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Hero 001:劉峻誠博士如何用NPU重塑未來世界

黃敬峰-avatar-img
發佈於AI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這個文章也可以用聽的喔

目錄

  1. 認識劉峻誠博士:AI界的開拓者
  2. 耐能智慧的願景:AI技術如何改變未來
  3. 劉峻誠博士的創業啟示:你能從中學到什麼?
  4. 劉峻誠博士的五大思考重點:如何面對AI挑戰
  5. 五句金句,直擊AI創業者心聲
  6. 如何持續學習,與阿峰老師一起成長


認識劉峻誠博士:AI界的開拓者

各位好,我是阿峰老師,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位在AI界十分活躍的創業者——劉峻誠博士。他是耐能智慧的創辦人,也是一位在科技領域裡不斷創新的人才。劉峻誠博士年紀輕輕(1981年出生,目前約42至43歲),卻已經經歷過許多重要的創業挑戰和技術突破。他的背景非常有意思,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這所學校培育了許多在科學和工程領域裡的菁英,而劉峻誠博士正是其中之一,成功將尖端技術轉化為商業應用的傑出代表。他不僅在技術上有深厚的專業,還擁有一顆希望把AI技術帶到更廣闊世界的心。

raw-image

劉峻誠博士在人工智慧(AI)領域,特別是神經處理單元(NPU)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所撰寫的論文深入探討了可重組式AI晶片架構,這種架構能夠根據不同的AI任務動態調整,提供高效且靈活的運算能力。這些研究成果不僅提升了AI計算的效率,還降低了能耗,對於推動AI技術的普及化具有深遠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劉峻誠博士的研究獲得了國際學術界的高度認可。他所發表的論文被視為NPU領域的重要參考資料,成為該領域研究者必讀的文獻。此外,他的團隊發明的可重組式AI晶片架構,榮獲了IEEE電路與系統學會(CAS Society)的最高榮譽——達靈頓獎(IEEE Darlington Award),這是對其在AI硬體設計方面創新貢獻的高度肯定

這些成就不僅展示了劉峻誠博士在技術研發上的深厚實力,也反映了他對AI技術應用與推廣的熱忱。他的研究為AI硬體的發展指引了新的方向,對於業界和學術界都有著重要的啟示


耐能智慧的願景:AI技術如何改變未來

耐能智慧(Kneron)是一家專注於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他們的技術在AI領域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並且對於現代科技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耐能智慧主要研發與提供AI神經網路芯片,這些芯片以更低功耗和更高效能的AI解決方案而聞名。這對於現今需要大量運算資源的AI應用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使得AI不再僅僅是少數巨頭公司的專利,而是普遍可得的技術。此外,他們的AI技術也幫助降低企業的營運成本,使中小企業也能利用人工智慧進行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

raw-image

耐能智慧不只是做出硬體技術的改進,他們更提供了一個使AI應用普及化的平台。這樣的平台不僅讓企業能輕鬆使用AI,也大大降低了AI進入市場的門檻。這使得許多過去無法負擔大型AI計算的公司,也能利用AI來提升產品與服務的品質,進一步推動數位轉型的普及化。這樣的技術普惠,不僅是耐能智慧的願景,也是AI領域的重要目標。耐能智慧期望能讓AI真正成為一種無處不在的工具,賦能每一個產業,促進社會整體的科技進步


劉峻誠博士的創業啟示:你能從中學到什麼?

劉峻誠博士的創業故事中,我看到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他從學術背景轉型成為一個創業家,並且在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上持續前行。他的經驗給了我們幾個重要的啟示:

找到痛點,提供解決方案

創業最重要的是了解市場的需求,劉峻誠博士發現了AI計算資源的高昂成本問題,並設法提供低功耗、高效能的解決方案。

敢於挑戰現有技術

耐能智慧的產品不僅僅是小改進,而是對現有AI技術的一次大挑戰。他們的芯片技術能讓AI應用以更低的成本普及開來。

堅持技術與市場的平衡

劉峻誠博士清楚,技術上的優勢必須與市場需求結合。他讓耐能智慧不僅專注於技術,也在商業應用中找到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

創業路上少不了挑戰,但劉峻誠博士提到過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是他堅持下去的重要原因。這些夥伴幫助他在關鍵時刻找到新的方向。

保持學習與成長

AI領域發展迅速,劉峻誠博士認為創業者必須持續學習,才能不被時代淘汰。他的成功不是因為他知道一切,而是因為他願意學習每一樣新東西。


劉峻誠博士的五大思考重點:如何面對AI挑戰

AI的真正價值在於應用

不只是做出驚艷的技術,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技術實際解決問題。

技術必須要普及,才能真正改變生活

劉峻誠博士強調,AI必須降低成本和技術門檻,這樣每個人都能享受AI的好處。

團隊是成功的基石

在創業路上,團隊的力量能讓一個技術的想法成為現實。劉峻誠博士經常提到,團隊的信任與協作是他們最大的資產。

不怕失敗,勇於實驗

在劉峻誠博士看來,技術的創新需要勇氣,要敢於嘗試、接受失敗並從中學習。

市場需求是技術發展的指南針

技術的發展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這樣才能有持續的生命力。

raw-image



五句金句,直擊AI創業者心聲

  1. "AI技術的價值在於讓所有人都能受益,而不僅僅是實驗室中的科研人員。"
  2. "在創業的過程中,技術是基礎,但商業模式才是飛行的翅膀。"
  3. "找到一個好團隊,勝過找到一筆大資金,因為團隊才是創業的真正力量。"
  4. "學會擁抱失敗,因為每一次失敗都是學習的好機會。"
  5. "技術不僅僅是進步的手段,它更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如何持續學習,與阿峰老師一起成長

如果你對AI技術、創業思維感興趣,並希望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識,那麼歡迎隨時聯繫我,阿峰顧問。我有著豐富的AI教學經歷,並在各類企業、政府單位及學院擔任講師,教學時數超過500小時。我們的課程適合各種產業,讓你能更有效率地應用AI技術來提升你的工作或企業效率。

  • 阿峰顧問的背景:華碩電腦、南山人壽、新加坡商蝦皮電商等多家企業的AI顧問及講師經驗。
  • 免費訂閱阿峰老師的EMAIL:點我訂閱

資料來源



  • 終端AI時代來臨 NPU重要性何在?GPU會被取代嗎?一次搞懂邊緣運算如何加速AI應用普及!Ft.耐能智慧創辦人暨執行長 劉峻誠
  • 來源:工商時報
  • 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ktpp7wwLLo


  • EP13.創業初期面對商場及人性鬥爭持續秉持善念耐能智慧創辦人劉峻誠今變身估值10億美元ai晶片獨角獸
  • 來源:BIGGER BOSS 大BOSS就是你
  • 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nyDuWoOFk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I 峰哥
45會員
143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阿峰老師,一位熱愛人工智慧並致力於把 AI 技術帶進日常生活的教育者。一直以來,我都相信教育不只是傳遞知識,而是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創造力,並培養他們的批判思考和實踐能力,讓每位學生都能在未來職場中脫穎而出。 我的教學理念是「學以致用」。「AI峰哥」的部落格,專門分享各種最新的 AI 新知與應用。
AI 峰哥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本集探討 Anthropic CEO Dario Amadei 對 AI 發展的洞見。Amadei 強調 AI 依循「規模化法則」快速進步,帶來醫療、科學突破等巨大機會,但也伴隨嚴峻風險,如 ASL 3 國安威脅、工作取代及中美科技角力。其創立 Anthropic 即以「安全至上」為核心。
Thumbnail
2025/04/03
本集探討 Anthropic CEO Dario Amadei 對 AI 發展的洞見。Amadei 強調 AI 依循「規模化法則」快速進步,帶來醫療、科學突破等巨大機會,但也伴隨嚴峻風險,如 ASL 3 國安威脅、工作取代及中美科技角力。其創立 Anthropic 即以「安全至上」為核心。
Thumbnail
2025/04/01
阿峰老師探討AI的雙面刃,引用《AI的底層真相》揭示勞動剝削、Deepfake、監控與演算法歧視等風險。同時分析中美科技角力下,中國傾國家之力發展AI的策略(教育扎根、技術突破、國家意志、應用落地)及其面臨的隱私與信任挑戰,並反思台灣的AI發展之路,強調以人為本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01
阿峰老師探討AI的雙面刃,引用《AI的底層真相》揭示勞動剝削、Deepfake、監控與演算法歧視等風險。同時分析中美科技角力下,中國傾國家之力發展AI的策略(教育扎根、技術突破、國家意志、應用落地)及其面臨的隱私與信任挑戰,並反思台灣的AI發展之路,強調以人為本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31
阿峰老師解析BBC報導,揭示中國發展AI的「國家隊」策略。其藉由早期STEM教學培養人才、DeepSeek等低成本高效技術、國家強力支持與「彎道超車」創新,全面推動AI融入社會。儘管成就顯著,但國際上對隱私和信任的疑慮仍是其重大挑戰。台灣應借鏡此經驗,思考自身發展路徑。
Thumbnail
2025/03/31
阿峰老師解析BBC報導,揭示中國發展AI的「國家隊」策略。其藉由早期STEM教學培養人才、DeepSeek等低成本高效技術、國家強力支持與「彎道超車」創新,全面推動AI融入社會。儘管成就顯著,但國際上對隱私和信任的疑慮仍是其重大挑戰。台灣應借鏡此經驗,思考自身發展路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劉峻誠博士是耐能智慧(Kneron)的創辦人,以開發低功耗、高效能的神經處理單元(NPU)推動AI技術普及化。他的研究與創業經驗揭示了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結合的重要性,並強調團隊合作和持續學習的核心價值。他的努力使AI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社會數位化進程。
Thumbnail
劉峻誠博士是耐能智慧(Kneron)的創辦人,以開發低功耗、高效能的神經處理單元(NPU)推動AI技術普及化。他的研究與創業經驗揭示了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結合的重要性,並強調團隊合作和持續學習的核心價值。他的努力使AI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社會數位化進程。
Thumbnail
未來的AI處理器發展趨勢將會持續專注於提升效能並降低能源消耗。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發展方向: 新一代NPU:例如,英特爾已經發表了新一代AI PC處理器Lunar Lake,該處理器的NPU算力是前一代的3倍多,且耗能較前一代低40%。 多模態生成式AI的興起:這種AI結合了文本、圖像、視頻等多
Thumbnail
未來的AI處理器發展趨勢將會持續專注於提升效能並降低能源消耗。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發展方向: 新一代NPU:例如,英特爾已經發表了新一代AI PC處理器Lunar Lake,該處理器的NPU算力是前一代的3倍多,且耗能較前一代低40%。 多模態生成式AI的興起:這種AI結合了文本、圖像、視頻等多
Thumbnail
神經處理單元(NPU)主要用於加速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ML)任務。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應用領域和使用者: AI和機器學習:NPU是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的直接受益者。這些技術依賴數據而蓬勃發展,NPU擅長消化和解釋大量資料集,使機器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學習。 智慧型設備和物聯網:在智慧型
Thumbnail
神經處理單元(NPU)主要用於加速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ML)任務。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應用領域和使用者: AI和機器學習:NPU是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的直接受益者。這些技術依賴數據而蓬勃發展,NPU擅長消化和解釋大量資料集,使機器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學習。 智慧型設備和物聯網:在智慧型
Thumbnail
林耿呈先生(Aaron),為慧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兼創辦人。在類神經網路領域研究數十載,因緣際會下觀察到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的可能性,進而創立慧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協助企業發展,為社會帶來應有的價值。 累積產業深厚經驗與敏銳, 在市場中嗅出新發現 說起Aaron在AI人工智慧的經
Thumbnail
林耿呈先生(Aaron),為慧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兼創辦人。在類神經網路領域研究數十載,因緣際會下觀察到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的可能性,進而創立慧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協助企業發展,為社會帶來應有的價值。 累積產業深厚經驗與敏銳, 在市場中嗅出新發現 說起Aaron在AI人工智慧的經
Thumbnail
【本集重點】 NVIDIA黃仁勳介紹 台大畢業典禮演說精華 若重回學生時期我希望自己明白的3件事 黃仁勳小檔案 知名於Nvidia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帶領輝達從一家以設計、銷售GPU 先進圖形晶片(圖形處理器)的半導體公司,成長為加速AI運算能力、軟硬體一體化的半導體巨
Thumbnail
【本集重點】 NVIDIA黃仁勳介紹 台大畢業典禮演說精華 若重回學生時期我希望自己明白的3件事 黃仁勳小檔案 知名於Nvidia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帶領輝達從一家以設計、銷售GPU 先進圖形晶片(圖形處理器)的半導體公司,成長為加速AI運算能力、軟硬體一體化的半導體巨
Thumbnail
晶片(半導體)產業的企業的護城河:奔跑能力本身(能持續不斷地、快速地奔跑🏃‍♀️🏃🏃🏽‍♀️)!
Thumbnail
晶片(半導體)產業的企業的護城河:奔跑能力本身(能持續不斷地、快速地奔跑🏃‍♀️🏃🏃🏽‍♀️)!
Thumbnail
文摘:我看了NVIDIA的線上演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講者黃仁勳非常有趣,他的背景也很引人注目。他在台灣出生,後來在美國創辦了NVIDIA,這家專注於顯示卡和AI運算的公司。演講開始時,他提到使用人工智慧寫歌的例子,大家驚豔不已。AI是未來的趨勢,就像元宇宙一樣,雖然我不知道它的威力有多大,但
Thumbnail
文摘:我看了NVIDIA的線上演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講者黃仁勳非常有趣,他的背景也很引人注目。他在台灣出生,後來在美國創辦了NVIDIA,這家專注於顯示卡和AI運算的公司。演講開始時,他提到使用人工智慧寫歌的例子,大家驚豔不已。AI是未來的趨勢,就像元宇宙一樣,雖然我不知道它的威力有多大,但
Thumbnail
《紐約時報》科技記者Cade Metz,也是本文介紹好書《AI製造商沒說的秘密》的作者剛在該報發表了對Geoffroy Hinton的專訪 而Cade Metz這書本對於類神經網路這派的人工智慧發展做了非技術性的權威性追溯,本文便是把書中Hinton推進這個人工智慧分支的關鍵十年的過程做了重點摘要
Thumbnail
《紐約時報》科技記者Cade Metz,也是本文介紹好書《AI製造商沒說的秘密》的作者剛在該報發表了對Geoffroy Hinton的專訪 而Cade Metz這書本對於類神經網路這派的人工智慧發展做了非技術性的權威性追溯,本文便是把書中Hinton推進這個人工智慧分支的關鍵十年的過程做了重點摘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