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矽谷待了四年才明白,最該改變的是自己對完美的想像」
我這幾個月接觸滿多 20-30 左右的年輕朋友,我感覺到大家面對「職涯選擇」的時候,都有一條「完美」的想像:最好的學歷、最高的薪資、最炫的頭銜,彷彿只要達到這些外在的標準,就能找到理想的人生。但對在 Oracle 擔任 UX 設計師的袁顥來說,經歷了從台大農學院、紐約設計學院,再到矽谷科技公司的跨界旅程後,他卻得到了一個意外的答案:「最該改變的,或許不是環境,而是我們對完美的想像。」
「大學時期其實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幹嘛,有點迷茫。」回憶起求學時期,袁顥露出了略帶無奈的微笑,他在大學的日常原本是在實驗室裡研究生物統計,偶爾還要下田進行實地考察。
藝術一直都是他的底蘊,大二那年透過學校的通識課程,他開始接觸設計領域,漸漸找到了自己的熱情。「那時候修了一些可能平面設計的課,雖然跟產品設計沒有很直接的關係,但是 Visual Design 這樣的技能很好去切入不同的產業。」
2014年,一個韓商實習的機會,我也是從這時候開始認識他,倒是沒想到這個機會徹底改變了他的職涯軌跡。「那時候在韓商就是做很多社群,還有怎麼使用那個 app,有種小編加美編的感覺。」這段經歷讓他接觸科技產品設計,也看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可能性。
「我覺得那個機會算很早一個很好的啟發點,因為可以認識像你這樣的人,就是可以稍微接觸一下 tech 還有產品的知識。」
面對轉職的決定,袁顥專注在如何「行動」。退伍後,他決定前往紐約大學就讀 ITP(Interactive Telecommunications Program)。紐約的日子給了他截然不同的視野。「紐約會強迫你更開放,」他說:「那邊很多人會拿科技去做一些藝術或創意的東西。」他第一次看到了所謂的「Cool Kids」、那些敢於表現自我、展現獨特價值觀的創意工作者。
「我一開始很想成為他們」
「但現在不一樣了,我現在想成為自己。」
袁顥在紐約的求學經驗,徹底拓展了他的專業,改變了他看待自己與世界的方式。「我覺得紐約文化上還是比較多元一點。」相較於後來在舊金山的經歷,紐約的多元更加純粹。
碩士畢業後,袁顥加入 Oracle,開始了他在矽谷科技巨頭的職涯。「前面兩年我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他說:「就是別人叫我做什麼做什麼,然後很挫折,我覺得表現偏平庸。」
在大企業工作,最難突破的往往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組織的慣性「這種慣性甚至滲透到客戶是怎麼想。」面對這樣的挑戰,他抓住了一個關鍵:在大企業生存,更重要的是人際溝通技巧 (people skill)。
「你必須要去 influence the power,建立良好健康的關係,但不要太緊密。」這個平衡需要花點時間和經驗才能掌握。「你不能一開始進來就說,喔我是救世主,我來拯救你,你不對,你這樣做不對,你全部都要改掉。」相反的,袁顥認為「去用他的語言跟他溝通,你就會建立信任。」
除了工作,西岸的科技業林立的現狀,延伸了與東岸不一樣的菁英文化「舊金山的多元文化的篩選過程、最終會篩選出菁英,」他說:「因為那邊都是科技業,然後我覺得菁英到最後會收斂成同樣一個價值觀。」這種現象他稱之為「Patagonia 菁英 (Patagonia Elite)」
「不論你是羅馬尼亞、俄羅斯、愛爾蘭、印度、台灣、日本,去到那邊最後可能都會穿 Patagonia,然後去攀岩。」
在舊金山待了四年後,袁顥一直念念不忘在紐約的、當初剛踏上美國的那個感受,可能是想念吧,對當時純粹的自己,生存過後的自己,袁顥想要做回自己。
他說:「我這邊也要澄清一下,就是很多人非常喜歡那邊的生活。自然環境很好、天氣很好,就是不太會下雨,然後不會太熱。你想去哪玩就開車去爬山,然後北邊的納帕酒莊很漂亮,或你可以去優勝美地露營之類的。只是我對那樣的生活就還好。」
「就可能一秒都不會想待。下班就是吃東西、運動,然後回家。沒有任何的文化、美感、藝術上的刺激。」
「那樣的生活賺再多錢我也不會快樂」
對於正在職涯迷惘的你,特別是考慮往海外發展的年輕人,袁顥提出了幾點深刻的建議:
1. 認清問題的本質
「問題會跟著你,如果你想要離開的原因是逃避,那你去到下一個地方,問題還是會跟著你。」這個觀察特別適用於那些期待透過環境改變來解決所有問題的人。
2. 從小事做起
「很多時候你要試了才知道,有時候你試了之後發現自己有一點點天分,你才會產生熱情。」不要期待一次完美的轉變,而是要從小處著手,累積小小的、但充滿成就的片刻。
「就真的就會慢慢開始改變,還有一些想法。而不是說有一個超屌的專案會突然掉下來,掉在你面前,不會,不會發生。一定都是那些很小的關係的管理,或是自己的一些自律。」
3. 正確看待文化差異
在美國工作,文化適應是一個重要課題。「去美國一定每個不是美國人,或者再講更specific 一點,亞洲人,一定會有點 self-conscious,就覺得哦,自己是亞洲人,然後哦,英文沒那麼好,不是在那邊長大,別人會怎麼看我。」
這種焦慮往往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這個在意的念頭就會有時候會讓你顯得更沒自信,然後你就會陷入一個負向循環,你焦慮你的焦慮,然後你就更焦慮。」
4. 建立正確的心態
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心態。「Don't assume you're the smartest person in the room,」他說,「就是你那樣想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完蛋,因為永遠都有你不知道的事情。」
我算是這段故事的見證者,記得 2014 年第一次遇見袁顥時的情景,就是個在很想跨界、很想踏出那一步的大學生,對設計充滿熱情,卻也帶著典型台灣學生的猶豫。「我那時候看到的你是 Try hard,Try really hard。」而現在的他,顯然更加從容。
這十年來,我看著他從台大農學院的學生,轉變為紐約設計學院的學生,再到矽谷科技公司的設計師,最後選擇回到紐約成為自己。每一次見面,都能感受到他的改變,這些改變並非都是表面的成就,而是更深層的思維轉變。
我陸續也訪談了許多在科技業打拼的人,我發現很多人一開始都在追求某種「完美劇本」,很像矽谷夢一樣,從台灣到美國,進入大廠,高薪工作。但袁顥的故事卻提醒我們,這個「完美劇本」未必適合每個人,正如他後半段反覆強調的:「Pick your poison」,去選擇、你要面對的問題。
人生沒有完美的選擇、完美的職涯、完美的走法,只有更適合或不適合的決定。無論是紐約還是舊金山,大公司還是新創,這些選擇都會帶來相應的挑戰和問題。
職涯從來就不是一條直線,不是要完全避免問題,是明智地選擇值得你投入時間和精力去解決的問題。很像袁顥最終回到了紐約,那個當初給他諸多挑戰的美國夢的起點,他面對這座城市的純粹多元,也不願意待在一個生活節奏過於單調的地方。
「你永遠都會有問題,但你可以去選擇你要面對哪樣的問題。」在這個人人都過分追求完美的時代,也許職涯選擇的智慧,就是學會選擇和接納那些「值得」的不完美。
Pick your poison,然後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