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打95折和機場的免稅,哪一個比較划算?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結論是打95折比較便宜
但是我們的腦袋通常認爲是一樣的,爲什麼?

爲什麼我會想到那麼奇怪的問題?

我們公司的銷售通常是B2B,所以報價單發出去之後,採購會和我議「產品的實際價格」的「未稅價」

有一次我在回覆報價單的時候,因爲金額比客製化整套的設備小,所以我從98折開始,慢慢往下降到我的底線,最後我說了一句「不然這個我就含稅給你?」
之後就愉快地成交了。

但是其實營業稅是5%,95折的話折了5%,兩個不一樣嗎?
所以我就在思考:

給95折(後加稅)比較划算,還是直接未稅當含稅給對方,比較划算呢?

舉例近一點

想像你在巴黎機場的免稅商店,看中了肖想很久的這個香奈兒包包。在SOGO專櫃賣要20萬臺幣,現在免稅後,你快快樂樂地以 190,477元 購買了它,心裡暗喜省下了一筆稅金。

比如這顆Chanel Gabrielle Bag

比如這顆Chanel Gabrielle Bag

然而,回臺灣後,你在SOGO專櫃發現同款包包正在打95折。你拿出手機一算,發現百貨公司的價格居然是 190,000元!!比你在免稅商店買還便宜了 477元?!

折扣和稅是完全不同的計算概念。打 95 折是直接減少價格的 5%,而 5% 的稅是額外增加在價格上的。它們在計算順序上的不同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價格。

WHY!!!

我們來看看假設

一個香奈兒包包在百貨公司的標價為 200,000元(含稅,稅率5%)
95折的折扣。

免稅商店買的話……

  • 香奈兒包包在百貨公司標價200,000元,這是含5%稅的價格。
  • 免稅商店去掉5%的稅後價格是:
200,000 元 ÷ 1.05 = 190,477 元
  • 因此,在免稅商店購買這個包包的價格是 190,477元。

百貨公司買的話……

  • 百貨公司標示的價格是200,000元(含稅),打95折的價格是:
200,000 元 × 0.95 =190,000 元 

這個例子的小結論

在200,000元這個價格的情況下,百貨公司打95折依然比免稅商店便宜。

  • 免稅是基於「原價已經含稅」的情況,所以去掉的5%稅是針對整個價格中的稅金部分來減少。
  • 95折是基於「整體價格」來做折扣,也就是說,從含稅的總金額的95%來計算價格。

如果你給客人的是打折後的價格再加稅,那麼客人確實會付更少。而如果你從原價直接含稅,那稅是以原價來計算的,最終價格會高一些。

業務要掌握折扣幅度

折扣方法有太多種類了。加權折扣、折上折……

業務在給折扣時,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折扣的基準點
(反過來,你也可以說採購在議價的時候,要搞懂折扣的基準點~
因為不同的基準點會影響折扣的結果,比如免稅是從含稅價格裡面去掉稅金,而95折這類的折扣是從原價直接打折。
這樣你才能確保折扣後的價格符合預期。
搞清楚這些差別,會讓你在定價和折扣策略上更有把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隻小老虎找你
31會員
90內容數
這裡是偶爾聊商務偶爾翻書偶爾胡說八道的日常分享,不論你是喜歡商業話題、投資話題還是愛翻書的靈魂,隨便坐下來聊聊吧,或許會找到一些啟發你的新點子!😊
有隻小老虎找你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書只讀有趣的部分 工作只待適宜的地方 以前我以為很糟,現在我只覺得——我終於自由了。 這篇是寫給跟我一樣,曾經糾結很久的人。
Thumbnail
2025/04/20
書只讀有趣的部分 工作只待適宜的地方 以前我以為很糟,現在我只覺得——我終於自由了。 這篇是寫給跟我一樣,曾經糾結很久的人。
Thumbnail
2025/02/22
今天業務部又在早會中又被老闆的「醍醐」洗了一臉。 原因是零件交期我拖得太久,老闆詢問的時候我回答製造部交期趕不上。 老闆嘆了一口氣說是我施壓的力度和速度不夠,讓我好好思考。 難道,工作真的不能當好人嗎?
Thumbnail
2025/02/22
今天業務部又在早會中又被老闆的「醍醐」洗了一臉。 原因是零件交期我拖得太久,老闆詢問的時候我回答製造部交期趕不上。 老闆嘆了一口氣說是我施壓的力度和速度不夠,讓我好好思考。 難道,工作真的不能當好人嗎?
Thumbnail
2025/01/13
本文以泡咖啡「溫杯」的過程,闡述業務洽談中「預熱」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充分準備和調整心態,應對客戶尖銳提問,並最終達成合作。文章也點出「溫杯」是雙向過程,需要耐心和時間才能找到平衡。
Thumbnail
2025/01/13
本文以泡咖啡「溫杯」的過程,闡述業務洽談中「預熱」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充分準備和調整心態,應對客戶尖銳提問,並最終達成合作。文章也點出「溫杯」是雙向過程,需要耐心和時間才能找到平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銷貨毛利差異分析」,將毛利差異細分為兩大主軸:「價格差異」與「數量差異」,以下是文字說明: ⸻ 一、毛利差異 1. 價格差異(又稱為單位毛利差異) 進一步拆分為: • 銷貨價格差異:實際售價與預算售價的差異 • 成本價格差異: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的差異 • 若為製
Thumbnail
「銷貨毛利差異分析」,將毛利差異細分為兩大主軸:「價格差異」與「數量差異」,以下是文字說明: ⸻ 一、毛利差異 1. 價格差異(又稱為單位毛利差異) 進一步拆分為: • 銷貨價格差異:實際售價與預算售價的差異 • 成本價格差異: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的差異 • 若為製
Thumbnail
旅行時,大家都希望能買到便宜的機票,這樣就能省下更多的錢在當地消費和購物。但如何才能買到便宜的機票呢?
Thumbnail
旅行時,大家都希望能買到便宜的機票,這樣就能省下更多的錢在當地消費和購物。但如何才能買到便宜的機票呢?
Thumbnail
現在的工作常常需要和別人議價,金額可大到千、百萬,可小到幾千。 所以在談折扣的時候,不同的計算方式會影響最後的價格。 這些小差異可能會讓最終價格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 所以,給折扣前先確認基準點很重要,這樣可以避免算錯,也能確保利潤沒問題!!
Thumbnail
現在的工作常常需要和別人議價,金額可大到千、百萬,可小到幾千。 所以在談折扣的時候,不同的計算方式會影響最後的價格。 這些小差異可能會讓最終價格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 所以,給折扣前先確認基準點很重要,這樣可以避免算錯,也能確保利潤沒問題!!
Thumbnail
透過將商品或服務進行差異化定價,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戶購買,或是讓單一客戶購買更多的商品,《精準定價》一書中提到幾種可行的差異化定價方式。 組合定價:將幾種商品組合在一起,以低於商品總價出售時,稱為組合訂價。作者Hermann Simon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價格差異化方法,例如麥當勞的套餐(漢
Thumbnail
透過將商品或服務進行差異化定價,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戶購買,或是讓單一客戶購買更多的商品,《精準定價》一書中提到幾種可行的差異化定價方式。 組合定價:將幾種商品組合在一起,以低於商品總價出售時,稱為組合訂價。作者Hermann Simon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價格差異化方法,例如麥當勞的套餐(漢
Thumbnail
差別訂價(aka 價格歧視、差別取價)是指針對不同地區、時間、族群,銷售相同商品或服務,但收取不同的費用。差別訂價可以用在哪些場合?消費者願意為產品付多少錢?這篇想記錄這個概念。
Thumbnail
差別訂價(aka 價格歧視、差別取價)是指針對不同地區、時間、族群,銷售相同商品或服務,但收取不同的費用。差別訂價可以用在哪些場合?消費者願意為產品付多少錢?這篇想記錄這個概念。
Thumbnail
公司出差公司會有出差管理辦法 包括活費報支 飯店費用上限 機票定位規定 出差一趟下來都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尤其在通膨的現在 公司出差自有公司擬訂公司的出差管理辦法含括 1.包括生活費報支 2.飯店費用上限(限定二星級的飯店) 3.機票定位規定(限定只能搭經濟艙但不限定線航空公司) 4.交通費報支 出差一
Thumbnail
公司出差公司會有出差管理辦法 包括活費報支 飯店費用上限 機票定位規定 出差一趟下來都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尤其在通膨的現在 公司出差自有公司擬訂公司的出差管理辦法含括 1.包括生活費報支 2.飯店費用上限(限定二星級的飯店) 3.機票定位規定(限定只能搭經濟艙但不限定線航空公司) 4.交通費報支 出差一
Thumbnail
公司有一款新品要上市,如果你是決定價格的人,會定多少錢? 看巿場都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 看成本多少再決定要賣多少錢? 看自家其他商品賣多少來決定? 同樣定價的問題 如果你是剛接案的髪型設計師,知道巿場剪髪定價五百元。 請問你的定價會比五百元高還是低? 想賣多少錢就可以賣多少錢  不管
Thumbnail
公司有一款新品要上市,如果你是決定價格的人,會定多少錢? 看巿場都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 看成本多少再決定要賣多少錢? 看自家其他商品賣多少來決定? 同樣定價的問題 如果你是剛接案的髪型設計師,知道巿場剪髪定價五百元。 請問你的定價會比五百元高還是低? 想賣多少錢就可以賣多少錢  不管
Thumbnail
市面上一堆定價方式有看沒有懂。  產品要定價多少,其實你高興就好,但不能高興到消費者不願意買單阿。看過某些產品在定價上的策略,有種你在開我玩笑嗎?還是今天是愚人節?要不就是聖誕節,起床後禮物就會出現在床頭了。 再定價的方法上還是有一定的邏輯可循,首先還是需要觀察相關產品的價格帶落在何處......
Thumbnail
市面上一堆定價方式有看沒有懂。  產品要定價多少,其實你高興就好,但不能高興到消費者不願意買單阿。看過某些產品在定價上的策略,有種你在開我玩笑嗎?還是今天是愚人節?要不就是聖誕節,起床後禮物就會出現在床頭了。 再定價的方法上還是有一定的邏輯可循,首先還是需要觀察相關產品的價格帶落在何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