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效率型產品?先挖掘使用者任務|EP6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近期在做電商開店平台的後台系統,開始瞭解到「效率型產品」的定位,如何讓使用者更快、更順利地完成一項任務?如何快速抓到使用者的 Jobs-to-be-done?都是產品經理在規劃功能前要先蒐集的資訊,這篇想記錄打造效率型產品的心得。

raw-image

一、數位產品的類型分類

⠀⠀

在切入效率型產品之前,可以先初步整理一下市面上的產品類型:

  • 社交型產品:Facebook、Instagram、LinkedIn、Twitter
  • 通訊型產品:LINE、WhatsApp、Telegram
  • 娛樂型產品:TikTok、Netflix、Spotify、YouTube
  • 效率型產品:Notion、Trello、Grammarly
  • 學習型產品:Coursera、Duolingo
  • 創作型產品:Canva、Figma
  • 服務型產品:Uber、Airbnb

而這篇想針對「效率型產品」進行整理和拆解。

⠀⠀


⠀⠀

二、效率型產品的本質與價值

⠀⠀

效率型產品的核心目標是:

幫助使用者用「更少的時間和步驟」完成原本繁瑣的工作。

特別是 B 端企業,因為效率型產品常常是引進一個「系統、工具、流程」並且要考量到「是否有讓原本工作加快」、「是否可減少人力成本」、「是否可降低人工出錯的錯誤率」等明確指標。

⠀⠀

也因此效率型產品會有幾種特徵:

  • 批次處理作業:批次上架、批次修改、批次更新、批次置換
  • 自動執行任務:每日定時執行 OOO、每日產生報表
  • 客製預設欄位:上架商品預設 OOO 欄位
  • 直覺操作流程:有明確的 A>B>C 步驟或引導
  • 錯誤提示機制:當操作錯誤,有明確的正確步驟教學

最終目的都是期望導入這個系統可以達到「加速重複性工作」。

⠀⠀


⠀⠀

三、產品功能實例:電商開店平台

⠀⠀

以電商開店平台為例,客戶最常用的功能是「上架商品、編輯商品、訂單出貨、庫存管理」,因此常見的效率型設計像是:

1. 商品上架流程

  • 批次功能:批次新增商品、批次修改售價、批次修改資料,讓使用者可以不透過單筆操作的情況下,透過批次功能大量調整。
  • 欄位預設:針對固定欄位,可以預設套用,例如付款方式、配送方式,不須每個商品都要各自設定。

2. 編輯商品流程

  • 預約更新:針對特殊檔期,可以設定預約變更價格、預約變更資料,減少在換檔期間需要人員準時操作。
  • 智能生成:針對商品特色、SEO 等需要文案的區塊,可透過 AI 大量生成資料。

3. 訂單出貨流程

  • 出貨提醒:每日自動推播待出貨訂單的清單。
  • 報表產生:每月自動生成業績報表。

4. 庫存管理流程

  • 庫存調配:針對較少庫存的通路平台,自動設定補庫機制。
  • 安全設定:針對販售到特定水位的通路平台,自動切換獨賣策略或下架商品。

⠀⠀


⠀⠀

四、效率型產品的通用原則

⠀⠀

從 Excel、AI 生成,到批次功能,效率型產品離不開這幾個名詞,也因此有一些設計原則可依循:

1. 使用者行為分析

  • 訪問真實用戶:在規劃功能前,需要先訪談使用者的真實日常操作流程,確認他花最多時間的重複性工作是哪一段,找出「高頻率作業」。
  • 理解使用情境:深入了解使用者在什麼場景下操作,例如如何使用 Excel 的細節,遇到什麼困境,找出「現況功能無法滿足的痛點」。

2. 使用者流程優化

  • 錯誤防範提示:針對人工作業容易出錯的環節,增加更容易辨識的提示或錯誤訊息。
  • 模擬操作習慣:確認新設計的功能,能貼近使用者原本操作模式,在最小變動成本的前提下,引導使用者嘗試新系統。

3. 使用者介面互動

  • 集中關聯功能:將相關的功能集中在一起,減少切換頁面的次數,會增加頁面轉導連結。
  • 清晰路線引導:針對有多個步驟的功能,明確透過 A>B>C 流程向使用者說明他接下來要操作的位置。

⠀⠀


⠀⠀

五、總結

⠀⠀

近期在規劃效率型產品,發現客戶最常使用的工具是 Excel,因此在規劃軟體系統時,常常要思考「這個功能跟 Excel 如何搭配」、「如何比 Excel 更方便」、「有沒有可能完全不單筆操作、全部都批次做完」等場景。

但設計產品又很難閉門造車,很需要透過業務或客戶經理去訪問客戶,確認第一線使用人員的操作步驟,通常會需要知道:

  • 為什麼他會想這樣用?為什麼他不那樣用?
  • 他當下要解決的任務是什麼?他接下來的任務是什麼?
  • 他花最多時間在哪個環節?他做哪些重複的事?

因此我先透過這篇文章記錄一下有想到的 mindset,未來再繼續記錄做產品的其他心得。

⠀⠀

如對這系列文章有興趣可以再觀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家惟 Evan Chang的沙龍
105會員
181內容數
《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2025/04/20
從 ChatGPT、Claude、Gemini 各種模型的出現,「AI 是否會取代 PM / UX / RD」一直是軟體業在討論的話題,AI 已能撰寫 PRD 產品需求文件、分析用戶、設計原型 Prototype,甚至提供產品決策建議,甚至對於一些產品主管來說,只會執行的初級產品經理職缺可能會越來越
Thumbnail
2025/04/20
從 ChatGPT、Claude、Gemini 各種模型的出現,「AI 是否會取代 PM / UX / RD」一直是軟體業在討論的話題,AI 已能撰寫 PRD 產品需求文件、分析用戶、設計原型 Prototype,甚至提供產品決策建議,甚至對於一些產品主管來說,只會執行的初級產品經理職缺可能會越來越
Thumbnail
2025/04/17
在電商產業擔任產品經理,最常被問的就是「AI 可以在電商平台做哪些事」,像是個人化商品推薦、文案生成、加速上架、AI 客服等,市面上已陸續有 AI 功能逐漸釋出,但 AI 協助購物這段流程要怎麼進行,這篇想記錄初步想法。
Thumbnail
2025/04/17
在電商產業擔任產品經理,最常被問的就是「AI 可以在電商平台做哪些事」,像是個人化商品推薦、文案生成、加速上架、AI 客服等,市面上已陸續有 AI 功能逐漸釋出,但 AI 協助購物這段流程要怎麼進行,這篇想記錄初步想法。
Thumbnail
2025/04/12
Retrospective 是敏捷流程中的回顧環節,對產品經理來說是一個可以回顧過往、反思的時刻,這篇會記錄 Retro 的重點,以及產品經理可以如何運用 Retro,讓產品團隊提升開發效率。
Thumbnail
2025/04/12
Retrospective 是敏捷流程中的回顧環節,對產品經理來說是一個可以回顧過往、反思的時刻,這篇會記錄 Retro 的重點,以及產品經理可以如何運用 Retro,讓產品團隊提升開發效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近期在做電商開店平台的後台系統,開始瞭解到「效率型產品」的定位,如何讓使用者更快、更順利地完成一項任務?如何快速抓到使用者的 Jobs-to-be-done?都是產品經理在規劃功能前要先蒐集的資訊,這篇想記錄打造效率型產品的心得。
Thumbnail
近期在做電商開店平台的後台系統,開始瞭解到「效率型產品」的定位,如何讓使用者更快、更順利地完成一項任務?如何快速抓到使用者的 Jobs-to-be-done?都是產品經理在規劃功能前要先蒐集的資訊,這篇想記錄打造效率型產品的心得。
Thumbnail
作為產品經理,有效地掌握工作進度是確保工作高效性的關鍵。但在面對每日的突發事件時,如何在上班前就掌握當天的工作進度成為一大挑戰。以下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幫助產品經理提前規劃並有效管理每天的工作流程。
Thumbnail
作為產品經理,有效地掌握工作進度是確保工作高效性的關鍵。但在面對每日的突發事件時,如何在上班前就掌握當天的工作進度成為一大挑戰。以下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幫助產品經理提前規劃並有效管理每天的工作流程。
Thumbnail
作為產品經理(PM),不管手上有沒有具體產品,首要任務是深入了解公司的營運流程,包括產品開發、技術、財務和客戶服務等各個流程,只有對公司流程了如指掌,才能有效地設計相應的產品流程。產品經理需要清楚了解公司營運流程,並建立相應的策略。
Thumbnail
作為產品經理(PM),不管手上有沒有具體產品,首要任務是深入了解公司的營運流程,包括產品開發、技術、財務和客戶服務等各個流程,只有對公司流程了如指掌,才能有效地設計相應的產品流程。產品經理需要清楚了解公司營運流程,並建立相應的策略。
Thumbnail
產品管理包含很多面向,但剛接觸產品經理的工作時,最常遇到的是設定目標、規劃產品、確認流程,這篇會從這 3 個面向紀錄產品經理需要確認的事項。
Thumbnail
產品管理包含很多面向,但剛接觸產品經理的工作時,最常遇到的是設定目標、規劃產品、確認流程,這篇會從這 3 個面向紀錄產品經理需要確認的事項。
Thumbnail
為了確保產品順利開發完成並上線,產品經理需要擁有自己的一套原則/產品思維,包括需求分類、用戶體驗、問題導向、數據驅動等,才能讓讓產品團隊更有效地執行項目、降地風險,最終交付解決用戶需求且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Thumbnail
為了確保產品順利開發完成並上線,產品經理需要擁有自己的一套原則/產品思維,包括需求分類、用戶體驗、問題導向、數據驅動等,才能讓讓產品團隊更有效地執行項目、降地風險,最終交付解決用戶需求且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Thumbnail
無論你是新手還是老手,作為產品經理,你都能從這篇文章裡找到提升自己的方式。 透過這3個步驟,你將能夠更好地理解用戶,設計出更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並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 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三個步驟,並探索它們如何提升我們的產品管理能力。
Thumbnail
無論你是新手還是老手,作為產品經理,你都能從這篇文章裡找到提升自己的方式。 透過這3個步驟,你將能夠更好地理解用戶,設計出更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並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 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三個步驟,並探索它們如何提升我們的產品管理能力。
Thumbnail
去年的職涯歷程由「一人行銷」晉階帶領新人,同時也帶領大專院生參與電商大賽並獲獎。這段過程有很多收穫和啟發。原本自己一個人可以從頭到尾,把一件事情完整執行,轉變為必須建立系統方法,才能把已知的事務傳遞給新手,並且協助他們也把事情做好。 這段過程,發現建立順暢的工作流程和文件,相當重要。
Thumbnail
去年的職涯歷程由「一人行銷」晉階帶領新人,同時也帶領大專院生參與電商大賽並獲獎。這段過程有很多收穫和啟發。原本自己一個人可以從頭到尾,把一件事情完整執行,轉變為必須建立系統方法,才能把已知的事務傳遞給新手,並且協助他們也把事情做好。 這段過程,發現建立順暢的工作流程和文件,相當重要。
Thumbnail
「每個工作者,不論是個人還是團隊,都應該把自己當作是管理多個生產線的工廠。」上回寫《如何把工作快狠準搞定?洞悉流程才是關鍵》,意外獲得滿多迴響,決定寫個續篇,來補充一些當時寫完之後想加入的內容。 其中一個想補充的是針對下面這段話: 然後,擴及到去洞悉其他任務、其他工作者、其他內外部組織的工作流程。
Thumbnail
「每個工作者,不論是個人還是團隊,都應該把自己當作是管理多個生產線的工廠。」上回寫《如何把工作快狠準搞定?洞悉流程才是關鍵》,意外獲得滿多迴響,決定寫個續篇,來補充一些當時寫完之後想加入的內容。 其中一個想補充的是針對下面這段話: 然後,擴及到去洞悉其他任務、其他工作者、其他內外部組織的工作流程。
Thumbnail
個體層次的工作者,我覺得在掌握那些個人工作「效率」的秘訣之外,「效能」的提升可能才是最後一哩路,這時候客戶/老闆真正想要什麼才是「效能」的關鍵,而如果要搞清楚老闆要什麼,上面講如何洞悉工作流程,並且據此重新設計自己每天的工作流程,可能才是最重要的技能。
Thumbnail
個體層次的工作者,我覺得在掌握那些個人工作「效率」的秘訣之外,「效能」的提升可能才是最後一哩路,這時候客戶/老闆真正想要什麼才是「效能」的關鍵,而如果要搞清楚老闆要什麼,上面講如何洞悉工作流程,並且據此重新設計自己每天的工作流程,可能才是最重要的技能。
Thumbnail
「以用戶為中心」,這是每個產品經理都必須把握的原則,產品的誕生就是為了要解決目標用戶的痛點,那麼,如何挖掘出用戶的需求呢?我們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模型以勝任這份工作呢?
Thumbnail
「以用戶為中心」,這是每個產品經理都必須把握的原則,產品的誕生就是為了要解決目標用戶的痛點,那麼,如何挖掘出用戶的需求呢?我們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模型以勝任這份工作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