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哎喲! 在不同文化中的一致性

A.H.-avatar-img
發佈於科學不科學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人類溝通的世界中,聲音是關鍵本質的一種。無論是痛苦的吶喊、厭惡的嘆息還是喜悅的吶喊,這些非語言的發聲都超越了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它們是人類的原始聲音,也是我們共同情感景觀的回聲。全世界據估計有7,000種語言,每種語言都提供了表達人類情感的獨特方式。但是,某些情緒在不同語言的發聲表達中是否表現出規律性?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47 字、4 則留言,僅發佈於精選集、科學不科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內容總結
語言本能
5
/5
avatar-img
109會員
251內容數
用知識點燃你的神經通路! A.H. 科普的每篇文章,刺激您大腦突觸的新舊連接,讓您對理解、思維、靈感和好奇,貪得無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那個媽媽-avatar-img
2024/11/13
4
太有趣了! 關於相通的語言,看過一篇文章說 "蛤"(Huh)是真正的國際語言,在哪馬也通,也是很神奇的 XD
4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4
2
那個媽媽 蛤?成為國際通用語,最有可能是2013年的研究, 關於 “Huh?” 這與語詞。中文翻譯成 「蛤?」但很多其實翻成費「嗯?」(Google 翻譯也是「嗯?」。不過,這不妨礙我分享的那篇研究(2024年11月)。因為這個研究探討的特定情緒狀態的感嘆詞,只包括疼痛、厭惡和喜悅。這裡有關於 “Huh?” 這與語詞的論文,請參考看看👀~ Dingemanse, M., Torreira, F., & Enfield, N. J. (2013). Is “Huh?” a universal word? Conversational infrastructure and the convergent evolution of linguistic items. PloS one, 8(11), e78273.
2
A.H.科普(pScience) 的其他內容
我們人類的短期記憶(STM)大概是7個單位,這是源自1956年,美國心理學家喬治·米勒(George Armitage Miller,1920-2012)在哈佛大學時,於知名期刊《心理學評論》(The Psychological Review)所發表的論文。。。
芝麻開門! 神經遞質如多巴胺,對大腦的記憶學習寶藏,說出了通關密語,這一切我們並不陌生。但是,最近的科學已經開始對非大腦、非神經細胞喊“芝麻開門!”了!  2024年11月7日《自然通訊》的一篇題為「非神經人類細胞中的集中-分散學習效應」的美國研究指出。。。
5/5記憶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1,440分鐘。您是如何度過的? 一天的活動包括了坐著、站著、睡眠和其他各式活動,科學如何看待人們將時間分配給各種活動,以獲得最佳健康的“恰到好處”的方式呢? 南澳大利亞大學和默多克兒童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指出。。。
近日《自然》發布了一個題為: 「關於人腦有何特別之處」的影片,摘要了人腦有別於動物大腦的不同。其中涵蓋尺寸大小、腦化指數(EQ)、神經細胞/神經元種類、長短與連結、以及大腦發育的速度。今天,我們就用漫畫來簡短摘要一下,人類大腦得天獨厚的概況。
5/5大腦知識
聊到「好奇的風格」中,我們提到“金髮姑娘原則”,這是來自英國經典兒童故事《金髮姑娘與三隻熊》中的金髮姑娘,她發現“恰到好處”的粥既不太熱也不太冷。在科學中,這個原則被用來描述對特定結果“恰到好處”的條件。  很多人的童年,可能都聽過這個童故事。後來在科學上的運用,截至今日超過5千篇科學論文以此
在了解工作細胞阿丹(DAN)和我們每個人的好奇心脈脈相連,並掌握了好奇的知識樹(正面的情緒,未來我們再專文聊負面可憐的那隻無辜貓),接下來您是否好奇,若就社群風格而言,你會屬於那種好奇風格,還是可能三者兼具? 2024年10月25日,《自然》的《科學進展》中一篇題為。。。
我們人類的短期記憶(STM)大概是7個單位,這是源自1956年,美國心理學家喬治·米勒(George Armitage Miller,1920-2012)在哈佛大學時,於知名期刊《心理學評論》(The Psychological Review)所發表的論文。。。
芝麻開門! 神經遞質如多巴胺,對大腦的記憶學習寶藏,說出了通關密語,這一切我們並不陌生。但是,最近的科學已經開始對非大腦、非神經細胞喊“芝麻開門!”了!  2024年11月7日《自然通訊》的一篇題為「非神經人類細胞中的集中-分散學習效應」的美國研究指出。。。
5/5記憶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1,440分鐘。您是如何度過的? 一天的活動包括了坐著、站著、睡眠和其他各式活動,科學如何看待人們將時間分配給各種活動,以獲得最佳健康的“恰到好處”的方式呢? 南澳大利亞大學和默多克兒童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指出。。。
近日《自然》發布了一個題為: 「關於人腦有何特別之處」的影片,摘要了人腦有別於動物大腦的不同。其中涵蓋尺寸大小、腦化指數(EQ)、神經細胞/神經元種類、長短與連結、以及大腦發育的速度。今天,我們就用漫畫來簡短摘要一下,人類大腦得天獨厚的概況。
5/5大腦知識
聊到「好奇的風格」中,我們提到“金髮姑娘原則”,這是來自英國經典兒童故事《金髮姑娘與三隻熊》中的金髮姑娘,她發現“恰到好處”的粥既不太熱也不太冷。在科學中,這個原則被用來描述對特定結果“恰到好處”的條件。  很多人的童年,可能都聽過這個童故事。後來在科學上的運用,截至今日超過5千篇科學論文以此
在了解工作細胞阿丹(DAN)和我們每個人的好奇心脈脈相連,並掌握了好奇的知識樹(正面的情緒,未來我們再專文聊負面可憐的那隻無辜貓),接下來您是否好奇,若就社群風格而言,你會屬於那種好奇風格,還是可能三者兼具? 2024年10月25日,《自然》的《科學進展》中一篇題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好的溝通 清楚 表述完整 快狠準 沒有情緒 讓人聽的懂 直接 同理 不能只有情緒發洩 開放 尊重 直來直往 互相傾聽確認彼此意思 信任 平等對談 互相感到善意的氛圍 壞的溝通 語速 對方表情不對 沒有共識 無言 聽不懂彼此的話 一直重複沒有共識的詰問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人類可以用如此豐富多樣的方式來溝通?從語言、手勢到表情,我們的溝通系統複雜得令人驚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人類溝通演化的神秘面紗吧!   
Thumbnail
常常聽到大家的對話,不經意說著「他/她應該.......」、「你/妳應該.......」,乍聽下這樣的對話是帶著關心建議,但若拆解語言背後的結構,是經由說話人的潛意識消化後,所拋出的鏡像語言。   基本上「應該」這二字本身就帶著自己的觀點、期許,而個人觀點的形成,是建構在生命過去經驗的內化,以及
不同且大同。
Thumbnail
共鳴和共情不一樣,共情是情緒和感受上的代入,而共鳴則不僅包含共情,還有理性的認同和思維的共振。 共鳴可說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從我的角度聊「共鳴」。以下內容是我個人主觀理解,絕非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共鳴」的本質及其對人的影響。
選舉結束了,聽見了很多人依舊討論不已。 不是結束了嗎? 檢討很應該,但計較,我覺得就不必了。 時間,從不回頭,一直滴噠往前走,何必糾結過去? 4年後,又是一番天下。 懂的沉潛,才能跳得更高。把刀磨利,下次再戰。 在你的世界裡,如果你只聽到一種聲音,那表示你的世界太小,要不然就是你聽不下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好的溝通 清楚 表述完整 快狠準 沒有情緒 讓人聽的懂 直接 同理 不能只有情緒發洩 開放 尊重 直來直往 互相傾聽確認彼此意思 信任 平等對談 互相感到善意的氛圍 壞的溝通 語速 對方表情不對 沒有共識 無言 聽不懂彼此的話 一直重複沒有共識的詰問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人類可以用如此豐富多樣的方式來溝通?從語言、手勢到表情,我們的溝通系統複雜得令人驚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人類溝通演化的神秘面紗吧!   
Thumbnail
常常聽到大家的對話,不經意說著「他/她應該.......」、「你/妳應該.......」,乍聽下這樣的對話是帶著關心建議,但若拆解語言背後的結構,是經由說話人的潛意識消化後,所拋出的鏡像語言。   基本上「應該」這二字本身就帶著自己的觀點、期許,而個人觀點的形成,是建構在生命過去經驗的內化,以及
不同且大同。
Thumbnail
共鳴和共情不一樣,共情是情緒和感受上的代入,而共鳴則不僅包含共情,還有理性的認同和思維的共振。 共鳴可說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從我的角度聊「共鳴」。以下內容是我個人主觀理解,絕非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共鳴」的本質及其對人的影響。
選舉結束了,聽見了很多人依舊討論不已。 不是結束了嗎? 檢討很應該,但計較,我覺得就不必了。 時間,從不回頭,一直滴噠往前走,何必糾結過去? 4年後,又是一番天下。 懂的沉潛,才能跳得更高。把刀磨利,下次再戰。 在你的世界裡,如果你只聽到一種聲音,那表示你的世界太小,要不然就是你聽不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