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衝擊的時刻:理解與接納的旅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價值觀衝擊的時刻

大家最近都有看《影后》吧!

相信大家對於史艾瑪這號角色,一定有很多感慨、憤怒或唾棄吧

會覺得他就是一個為了上位不擇手段的人

也可能對於李子齊感到不滿或生氣

覺得他就是對於家庭不忠的人吧!

我們對於生活中的一些人,當他們與自己的價值觀或者世界觀有所衝擊的時候

也會對於那些人有很多的憤怒、不滿等等情緒

不過有時候處在這些情緒裡面,也很累吧!

這世界勢必很多時候與我們的核心價值是衝擊的!勢必與我們的世界有所不同

那麼這時候究竟可以怎麼辦?


擴展涵融之窗

看見他人的脈絡

我自己出生自單親家庭,從小便是與父親同住,因為他們的離婚過程並不和諧,因此他也會阻斷我與母親的互動,也是因為這樣,我對於這個父親角色並不是那麼的喜歡,甚至可能到了恨的程度。

但隨著年紀增長,我逐漸看見他的不容易,把兩個孩子拉扯大,到了中老年,也還是一個人在外租房子,沒有其他的親人同住,兩個孩子也各自忙碌自己的生活,經營各自的家庭,他似乎只剩下一個人

看到這邊,我對他的恨似乎也消融了一些,因為我身為『人』那個最內在的情感被觸動了,我知道身為人會有一些內在的需求,我也會有心疼,也有毋甘,也有一種想要多多陪伴他的衝動。這不代表我不恨了,但在這些恨的背後,我也長出了愛


開展理解與接納

同樣的例子,如果我們放回到《影后》來看看,也許從主流價值觀來看,李子齊沒有管好小頭,去外遇,是一個渣男爛男人。但我們真的走進他的生命當中看看,導演路不順,在家中似乎也沒有很大的成就,因此在強勢的太太背後會感覺自己的無力和無能,在這麼多生活的無能為力之下,似乎在那個外遇的狀況下,他就能找回生活的一些控制感,能夠找回一些自我效能。

從這些角度看,似乎也更能理解他會外遇的原因與理由,也更能夠理解他的狀況,不一定能夠接納,不一定能夠接受,但我覺得能夠同理並且給予一些涵容。


內在的涵融空間

我想,給予理解與接納,並嘗試納入自己的涵融空間不是沒有對錯,也不是犧牲自己的一切價值觀。而是放下那顆總要審判對錯的心,以更貼進生命與看見內在深層動機與人們最本質的理解。那不只是對於生命的尊重,更是對於自己內在靈魂的擴展與寬恕


我們都不是判官,而是各自生命的畫家,我們只能讓這些不同於自己的生命走進來留下些痕跡,但我們都沒有要去審判彼此的對錯!給予他人涵容也是對自己寬容!


我們都以為這世界上有真理,有一個我們應該靠近與變成的樣子 然而,這是真的嗎? 我難道不能有一些自己更喜歡的樣子嗎? 在這裏,我們邀請大家看看每一個自己 在每段故事縫隙中的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在生活中與他人的互動逐漸增多,從而累積了多重社會角色,如父母、子女、伴侶、學生等。這些角色雖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自我認同,但卻不應該成為束縛我們的束縛。本文探討瞭如何在擁有多重角色的同時,重新定位自我,尋找生命的主體性與存在價值。
存在主義是諮商領域中一種形而上學的取向,強調死亡、孤獨、意義與自由等議題。文章探討了這些概念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中的重要性,並引用海德格、沙特及Frankl等學者的觀點,提出了我們對生命的覺察能力是追求意義的關鍵。透過正視死亡與孤獨,並承擔自由的責任,個體可以在痛苦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從而實現真實的活著
在當前的討論中,AI諮商受到廣泛關注,但根據多項研究,AI無法取代真正的諮商。本文探討了諮商關係的真實性、人際互動的重要性以及諮商的本質,強調心理師的角色不僅是解決問題,而是驅動當事者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正如所言,AI只能擔任詢問的角色,無法替代探索的過程。
這篇文章探討了童年時期受到的責備對個人成長和人際關係的影響。童年面對父母的責備他們在錯誤發生時的互動變得低容忍,使用責備的方式來克服問題是無效的。文章也強調接納與理解的重要性,指出通過接納個人的感受與錯誤,才能真正成長與改善關係。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伴侶關係中的經歷,表明了以支持的方式回應錯誤的重要性。
本文探討臺灣社會中理工科與文科之間的對立與優劣評價,分析了背後的文化與歷史脈絡,特別是在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後,數字主義如何影響社會對學科的價值判斷。作者以自身經歷探討人文社會科學在當前社會中的地位,以及對於個人意義與價值的思考,並鼓勵讀者反思自己在這個數字化世界中的存在與價值。
本文探討了諮商中的哲學觀點為何是基礎性的重要。強調治療技術並非孤立存在,而是深植於治療者的核心思想。透過反思與自我提問,治療者可以釐清自身理念,選擇合適的諮商學派,並實踐真誠的同理心。文章也用比喻來表達缺乏哲學基礎的諮商的無味與黯淡,強調治療者應成為選擇理論的主體。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在生活中與他人的互動逐漸增多,從而累積了多重社會角色,如父母、子女、伴侶、學生等。這些角色雖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自我認同,但卻不應該成為束縛我們的束縛。本文探討瞭如何在擁有多重角色的同時,重新定位自我,尋找生命的主體性與存在價值。
存在主義是諮商領域中一種形而上學的取向,強調死亡、孤獨、意義與自由等議題。文章探討了這些概念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中的重要性,並引用海德格、沙特及Frankl等學者的觀點,提出了我們對生命的覺察能力是追求意義的關鍵。透過正視死亡與孤獨,並承擔自由的責任,個體可以在痛苦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從而實現真實的活著
在當前的討論中,AI諮商受到廣泛關注,但根據多項研究,AI無法取代真正的諮商。本文探討了諮商關係的真實性、人際互動的重要性以及諮商的本質,強調心理師的角色不僅是解決問題,而是驅動當事者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正如所言,AI只能擔任詢問的角色,無法替代探索的過程。
這篇文章探討了童年時期受到的責備對個人成長和人際關係的影響。童年面對父母的責備他們在錯誤發生時的互動變得低容忍,使用責備的方式來克服問題是無效的。文章也強調接納與理解的重要性,指出通過接納個人的感受與錯誤,才能真正成長與改善關係。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伴侶關係中的經歷,表明了以支持的方式回應錯誤的重要性。
本文探討臺灣社會中理工科與文科之間的對立與優劣評價,分析了背後的文化與歷史脈絡,特別是在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後,數字主義如何影響社會對學科的價值判斷。作者以自身經歷探討人文社會科學在當前社會中的地位,以及對於個人意義與價值的思考,並鼓勵讀者反思自己在這個數字化世界中的存在與價值。
本文探討了諮商中的哲學觀點為何是基礎性的重要。強調治療技術並非孤立存在,而是深植於治療者的核心思想。透過反思與自我提問,治療者可以釐清自身理念,選擇合適的諮商學派,並實踐真誠的同理心。文章也用比喻來表達缺乏哲學基礎的諮商的無味與黯淡,強調治療者應成為選擇理論的主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最近看了《史塔茲的療癒之道》決定把心裡的影子自我慢慢抽出來。在談論這些「影子」之前,先把造就我影子生成的原因提出來。所以列出關於男人對我的影響,但這些不意謂每個男生都這麼糟糕,我只是剛好遇到。
Thumbnail
在第二季中關於「理解」的課題更是延續至此,尤其是在主角方毅任和女兒曉孟身上更是凸顯,不論是關於方毅任的亞斯伯格特質,使他先天上難以理解別人的情緒、也難以被別人理解,導致與女兒關係再次陷入僵局。本篇將再次延續「理解」的母題,聊主角方毅任和女兒曉孟的「理解課題」。
Thumbnail
「面對蘿莉誘惑,不會就範的正直大叔」讓娜娜認識什麼是「好男人」,什麼是「愛的互動」。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前言 小編最近看了Youtuber飽妮的影片〈安海瑟薇討人厭的真正原因。〉頗有感觸。本葉將根據該集影片討論作為延伸,有興趣歡迎自行服用。 先談重點,女性的情緒價值,是社會期待 目前大多數的社會,對男女的社會期待還是有那麼一點相似。年紀會變,環境會變,人會變。但社會要變,可能要好多世代。 不同
Thumbnail
網路社會裡面,人與人之間應對進退,更包含了在不認識、生活沒交集的人面前擺出被喜愛的公眾形象。就算勇於逆風,一旦被退追蹤、被封鎖、被演算法砍,當流量崩盤,簡直變成比「社死」更卑微的「不存在」!
Thumbnail
生活無法迴避「政治」的介入,電影《藍色的你》所處的年代正是如此。1988年因著保守派柴契爾夫人宣布的28條款,校園內禁止宣揚同性戀,讓未公開出櫃的女同志體育老師珍備感壓力,她甚至得聽著錄音帶的步驟才能安穩入睡。事實上,正如她女友薇薇對當時社會的認知,她們生活的每個細節都與「政治」劃上等號,一如電視上
Thumbnail
宣揚不要害怕示愛的時代裡,多數人更害怕示恨。而馬欣並不害怕;又或許她害怕,但她沒有讓恨被怕所抵銷。每次閱讀馬欣的字,我都意識到自己對恨的懦弱。
Thumbnail
  本劇男女主角年齡的差距和身份的禁忌設定,已將他倆放在兩條平行線上,可以同行但禁止交集,因此益發勾出人性趨光性-越禁忌越好奇他們會如何發展?又是如何纏繞在一起?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最近看了《史塔茲的療癒之道》決定把心裡的影子自我慢慢抽出來。在談論這些「影子」之前,先把造就我影子生成的原因提出來。所以列出關於男人對我的影響,但這些不意謂每個男生都這麼糟糕,我只是剛好遇到。
Thumbnail
在第二季中關於「理解」的課題更是延續至此,尤其是在主角方毅任和女兒曉孟身上更是凸顯,不論是關於方毅任的亞斯伯格特質,使他先天上難以理解別人的情緒、也難以被別人理解,導致與女兒關係再次陷入僵局。本篇將再次延續「理解」的母題,聊主角方毅任和女兒曉孟的「理解課題」。
Thumbnail
「面對蘿莉誘惑,不會就範的正直大叔」讓娜娜認識什麼是「好男人」,什麼是「愛的互動」。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前言 小編最近看了Youtuber飽妮的影片〈安海瑟薇討人厭的真正原因。〉頗有感觸。本葉將根據該集影片討論作為延伸,有興趣歡迎自行服用。 先談重點,女性的情緒價值,是社會期待 目前大多數的社會,對男女的社會期待還是有那麼一點相似。年紀會變,環境會變,人會變。但社會要變,可能要好多世代。 不同
Thumbnail
網路社會裡面,人與人之間應對進退,更包含了在不認識、生活沒交集的人面前擺出被喜愛的公眾形象。就算勇於逆風,一旦被退追蹤、被封鎖、被演算法砍,當流量崩盤,簡直變成比「社死」更卑微的「不存在」!
Thumbnail
生活無法迴避「政治」的介入,電影《藍色的你》所處的年代正是如此。1988年因著保守派柴契爾夫人宣布的28條款,校園內禁止宣揚同性戀,讓未公開出櫃的女同志體育老師珍備感壓力,她甚至得聽著錄音帶的步驟才能安穩入睡。事實上,正如她女友薇薇對當時社會的認知,她們生活的每個細節都與「政治」劃上等號,一如電視上
Thumbnail
宣揚不要害怕示愛的時代裡,多數人更害怕示恨。而馬欣並不害怕;又或許她害怕,但她沒有讓恨被怕所抵銷。每次閱讀馬欣的字,我都意識到自己對恨的懦弱。
Thumbnail
  本劇男女主角年齡的差距和身份的禁忌設定,已將他倆放在兩條平行線上,可以同行但禁止交集,因此益發勾出人性趨光性-越禁忌越好奇他們會如何發展?又是如何纏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