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分享《為自己出征》—當需求用「愛」來包裝,那不是真的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書籍大綱

從前有位武士,總是穿著盔甲四處屠龍、拯救公主、征戰四方。他對這副盔甲的依戀深到一整天也不曾脫下,久而久之,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們已經忘記了盔甲下的他究竟是什麼模樣。妻子和孩子因此悲傷,並懇求他脫下盔甲回到他們身邊。然而,武士這才發現,盔甲早已和他融為一體,無法再卸下。他辯解說這一切是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但妻子卻怒斥道:「你不是為了我們,而是為了你自己!」武士因而驚醒,決定踏上一條找回真我的旅程。在這段旅程中,他將穿越三座神秘的城堡,每一座都會讓他更接近真實的自己。

在真理之道上打仗是不一樣的,這一仗是在學習如何愛自己

第一座城堡:沉默之堡

這裡靜得出奇,彷彿連聲音都無法存在,四周空無一物。在這樣的寂靜中,你會渴望陪伴,可能是父母、孩子、伴侶、朋友,甚至是任何一位陌生人。然而,武士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只要有人在身邊,就會試圖展現最好的一面,不敢放下防備,害怕讓他人或自己看到那些被隱藏的真實情感。

因此,我們常常披上盔甲,築起一道道障礙,將自己保護在所謂的“自我”背後。日子久了,這些盔甲成了我們的牢籠,讓我們無法掙脫,有時甚至連自己都沒有察覺到這層禁錮。當武士終於承認自己內心的恐懼與脆弱時,他便向真實的自我邁進了一步。

承認吧,我害怕獨處

第二座城堡:知識之堡

在這座城堡裡,知識如同眼前的光,懂得越多,城堡便會越加明亮。當你更深入地認識自己,你也會更充滿愛。因為若你不懂得愛自己,也無法真正愛他人——你給自己的愛有多少,才能給他人多少。然而,多數人往往用“愛”來掩飾自己的需求。

我有沒有把需要當作是愛?

以武士為例,他說自己愛妻子和兒子,努力成為稱職的武士,只為給家人華麗的城堡和高大的駿馬。他日夜工作,卻在妻子流淚時選擇逃避,視而不見。他喜歡妻子的幽默和兒子的可愛,但卻很少抽出時間陪伴他們。

很多人可能會認同甚至同情武士,包括我在內。認真工作、養家活口,這有什麼錯?當今社會中,追求財富和成就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目標,但是如果有個人善良、充滿愛、有同情心、聰明又公大無私,他怎麼可能比現在更富有。財富不只一種,野心也不只一種,由腦而生的野心可以帶來美麗的房子、昂貴的車子,但由心而生的野心還可以帶來快樂。由心而生的野心很純淨,不會傷害任何人,且滿足自己到某種地步,還會自動的滿足他人。

第三座城堡:智勇之堡

武士因為內心的恐懼而穿上了盔甲。他並非生來就擁有這層防護,而是自己一層層加上的。穿戴了這麼久,要脫下它已不再簡單。然而,當你真正接納生命時,會發現生命本可以如此美好。若你真的認為自己足夠美麗、足夠完整,外界的評價便再也無關緊要,你也不會再輕易失望。

武士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一生都活在別人的眼光裡,卻從未真正認識過內心的自我。因此,他盲目地追逐那些被認為是“好的”生活,輕易被他人影響,並深深害怕未知,因為在他的想像中,未知往往被放大成巨大的恐懼。


放棄已知,擁抱未知、去經歷和享受

之前沒聽過這本書,直到前幾個月社工實習才接觸到這本書,透過武士的故事來回到自己身上會覺得沒這麼刺耳,看書的同時需要有很多的自我覺察才能感受到書中想傳遞的觀點,書本很薄,一下子就可以看完了,分享給大家!也歡迎分享觀後的其它見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y學習寫文章
1會員
17內容數
普通大學生,在這個人與人之間離得很遙遠的時代,依然希望能與大家近一些
May學習寫文章的其他內容
2025/02/19
《破地獄》以香港殯儀業為題材,探討生與死、性別平等及宗教信仰等議題,並引發觀眾對傳統與現代價值觀的衝突、死亡的意義及道別方式的省思。此片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傳統喪葬習俗背後的意義,以及如何超渡活人的心靈。
Thumbnail
2025/02/19
《破地獄》以香港殯儀業為題材,探討生與死、性別平等及宗教信仰等議題,並引發觀眾對傳統與現代價值觀的衝突、死亡的意義及道別方式的省思。此片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傳統喪葬習俗背後的意義,以及如何超渡活人的心靈。
Thumbnail
2025/01/22
「與其說一個人獲得獨立是因他賺得多,不如說是因為他需要的東西比較少。」一科比特(Cobbett)
Thumbnail
2025/01/22
「與其說一個人獲得獨立是因他賺得多,不如說是因為他需要的東西比較少。」一科比特(Cobbett)
Thumbnail
2025/01/02
這部電影探討逃避型依戀者在追求理想生活與現實世界間的掙扎,透過拜金女的角色,揭示其內心深處的恐懼與不安,以及她如何透過金錢和外在虛榮來逃避親密關係。
Thumbnail
2025/01/02
這部電影探討逃避型依戀者在追求理想生活與現實世界間的掙扎,透過拜金女的角色,揭示其內心深處的恐懼與不安,以及她如何透過金錢和外在虛榮來逃避親密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武士過度依賴盔甲,最終失去自我的經歷。他的家人渴望他的陪伴,但他卻沉浸在武士的角色中,無法脫離。隨著他穿越三座城堡,武士開始認識自己的恐懼、需求以及對愛的理解,最終踏上找回真我的旅程。文章探討了自我認識、愛與陪伴的重要性,並透過武士的故事引導讀者思考自身的脆弱與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武士過度依賴盔甲,最終失去自我的經歷。他的家人渴望他的陪伴,但他卻沉浸在武士的角色中,無法脫離。隨著他穿越三座城堡,武士開始認識自己的恐懼、需求以及對愛的理解,最終踏上找回真我的旅程。文章探討了自我認識、愛與陪伴的重要性,並透過武士的故事引導讀者思考自身的脆弱與成長。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地方,住著一個武士,他認為自己心地善良,且充滿了愛,他最喜歡的事,莫過於去拯救受難的美麗公主。 武士穿著引以為傲的盔甲,義無反顧地滿世界去拯救公主,但令人沒想到的是,武士實在太熱愛他的盔甲,以致於他的婚姻岌岌可危。 武士在他的盔甲裡待了太久,他已經忘了,沒有盔甲會是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地方,住著一個武士,他認為自己心地善良,且充滿了愛,他最喜歡的事,莫過於去拯救受難的美麗公主。 武士穿著引以為傲的盔甲,義無反顧地滿世界去拯救公主,但令人沒想到的是,武士實在太熱愛他的盔甲,以致於他的婚姻岌岌可危。 武士在他的盔甲裡待了太久,他已經忘了,沒有盔甲會是
Thumbnail
你上一次不計後果、全心投入一件事是什麼時候呢? 你有過這種經驗嗎?在行動前,要先確定結果是自己想要的才開始,事情都要按照自己預想的發展,不允許失控發生,太用力追求完美,反而違背了最開始的初衷。
Thumbnail
你上一次不計後果、全心投入一件事是什麼時候呢? 你有過這種經驗嗎?在行動前,要先確定結果是自己想要的才開始,事情都要按照自己預想的發展,不允許失控發生,太用力追求完美,反而違背了最開始的初衷。
Thumbnail
這是一個我從未講過的故事,我必須把它從胸口拿走才能讓它過去,我需要奪回被偷走的光,所有的痛苦和真相,我穿著戰鬥盔甲掩飾我的傷口,我曾如此羞愧和困惑 ,我有傷疤,但我永遠比你知道的更多方式表明我是倖存者。 在糟糕的事情發生之後,我們已經不是從前的自己
Thumbnail
這是一個我從未講過的故事,我必須把它從胸口拿走才能讓它過去,我需要奪回被偷走的光,所有的痛苦和真相,我穿著戰鬥盔甲掩飾我的傷口,我曾如此羞愧和困惑 ,我有傷疤,但我永遠比你知道的更多方式表明我是倖存者。 在糟糕的事情發生之後,我們已經不是從前的自己
Thumbnail
這一課就像一把利劍,劍有兩個刀口,一邊劍口對著自己,另一邊對著別人,稍有不慎,就做成了兩敗俱傷的局面。 休學的這一年 在我決定休學的這一年裡,最主要做的是去想辨法解決目前我自身經濟上的問題。因此這一年 ,我也不是閒著沒事。休學後,椅子都還沒坐暖,我就開始找工作,很快的就找到了一份工作,立馬的就從
Thumbnail
這一課就像一把利劍,劍有兩個刀口,一邊劍口對著自己,另一邊對著別人,稍有不慎,就做成了兩敗俱傷的局面。 休學的這一年 在我決定休學的這一年裡,最主要做的是去想辨法解決目前我自身經濟上的問題。因此這一年 ,我也不是閒著沒事。休學後,椅子都還沒坐暖,我就開始找工作,很快的就找到了一份工作,立馬的就從
Thumbnail
°帶刺的玫瑰與盔甲° 這一篇很重要。 我們常常會陷入一個「帶刺的玫瑰」的狀態,實質的我們是很美很善良很優秀的,但常常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就會變成帶刺的玫瑰跟穿上盔甲。 我們怕展露真實的自己會讓我們受傷。 帶刺的玫瑰常常出現的狀況就是,明明很在意,卻裝得毫不在意。不僅傷人,也傷己,尤其對於自己的傷害
Thumbnail
°帶刺的玫瑰與盔甲° 這一篇很重要。 我們常常會陷入一個「帶刺的玫瑰」的狀態,實質的我們是很美很善良很優秀的,但常常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就會變成帶刺的玫瑰跟穿上盔甲。 我們怕展露真實的自己會讓我們受傷。 帶刺的玫瑰常常出現的狀況就是,明明很在意,卻裝得毫不在意。不僅傷人,也傷己,尤其對於自己的傷害
Thumbnail
大學時期,我最不喜歡哲學課。 思考「你是誰?」這件事,我覺得很難,老師講的都聽不懂,所以我對這方面敬而遠之。 在出社會工作許多年,人生經歷結婚生子之後,到這個年紀的我,卻開始主動探尋自我。想想也蠻有意思的。 我們常活在自己的期待與他人的眼光之中,日復一日的過生活,但好像沒有真正的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大學時期,我最不喜歡哲學課。 思考「你是誰?」這件事,我覺得很難,老師講的都聽不懂,所以我對這方面敬而遠之。 在出社會工作許多年,人生經歷結婚生子之後,到這個年紀的我,卻開始主動探尋自我。想想也蠻有意思的。 我們常活在自己的期待與他人的眼光之中,日復一日的過生活,但好像沒有真正的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