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敘事探究:第四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天請假的同學特別多,課堂上的學生連我算在內就只剩三位,我當下就煩惱筆記還寫得成嗎?現在我就來回想一下我們到底都聊了些什麼。


Mu用生命的樂章那段文字做了開頭,隨後就讓我們快速的進入練習,他讓我我們練習繪製人生曲線圖,並分享人生過程裡的一件經歷。


Mu率先分享了自己大三出走法國的經歷。他曾經企圖說服家人讓他到瑞典唸書,這也是促成他完成在法國Long Stay一個月的推手。他把他看見的法國跟我們分享,那些用浪漫刻畫的映象,與真實走訪的驚訝,現在回想起來感覺一樣歷歷在目。


接著賈哥分享了因工作而移居安道爾的精彩生活。


安道爾,法國的南端,西班牙的北端,賈哥說,它是一個免稅的天堂。從事貿易工作的賈哥覺得在安道爾工作的日子最使他懷念。美食、紅酒、音樂、佛朗明哥,我自己腦補了紙醉金迷。他說大家都愛這個地方,西班牙人、義大利人、俄羅斯人等等,他想表達這地方簡直就是個天堂。後來當他課堂中提到曾經在上海生活與工作時的狀況,他說那種環境的冷冽使他毛骨悚然,這樣兩極的說法,更是加強了他喜歡安道爾的力道。


接著我跟奈都分享了工作的經驗,主要是創業的欣喜與心路歷程。另外我提到自己求學時想考中文系的念頭。我說「如果成功上了中文系就不會有今天的我!」沒有什麼人生重來的說法,那個時候的我不具備現在的思想;現在我則是那時候的我的延伸,那個沒能進中文系的我的延伸。可能是因為這天同學較少,感覺自己就這樣拉哩拉雜的說了一堆。事後想想這些想法不過是存在大家心底不同版本的感嘆罷了,根本不值得一提。


這天的課程進度對應到的是文本的第三章:誤解的詞。賈哥把薩賓娜與弗蘭茨用共產與自由的國情角度出發。他總是在意那些赤裸的畫面。他說托馬斯是性暴力者,軟弱的弗蘭茨矮他一截。他說薩賓娜享受於兩者給予的情愛遊戲。我很想跟他們分享圓頂禮帽,也想跟他們聊聊唐璜與崔斯坦,但我怕沒有共鳴,再者是佔用太多課堂時間。我也必須說,有更大的原因是,我們切入的角度不同,這會使討論往某一個方向靠攏,它不是共識,也不是討論與激盪。是讓人無法提出反對的窘境,這是我們互相都無法挑戰對方的局勢。


賈哥說著他心裡的薩賓娜與弗蘭茨,我聽著。心想著關於我對昆德拉的布局、隱喻所推敲的方向是否合理,有誰可以陪我討論。於是我們就這樣各自把自己的心得想法與老師分享。


後來老師針對文本裡薩賓娜與弗蘭茨對於誤解的詞的立場與見解做了整理並跟大家分享,最後我提出了一些我寫在心得裡的想法,我把它放在最後作為收尾。


*

寫在筆記之後

第三章昆德拉透過二位角色帶出很多人性的弱點,在我們生活的周遭滿布這樣的事件與遭遇。所謂真實面對的觀點的正確性,因我們自身的解釋而有了不一樣的立場與結果。透過這些誤解的詞與兩人牽動的劇情,我們可以反思我們的人生。到底,我們是不是生活在真實裡。

 

她(薩賓娜)再次看到托馬斯,宛如她的一幅畫:前景是風流的唐璜,像是天真的畫家畫出來的不真實畫面;從這畫面上的一道裂縫望進去,看到的是深情的崔斯坦。托馬斯死的時候是崔斯坦,不是唐璜。

 

我不由懷疑,我們只要認真對待自己的情感,那些心底的愧疚、失望、害怕、恐懼、沮喪只要夠絕對夠真切,那們因這些情緒所對應的生命瑕疵是否就可以合理的被接受。比如因對妻子愧疚而真心愛著小三的丈夫。因為沒有能力扶養而遺棄雙親的成人。因害怕經濟壟斷而討好的邦交。

 

人總掙扎、挑戰那些已然的經驗,試圖從情緒的弱點找出其關連為自己解套。

 

開誠布公的生活是一名正直的人所具備的行為準則。但對於必須迎合生存而做出違背自己本意的抉擇,我們是拒絕還是說服自己。更遑論那些違背道德、傷風敗俗的事。如果依昆德拉說的「用否定方式來定義的話,很簡單,意思就是不要說謊,不要躲躲藏藏,不要遮掩。」我們活得夠真實嗎?還是我們在不同條件與立場之下,我們選擇說服自己用一種我們可以接受的軟弱方式活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nn的閱讀筆記
5會員
75內容數
一個咖啡人的閱讀筆記
Junn的閱讀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挪威遇見的村上春樹其實不是一片森林, 而是文字的旅行, 是面對與探索自由的起點。
2025/04/22
挪威遇見的村上春樹其實不是一片森林, 而是文字的旅行, 是面對與探索自由的起點。
2025/04/22
去年末開始,共同修課的幾人成立小小讀書會。星期一早上聚在一起閱讀與練習寫作,彼此交換心得與生活經驗。透過淑如的安排,幾人也同做過樂齡的服務,還走進國小互動。我本擔心大家可能只是為了填滿寒假的空檔而成行,沒想到隨著時間與思想的交融,幾個人感情越生緊密。一邊吃著番茄一邊看著大家分贓,心裡有股踏實的感覺。
2025/04/22
去年末開始,共同修課的幾人成立小小讀書會。星期一早上聚在一起閱讀與練習寫作,彼此交換心得與生活經驗。透過淑如的安排,幾人也同做過樂齡的服務,還走進國小互動。我本擔心大家可能只是為了填滿寒假的空檔而成行,沒想到隨著時間與思想的交融,幾個人感情越生緊密。一邊吃著番茄一邊看著大家分贓,心裡有股踏實的感覺。
2025/04/07
等待不是慢活,而是一種觀察,我品味著生活流動下的等待。
2025/04/07
等待不是慢活,而是一種觀察,我品味著生活流動下的等待。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觀看《外傷重症中心》後,反思英雄主義、人性的善惡與社會現實。文章探討個人在面對困境與他人評價時的態度與抉擇,強調應堅持自我,承擔責任,而非執著於在他人故事中扮演特定角色。
Thumbnail
觀看《外傷重症中心》後,反思英雄主義、人性的善惡與社會現實。文章探討個人在面對困境與他人評價時的態度與抉擇,強調應堅持自我,承擔責任,而非執著於在他人故事中扮演特定角色。
Thumbnail
透過《深刻認識一個人》一書的「全人觀點」探討理解自己與他人的重要性。人性如同河流,既複雜又流動,不應被簡單定義為善惡二分。透過放下預設立場和心防,我們能夠看見每個人的獨特性與多樣面向。同理與包容不僅有助於理解他人,更能加深自我認識。就像母女案例中,一個貼切的比喻能打開心扉,促進真誠的理解與連結。
Thumbnail
透過《深刻認識一個人》一書的「全人觀點」探討理解自己與他人的重要性。人性如同河流,既複雜又流動,不應被簡單定義為善惡二分。透過放下預設立場和心防,我們能夠看見每個人的獨特性與多樣面向。同理與包容不僅有助於理解他人,更能加深自我認識。就像母女案例中,一個貼切的比喻能打開心扉,促進真誠的理解與連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價值觀衝擊對心理的影響,透過角色《影后》的切入,分析了角色之間的衝突與個人過去的關聯。文中闡述瞭如何在面對他人行為與自身價值觀的碰撞下,學會理解、接納,並推展自我內在的成長。作者分享了自己與父親的經歷,強調了同理心的重要性,並呼籲人們不要急於判斷他人,而是以更開放的心態去理解彼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價值觀衝擊對心理的影響,透過角色《影后》的切入,分析了角色之間的衝突與個人過去的關聯。文中闡述瞭如何在面對他人行為與自身價值觀的碰撞下,學會理解、接納,並推展自我內在的成長。作者分享了自己與父親的經歷,強調了同理心的重要性,並呼籲人們不要急於判斷他人,而是以更開放的心態去理解彼此
Thumbnail
外界發生的事會引起我們的情緒波動,以前,我也覺得一定是對方做了不適當的行為,才讓我感到不舒服,把感受往外攻擊。然而,現在我明白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思維裡,其實這些情緒、感受與內在的我有關,跟外界的關係並不大。
Thumbnail
外界發生的事會引起我們的情緒波動,以前,我也覺得一定是對方做了不適當的行為,才讓我感到不舒服,把感受往外攻擊。然而,現在我明白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思維裡,其實這些情緒、感受與內在的我有關,跟外界的關係並不大。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傲慢與偏見如何影響人們的情感抉擇與自我認知,並透過《傲慢與偏見》中的角色呈現這一主題。內容中提及人物如達西先生、伊莉莎白及珍等,描繪他們在情感糾葛中的掙扎和成長,最終學會放下偏見,真正看到彼此的心。這段旅程也反映了每個人在生活中面對選擇時的內心掙扎與自我反思。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傲慢與偏見如何影響人們的情感抉擇與自我認知,並透過《傲慢與偏見》中的角色呈現這一主題。內容中提及人物如達西先生、伊莉莎白及珍等,描繪他們在情感糾葛中的掙扎和成長,最終學會放下偏見,真正看到彼此的心。這段旅程也反映了每個人在生活中面對選擇時的內心掙扎與自我反思。
Thumbnail
若是有所留意,我們就能從一個人身上,或是從一個家庭看穿不同人生的劇本重點。比如,五個人追同樣一部劇,觀看的重點都不同,體會也不同,那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看事情的觀點,有自己的習慣與好惡,因此觀劇的角度就會因人而異。 如果對生活多一點敏銳,就能看穿我們的父母一生功過與價值,然後當借鏡
Thumbnail
若是有所留意,我們就能從一個人身上,或是從一個家庭看穿不同人生的劇本重點。比如,五個人追同樣一部劇,觀看的重點都不同,體會也不同,那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看事情的觀點,有自己的習慣與好惡,因此觀劇的角度就會因人而異。 如果對生活多一點敏銳,就能看穿我們的父母一生功過與價值,然後當借鏡
Thumbnail
“自我”一直是個複雜的個體,在多重與衝突的社會體制內,我們學會在不同角色裡快速切換,故而在不同稱謂的心中,有著不同的身份與形象的總合。 在這當今充滿愛恨嗔癡的紅塵俗世裡,小心翼翼的扮演不同角色,可能是隨性恣意或是充滿意義,又或者短暫的沉淪墮落,拿下好人的面具,當個魑魅魍魎或是衣冠禽獸。 尤其是功
Thumbnail
“自我”一直是個複雜的個體,在多重與衝突的社會體制內,我們學會在不同角色裡快速切換,故而在不同稱謂的心中,有著不同的身份與形象的總合。 在這當今充滿愛恨嗔癡的紅塵俗世裡,小心翼翼的扮演不同角色,可能是隨性恣意或是充滿意義,又或者短暫的沉淪墮落,拿下好人的面具,當個魑魅魍魎或是衣冠禽獸。 尤其是功
Thumbnail
那天和一位前輩聊起小說。他說他覺得奇怪,我特別喜歡的小說與角色,都和絕望的愛與背叛有關。 仔細想想,也是。我喜歡的小說都在刻劃無可奈何的人生,喜歡的人物都困在愛與人生的絕境裡,找不到出路。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常覺得人性是最難理解的課題。古今中外,多少的哲學家為人性本善或本惡,發展出一套又一套
Thumbnail
那天和一位前輩聊起小說。他說他覺得奇怪,我特別喜歡的小說與角色,都和絕望的愛與背叛有關。 仔細想想,也是。我喜歡的小說都在刻劃無可奈何的人生,喜歡的人物都困在愛與人生的絕境裡,找不到出路。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常覺得人性是最難理解的課題。古今中外,多少的哲學家為人性本善或本惡,發展出一套又一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