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Thinking 101)
作者: Woo-Kyoung Ahn(安宇敬)
出版:平安叢書
我們通常覺得原因是結果發生的必要條件,然而,並非所有必要條件都有因果關係。
作者安宇敬是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並且因教授思考獲獎,也研究認知偏誤後寫下此書。作者並非為了藉由此書告訴人們「不要」去犯這些認知偏誤。相反的,她希望本書是讓我們認識演化必有其理由讓人類社會發展到今日的模樣,而認識這些偏誤並思考應對策略或許能幫助每個社會變得更好。
當一件事情看起來能簡單執行,我們就很容易陷入過度自信的陷阱裡。舉例來說,當一位TED演講者看起來不費吹灰之力做完二十分鐘精彩演說、或是當我們看到短影音上的簡單舞蹈影片,多數人會認為一定不難,或是自己一定也沒問題的想法。然而,TED方針指出每一分鐘的演說都是至少一小時的排練。在安宇敬教授讓學生看完短影音到舞台上跳一樣的六秒、看似簡單的舞時,自信的學生卻每個都跳出不一樣的舞步。書中也有舉出其他流暢效應導致的認知偏誤,像是比較可能買名字好念(流暢)的股票、或是相信聽起來有根本的資訊並錯誤推論因果關係(流暢),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
其實要打破流暢效應帶來的過度自信,作者提出最好的辦法就是「試試看」。如同書中讓學生上台跳舞,試著解釋或嘗試自以為知道的事情,就可以知道自己了解的遠比自以為的少。而無法親自嘗試時,則應該預留比實際需要更多的時間或金錢,來避免自己陷入規劃謬誤。舉例來說,當遇到買房時,不能只準備與房價剛剛好的預算,需要考慮到也許在打掉房子時發現要額外整修所需的費用、或採買傢俱等等額外開銷。減少過度自信對整個社會有益,可以避免政治極端化。
例子是幫助我們可以了解需要去脈絡的解釋或是抽象概念,然而作者也提醒到過度依賴例子以及我們對數據認知的不足的危險。書中拿了距離我們最近的COVID為例,當疫情剛爆發時,若身邊親朋好友得了COVID卻自行痊癒,人們更傾向於相信COVID「只是小感冒」而非數據顯示的致死率(作者是美國人,所以這樣的情況在美國是真的很普遍,台灣人可能比較難想像。我們也知道美國後來染疫率及死亡率都迅速攀升至世界第一)。例子是與我們迅速建立情感連結很好的方式,但我們也能看到當例子的影響過於強大,我們的理性就被壓制,也可能做出不正確的判斷。
要能達到情感以及理性兼顧,作者強調我們應要加深三種重要統計學裡的數據概念(大數法則、均值回歸、以及貝氏定理)才能幫助我們避免做出過於非理性的判斷。這裡想提一下均值回歸;均值回歸是指每一個人的表現都有無數不可控因子的影響,而在一次表現大好之後下次表現不那麼突出時,其實以統計學來說是一種正常現象(回歸平均水平)。這並不是說當事人沒有實力,更不是說當事人因為勝利後驕傲而怠惰,只是幫助我們認識統計學概念更能以更全面角度看待一件事或人而降低歸因謬誤。
這本書的文字非常淺而易懂,作者也不會咬文嚼字用聽不懂的術語,也會在有專有名詞時給予範例來解釋。書中第一章說到的過度自信其實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有趣現象,包含我自己的「記憶力」這件事情。當只有一件事情要記得,我過去已經有多次因為沒寫下來(「才一件事,一定記得住」這樣的流暢效應)而忘記,也因此往後都會告誡自己千萬不要對自己的記憶力有任何信心而養成隨手記錄的習慣。
書中提了八種認知偏誤,也提了很多因果推論的謬誤。我認為尤其意識到並不是所有「因」都可控時反而能讓我們減少過度自信(或馬後砲),也減少互相指責。雖然並沒有特別提到假新聞,但我的感想是在現在假新聞滿天飛以及政治極端化的時代,大家常說的媒體識讀其實很大一部分也包含本書所提及的意識到自己的認知偏誤以及培養對於數據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