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不同階段,專注點完全不一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碩博士生涯就像打電動,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挑戰和優化重點。 別搞錯了你的重心,否則你可能會在初階瘋狂做無用功,或在進階浪費時間停滯不前。


以下是三個階段的專注方向,對號入座看看你該做什麼:


▋1. 初學者階段:專注執行 (Execution)

• 適合誰: 剛開始研究、摸不清方向的你。

• 重點: 別想太多,先把事情做起來!

• 剛開始讀文獻時,不要糾結要讀哪篇,「隨便挑一篇就開始。」

• 別卡在實驗設計的完美化,「先跑起來,有問題再調整。」

• 陷阱: 過度思考會讓你停滯不前,這時候行動比計畫更重要。


▋2. 進階者階段:專注策略 (Strategy)

• 適合誰: 已經有一定研究經驗,但效率提升不了的你。

• 重點: 此時需要重新審視你的方式,讓努力變得有策略。

• 花時間辨別高價值的文獻,聚焦在能帶來最大成果的方向。

• 提前規劃論文的架構,避免浪費時間做無效研究。

• 陷阱: 這個階段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做對的事情越多越好。


▋3. 專家階段:專注心態 (Mindset)

• 適合誰: 已經掌握執行與策略,但開始面臨更大壓力的你。

• 重點: 專注於穩定內心,讓心態成為你最大的武器。

• 接納不確定性: 論文被拒、實驗失敗很常見,專注於解決而非自我懷疑。

• 保持耐心: 長期研究需要穩定的心理韌性,而不是一時的熱情衝刺。

• 陷阱: 你的最大敵人是內心的不安,心態穩了,才能穩住全局。


結論:找對專注點,才能一路走下去


碩博士的挑戰不在於「做更多」,而在於「做對的事」:

• 初學者: 別猶豫,先動起來。

• 進階者: 別分心,聚焦策略。

• 專家: 別慌亂,穩住心態。


搞清楚你處於哪個階段,對症下藥,你的研究路才會走得更順、更長遠!

avatar-img
532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碩博士生涯中,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實驗失敗、論文被拒、合作夥伴臨時掉鏈子。你能真正準備的,不是每一種突發情況,而是培養一種能適應不確定性的心態。 ▋1. 計畫只是開始,不是結局 • 是不是每次都把研究計畫寫得滴水不漏,結果一個變數出現,整份計畫直接報廢? • 事實: 再精密的計畫,也
大多數碩博士生對學術寫作的幻想,都像在演一場老派的「作家電影」。總覺得寫論文需要特定的氛圍、靈感的閃現,甚至一段自我放逐的孤獨旅程。但現實是,寫作不靠靈感,只靠行動與習慣。 以下,是學術圈的「寫作幻想劇本」: ▋1. 找個隱密的地方開始靈感之旅 • 碩博士生版:逃進實驗室或圖書館,覺
研究生活很難沒錯,但有時候,困住你的並不是什麼學術大山,也不是導師的批評,而是你自己。別把一切想得太玄乎,你覺得卡住,不是因為問題太複雜,而是現實其實簡單得讓人無語。 ▋1. 你不是燒腦過度,是水喝太少 • 是不是每天靠咖啡續命,卻還是覺得腦袋轉不動?你以為自己缺靈感,其實是缺水。 •
學術圈很殘酷,實驗失敗、論文被拒、指導教授批評,甚至同事無心的一句話,都能讓你內心小劇場炸開。但有一種超能力,可以讓你在這一切中游刃有餘——那就是:不把事情往心裡去。 ▋1. 論文被拒不是否定你的人生 • 當你熬夜寫好的文章被「三拒」時,第一反應是不是覺得自己根本不配做學術? • 事實
在學術圈、實驗室、甚至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覺得自己越友善,越容易被人輕視? 當你熱心幫忙同事、願意接受額外的工作、甚至總是微笑面對無禮時,別人反而開始得寸進尺,覺得你是「好欺負」的那個人。 ▋1. 太友善會被認為是軟弱 • 別人可能會解讀你的友善為「界線不清」: • 被要求幫做額外的實
碩博士生的日常,常常被實驗、文獻和論文填滿,但有沒有想過,你現在的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真正的進步,不只是為了完成短期的學術目標,而是為了實現你理想中的人生願景。 現在,花 30 分鐘到 1 小時,靜下心來,用以下問題幫助自己釐清方向,設計出你想追求的人生。 ▋1. 如果學術不是壓力,而
碩博士生涯中,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實驗失敗、論文被拒、合作夥伴臨時掉鏈子。你能真正準備的,不是每一種突發情況,而是培養一種能適應不確定性的心態。 ▋1. 計畫只是開始,不是結局 • 是不是每次都把研究計畫寫得滴水不漏,結果一個變數出現,整份計畫直接報廢? • 事實: 再精密的計畫,也
大多數碩博士生對學術寫作的幻想,都像在演一場老派的「作家電影」。總覺得寫論文需要特定的氛圍、靈感的閃現,甚至一段自我放逐的孤獨旅程。但現實是,寫作不靠靈感,只靠行動與習慣。 以下,是學術圈的「寫作幻想劇本」: ▋1. 找個隱密的地方開始靈感之旅 • 碩博士生版:逃進實驗室或圖書館,覺
研究生活很難沒錯,但有時候,困住你的並不是什麼學術大山,也不是導師的批評,而是你自己。別把一切想得太玄乎,你覺得卡住,不是因為問題太複雜,而是現實其實簡單得讓人無語。 ▋1. 你不是燒腦過度,是水喝太少 • 是不是每天靠咖啡續命,卻還是覺得腦袋轉不動?你以為自己缺靈感,其實是缺水。 •
學術圈很殘酷,實驗失敗、論文被拒、指導教授批評,甚至同事無心的一句話,都能讓你內心小劇場炸開。但有一種超能力,可以讓你在這一切中游刃有餘——那就是:不把事情往心裡去。 ▋1. 論文被拒不是否定你的人生 • 當你熬夜寫好的文章被「三拒」時,第一反應是不是覺得自己根本不配做學術? • 事實
在學術圈、實驗室、甚至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覺得自己越友善,越容易被人輕視? 當你熱心幫忙同事、願意接受額外的工作、甚至總是微笑面對無禮時,別人反而開始得寸進尺,覺得你是「好欺負」的那個人。 ▋1. 太友善會被認為是軟弱 • 別人可能會解讀你的友善為「界線不清」: • 被要求幫做額外的實
碩博士生的日常,常常被實驗、文獻和論文填滿,但有沒有想過,你現在的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真正的進步,不只是為了完成短期的學術目標,而是為了實現你理想中的人生願景。 現在,花 30 分鐘到 1 小時,靜下心來,用以下問題幫助自己釐清方向,設計出你想追求的人生。 ▋1. 如果學術不是壓力,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大學生活就像一場精彩的冒險,你的選擇將決定你未來的方向。從認清自己想要什麼,到建立豐富的人脈,再到善用校內資源與自主學習,大學的每一步都將成為你成長的基石。無論你想要成為學霸、社交達人,還是追求真正的興趣,最終的選擇與行動都是由你主控。所以,勇敢去追尋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享受大學帶來的自由與挑戰吧!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1. 掌握學習的三階段循環: - 學習的過程應包括具體階段、抽象階段和應用階段。具體階段是情報收集和紀錄體驗,學生應該積極收集相關資訊並詳細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抽象階段是抽象化、模型化和發現模式,這時候要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抽象的模型和發現其中的規律。應用階段是實踐和檢證,將所學知識
1. 全面理解研究工作的不同階段: - 研究工作通常可以分為八個主要階段:A. 問題提起(思考等級),B. 探檢(經驗等級),C. 觀察(經驗等級),D. 發想(思考等級),E. 採取假說,推論(思考等級),F. 實驗計畫(經驗等級),G. 觀察(經驗等級),H. 檢證(思考等級)。每個階段
1. 不持續重複練習: - 許多研究生往往在學習新技能或開始新項目時,因為初期的困難和挫折而放棄。然而,真正的成長來自於持續的重複練習。比如,寫讀書筆記這項技能,需要不斷地記錄和反思,才能逐漸提高。正如投籃一樣,開始時可能很多球都投不進,但隨著練習次數增加,逐漸掌握了投籃的技巧,成功率自然也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深深有感領域內的學海無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專業工作者永遠都能夠強化自身領域能力變得更優秀,在退休或死亡之前達到屬於自己的頂峰,在大部分的領域皆是如此,鑽得越深就越能體會自己的不足,這點就跟我有稍微在練習的畫畫一樣😄
1. 以為自己能「選擇」業界或學界: - 其實,每天每個半小時怎麼使用,就已經做出選擇了。PhD的1825天,你完成的事情和掌握的技能,畢業時就已經決定了你「適合」去業界或學界。 2. 忽略「選擇」與「適合」的差異: - 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選擇」要去業界還是學界,但事實上,是業界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大學生活就像一場精彩的冒險,你的選擇將決定你未來的方向。從認清自己想要什麼,到建立豐富的人脈,再到善用校內資源與自主學習,大學的每一步都將成為你成長的基石。無論你想要成為學霸、社交達人,還是追求真正的興趣,最終的選擇與行動都是由你主控。所以,勇敢去追尋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享受大學帶來的自由與挑戰吧!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1. 掌握學習的三階段循環: - 學習的過程應包括具體階段、抽象階段和應用階段。具體階段是情報收集和紀錄體驗,學生應該積極收集相關資訊並詳細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抽象階段是抽象化、模型化和發現模式,這時候要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抽象的模型和發現其中的規律。應用階段是實踐和檢證,將所學知識
1. 全面理解研究工作的不同階段: - 研究工作通常可以分為八個主要階段:A. 問題提起(思考等級),B. 探檢(經驗等級),C. 觀察(經驗等級),D. 發想(思考等級),E. 採取假說,推論(思考等級),F. 實驗計畫(經驗等級),G. 觀察(經驗等級),H. 檢證(思考等級)。每個階段
1. 不持續重複練習: - 許多研究生往往在學習新技能或開始新項目時,因為初期的困難和挫折而放棄。然而,真正的成長來自於持續的重複練習。比如,寫讀書筆記這項技能,需要不斷地記錄和反思,才能逐漸提高。正如投籃一樣,開始時可能很多球都投不進,但隨著練習次數增加,逐漸掌握了投籃的技巧,成功率自然也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深深有感領域內的學海無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專業工作者永遠都能夠強化自身領域能力變得更優秀,在退休或死亡之前達到屬於自己的頂峰,在大部分的領域皆是如此,鑽得越深就越能體會自己的不足,這點就跟我有稍微在練習的畫畫一樣😄
1. 以為自己能「選擇」業界或學界: - 其實,每天每個半小時怎麼使用,就已經做出選擇了。PhD的1825天,你完成的事情和掌握的技能,畢業時就已經決定了你「適合」去業界或學界。 2. 忽略「選擇」與「適合」的差異: - 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選擇」要去業界還是學界,但事實上,是業界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