去的時候了。 感覺 Emma 已經走過了,可能也梳理過無數種可能性(笑)。接下來請當成我的自言自語~ 我想著,會不會對方其實也透過愛你,而從中獲得愛人的力量呢?或許他也從這段關係中成長,說不定~Emma 是個讓他看見他付出愛的形式的天使,也讓他理解自己所需要的愛是什麼樣子~ 不知道這樣說會不會讓你感覺不舒服(如果會請告訴我唷~)我想著,生命安排了某個階段的自我與另一個自我相遇,是兩個自我(或深層的說是靈魂)約好一起從關係中學習到生命想學習的事情~(雖然事情的樣貌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期待)而這一切都剛剛好,剛好會在最適合彼此學習的人生階段相遇,學完了就前往下一個階段。不論看似苦痛或是圓滿,在最終的結局出現之前,或許我很難看見內在能量的彩蛋~(會不會是這樣呢~?) 其實我也不知道(笑),不過很感謝 Emma 讓我有機會反思這個面向~
1
鋼哥-avatar-img
2024/09/03
8
「我選擇將伴侶的反應看成是一種個人記憶的反射,而非用憂鬱去詮釋。伴侶事後也總讓我感覺到這些慣性反應不是對我的惡意,她就只是如實地呈現她自己而已。」 這句話頗有同感,曾經在照顧阿嬤的時候也經常受打擊,但事後理解,那也只是阿嬤真實地呈現某一個角度的她,不見得是故意要責難我。
8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3
鋼哥 謝謝鋼哥的閱讀與理解~我想我能明白你所描述的(笑)。 在接受對方只是如實呈現某一個面向的自己,而不是帶著惡意做出行動,我們能做的也只是試圖聚焦在自己能夠提供的持續支持上~
伴侶相處真的是一門學問。 「而我的行為套在別人身上說不定是個可怕的災難?(笑)」喜歡這句! 很真誠的閒人!
7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3
1
夏青青說文解字 謝謝青青喜歡坦承的我(笑),我是真的時常被伴侶說「無法套用」XD
1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伴侶面對他人的反饋時,時常連結到的自我評判。內容除了分享原生家庭的影響之外,我們也試著在相處中讓「沒做好也沒關係」的心態,反映出無條件的愛與支持,提出在關係中擁有更健康的交流靈感,讓伴侶在支持他人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自身的價值與被愛的可能性。
繼「當家人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我該怎麼陪伴?」之後的〈附錄篇〉,想補充閒人與讀者訊息往返時,除了「如何陪伴」之外,其他也帶給我極大反思的面向。其中包含:關於父母的說教與情勒、關於求助專業醫療、關於感受不到愛,還有讀者想提醒父母的話。
「閒人您好,我的未成年家人跟我說他感受不到情緒,不知道什麼是開心與悲傷,也不知道什麼是愛,有時候會說他覺得活著很沒有意義。請問這種時候,我該怎麼做會比較好?他有跟父母說過這些話,可是我覺得父母只會情勒跟說教,他被唸了一堆之後,看起來更不快樂。我該怎麼陪伴他?謝謝。」
「現在人都只追隨跳脫框架、挑戰傳統思考的人,好像只有那樣才是有勇氣、有價值的人?自願留在框架裡堅持的人,不是也很有勇氣嗎?是因為很有勇氣才留下來的呀!」伴侶皺著眉頭回應。 
當陪伴者也想鬧脾氣的時候,該用什麼樣的心態,才能為自己出口氣,又不會造成憂鬱伴侶過大的情緒負擔呢?內容主要分享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
「她生氣了。」每當我這麼感覺,另一個聲音會說:「她需要幫忙。」原本被慣性激起的錯愕、驚訝、不解與跟著憤怒,彷彿撲了空,情緒在形成網羅罩住我之前,一下就被解開了。將焦點放在生氣的女友(而不是女友的生氣),我意識到她可能是受傷了。
伴侶面對他人的反饋時,時常連結到的自我評判。內容除了分享原生家庭的影響之外,我們也試著在相處中讓「沒做好也沒關係」的心態,反映出無條件的愛與支持,提出在關係中擁有更健康的交流靈感,讓伴侶在支持他人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自身的價值與被愛的可能性。
繼「當家人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我該怎麼陪伴?」之後的〈附錄篇〉,想補充閒人與讀者訊息往返時,除了「如何陪伴」之外,其他也帶給我極大反思的面向。其中包含:關於父母的說教與情勒、關於求助專業醫療、關於感受不到愛,還有讀者想提醒父母的話。
「閒人您好,我的未成年家人跟我說他感受不到情緒,不知道什麼是開心與悲傷,也不知道什麼是愛,有時候會說他覺得活著很沒有意義。請問這種時候,我該怎麼做會比較好?他有跟父母說過這些話,可是我覺得父母只會情勒跟說教,他被唸了一堆之後,看起來更不快樂。我該怎麼陪伴他?謝謝。」
「現在人都只追隨跳脫框架、挑戰傳統思考的人,好像只有那樣才是有勇氣、有價值的人?自願留在框架裡堅持的人,不是也很有勇氣嗎?是因為很有勇氣才留下來的呀!」伴侶皺著眉頭回應。 
當陪伴者也想鬧脾氣的時候,該用什麼樣的心態,才能為自己出口氣,又不會造成憂鬱伴侶過大的情緒負擔呢?內容主要分享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
「她生氣了。」每當我這麼感覺,另一個聲音會說:「她需要幫忙。」原本被慣性激起的錯愕、驚訝、不解與跟著憤怒,彷彿撲了空,情緒在形成網羅罩住我之前,一下就被解開了。將焦點放在生氣的女友(而不是女友的生氣),我意識到她可能是受傷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Thumbnail
這幾天都有想起來,覺得是時候回來好好寫一篇了,不過可能因為沒睡好?我習慣睡前寫,但這幾天一直失眠,到一定的時間就想睡覺,但又睡不著(好拉聽起來超像藉口XD),終於我今天寫了呀~可能是因為今天自傳打得比較少?我今天花比較多時間在整理舊資料上面,雖然睡到下午,但進度還算不錯~ 或許,包容是關係最好的聯
Thumbnail
永遠的陽光女神,李玟48歲因憂鬱症辭世   陽光女神COCO李玟因憂鬱症而離開,是大家心中的痛,小時候都聽她的歌長大,、Baby對不起、是真的愛你、刀馬旦等數不清的成名好歌   相信大家最納悶的是,性格正向開朗,身家40億又幸福的她,為什麼會選擇結束生命?各方的說法很多,而我分享身為諮商心理師在治療
擺脫憂鬱,陪伴孩子成長 孩子教育的成功,有百分之七十,需要靠家長和家庭的努力。從小就該給孩子自給自足的觀念,父母可以陪伴、鼓勵和支持,而不是一昧的只是給予和滿足。 那天在人文家長靜卉的臉書上,看到她回顧幾年前的照片,讓我十分訝異!這二年每次見到她,都是充滿活力、容光煥發,有不斷的新思維、新點子,也知
Thumbnail
真人真事/我姊姊那段憂鬱歲月 新冠疫情後,不僅改變我們的生活樣態,也產生了諸多問題。不論是工作模式改變,同事的相處、經濟的壓力等等,造成不少人情緒壓力緊繃,因而衍伸身心科就診人數飆破新高。 校園霸凌埋下危險因子。親姐姐求診後性格大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如何陪伴「憂鬱症」?掌握三大要點,讓我們不慌張又有效! 在心理治療工作上遇到很多諮詢:「心理師,我朋(親)友常常憂鬱,甚至有輕生想法,我該怎麼幫忙他?」。 第一點:辨識「憂鬱狀態」與遇到想自殺該怎麼辦 第二點:「找對方法懶人包」,適當陪伴與資源連結 第三點:幫忙當事人接地氣_量力而為防止復發
Thumbnail
昨天與朋友談心 他說 他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他爸爸很多年都失業在家 若嘴巴說說都支持孩子 但實際上,不論經濟上、情緒上 都沒有實際的支持 爸爸在家裡就像個路人一樣 只想著自己 媽媽呢 高中時為了讓他自力自強 避免變得跟爸爸一樣 便講的好像自己很沒錢 他要活下去 得自己想辦法 如此他從高中開始便過著
Thumbnail
憂鬱在成年人身上與高齡者的憂鬱症常呈現出不一樣的樣貌,高齡者的憂鬱症狀反而與失智症極為類似,較為不熟悉的照顧者往往很容易把這兩個問題混在一起,在本文中我們將跟大家分享如何區分老人憂鬱的問題以及照顧者可以怎麼做。
Thumbnail
H您好。因為在節目上常聽您分享憂鬱症的事,所以才想寫信給您,加上我的母親也相當喜歡您的觀點,若H覺得憂鬱症伴侶陪伴的議題有討論的價值,真的很感謝H的關注!我的前伴侶在泰國工作,所以我在台北幫他找了一個視訊諮商,後來也找到合適的諮商師,諮商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我的伴侶決定要跟我分手了!我想要與H詢問的,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Thumbnail
這幾天都有想起來,覺得是時候回來好好寫一篇了,不過可能因為沒睡好?我習慣睡前寫,但這幾天一直失眠,到一定的時間就想睡覺,但又睡不著(好拉聽起來超像藉口XD),終於我今天寫了呀~可能是因為今天自傳打得比較少?我今天花比較多時間在整理舊資料上面,雖然睡到下午,但進度還算不錯~ 或許,包容是關係最好的聯
Thumbnail
永遠的陽光女神,李玟48歲因憂鬱症辭世   陽光女神COCO李玟因憂鬱症而離開,是大家心中的痛,小時候都聽她的歌長大,、Baby對不起、是真的愛你、刀馬旦等數不清的成名好歌   相信大家最納悶的是,性格正向開朗,身家40億又幸福的她,為什麼會選擇結束生命?各方的說法很多,而我分享身為諮商心理師在治療
擺脫憂鬱,陪伴孩子成長 孩子教育的成功,有百分之七十,需要靠家長和家庭的努力。從小就該給孩子自給自足的觀念,父母可以陪伴、鼓勵和支持,而不是一昧的只是給予和滿足。 那天在人文家長靜卉的臉書上,看到她回顧幾年前的照片,讓我十分訝異!這二年每次見到她,都是充滿活力、容光煥發,有不斷的新思維、新點子,也知
Thumbnail
真人真事/我姊姊那段憂鬱歲月 新冠疫情後,不僅改變我們的生活樣態,也產生了諸多問題。不論是工作模式改變,同事的相處、經濟的壓力等等,造成不少人情緒壓力緊繃,因而衍伸身心科就診人數飆破新高。 校園霸凌埋下危險因子。親姐姐求診後性格大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如何陪伴「憂鬱症」?掌握三大要點,讓我們不慌張又有效! 在心理治療工作上遇到很多諮詢:「心理師,我朋(親)友常常憂鬱,甚至有輕生想法,我該怎麼幫忙他?」。 第一點:辨識「憂鬱狀態」與遇到想自殺該怎麼辦 第二點:「找對方法懶人包」,適當陪伴與資源連結 第三點:幫忙當事人接地氣_量力而為防止復發
Thumbnail
昨天與朋友談心 他說 他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他爸爸很多年都失業在家 若嘴巴說說都支持孩子 但實際上,不論經濟上、情緒上 都沒有實際的支持 爸爸在家裡就像個路人一樣 只想著自己 媽媽呢 高中時為了讓他自力自強 避免變得跟爸爸一樣 便講的好像自己很沒錢 他要活下去 得自己想辦法 如此他從高中開始便過著
Thumbnail
憂鬱在成年人身上與高齡者的憂鬱症常呈現出不一樣的樣貌,高齡者的憂鬱症狀反而與失智症極為類似,較為不熟悉的照顧者往往很容易把這兩個問題混在一起,在本文中我們將跟大家分享如何區分老人憂鬱的問題以及照顧者可以怎麼做。
Thumbnail
H您好。因為在節目上常聽您分享憂鬱症的事,所以才想寫信給您,加上我的母親也相當喜歡您的觀點,若H覺得憂鬱症伴侶陪伴的議題有討論的價值,真的很感謝H的關注!我的前伴侶在泰國工作,所以我在台北幫他找了一個視訊諮商,後來也找到合適的諮商師,諮商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我的伴侶決定要跟我分手了!我想要與H詢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