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過班的人都明白,職場上往往充滿挑戰和困境,無法事事如願、一帆風順。若所有事情都輕鬆完成,這個地方也就不稱之為「職場」。職場,顧名思義,是職業活動的場域,在這裡有許多與你一起工作的同事,或許是平行合作的夥伴,或是上下級關係的管理層,甚至可能是競爭對手。舉例來說,一家房仲公司中,每個人擁有自己的工作台,卻不得不在房源與客源上展開激烈競爭。如果你慢了一步,業績可能就會落入他人之手。同樣地,在某些汽車銷售公司,則採用輪班制,分配客戶資源。表面上看來這似乎相對公平,但競爭的壓力始終無法避免。
職場的困境是不可避免的。若一切都如此簡單,企業便無需雇用員工,讓機器或電腦完成所有任務即可。這也意味著困境與挑戰正是職場的一部分。如果我們能以平常心去面對這些問題,則更能減少挫折與焦慮。許多人在職場中常抱怨為何麻煩的任務總落在自己頭上,甚至認為這並非自己的分內之事。然而,這正是職場的常態之一,無可避免,唯有正面應對,才能不被困境打倒。
談及公平,職場中很少存在真正的公平。公家機關可能相對透明,薪酬依據規定的職等計算,但在大多數企業中,薪資與待遇更多地取決於你的表現、貢獻及與公司的關係。有時,你或許會因為努力而被重視,獲得同事與上司的支持;但也可能在另一種情況下,所有辛勞被無情忽視,甚至遭受打壓。這可能是因為無意中得罪了某些人或踩到了權力的敏感地帶。因此,職場上並不存在絕對的公平,只是相對而言的平衡。綜合能力、實力、關係等因素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職場中追求「公平」待遇或「完全的公平」並非現實。這個環境天生競爭,當公司裁員時,首當其衝的往往是對公司影響最小的員工,即便這些人可能是最辛勤的勞動者。這樣的狀況常讓人心生不滿,卻也無法對抗現實的職場生態。公司內部的複雜關係、管理層的特殊背景,甚至是人情派系等,時常影響著個人的成敗。因此,僅靠努力未必能保證晉升或被重視。
現實職場如同社會縮影,有資源的人往往能更快得到機會,而資源匱乏的人則需面對更大的挑戰。過去,努力工作或許能逐步實現個人的財富夢想,但如今,競爭更加激烈,資源分配也越來越集中。因此,在職場中不必糾結於所謂的公平,反而應該心平氣和地處理困難,善待他人,尋找合適的解決之道。或許在一個新人到來後簡單的一句話就能實現多年未解的問題——這無疑是現實的不公平,但也是職場生態的一部分。學會以平常心應對,才是長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