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 周南 •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荇菜(學名:Nymphoides peltata)是一種多年生的水生草本植物,屬於睡蓮科或水車前科。它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並常出現在詩經等作品中,尤其在《詩經·關雎》中以「採荇菜」象徵純潔、美好的愛情。
植物特徵
1. 形態特徵 葉片:荇菜的葉片呈圓形或心形,漂浮於水面,類似睡蓮的葉子,但較小。 花朵:花朵為金黃色,五瓣,盛開時十分明顯且美麗。 根莖:荇菜的根莖生長在水底,適應靜水或緩流水域。 2. 生長環境 荇菜常生長於湖泊、池塘、河流等靜水或緩流水的水域,喜歡光照充足且水質清澈的環境。它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常用於水域生態修復。
文化意義
1. 詩經中的象徵 在《詩經·關雎》中,「參差荇菜,左右流之」描繪了一幅女子採摘荇菜的畫面,象徵對愛情的追求與執著,流露出純真、美好的情感。 荇菜因其柔韌的特性,也被視為純潔與柔和的象徵。 2. 美學價值 荇菜被古人視為優雅的自然植物,常用來點綴詩歌的意境,表達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情懷。
現代用途
1. 觀賞價值 荇菜的葉片與花朵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常被用於庭園水池的美化。 2. 生態作用 荇菜能有效吸附水中污染物,對於改善水質和維護水生生態環境有重要作用。 總之,荇菜是一種集自然美與文化象徵於一身的植物,既有實用價值,又承載了中國古代文學的深厚情感內涵。
《莕菜之戀:河畔的對話》
【場景】 微風輕拂的河畔,晚霞灑落,水面浮著些許莕菜,綠意與波光交錯。 兩人並肩而坐,沉默良久。 她: 你記得嗎?我們第一次來這裡,也是這樣的傍晚。 那時水面像鏡子,你說我像一株浮在水上的莕菜,飄著卻不曾遠離。 他: 我當時沒想太多,只覺得你總是溫柔地陪在我身邊,像這些葉子,貼著水面,靜靜地,卻從未放棄陽光。 她: 我記得《詩經》裡說:「汎汎其景,疏瀾在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莕菜,是你採給我過的唯一一種水草,雖然不能吃,卻讓我懂了什麼叫心動。 他: 那首歌……你後來唱給我聽的, 「關關雎鳩,聲聲在心頭,思君如流水……」 我每次聽,都像你站在原野上,轉身看我一眼的那種心跳。 她(微笑): 其實我一直知道你是個不輕易說愛的人。 但那天你摘了那片莕菜給我,什麼都沒說,我就懂了。 他(低頭): 我以為愛,是陪你看盡水色,不必言語。 原來你一直在等我說出口。 她(看向遠方): 我不怪你,因為我知道雎鳩一直都在唱—— 那是愛的回音,只要你還記得,它就不曾消失。 他(輕聲): 那我們,就讓這首歌,唱一輩子吧。 不管走多遠,我都願意陪你,直到雎鳩不再鳴唱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