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聲明:我沒有被霸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次寫了一篇以前在資安處的所見所聞,說到一位當時的副處長很會咆哮,在霸凌新聞事件的風口浪尖中,很容易誤以為我在控訴遭到霸凌,也謝謝各界的關心,包含容易抓錯重點的媒體,目前關心者超過X位。

媒體有一段描述《「罵到牆壁快倒下的感覺」資安署長官遭點名職場霸凌》,我來補強一下:

今日媒體撰文描述「罵到牆壁快倒下的感覺」...具體描述應該是這樣子...音波一直穿牆而過,牆壁感受到細微的震動......然後就一直有罵人的聲音,當然不會是一直,可是長久下來感覺就是一直......

這種罵人的行為,我個人懷疑是有躁鬱症,你說長官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其實看精神科是很正常的,我以前也去看過兩次,還把藥袋放在桌上,處長說你怎麼了,我一臉哀怨地說去看精神科,處長很淡定地走到別人的桌上,問其他同事說:「你的藥呢?」其他同事也拿出精神科的藥。......原來大家都去看過,都搞這招看精神科......

●時空背景

這要談到當時的時空背景,Covid-19疫情那麼嚴重,每個人都扛著很多份工作,所以大家假日加班、兩份工作,會哀怨不會抱怨,因為這是為了這一塊土地在奮鬥,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是會勇往直前,而且第一線的醫療人員那才是真的慘,「實質加班」上百小時更是稀鬆平常,還有很多很多各地基層的小螺絲釘,沒有大家的共同「高血壓」,哪能撐過這麼艱困的疫情時代,任何角落的兄弟夥伴,我以與你們奮戰為榮。

當然,有沒有報足加班費那是另外一回事,政府亂花錢卻不讓員工報足加班費......這也是一大問題,對於報百小時,還曾經被相關單位關心一下,說是不是報太多了,全院最高(這一點蠻光榮的),我的時薪太高,機關整體成本壓力大

→要不然我給你一個月三萬,你來幫我加班,兩個月一件監察院報告,立法院、民權團體一大堆的東西,還要調查疫情,還要推動科技防疫,還有本職工作,你來做!

至於那一段疫情抗戰期間後,那位長官有沒有繼續咆哮,我已經離開了,請詢問現在的員工。

接著我要聲明一件事情...

●防疫即使弄壞身體,我也沒後悔過

我以當時的防疫團隊為榮,處長、副處長、科長教了我很多事情,還有一起打拼的「大數據防疫小組」(內部自稱),能在「鐵血部隊」下完成永不停止的防疫任務,我覺得自己沒有愧對當時的職務工作,至於天天被罵,習慣就好了,雖然我認為很多被罵的情況不是我的錯,但有些也確實是我的能力不足。

不過有很多情況是長官也有問題,像是我有寫過一篇文章《這個長官為啥喜歡退文?》,長官為了升官,有時候罵你、退文是要把責任推在你身上,推到你這位卑賤、講話沒聲量的底層公務員,卑賤的你當然是責任的最終歸屬者。

●我有能力,當然選擇離開

後來血壓太高離開工作崗位並轉任其他工作,那是我自己的選擇,不會抱怨其他人;至於離開調查局,是因為對未來趨勢,與一些人權程序上事項,執法機關要看清政治方向的無奈,在那種官僚體系中顯得有一點力不從心,所以找新的路來發展所長,但我還是感謝調查局對我的栽培。

我知道很多人還沒有能力離開這一份薪水,忍一時海闊天空,但我覺得海是不會闊,你的人生會空空,當時我每天的壓力都已經不想要跟同事吃個飯,因為吃完飯後一堆壓力依然沒有減少,血壓一百六是借調行政院兩年後的日常。

●霸凌只是一種現象,你知道原因是什麼嗎?

大部分長官都會要求部屬,大部分的要求都不應該被妖魔化(少數的就是妖魔了,譬如說飯盒飲料還要部屬提,這真的是太扯淡了)......

確實也有很多員工的表現讓人「嘆為觀止」,我覺得兩年多的借調人生,看遍高層生態,都可以出版一本書了,有機會再來多寫一點,敬請期待。

上次有寫一篇文章《燒,勞動部霸凌案的三個關鍵》,裡面有提到一些我認為的關鍵點,例如:

1) 人力不足,操的單位人員流動率高,永遠補不足人力,剛補來的又有人走,只能壓榨留下來的員工。

2) 法遵事項太多:資通安全管理法是我當時的法遵,真的是太多項目了,少少的人怎麼做的完,我也是永遠做不完,每週開會就是求神保佑不要被罵的太慘。

3) 長官好大喜功

種種「結構性因素」導致霸凌現象層出不窮,解決問題的方向並不是這位長官,而是這些結構,專注於解決長官明顯是錯誤的,但長官看不清楚結構性的問題,這種腦袋下台也不為過。

對此一貼文,我的公開聲明如上,不會再對外做任何的說明。

●我的感謝

最後,如果要有感謝的人

謝謝處長讓我看到很多做事情的技巧。

謝謝科長,當年我兼任防疫工作,很多資安工作沒辦法做的很好,都是時任科長的妍○、大仁哥、小瑜等同樣是疫情團隊的夥伴們挺我(還有很多撐不住的都離職或暫時離職),當然還有很多好夥伴,這些好手,我以與你們共事過為榮。

因為這些人還在不同單位任職,就不註明他們的名字,但這些都是好手,真正的好手。

●如何判斷機關很難待

看看「降調申請人數」、「離職率」多不多,就可以知道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ckie Chien的沙龍
1.6K會員
868內容數
這個出版專題的內容能讓大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看看我是如何克服心魔,或者是無法克服心魔的窘態,正如同災難投資法那本書,並不是一本歌功頌德自己的投資法有多厲害,而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如何從不斷的犯錯中,找出問題的關鍵,並逐漸改善自己個性的缺失,也讓自己投資報酬率愈來愈好的過程。
Jackie Chi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5
好一個尊重市場機制 之前看到卓榮泰院長說:新台幣升值都是市場機制 5/5下午央行的記者會,也是說明尊重市場機制。 所以,這突然32→29,這是市場機制~~ 感覺不知道是哪裡怪? 剛剛一邊開車、一邊思考,我終於有點懂了。 以前 台灣都會調整市場機制,but都會說我沒有。 反之,美國也是
Thumbnail
2025/05/05
好一個尊重市場機制 之前看到卓榮泰院長說:新台幣升值都是市場機制 5/5下午央行的記者會,也是說明尊重市場機制。 所以,這突然32→29,這是市場機制~~ 感覺不知道是哪裡怪? 剛剛一邊開車、一邊思考,我終於有點懂了。 以前 台灣都會調整市場機制,but都會說我沒有。 反之,美國也是
Thumbnail
2025/05/02
先說結論: 獲利下滑。 但Q1持續資本支出、合約負債增加、存貨體質良好,前景值得期待。 財務穩健 114年3月31日現金及約當現金為1,158,343仟元(約11.58億元),113年3月31日為1,053,166仟元。 增幅為(1,158,343-1,053,166)/1,053,166
Thumbnail
2025/05/02
先說結論: 獲利下滑。 但Q1持續資本支出、合約負債增加、存貨體質良好,前景值得期待。 財務穩健 114年3月31日現金及約當現金為1,158,343仟元(約11.58億元),113年3月31日為1,053,166仟元。 增幅為(1,158,343-1,053,166)/1,053,166
Thumbnail
2025/05/01
G-AI輔助分析方法 財報分析檢查表(Claude.ai) 台達電子電源及零組件事業群分析(Claude.ai) 台達電子四大事業群 2024-2025 Q1營收比較(Claude.ai) 台達電 AI相關電源產品預計將佔2025年總營收13-14%是否正確(Felo.ai) 台達電公司的
Thumbnail
2025/05/01
G-AI輔助分析方法 財報分析檢查表(Claude.ai) 台達電子電源及零組件事業群分析(Claude.ai) 台達電子四大事業群 2024-2025 Q1營收比較(Claude.ai) 台達電 AI相關電源產品預計將佔2025年總營收13-14%是否正確(Felo.ai) 台達電公司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前言: 用第一人稱寫文章會想起很多往事,挺辛苦的,但機會難得就寫一篇。 我曾經在某公司當工具人,平日假日做很多事,卻被老闆嫌到死,我連確診或照顧住院家人,都被抹黑是偽造的,老闆很雙標偏袒自己人,我被老闆及同事一起霸凌。連離職後,還有前同事故意騙我出來吃飯,繼續要抹黑氣我。 總之就是一間很有病的公
Thumbnail
前言: 用第一人稱寫文章會想起很多往事,挺辛苦的,但機會難得就寫一篇。 我曾經在某公司當工具人,平日假日做很多事,卻被老闆嫌到死,我連確診或照顧住院家人,都被抹黑是偽造的,老闆很雙標偏袒自己人,我被老闆及同事一起霸凌。連離職後,還有前同事故意騙我出來吃飯,繼續要抹黑氣我。 總之就是一間很有病的公
Thumbnail
2024年11月,勞動部北分署爆出霸凌事件震驚社會,也重創了社會對勞動部在勞權議題上的信心。此次事件中,政府一再向社會大眾致歉,並對相關人員撤職查辦,意圖重新建立社會對勞動部的信心。但是身為主管勞工、人力資源等勞動事務的主管機關,發生如此霸凌事件,依舊讓我們對於其在捍衛勞權的努力上,不免感到擔心。
Thumbnail
2024年11月,勞動部北分署爆出霸凌事件震驚社會,也重創了社會對勞動部在勞權議題上的信心。此次事件中,政府一再向社會大眾致歉,並對相關人員撤職查辦,意圖重新建立社會對勞動部的信心。但是身為主管勞工、人力資源等勞動事務的主管機關,發生如此霸凌事件,依舊讓我們對於其在捍衛勞權的努力上,不免感到擔心。
Thumbnail
透過增加工作量、言語羞辱,大聲咆嘯,刻意孤立你的方式,達到他要你就範的目的,不為別的,就因為你好說話,即使加大工作量,你也無條件吸收,即使大聲咆嘯,你也只敢低頭唯唯諾諾,那他怕什麼? 傷人不見血的暴力-職場霸凌...
Thumbnail
透過增加工作量、言語羞辱,大聲咆嘯,刻意孤立你的方式,達到他要你就範的目的,不為別的,就因為你好說話,即使加大工作量,你也無條件吸收,即使大聲咆嘯,你也只敢低頭唯唯諾諾,那他怕什麼? 傷人不見血的暴力-職場霸凌...
Thumbnail
這幾天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職場霸凌事件鬧得沸非湯湯,尤其除樂了事件本身的單位,許多期單單位的員工也紛紛跳出來控訴自己所遭受到的不良對待,儼然已經演變成了一個職場的 MeToo事件 雖然本人專長並非企業或職場管理,主要療癒事件的範圍也並非職場,但偶爾還是會遇到這樣的學員來求助,而且,老實說,個人有段
Thumbnail
這幾天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職場霸凌事件鬧得沸非湯湯,尤其除樂了事件本身的單位,許多期單單位的員工也紛紛跳出來控訴自己所遭受到的不良對待,儼然已經演變成了一個職場的 MeToo事件 雖然本人專長並非企業或職場管理,主要療癒事件的範圍也並非職場,但偶爾還是會遇到這樣的學員來求助,而且,老實說,個人有段
Thumbnail
職場霸凌不僅限於肢體暴力,它還包括言語羞辱、情緒勒索和不合理要求等隱形形式。許多員工因恐懼失去工作而選擇沉默,但這樣的有毒環境會對身心健康造成長期影響。本篇文章深入探討職場霸凌的特徵、影響,以及如何勇敢面對和改變這一現象,促進更健康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職場霸凌不僅限於肢體暴力,它還包括言語羞辱、情緒勒索和不合理要求等隱形形式。許多員工因恐懼失去工作而選擇沉默,但這樣的有毒環境會對身心健康造成長期影響。本篇文章深入探討職場霸凌的特徵、影響,以及如何勇敢面對和改變這一現象,促進更健康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