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本建築故事書》談遺忘形上學的建築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恭喜鄭晃二老師出新書!!本書內容如同封面寫道,「這書是寫給對建築有興趣的人,當作接觸建築的第一本故事書。」適合作為認識建築的啟蒙書。


  然而,要將建築知識濃縮、提煉為一本適合大眾閱讀的啟蒙書,是最困難的。如同哲學系或建築系,教最基礎的哲學概論、建築概論課程多為系上的資深大老(筆者建築系大一時的「建築概論」由周家鵬老師(目前任教於福建理工大學)授課)。因為最基礎的課程,除了需要將知識融會貫通外,還需要知道哪些知識是對於建築門外漢而言最具啟發、最必要的,並去蕪存菁地以大眾的口吻(如本書以故事的方式),建構一套既實用又能點燃學生興趣,作為學生往後在建築之路上持續精進的基礎。 


  本書共分為八篇,其內容大致為:  


  第一篇「地心引力」:介紹建築構造材料,如磚、木、石、混凝土(鋼筋)與鋼。 


  第二篇「防災避災」:介紹建築與之互動的外在自然環境,如水、風、氣、火與地震。 


  第三篇「躲避壞人」:介紹建築隨外在環境改變而隨之改變的功能,如因著武器、交通工具的發明,產生不同兼具防禦、安全、堅固與避難的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 


  第四篇「住在一起」:介紹建築與社會發展的關係,如隨著都市人口密度提高,提出都市計畫、都市更新,發明電梯、興建高樓等相關的建築與都市發展策略。


  第五篇「敬畏與愛」:介紹建築與宗教神聖性的關係,如透過建築配置、形式、開窗等,反映背後人與超越者的關係。


  第六篇「追求創新」:介紹東西文化背後產生的建築差異,如西方(羅馬)因生活飲水、洗浴、社交與健康需求,建造獨有的公共浴場、飲水噴泉、下水道、飲水道,及東方(中國)因提高遮風避雨及空氣對流的功能,建造獨有的斗拱系統。


  第七篇「摩登年代」:介紹現代建築,如玻璃材料、工業化生產、數位製造技術等的發展,及對現代建築產生之後現代、在地性的反思。


  第八篇「美的思考」:介紹建築的美學,如結構、比例、裝飾、AI的美,及讓人感動、反思的美。


  然而,在八篇共36個故事中,唯獨第八篇「美的思考」僅有一個故事,或許是因來不及寫或其內容屬進階課程而未收入其中,且一般俗稱「真、善、美」,美僅是三者之一,文中未見對於真和善的討論。另文末雖寫道柏拉圖的「洞穴比喻」,卻僅作為反思虛擬實境中「感受」的真實,未將柏拉圖「善」的形上學展開,殊為可惜,筆者以下簡單補充柏拉圖「善」的形上學,以此探討在柏拉圖哲學下,「感受」的真是否是真實的?


  首先,柏拉圖之所以提出一套形上學的原因在於,靈魂與道德的完整性、協調性,需有存有學、形上學作為基礎,才可支撐《理想國》中提及的「正義」概念(正義是智慧、勇敢、節制三種德性的協調,不同於現代重視量化、分配的正義),因而提出「善」的形上學。


  柏拉圖對於善的比喻除了多數人熟知的「洞穴比喻」外,另外還有「日光喻」及「線喻」,需將三者作為整體,才可較整體地認識何謂柏拉圖的形上學及「真、善、美」的關係。


  在「日光喻」中,柏拉圖將善比喻為日光,日光照在人眼及物體上,讓人得以看見物體。而善的「真理性」便是讓人的「理性」得以認識事物的「理念」(理型),讓人得以看見理念(理型)的「美」(靜態),及看見理念(理型)與理念(理型)之間的協調關係(動態)。


  在「線喻」中,柏拉圖將世界區分為「智性世界」與「感性世界」(後被亞里斯多德誤認為是兩重世界),線段由下而上分別為感性世界的幻象(假象)→感覺(信念)→智性世界的知性(分析性,如數學)→理性(理念)→善(無預設的起點)。理念是本質的、是具普遍性的、是由理性所認識的、是不變的、其方法是辯證的。反映在「洞穴比喻」中,即是囚犯掙脫鐵鍊後,由洞穴內至外的過程;從假象的影子、到感覺到實在的現象(火堆前的物體),再到洞穴外經歷光線適應的痛苦,最後看見太陽本身;即善本身(因陽光太過刺眼,故不可完全認識)。差別在於,囚犯非停留在善(理念)的世界,而是返回到洞穴中實踐正義,及告訴世人何謂善(此預設不管人們理性與否,無不追求善)。


  回到感受的真實是否是真實本身?由「日光喻」、「線喻」和「洞穴比喻」可知,感受僅是「感性世界」中的一部分,尚未涉及理念的「智性世界」。在柏拉圖的形上學中,世界只有一個,就是真實的、意義的「智性世界」。「智性世界」與「感性世界」的關係為,普遍與特殊、整體與個別、本質與現(表)象、理性與感覺、不變與變動的關係,故感受的真實僅是特殊的、個別的、表象的、變動的真實,而非真實的理念本身。另「真、善、美」三者的關係為,善透過真理之光,讓人們得以透過理性看見理念的美,及理念與理念之間的協調關係(真)。


  綜上,作為一本建築的啟蒙書,從感覺、故事性出發是可行的。但不管是建築或哲學,最後都必須關聯於、奠基於一套可支撐現象(關係)的形上學;唯有關聯於理念的實踐,才可能達到真正的認識。然而,現行建築教育多與之背道而馳,僅處理特殊的、個別的、表象的、感覺的、變動的建築,而不敢或沒有能力碰觸普遍的、整體的、本質的、理性的、不變的建築(形上學),導致建築自我閹割為與世界無關、與他人無關、與生命無關的無機物,而非追求建築的真善美。

37會員
568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筆者出生於解嚴後的1988年,看完展後,覺得有許多未盡之處,主要部分有三,分別為:以世代定義建築師的問題、以建築師中心思考臺灣建築的問題、及建築自我批判傳統式微的問題。 第一、以世代定義建築師的問題   序言中說道:「本展以『解嚴世代』稱呼約1963年前後數年出生於臺灣,並於19
  張永和,美籍華裔建築師,建築教育家。波爾州立大學環境設計學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學碩士,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主任、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委。《邁向通用建築》為張建築師今年4/25在東海演講,在此感謝東海將演講公開上傳。   筆者大學時張建築師曾至淡江演講,具體講了什麼已忘得一乾二凈,只
  故宮的《皇家建築圖檔文獻》,展出了清代皇家的建築圖說、奏摺與建築師簡介(樣式雷),讓人得以一窺在現代西方建築學系統化影響之前,中國自身建築學的方法與樣式。 1.皇家工程組織 工部:負責政府工程。內務府:管理皇家事務。工程處(欽派工程處):皇帝欽派重臣親信組成。樣式房:勘查與繪製建築設
  筆者看完展後的主要問題有三:分別為斷代史去脈絡的問題、現代性定義模糊的問題、及內容矛盾的問題。 第一,斷代史去脈絡的問題   為何時間軸是1949—1983?與1948—1984有何差異?從展覽中可知,始於1945年的原因在於,該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帶來一批中國的菁英及大陸
  《圓頂的故事》(Brunelleschi's Dome: The Story of the Great Cathedral in Florence)於2000年出版(英),作者為加拿大歷史小說家羅斯・金(Ross King, 1962年7月16日—),中文版於2002年出版,內容圍繞在義
三、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   筆者試著以新的哲學典範-體系性哲學,探討在該哲學下的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以補充、拓展、延續有機建築的哲學與生命。體系性哲學的核心是關係與互動;即透過關係與互動,形成一整體性、原創性、非線性因果性、開放性、動態性、循環性。以下試著以該哲學比較德國有機建
  筆者出生於解嚴後的1988年,看完展後,覺得有許多未盡之處,主要部分有三,分別為:以世代定義建築師的問題、以建築師中心思考臺灣建築的問題、及建築自我批判傳統式微的問題。 第一、以世代定義建築師的問題   序言中說道:「本展以『解嚴世代』稱呼約1963年前後數年出生於臺灣,並於19
  張永和,美籍華裔建築師,建築教育家。波爾州立大學環境設計學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學碩士,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主任、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委。《邁向通用建築》為張建築師今年4/25在東海演講,在此感謝東海將演講公開上傳。   筆者大學時張建築師曾至淡江演講,具體講了什麼已忘得一乾二凈,只
  故宮的《皇家建築圖檔文獻》,展出了清代皇家的建築圖說、奏摺與建築師簡介(樣式雷),讓人得以一窺在現代西方建築學系統化影響之前,中國自身建築學的方法與樣式。 1.皇家工程組織 工部:負責政府工程。內務府:管理皇家事務。工程處(欽派工程處):皇帝欽派重臣親信組成。樣式房:勘查與繪製建築設
  筆者看完展後的主要問題有三:分別為斷代史去脈絡的問題、現代性定義模糊的問題、及內容矛盾的問題。 第一,斷代史去脈絡的問題   為何時間軸是1949—1983?與1948—1984有何差異?從展覽中可知,始於1945年的原因在於,該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帶來一批中國的菁英及大陸
  《圓頂的故事》(Brunelleschi's Dome: The Story of the Great Cathedral in Florence)於2000年出版(英),作者為加拿大歷史小說家羅斯・金(Ross King, 1962年7月16日—),中文版於2002年出版,內容圍繞在義
三、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   筆者試著以新的哲學典範-體系性哲學,探討在該哲學下的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以補充、拓展、延續有機建築的哲學與生命。體系性哲學的核心是關係與互動;即透過關係與互動,形成一整體性、原創性、非線性因果性、開放性、動態性、循環性。以下試著以該哲學比較德國有機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作者:亨德里克-房龍 譯者: 丁偉 出版社:好讀 出版日期:2005/06/15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這部小說是我第一本「歷史小說」。 實際上很多討論者會認為這是一本「推理小說」,也是「哲學小說」。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這本書是杜爺爺同名論文改編,之前也有跟風下載來看了幾頁就擱在一旁,不論是書還是論文,對我來說都太難讀了,因為裡面充斥著文言文,甚至中國先秦,殷商古文,根本是我的大苦手。
一本書的誕生往往來自另一本書。就像慾望,即使是書寫的,也會如同看著他人大快朵頤時跟著垂涎,慾望本身的延燒,慾望的仿效性,在匱乏中突然滋長。讀起這本書的矛盾也在於此,一方面像是空白許久而突然爆破開來如同暴漲氾濫的河水,甚至瞬間席捲的海嘯;另一方面,又像是一本已經寫了許久,甚至寫好許久的手稿,在某個適當
Thumbnail
今天去國家圖書讀一讀「鳥頭先生」顧頡剛的書⋯⋯
Thumbnail
新年第一天,考驗一下國學常識,你知不知道中國文學上的各種「第一」部著作呢?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作者:亨德里克-房龍 譯者: 丁偉 出版社:好讀 出版日期:2005/06/15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這部小說是我第一本「歷史小說」。 實際上很多討論者會認為這是一本「推理小說」,也是「哲學小說」。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這本書是杜爺爺同名論文改編,之前也有跟風下載來看了幾頁就擱在一旁,不論是書還是論文,對我來說都太難讀了,因為裡面充斥著文言文,甚至中國先秦,殷商古文,根本是我的大苦手。
一本書的誕生往往來自另一本書。就像慾望,即使是書寫的,也會如同看著他人大快朵頤時跟著垂涎,慾望本身的延燒,慾望的仿效性,在匱乏中突然滋長。讀起這本書的矛盾也在於此,一方面像是空白許久而突然爆破開來如同暴漲氾濫的河水,甚至瞬間席捲的海嘯;另一方面,又像是一本已經寫了許久,甚至寫好許久的手稿,在某個適當
Thumbnail
今天去國家圖書讀一讀「鳥頭先生」顧頡剛的書⋯⋯
Thumbnail
新年第一天,考驗一下國學常識,你知不知道中國文學上的各種「第一」部著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