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使用折疊派皮麵團或酥脆塔皮麵團時,只有底部和側面有麵團的糕點才稱為「塔(tarte)」,若表面也一起覆蓋麵團的稱為「餡餅(tourteau)」。
參考資料來源《法式糕點百科圖鑑》
甜酥塔麵團原料有無鹽奶油、糖粉、鹽、蛋黃、低筋麵粉、牛奶;檸檬汁取代牛奶的檸檬奶油餡原料包括蛋、蛋黃、砂糖、玉米粉、檸檬汁、細磨檸檬皮、無鹽奶油;香緹鮮奶油以鮮奶油(高乳脂肪)和砂糖為原料,作為蛋白霜覆蓋使用。
整理「Cookpad」和「愛料理」兩大食譜平台中檸檬塔製作食材的重量,食材比例篩選條件為平均蒐集的數據,找出相近數值的食譜作為標準。以8吋塔面積為基準,換算4吋、6吋所需食材重量,考量製作過程的誤差值,額外估算增加10%後各食材所需的重。
此次理想食材重量(製備過程略有微調):
由於還是初學者,對麵粉、麵團還不熟悉,也還沒有太多烘焙工具,因此塔皮都是蒐集以消化餅乾為材料的食譜。
過程以簡易,不須清潔鍋盆為宗旨,將秤重後的消化餅乾放入塑膠袋中敲成碎片,接著倒入融化後的無鹽奶油,均勻混合。
均勻的消化餅乾混無鹽奶油形成團狀,這時就可以用湯匙從塑膠袋中取出鋪在烤盤中。鋪平過程有些餅乾沒有均勻和融化的奶油混合,大致來說沒有關係,之後也可調整無鹽奶油的量來改善。
塔皮可放入預熱180℃的烤箱中烤10分鐘,不用脫模直接冷藏或放涼備用,也可以不放烤箱,直接置於冷藏30分鐘以上定型。
首先是水果檸檬,買不到檸檬可以用香檬檸檬原汁取代,只是會少了檸檬皮屑混合砂糖過程所產生的特有檸檬精油風味。將砂糖(可額外混檸檬皮屑)與檸檬汁加熱混合備用。
對食材重量沒有概念,初次加砂糖的感想是,依照食譜的重量添加可能會得糖尿病...
接著是打蛋的感想:
前情提要: 全蛋打發是利用乳化原理進行,蛋黃中的卵磷脂作為乳化劑可幫助乳化,並且與打入的空氣形成乳狀泡沫。蛋白添加砂糖後起泡力會增強,加食鹽、牛奶或蛋黃等具有油脂的添加物,起泡力則減弱。添加檸檬等酸性物質則能有安定氣泡的作用。蛋黃加一點食鹽或砂糖,有利於防止蛋黃凝膠化。
第一次烘焙塔類甜點,認識到雞蛋一顆重約50克左右,6吋檸檬塔需要56.24~61.86克,剛秤完雞蛋重,不知道為甚麼,覺得應該是指蛋黃而不是全蛋重,所以這次試製共加3顆蛋黃。從營養角度來看,6吋檸檬塔含有3顆蛋黃的油脂含量,有點超出負擔...
燒一鍋熱水,準備隔水加熱製備檸檬內餡:
檸檬汁混砂糖溶液倒入蛋液中,略為攪拌均勻,再將切成小塊的無鹽奶油倒入。無鹽奶油添加的目的在增加檸檬內餡的稠度與風味香氣。攪拌初期為液狀,隨著加熱時間增加,溫度來到70℃左右時,檸檬內餡會逐漸變濃稠,這時就可以準備倒入塔皮中。
蛋黃在65~70℃呈溶膠狀,80℃以上的溫度時會凝固。雞蛋最擔心的是沙門氏菌,液蛋之病原菌以沙門氏菌(Salmonella)為主,沙門氏菌不耐熱,於60℃加熱20分鐘或煮沸5分鐘即被殺滅。因此,檸檬內餡製備過程要注意溫度須達60℃。
有些人會以檸檬內餡作為裝飾,以擠花方式在塔皮上擠出玫瑰花形狀,或者可直接倒入塔皮,撒上些許檸檬皮屑。單純的檸檬內餡也挺好的,但這次忘記過篩,或許過篩後的內餡醬料質地會更細緻。如果要做成鏡面,可額外將吉利丁片溶化後平整倒在表面。
食材重量與製作方法調整
Food & Wine在2024年1月29日整理23種創意檸檬塔作為春天的甜點,總括23種甜點可以概括分添加新原料如乳清、乳酪、藍莓、椰子粉、檸檬皮、大黃(Rhubarb)、柚子、罌粟籽,以及型態變化如蛋糕、磅蛋糕、舒芙蕾、馬卡龍、餅乾、麵包。
新料理發想可從添加或搭配新原料為方向,以及使用檸檬塔核心組成份-檸檬內餡,應用於不同類型產品,使銷售層面更廣泛。
(第一篇食譜整理與實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