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機構幫住民上課有好幾週,這些住民本是因為曾有精神疾患到醫院就診,但已恢復到可以回歸社會的程度,只不過還需要學習適應,因此住在機構的最大目標就是讓他們可以完全回到社會上獨立生活。
幾次互動下來,所長和他們的互動越來越自然,不像一開始要非常專注做好表情控制,深怕一個不小心,露出了任何不適當的表情,讓他們產生誤解。畢竟所長真的不太了解這群住民,雖說要平常心看待,但是平常心的標準到底什麼,卻又說不準,與其自以為是,還不如謹慎一些比較好。
所長知道這樣是一種差別待遇,是啊!沒錯,是差別待遇,而且差別之所以出現,源自於不了解,因不了解所產生的恐懼,還有就是曾經看過的相關報導,以及受到許多以訛傳訛故事影響,所形成的主觀看法。所長當然知道這不是他們真實的狀況,但是主觀已然形成,也就不必為自己強辯。
然而這段經歷引發了所長的好奇心,究竟在精神疾患者的想法,和所謂的「正常人」到底有什麼樣的不同?為什麼有些人的精神會「生病」?真的都是因為創傷、童年經驗、家庭教養等各種因素造成的嗎?所謂的「正常人」和「精神病患」的界線到底在哪裡?
於是,所長借了這本書看,書名就叫做《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作者是高銘。
作者本身就很特別,他沒有醫學背景,但是他關注對哲學、心理學、歷史……很多領域都有興趣。書上所寫的作者簡介這樣寫著:「他喜歡問為什麼,但不是哲學家;他喜歡探究心理,但不是心理學家;他喜歡追問世界本源,但不是歷史學家;他喜歡動物,但從不去動物園;他是個探險家,但不怎麼去旅遊。」
很有趣但也很模糊的個人簡介,而這本書的成形與作者當時的興趣有關。當時他的興趣是找精神病人做訪談,這本書就是訪談的內容。所長猜想,有這麼特別興趣的人,大概也在想法上有很多獨特見解吧!?
這本書集結了五十多篇訪談紀錄。閱讀這本書,所長經歷了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最山又是山的歷程。蛤?這是看書?還是悟道?就是看書,沒有誤導,因為看完之後所長還是傻白甜,哈哈~
開始閱讀的時候,受到這是對精神病人所做的訪談記錄的影響,所以主觀的想法是,會不會看到一大堆受傷心靈的故事,然後大演著「心靈捕手」的情節。結果從第一篇開始到最後這些幾乎都沒有。
書中每一篇訪談的開頭幾乎都是從「您好!」開始,接著作者就把他們的對話,平鋪直敘地寫出來。對話中,幾乎看不到作者的情緒,就是一段又一段的對話,很像是看對談紀錄的逐字稿。只有在文章的前中後插入作者少少的觀察,還有他短短的看法。真的是一本訪談記錄,連調味料都很少。
但是隨著一篇一篇地看下去,所長開始懷疑這是在寫科幻故事嗎?什麼量子力學、平行時空、多元宇宙通通都出現了,讓人越看越迷糊,這是在看科幻短篇小說集嗎?這些概念都是那些「病人」所提出來的,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論述邏輯嚴謹,有些知識還非常深奧,所長根本看不懂。這時候深深覺得這是一本科幻小說。
又繼續往下看,高深的學問不斷出現,每一個病人提出的論點既合理又完整,看著看著所長突然有個念頭:「這些受訪者是因為太過聰明,所以才會發病嗎?好家在自己看不懂那些高深的學問,這表示自己沒那麼聰明,無緣進入他們的世界。」
當快把書看完時,所長看到裡面有一段內容,勾出了自己小時候的幻想記憶,看到那段訪談,所長心想自己小時候也有類似的想法,只是後來就忘了,也沒再更深入去想,當然啦自己也沒有高智商可以邏輯完整地表達出來。這時候又覺得這真的是一本單純的訪談記錄。
古人說:「一種米養百樣人」這句話從這本書裡完整地體現出來。不只是百樣人吧,而是千樣萬樣人,只是有些人的樣貌讓更為獨特一些,獨特到讓不夠獨特的人不知該如何面對他們。簡單來說,就是角度問題。這是書中的一篇訪談,裡面有這樣一段對話:
她:「其實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本身就有的問題的,但是沒人發現。」
我:「還得舉例。」
她笑了一下:「你留意過超市那種牛肉乾或者防腐包裝的香腸嗎?還有外面賣的那種很辣的鴨脖子什麼的。」
我:「見過,那個怎麼不正常?」
她:「有一次我在超市買東西,一個小男孩站在貨架前很驚恐看著牛肉乾。我覺得他表情很好玩,上去問是不是饞了?那個孩子說牛很勇敢。我好奇,問他怎麼知道牛很勇敢?他指著貨架上的大包裝牛肉乾說:你看啊,那個牛舉著自己的肉告訴大家這個好吃,我當是就忍不住笑了,還真的是那樣。」
看到這裡,所長忍不住大笑,這段話很有畫面,一頭牛高舉著著自己的肉,大聲宣告說自己的肉好吃。但是大人的角度不覺得奇怪,小孩的角度卻看到矛盾之處。如果這個小孩這樣告訴大人,請問大家會怎麼回答呢?
看完書之後,所長還是那個順從社會價值的所長,但是在順從之外,又多了一點不同,面對不同的想法與看法的時候,換換姿勢,也許是拿把椅子站高一點,又或許是彎下腿來蹲低一些,調動姿勢的目的不是認同,只是讓自己的想法轉換高度,用更多不同的高度去看待世界。或許瘋子和天才之間,差別只是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