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學校生活很OK,況且精彩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與家人的對話】

回想大學時期,每次家人跟我說到大學生活,對話常常出現以下這種模式:

「最近在學校都在幹嘛?」 「就讀書、做報告、準備考試呀。」

「有沒有認識什麼新同學?」 「就同學啊,還可以吧。」

「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還好吧,基本上就是上課、讀書、考試、用報告。」

「報告要做什麼?」 「就找一些東西、看一些東西、打一些東西呀。」

「那在學校有沒有讓你開心的事?」 「還好吧。」

「在學校有沒有特別想做什麼?」 「還好吧。」

這種對話幾乎是日常,應該說從國中開始後就幾乎都是這樣了

後來和某些朋友聊到這個話題,他們也出過很多次類似的對話

很多人都覺得,大學裡面讀書、考試、做報告嗎?平淡不是很正常嗎?


【平淡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有人說大學一定要做些「特別的事情」,像跑各種活動、交很多朋友、一些刺激挑戰等等

但我覺得,如果大學生活過得平淡,那真的完全OK,因為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本來就不同,重點不是哪種方式更「完美」,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說大學一定要怎樣怎樣,但是很多其實都是一種參考,要參與哪些活動? 如何參加?要參加多少? 等等,這些人人本來就不同

如果硬要把他人認為精彩的生活模式 套用到自己身上,反而可能不適合,甚至讓自己不舒服

例如在幾年來,我也逐漸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更能選擇適合自己的事情,如果某些不喜歡有不能帶來足夠益處的事情,就真的不用勉強自己做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一樣,每個人的生活節奏與偏好都會有不同


【學校生活精彩嗎?】

從本質上說,學校的主要功能還是學習,如果一定要讓學校生活變得「很精彩」,似乎不完全恰當

雖然有些課程可能設計得更有趣和吸引人,但學習本身這過程,本來就不能確保每個學習階段都這樣精采有趣

即使是有興趣的內容,也可能會在學習過程中遭某些困難吧,況且只要有成績,多少還是會有加例存在

或許,把學校生活和精彩掛勾,就不完全恰當

raw-image


【說出來家人有共鳴嗎?】

同時,我也發現,有些事情即使說出來,家人也不見得能感受到共鳴

例如,某些課程內容,讓我覺得有興趣,但我即使說出,這對家人來說可能聽不懂,那我還需要去說明嗎?

至於課外的部分,像是進級的巨人完結篇推出、有時接觸到的新觀念帶來啟發、寫完一篇文章的滿足感等等,這些對我來說可能很精彩,但是對家人來說,這些他們就可能無法感到到那種精彩

【每個人的精彩定義不同】

每個人對「精彩」的定義其實不一樣,例如有人是參加表演、有人是舉辦活動、有人是遊戲升級、有人是進行創作等等

我認為,可以用一種時空想像的方式,想想看一段時間後,會想在這段期間內完成哪些事情,那這些事情就一定人人都有所不同

那這段時間如果越長,就有個大方向就好,時間越短則可以越具體

然後也可以定期反思,適時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因為在大學期間,我們的想法和目標也可能會隨著時間逐漸改變,自己每一年都有可能會變得不同

平淡的生活,並不代表不精彩,只要是自己符合自己的情況,那就是屬於你的獨特生活方式,這才是「精彩」的真意吧

avatar-img
127會員
356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豆pika的園地 的其他內容
今天想快速分享一個大學期間會用到的技巧 有時候在寫期中或期末報告的時候,會需要參考前幾次上課的資料 但是這些資料可能會很分散,卻想要快速找到資料 或者想要複習時想比對不同週數的內容 我自己有用兩種方法 一種是在直接用電腦檔案資料夾頁面的搜尋功能,就有機會找到相關文件 比如說如果期末報告會需要
大家安安,因為最近冬天到了,有時可能會遇到一些東西找不到的情況,後來我自己有用一些居家技巧,幫自己節省一些時間和心力,想說可以來分享
之前有跟一些群組的好友聊到送禮 後來就想寫寫這篇文章 送禮確實是一種心意,但可能會讓人陷入「你送我、我送你」的循環,讓人花很多錢和時間
之前有在學校或者一些書裡面,有接觸到到一些時間管理方法,裡面提到一些觀念可以跟大家分享 一開始就提到說,要嘗試為生活目標提高重要性,讓他顯眼或設置日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大學時考完期末考後,一直焦急地等待成績出來,明明知道成績到最後一定會公佈,但就是忍不住焦慮 回想起來,我在大一和大二時常常這樣,後來就發現原因可能是自己當時比較少有一個持續性的課外興趣 因為以前在高二和三,幾乎很多焦點都在讀書到,大學之後,則需要主動在空閒時候
1 早起贏得勝利? 現在有些網路資源或書籍常常會有種「早起贏得一天勝利」的觀念,總是讓人想像著那些天還沒亮,已經開始最事情的勤奮人 然而,這種「早起即贏」的說法真的適用於所有人嗎? 其實,不一定要早起,更重要是背後的底層原理
今天想快速分享一個大學期間會用到的技巧 有時候在寫期中或期末報告的時候,會需要參考前幾次上課的資料 但是這些資料可能會很分散,卻想要快速找到資料 或者想要複習時想比對不同週數的內容 我自己有用兩種方法 一種是在直接用電腦檔案資料夾頁面的搜尋功能,就有機會找到相關文件 比如說如果期末報告會需要
大家安安,因為最近冬天到了,有時可能會遇到一些東西找不到的情況,後來我自己有用一些居家技巧,幫自己節省一些時間和心力,想說可以來分享
之前有跟一些群組的好友聊到送禮 後來就想寫寫這篇文章 送禮確實是一種心意,但可能會讓人陷入「你送我、我送你」的循環,讓人花很多錢和時間
之前有在學校或者一些書裡面,有接觸到到一些時間管理方法,裡面提到一些觀念可以跟大家分享 一開始就提到說,要嘗試為生活目標提高重要性,讓他顯眼或設置日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大學時考完期末考後,一直焦急地等待成績出來,明明知道成績到最後一定會公佈,但就是忍不住焦慮 回想起來,我在大一和大二時常常這樣,後來就發現原因可能是自己當時比較少有一個持續性的課外興趣 因為以前在高二和三,幾乎很多焦點都在讀書到,大學之後,則需要主動在空閒時候
1 早起贏得勝利? 現在有些網路資源或書籍常常會有種「早起贏得一天勝利」的觀念,總是讓人想像著那些天還沒亮,已經開始最事情的勤奮人 然而,這種「早起即贏」的說法真的適用於所有人嗎? 其實,不一定要早起,更重要是背後的底層原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先淺談我自己的背景, 我是一個念非常普通的大學(甚至會被一些人稱作學店)。 近日,與一個認識接近15年的老朋友聊到她工作上的事, 對方是公館大學,現在是一名律師, 一路上,我們這種學店生根本只是單純把她當一個念台大的國中同學,僅此而已。 相信大家都有熟到爛掉的老朋友, 聊得話題早就不
國中吵雜的教室,忘了哪一門課要我們分組編排一個約會行程,那時我問:「交往意義何在?」,而恰好前陣子有了些想法,就讓這篇文章,來回應過去的自己吧! 要好好回應一個問題可不容易,先讓我試試看用成長童年的角度切入。 我成長在一個,類似教會的環境。父親類似於牧師,有空會到處家訪,關懷附近的信徒;家裏類似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學生時期的回憶和趣事,描述了與同學之間的有趣對話和社團活動的隨筆故事。
Thumbnail
生活點滴,對生活、工作和身體狀況的反思和感慨。早起坐火車看書到旁聽學術會議,回家修訂同人文,深刻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感慨。這一天經歷了許多的感受與煩惱後回到日常生活裡卻似乎又陷入了懈怠。
Thumbnail
學生們都放寒假了啊! 因為我媽是老師,所以我們都習慣寒暑假還有國定假日,我媽也是在家,也沒想過父母都要上班的家庭,孩子是不是都要送安親班、補習班之類的。 好懷念校園生活。 想起學校宿舍的淋浴間,我所就讀的五專和大學,廁所和淋浴間都是共用的,我覺得這樣比較好。 當時讀
Thumbnail
我很想念那段在學校裡的日子:有你,有我,有人們,有朋友,許多人坐下來一起討論事情。
本來相處得好好地,突然有一天我覺得我們之間好像哪裡變了,有些生疏,明明就很常見面和線上聊天,但有些事情妳好像不會跟我說了。 是因為不同校了的關係嗎? 我知道畢業了,隨著交友圈不同,疏遠到沒什麼聯絡的情況也是有,但我們還是有在聯絡,只是我說的多,妳回的少,是課業忙碌嗎?感覺高中真的好競爭,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先淺談我自己的背景, 我是一個念非常普通的大學(甚至會被一些人稱作學店)。 近日,與一個認識接近15年的老朋友聊到她工作上的事, 對方是公館大學,現在是一名律師, 一路上,我們這種學店生根本只是單純把她當一個念台大的國中同學,僅此而已。 相信大家都有熟到爛掉的老朋友, 聊得話題早就不
國中吵雜的教室,忘了哪一門課要我們分組編排一個約會行程,那時我問:「交往意義何在?」,而恰好前陣子有了些想法,就讓這篇文章,來回應過去的自己吧! 要好好回應一個問題可不容易,先讓我試試看用成長童年的角度切入。 我成長在一個,類似教會的環境。父親類似於牧師,有空會到處家訪,關懷附近的信徒;家裏類似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學生時期的回憶和趣事,描述了與同學之間的有趣對話和社團活動的隨筆故事。
Thumbnail
生活點滴,對生活、工作和身體狀況的反思和感慨。早起坐火車看書到旁聽學術會議,回家修訂同人文,深刻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感慨。這一天經歷了許多的感受與煩惱後回到日常生活裡卻似乎又陷入了懈怠。
Thumbnail
學生們都放寒假了啊! 因為我媽是老師,所以我們都習慣寒暑假還有國定假日,我媽也是在家,也沒想過父母都要上班的家庭,孩子是不是都要送安親班、補習班之類的。 好懷念校園生活。 想起學校宿舍的淋浴間,我所就讀的五專和大學,廁所和淋浴間都是共用的,我覺得這樣比較好。 當時讀
Thumbnail
我很想念那段在學校裡的日子:有你,有我,有人們,有朋友,許多人坐下來一起討論事情。
本來相處得好好地,突然有一天我覺得我們之間好像哪裡變了,有些生疏,明明就很常見面和線上聊天,但有些事情妳好像不會跟我說了。 是因為不同校了的關係嗎? 我知道畢業了,隨著交友圈不同,疏遠到沒什麼聯絡的情況也是有,但我們還是有在聯絡,只是我說的多,妳回的少,是課業忙碌嗎?感覺高中真的好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