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後記-音樂創作中的抄襲與改編議題探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篇文章作為附論,建議與奪胎換骨-評周慧敏《最愛》歌詞情節設計一起看。

抄襲與改編

現代對於音樂創作有三大背景:資訊發達、複製簡易、高度商品化。人在台灣,卻可以零時差看到日本的街頭藝人表演,也可以知道美國剛畢業的音樂人的最新作品。數十年來的各國音樂創作更是不在話下,而且這種便利用手機連上網路就可以達成。

與之對應的就是著作權法的問題。基本上我們能接觸到的音樂都是商業作品,都必須討論權利歸屬的問題。然而是否侵犯著作權在大眾眼裡常跟創作人的人格、作品好壞掛勾,認為抄襲的作品肯定不好、低級而沒有價值。這就是把「侵害他人商業利益」、「不利市場發展」與「作品好壞與否」混淆了。

這裡不討論法律與樂理的細節,就從音樂體驗來說。人在聽到一首歌的時候,縱使認為跟另一首歌再像也不當然等於抄襲,最多是認為後來聽到的歌比較沒新意而已。畢竟抄襲就必須至少證明創作者有接觸過被抄襲的作品,另外創作者是否有跟「原創」接觸洽談也是未知數。

申言之,「抄襲」的問題都出在創作側,身為聽眾的接受側是沒辦法透過作品直接感受到的,如此一來聽眾要在意應該是作品本身的品質,而不是創作有沒有抄襲。換句話說,在討論作品好壞的話題上,抄襲是假議題,抄襲者沒有創作能力才是作品差的原因。

回到周慧敏的《最愛》,翻唱的曲子跟原曲基本一模一樣,但我們顯然不能只以翻唱有沒有付原唱錢來決定作品的好壞。在音樂高度的相似下,作詞人李克勤如何理解原歌詞的技法、意義,並成功用當地的文化特色轉譯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

相反的,要是一首歌在旋律和聲上跟某曲高度相似,但歌詞毫無架構、邏輯崩壞、胡亂堆砌,那不論有沒有給錢,或法律上是否構成抄襲,都不妨礙其成為一個爛作品。

侷限

上述我的觀點中,其實有一個很侷限的假設,即音樂有內部與外部因素,且內部因素才是聽眾能感知的,因此才是重要的(邏各斯中心主義)。縱使不討論二分之下孰優孰劣,現實中這種內外部因素不會像「抄襲」這個話題一樣相對有清楚的界線。

先說說界線比較清楚的。流行音樂的歌詞喜歡用一些空泛詞彙來挑動情緒,諸如浪漫、殘忍、希望、絕望、嚮往、掙扎等等,多數人在喜歡某首歌的時候都是憑藉著這些隻言片語來連結自己的生活經驗,然後為歌詞填充意義。這在傳統的文學批評中是大忌,其認為歌詞的意義只存在於內部的那些字當中,而個人腦補情節是外部因素,不應該考慮。

另外諸如一名歌手的個人生活經驗(情傷、病痛)讓人相信其演唱的東西更真實、真誠,從而更美、更有價值;政治宣傳歌因為牽動人的許多價值(平權、自由、民主、繁榮)而被認為是偉大、美好的;不同語言也都內建許多文化印象,好比親情主題就都得用台語唱才顯得有感情。以法蘭克福學派的眼光來看,就會認為這些都是媚俗、操弄情緒的。人應該創作、欣賞那些比較「純粹」的藝術,解放自我。在我看來沒有作品能真的純粹,因為人就不曾純粹過。

其他比較模糊的就像文章分析中運用到的,文字的意義分析、結構分析:詩與酒如何與逃離現實連結?黃昏與夜晚又如何塑造模糊不清的場景?第一人稱的限制視角應該有何效果?那些對古詩詞的聯想是否有道理?甚至音樂分析中和弦給人的感受也不會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

聽周慧敏的《最愛》,可以為了感受創作者的愛情八卦、為了看漂亮的人唱歌,也可以為這首歌解讀出各種意義。我的主張是,至少當人決定把作品與比較清晰的外部因素連結時,就不應該期待他人有相同感受,甚至以此攻擊壓迫他人。拿抄襲為例,人可以用抄襲與否來認定一首歌的好壞,但他人持不同意見時就不能用「踐踏他人情緒的獨裁學究」、「不道德的盜版幫兇」等外部因素來攻擊對方。

確定到不確定

這種意義的二分還可以連結到傳統文學批評的兩大脈絡,即傳記批評與形式批評。前者認為作品的意義與作者直接相關,挖掘作品等同「重現創作現場」。只要完全掌握作者寫作時的社會歷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就可以知道作品的全部、唯一、真實的意義。後者則是認為傳記批評有「不讀而論」的毛病。作品的全部意義應該只能在作品本身尋找。義務教育的國文課學的各種修辭技巧以及名言「作者已死」就是在這個脈絡下產生的。

歷史再往前走,形式批評原本以為文字本身可以將作品從歷史、作者的禁錮中解放,然而終究只是陷入另一個稱為「文字」的牢籠中罷了。連當初說「作者已死」的羅蘭巴特也轉向解構主義。前面對於文字的意義分析、結構分析的質疑也是基於這個解構的觀點。認為那些解讀都不是客觀、既成的,而是讀者「我」跟文本互動的結果。

學習當代文學,或者誇張的說,認識世界時,已經不是以前那樣確定、令人安心。而是一個不斷互相說服的,不確定的過程。

avatar-img
11會員
47內容數
比較認真的樂評,篇幅會著重描寫音樂內容,主要是音樂,也會有歌詞、MV等,從而從中引出個人的感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uteRev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保羅.福塞爾的著作《惡俗:美國社會偽裝優雅的種種愚蠢》書評。書中羅列許多社會現象,用以論證「惡俗」的概念無孔不入。本文提出作者寫作背後的社會批判理論,使讀者更能把握整體邏輯。最後並提出一些台灣社會可以參考、引以為戒的社會現象。
本文深入探討近期觀賞的晨間劇情節,包括其主題、角色互動以及文化意涵。透過主角與辣妹團的故事,映射了社會對於性別和刻板印象的看法,並分析劇中的好壞劇情。特別聚焦於角色的家庭背景對其行為的影響。本文還緊扣意識形態批評,思考作品中未言明的假設或暗示,旨在引發讀者對於相關議題的深思。
上個月底2024年前半的晨間劇「如虎添翼(虎に翼)」終於完結,在考究的服裝場景與法律劇情上人物、主題描寫依然深刻而備受好評。緊接著播出的是橋本環奈主演的「平成青春塗鴉」飯糰,看了前兩周之後感覺算是四平八穩、值得一看,所以打算介紹一下目前展開的各種議題、衝突。
3/5おむすび
作者上野千鶴子的推測不無道理,尤其用在日本應該可以有很多共鳴。但從現象到推論,中間的機制不明,那就很難用來理解日本以外的社會。最終只怕淪為一種「圈內人的趣味」以及「一知半解的人的武器」。
前陣子失心瘋買了特價的AKG N5005,在各種折騰下又看了一些以前沒完全弄懂的東西,這篇算做個心得隨筆,資料來源就不一一翻出來了,大家也姑妄聽之。
保羅.福塞爾的著作《惡俗:美國社會偽裝優雅的種種愚蠢》書評。書中羅列許多社會現象,用以論證「惡俗」的概念無孔不入。本文提出作者寫作背後的社會批判理論,使讀者更能把握整體邏輯。最後並提出一些台灣社會可以參考、引以為戒的社會現象。
本文深入探討近期觀賞的晨間劇情節,包括其主題、角色互動以及文化意涵。透過主角與辣妹團的故事,映射了社會對於性別和刻板印象的看法,並分析劇中的好壞劇情。特別聚焦於角色的家庭背景對其行為的影響。本文還緊扣意識形態批評,思考作品中未言明的假設或暗示,旨在引發讀者對於相關議題的深思。
上個月底2024年前半的晨間劇「如虎添翼(虎に翼)」終於完結,在考究的服裝場景與法律劇情上人物、主題描寫依然深刻而備受好評。緊接著播出的是橋本環奈主演的「平成青春塗鴉」飯糰,看了前兩周之後感覺算是四平八穩、值得一看,所以打算介紹一下目前展開的各種議題、衝突。
3/5おむすび
作者上野千鶴子的推測不無道理,尤其用在日本應該可以有很多共鳴。但從現象到推論,中間的機制不明,那就很難用來理解日本以外的社會。最終只怕淪為一種「圈內人的趣味」以及「一知半解的人的武器」。
前陣子失心瘋買了特價的AKG N5005,在各種折騰下又看了一些以前沒完全弄懂的東西,這篇算做個心得隨筆,資料來源就不一一翻出來了,大家也姑妄聽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Queen 方格女王是誰?所有為了女性而寫、身為女性而寫的創作者,都是 Queen! 來寫吧!為女性而寫!突破性別框架的日常經歷、職場挑戰、月經謠言終結者,凍卵、懷孕、育兒經驗分享⋯⋯所有成為「她」的人生抉擇,都值得紀錄。 voucs Queen 的一百萬種故事,因你而完整 😍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Queen 方格女王是誰?所有為了女性而寫、身為女性而寫的創作者,都是 Queen! 來寫吧!為女性而寫!突破性別框架的日常經歷、職場挑戰、月經謠言終結者,凍卵、懷孕、育兒經驗分享⋯⋯所有成為「她」的人生抉擇,都值得紀錄。 voucs Queen 的一百萬種故事,因你而完整 😍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我時常在通勤的零碎片段空檔中打開youtube music裡已加入的音樂,順著推薦曲目一首一首聽下去。每當遇到特別受觸動的樂曲時就會將其加入樂曲單,打算讀書時邊播放。然而每次只要在讀書時打開媒體庫,半小時後就會發現自己已放下筆、闔上書,或靜靜的坐在書桌前回味樂曲的旋律;或動身前往琴房迫不及待的想將內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 上被推了一些相關討論的文字(感覺這個平台很適合做回聲房,毫無保留的以提高使用時間為目的來投餵貼文),總之這個是前陣子就想分享的東西,趁這個契機把梗圖做好來說說。
Thumbnail
在科技的助攻下,我也算圓了音樂創作人的夢想。 共時性,讓我感受到創作的奇妙與樂趣。
Thumbnail
古典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從遣詞造句彰顯不同的意境和情懷,當流傳千年的古典詩詞用現代流行音樂表現,更讓人雋永回味,今天筆者和大家分享五首古典詩詞歌曲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音樂,是我創作時的良伴,繪畫的時候,感受到樂曲旋律力量的牽引。 此刻好好靜下來,深入認識音樂與詩,我不懂深奧的樂理、調性、和弦,但我相信,音樂或詩歌對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多的分析、評論與故事背景,都只是輔助,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是最好的方式,細細地閱、聽作品,產生感觸,是個人獨享的特殊體驗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我時常在通勤的零碎片段空檔中打開youtube music裡已加入的音樂,順著推薦曲目一首一首聽下去。每當遇到特別受觸動的樂曲時就會將其加入樂曲單,打算讀書時邊播放。然而每次只要在讀書時打開媒體庫,半小時後就會發現自己已放下筆、闔上書,或靜靜的坐在書桌前回味樂曲的旋律;或動身前往琴房迫不及待的想將內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 上被推了一些相關討論的文字(感覺這個平台很適合做回聲房,毫無保留的以提高使用時間為目的來投餵貼文),總之這個是前陣子就想分享的東西,趁這個契機把梗圖做好來說說。
Thumbnail
在科技的助攻下,我也算圓了音樂創作人的夢想。 共時性,讓我感受到創作的奇妙與樂趣。
Thumbnail
古典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從遣詞造句彰顯不同的意境和情懷,當流傳千年的古典詩詞用現代流行音樂表現,更讓人雋永回味,今天筆者和大家分享五首古典詩詞歌曲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音樂,是我創作時的良伴,繪畫的時候,感受到樂曲旋律力量的牽引。 此刻好好靜下來,深入認識音樂與詩,我不懂深奧的樂理、調性、和弦,但我相信,音樂或詩歌對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多的分析、評論與故事背景,都只是輔助,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是最好的方式,細細地閱、聽作品,產生感觸,是個人獨享的特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