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霸凌:揭開潛藏的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職場霸凌


剛看到一位前特斯拉員工分享的職場被霸凌經歷,讓我不禁聯想到,我們身邊或許也有類似的情況,只是大家都選擇息事寧人。


說真的,很多時候霸凌並非那麼明顯。


主管大聲咆哮叫罵,員工私底下互相取暖「哎呀,老闆脾氣就這樣啦。」

更可怕的是,我們常常自我說服這些都是「正常的」。


尤其是像五六年級生,更是習慣了這種「順從文化」,甚至覺得挨罵、被刁難是工作的一部分。

但真的是這樣嗎?


霸凌者往往會說:「我又沒怎麼樣,你太敏感了吧?」也許他們真的覺得這沒什麼。


但這正是問題的核心——缺乏同理心,不尊重他人的感受。


有些員工選擇息事寧人,畢竟「得罪老闆」的代價可能就是沒了工作。

然而,長期下來,這種有毒的環境會逐漸侵蝕自信和熱情,甚至影響身心健康,真的要勇敢站出來。


我們需要認識到,霸凌不僅僅是拳腳相向才算。

言語羞辱、情緒勒索、不合理要求……其實都是霸凌的形式。


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勇氣說「不」,而不是一味忍耐。


畢竟,一個健康的職場環境,不應該建立在恐懼和壓迫之上。

我們每個人都值得被尊重!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io Chen的沙龍
8會員
27內容數
從事行銷20餘年,歷經新創IPO公司行銷長、4A廣告公司數位副總經理等, 主要分享數位行銷、AI行銷應用、國際商業案例與職場管理。
Rio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8
在職場中,一對一會議(1-on-1 meeting)一直是經理人與員工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梁。然而,經理人與上班族對於一對一會議可能有不同的觀點: 經理人的看法 • 有利於深入了解員工:一對一會議能幫助經理人更好地理解員工的需求、挑戰和表現,有助於制定個性化的管理策略。 • 提供私密性:一些敏感話
Thumbnail
2024/11/18
在職場中,一對一會議(1-on-1 meeting)一直是經理人與員工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梁。然而,經理人與上班族對於一對一會議可能有不同的觀點: 經理人的看法 • 有利於深入了解員工:一對一會議能幫助經理人更好地理解員工的需求、挑戰和表現,有助於制定個性化的管理策略。 • 提供私密性:一些敏感話
Thumbnail
2024/08/30
樂高自1932年由一位木匠開始的簡單熱情項目,至今已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玩具品牌之一。 2023年,在整體玩具市場下滑7%的情況下,樂高逆勢成長2%,營收達到667億丹麥克朗(約97億美元)。究竟是什麼讓樂高如此與眾不同,能夠長期吸引孩子以及越來越多的成年人?
Thumbnail
2024/08/30
樂高自1932年由一位木匠開始的簡單熱情項目,至今已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玩具品牌之一。 2023年,在整體玩具市場下滑7%的情況下,樂高逆勢成長2%,營收達到667億丹麥克朗(約97億美元)。究竟是什麼讓樂高如此與眾不同,能夠長期吸引孩子以及越來越多的成年人?
Thumbnail
2024/08/26
作為CEO,市場競爭、業績數字早已成為日常挑戰。 如今他們面臨著另一個全新且棘手的問題:AI的評估。 隨著科技進步,AI不僅用於數據分析,還開始評估領導者的心智能力和決策力,甚至判斷其是否適任。 根據《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的一項研究,AI可以80%的準確率預測一個
Thumbnail
2024/08/26
作為CEO,市場競爭、業績數字早已成為日常挑戰。 如今他們面臨著另一個全新且棘手的問題:AI的評估。 隨著科技進步,AI不僅用於數據分析,還開始評估領導者的心智能力和決策力,甚至判斷其是否適任。 根據《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的一項研究,AI可以80%的準確率預測一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職場霸凌不僅限於肢體暴力,它還包括言語羞辱、情緒勒索和不合理要求等隱形形式。許多員工因恐懼失去工作而選擇沉默,但這樣的有毒環境會對身心健康造成長期影響。本篇文章深入探討職場霸凌的特徵、影響,以及如何勇敢面對和改變這一現象,促進更健康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職場霸凌不僅限於肢體暴力,它還包括言語羞辱、情緒勒索和不合理要求等隱形形式。許多員工因恐懼失去工作而選擇沉默,但這樣的有毒環境會對身心健康造成長期影響。本篇文章深入探討職場霸凌的特徵、影響,以及如何勇敢面對和改變這一現象,促進更健康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公司是大多數人醒著的時候得花最多時間待的地方,如果沒處理好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將會非常辛苦。每位職場霸凌的受害者碰到的情況皆不一樣,所以我們也很難歸類出某某狀況就一定是或不是霸凌,只能建議先蒐證來以備不時之需,這樣之後上法院才不會什麼都拿不出來。
Thumbnail
公司是大多數人醒著的時候得花最多時間待的地方,如果沒處理好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將會非常辛苦。每位職場霸凌的受害者碰到的情況皆不一樣,所以我們也很難歸類出某某狀況就一定是或不是霸凌,只能建議先蒐證來以備不時之需,這樣之後上法院才不會什麼都拿不出來。
Thumbnail
在職場是否有遇過被特定一些同事在背後搞小動作?甚至偷拍議論你的一舉一動?或針對你的言行、工作表現等冷嘲熱諷及刻意貶低等等?這些職場霸凌不一定是自己待人處世有問題,有時候就是單純磁場不合,卻不懂得尊重他人,或是刻意想找人欺負,發現你越不會反擊,就越得意忘形。
Thumbnail
在職場是否有遇過被特定一些同事在背後搞小動作?甚至偷拍議論你的一舉一動?或針對你的言行、工作表現等冷嘲熱諷及刻意貶低等等?這些職場霸凌不一定是自己待人處世有問題,有時候就是單純磁場不合,卻不懂得尊重他人,或是刻意想找人欺負,發現你越不會反擊,就越得意忘形。
Thumbnail
職場生活不乏存在同仁間相互溝通的互動過程,有志同道合,也有話不投機,但是並非同事相處間偶有摩擦、衝突、不愉快、疏遠,就是所謂職場霸凌。 「他就是難搞」、「她有夠龜毛」、「這傢伙真的很自我感覺良好」等,都是對於「歹逗陣」的同事印象說法。 印象與內涵是不一樣的! 職場霸凌的內涵通常是工作場域上具備
Thumbnail
職場生活不乏存在同仁間相互溝通的互動過程,有志同道合,也有話不投機,但是並非同事相處間偶有摩擦、衝突、不愉快、疏遠,就是所謂職場霸凌。 「他就是難搞」、「她有夠龜毛」、「這傢伙真的很自我感覺良好」等,都是對於「歹逗陣」的同事印象說法。 印象與內涵是不一樣的! 職場霸凌的內涵通常是工作場域上具備
Thumbnail
【•職場中經常發生的"尊嚴剝削"情況,是工作者享受的遊戲,還是沉默的忍讓;言語霸凌,工作量的壓榨應該已是許多人心知肚明的日常,面對工作上的壓力百分80以上都是情緒調適,而不是工作的突破。專注工作者與出張嘴的領薪人在工作表現上本來就有差異,會產生壓力的來源以及程度恐怕難以從表現明確。自責與內疚是慢性自
Thumbnail
【•職場中經常發生的"尊嚴剝削"情況,是工作者享受的遊戲,還是沉默的忍讓;言語霸凌,工作量的壓榨應該已是許多人心知肚明的日常,面對工作上的壓力百分80以上都是情緒調適,而不是工作的突破。專注工作者與出張嘴的領薪人在工作表現上本來就有差異,會產生壓力的來源以及程度恐怕難以從表現明確。自責與內疚是慢性自
Thumbnail
最近公司裡同一辦公室處理簡單文書的小姐們向我求助,她們聲涙俱下地說,長期遭到其中資歷最深、年紀最長的女同事「職場霸凌」。 女同事對我訴說時,全身還發著抖;據說她們還常私下抱頭痛哭、互相取暖;也有人因此想離職,辭呈都已打好。 這件事,並非只有一、二個月,而是長達數年的「忍耐」。 職場霸凌,與校園裡的不
Thumbnail
最近公司裡同一辦公室處理簡單文書的小姐們向我求助,她們聲涙俱下地說,長期遭到其中資歷最深、年紀最長的女同事「職場霸凌」。 女同事對我訴說時,全身還發著抖;據說她們還常私下抱頭痛哭、互相取暖;也有人因此想離職,辭呈都已打好。 這件事,並非只有一、二個月,而是長達數年的「忍耐」。 職場霸凌,與校園裡的不
Thumbnail
許多的職場工作者遇到與管理者間相處的挫敗與工作倦怠時,極有可能採取所謂的「安靜離職」,我只選擇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不想多做或是超越自我,這跟主管希望下屬要做到”當責”有著不小的落差,而不少管理者也會採取一些措施故意讓員工日子不好過,像是變相阻斷你職涯發展的機會、不加薪、對你的溝通冷淡的回應,甚至處處
Thumbnail
許多的職場工作者遇到與管理者間相處的挫敗與工作倦怠時,極有可能採取所謂的「安靜離職」,我只選擇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不想多做或是超越自我,這跟主管希望下屬要做到”當責”有著不小的落差,而不少管理者也會採取一些措施故意讓員工日子不好過,像是變相阻斷你職涯發展的機會、不加薪、對你的溝通冷淡的回應,甚至處處
Thumbnail
通常我們將霸凌的定義在上對下、同儕間的排擠邊緣效應,鮮少提到下對上的職場霸凌,在各種霸凌現象相較之下,下對上的精神折磨遠比其他模式更來的痛苦,大多數人認為不可能存在的現象,確實存在為不能說的秘密,一旦承認了,上的這個位置已不具有價值。  下對上的霸凌現象,在於團隊的績效比重超過一般該有的比例在同一
Thumbnail
通常我們將霸凌的定義在上對下、同儕間的排擠邊緣效應,鮮少提到下對上的職場霸凌,在各種霸凌現象相較之下,下對上的精神折磨遠比其他模式更來的痛苦,大多數人認為不可能存在的現象,確實存在為不能說的秘密,一旦承認了,上的這個位置已不具有價值。  下對上的霸凌現象,在於團隊的績效比重超過一般該有的比例在同一
Thumbnail
最近又耳聞某部門一位經理以及一位資深專員要離職....
Thumbnail
最近又耳聞某部門一位經理以及一位資深專員要離職....
Thumbnail
前兩天跟一個舊同事聊天,她看了那篇關於家庭傭工受虐的文章之後跟我說,其實辦公室的暴力層出不窮但很多人都選擇忍氣吞聲。 她說得沒錯,辦公室暴力不僅僅是“#MeToo”的性騷擾而已。當過幾年上班族的,誰沒遇過不可理喻的主管或同事?
Thumbnail
前兩天跟一個舊同事聊天,她看了那篇關於家庭傭工受虐的文章之後跟我說,其實辦公室的暴力層出不窮但很多人都選擇忍氣吞聲。 她說得沒錯,辦公室暴力不僅僅是“#MeToo”的性騷擾而已。當過幾年上班族的,誰沒遇過不可理喻的主管或同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