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Q - 問題背後的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QBQ 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

─核心思維「我」開頭,用什麼、該如何接續

/

與其說它是一本教問出好問題的書

讀完後,比較像是,用「我」開頭的思維問句。


 ----------------------------------------------------------


摘要整理: 


問題背後的問題,來自於自己想問什麼?

舉例:

為什麼別人總是遲到?

營業單位為什麼不多了解我們的新產品?

個克為什麼老是不看使用說明書?

客戶為什麼不回我電話?

究竟要到什麼時後,他們才能賣正確的規格產品呢?

 

作者指出最先出現在腦海中的,往往是個「錯誤問題」

說完之後,好好感受當下感覺,有無力?生氣?

因為這個問句的結果,並無法改善現況,只會導向責怪、受害者心態。

 

 

用QBQ方式,換句話說

把為什麼拿掉,換成「我」開頭

為什麼別人總是遲到?→我要如何協助對方準時呢?

營業單位為什麼不多了解我們的新產品?→我要如何讓業務單位多了解新產品呢?

客戶為什麼老是不看使用說明書?→是因為說明書太難嗎?我要如何提高說明書的易讀性呢?

客戶為什麼不回我電話?→下次,我可以換什麼時間打給客戶

究竟要到什麼時後,他們才能賣正確的規格產品呢?→我要如何協助他們賣正確的規格產品呢?

 


和銷售常問的為什麼差異

 以上的為什麼跟業務銷售問客戶為什麼,是不同情境

上述的為什麼則是,公式:(對方行為)+為什麼+(期待落空)

期待落空伴隨著負向情緒在裏頭。

當情緒在裏頭時,往往無法核對到對方真實想法。

 

而銷售的為什麼,核心,是為了瞭解對方的需求

以我本身過往經歷分享

EX:為什麼想規劃保險呢?→目的要確認他的動機跟在意什麼?才能讓他產生行動

 



有的時候,我們可能得幫前人擦屁股,有個故事可以參考:

主人精神 不用去為他人的行為道歉,但可以為自己無法解釋而感到抱歉。

家裡電話出現多次雜音,前前後後已經請了2個工人來修理,但仍然出現了雜音,等到第3個人來了。

第3個工人聽完之前狀況後,

說出:「我沒有辦法解釋這個現象,但我很樂意為此而道歉。」



擊敗自己生命中的裁判

外界擅長給評分

自己只需要做自己的裁判,接受、坦承,並超越自己改善

像是業務員,有時候必須要承認自己業績確實不如人

最後再想想,我該如何提高業績,或者承認這行不適合,換到更適合的領域。


下次,當主管或者其他人問你,為什麼開頭時

至少有多一個方法回應了

如果是我,我會說

因為我發現了這個現象,所以我開始如何怎麼做,得到驗證結果是如何。


三個好奇

有遇到讓你難以招架的問題嗎?

有什麼情境,真的很難讓人換句話說呢?

有什麼回覆方式,你也覺得超棒!想跟我分享

歡迎底下留言

或者透過Threads私訊我

@Threads


 ----------------------------------------------------------


最後,我手上這本QBQ,會轉給想看的人

如果你想買回去看,可以直接下單▼

賣場連結



#雜學生

#閱讀筆記

#沒有大道理ˍ只有在日常生活看到道理

#生活中發現更多思維

#日常底層邏輯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雜學生
6會員
50內容數
因為相信【道,在日常生活中】 善於挖掘新事物的雜學 想知道愛學人生,能否闖出一片天 歡迎跟我一起廣泛學習冒險。 ★你的經驗,我幫你寫。★ 合作邀約: solaiawork@gmail.com
雜學生的其他內容
2024/11/24
《必須放棄有些目標》─巴菲特管理目標的秘訣 成功的人要決定要做什麼前,必須要決定他「不要做什麼」。   Step1.寫下25個職業生涯的目標 Step2.從25個目標中圈出5個最優先的目標 Step3.盡力避開沒有選的20個目標,因為它們只會讓你分心,占用你的時間和精力
Thumbnail
2024/11/24
《必須放棄有些目標》─巴菲特管理目標的秘訣 成功的人要決定要做什麼前,必須要決定他「不要做什麼」。   Step1.寫下25個職業生涯的目標 Step2.從25個目標中圈出5個最優先的目標 Step3.盡力避開沒有選的20個目標,因為它們只會讓你分心,占用你的時間和精力
Thumbnail
2024/11/19
「人們日常的活動有超過40%是習慣使然,而非決定」─杜克大學的論文
Thumbnail
2024/11/19
「人們日常的活動有超過40%是習慣使然,而非決定」─杜克大學的論文
Thumbnail
2024/11/16
停止內耗的秘訣之一 把感覺和事實分開
Thumbnail
2024/11/16
停止內耗的秘訣之一 把感覺和事實分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你知道一個簡單的詞語,背後也可能包含很複雜的表達嗎?例如華語的疑問詞「怎麼」,究竟是詢問原因,還是詢問方式,它問原因的時候,又和「為什麼」有什麼不一樣呢?這篇文章來告訴你與法學家怎麼說。
Thumbnail
你知道一個簡單的詞語,背後也可能包含很複雜的表達嗎?例如華語的疑問詞「怎麼」,究竟是詢問原因,還是詢問方式,它問原因的時候,又和「為什麼」有什麼不一樣呢?這篇文章來告訴你與法學家怎麼說。
Thumbnail
QBQ是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的縮寫,也就是「問題背後的問題」,藉由對自己提問,並試著回答,來找出問題背後問題的真正解決方式~
Thumbnail
QBQ是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的縮寫,也就是「問題背後的問題」,藉由對自己提問,並試著回答,來找出問題背後問題的真正解決方式~
Thumbnail
Hi 我是 VK~ 想得夠清楚了嗎?有問對問題嗎?這些靈魂拷問在 AI 時代下似乎變得又更重要了。但要如何問對問題,找到問題背後的問題,這件事也不是這麼容易。 最近讀了經典小書 John G. Miller 的《QBQ!問題背後的問題》,之中提到蠻多有趣的提問架構,可以直接應用在與 AI 的互動
Thumbnail
Hi 我是 VK~ 想得夠清楚了嗎?有問對問題嗎?這些靈魂拷問在 AI 時代下似乎變得又更重要了。但要如何問對問題,找到問題背後的問題,這件事也不是這麼容易。 最近讀了經典小書 John G. Miller 的《QBQ!問題背後的問題》,之中提到蠻多有趣的提問架構,可以直接應用在與 AI 的互動
Thumbnail
在現代職場中,提問是一種重要能力,能幫助我們深入理解問題的根源。這篇文章整理洪震宇的精準提問線上課程,並結合PDCA循環及庫尼文架構,提供實用的提問技巧,幫助讀者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學習如何建立問題意識,真正發現問題背後的價值,並改進思維與對話能力,讓未來的挑戰迎刃而解。
Thumbnail
在現代職場中,提問是一種重要能力,能幫助我們深入理解問題的根源。這篇文章整理洪震宇的精準提問線上課程,並結合PDCA循環及庫尼文架構,提供實用的提問技巧,幫助讀者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學習如何建立問題意識,真正發現問題背後的價值,並改進思維與對話能力,讓未來的挑戰迎刃而解。
Thumbnail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常常只看表面,而忽略了真正的根源。四問法提供了一個系統化的思考方式,幫助我們深入挖掘問題的本質。透過四個關鍵問題:What、Why、How和What,我們能夠有效辨識問題並找到根本的解決方案。這篇文章將指導你如何運用這一方法來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唯有深入探究,才能真正治本。
Thumbnail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常常只看表面,而忽略了真正的根源。四問法提供了一個系統化的思考方式,幫助我們深入挖掘問題的本質。透過四個關鍵問題:What、Why、How和What,我們能夠有效辨識問題並找到根本的解決方案。這篇文章將指導你如何運用這一方法來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唯有深入探究,才能真正治本。
Thumbnail
QBQ 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 ─核心思維「我」開頭,用什麼、該如何接續
Thumbnail
QBQ 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 ─核心思維「我」開頭,用什麼、該如何接續
Thumbnail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是一本專注於提升責任感與自我反思的書籍。作者 John G. Miller 用簡單的故事引導讀者改變提問方式,透過「問題背後的問題(QBQ)」幫助我們從抱怨中解放,聚焦改變現狀的行動上。
Thumbnail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是一本專注於提升責任感與自我反思的書籍。作者 John G. Miller 用簡單的故事引導讀者改變提問方式,透過「問題背後的問題(QBQ)」幫助我們從抱怨中解放,聚焦改變現狀的行動上。
Thumbnail
近來讀了藍偉瑩老師的最新力作:⟪ 提問力 ⟫。這是一本比較與教學相關的書籍,但裡面說到的觀念也可以恰恰適用於日常生活當中。看完這本書後,深深覺得提問力才是未來關鍵、或者說乃至在人生中關鍵的能力,是一本不離主旨,又內含量豐富的一本書!
Thumbnail
近來讀了藍偉瑩老師的最新力作:⟪ 提問力 ⟫。這是一本比較與教學相關的書籍,但裡面說到的觀念也可以恰恰適用於日常生活當中。看完這本書後,深深覺得提問力才是未來關鍵、或者說乃至在人生中關鍵的能力,是一本不離主旨,又內含量豐富的一本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