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半年,很多人應該都聽過或看過關於中國電商退貨亂象的報導。今天,我想從微觀到宏觀的視角,結合心理學與商業思維,深入探討這個大環境下的奇妙現象。
這個生態圈由以下五大要素組成:
幾乎全世界的電商平台生態要素都相似,但為何唯獨中國電商平台會演變成如此誇張的退貨亂象呢?
在本人智商有限的深思熟慮後,我認為核心原因可歸結於以下兩點:
這兩個主因猶如一個負能量飛輪,不停地高速旋轉,推動著整個亂象持續擴大。接下來,讓我們從開店商家的低價競爭開始,逐步解析這場退貨風暴。
大家應該都曾在淘寶或蝦皮購物。精美的產品照片、俊男美女的穿搭展示,加上直播主的激情推銷,讓人難以抗拒這些精心設計的心理誘惑。商家和平台聯手,營造出「不買就吃虧」的心理陷阱,讓消費者心甘情願地下單。
然而,真正的問題出現在開箱的那一刻——你期待的是一件時尚美麗的風衣,但拿到手的卻是一塊薄如蟬翼的廉價布料。最初,人們可能還會自嘲這種差距是因為自已不是帥哥或美女,但這個模式持續運轉下,商家發現這樣的模式竟然依然賺錢,反而吸引了更多劣質商家加入,劣幣驅逐良幣,讓平台上的劣質產品大行其道。
消費者在一次又一次的購物經歷中,信任被消耗殆盡,心理防線被擊潰,購物行為與對平台的信賴度急劇下降。此時,平台不得不介入,試圖修復這場信任危機。
當信任破裂,平台自然會採取措施穩住消費者,例如實施更嚴格的退貨機制、補貼運費、提供紅利點數,甚至推出「僅退款」政策。這一切初衷良好,旨在修復消費者信心並驅逐劣質商家。然而,當退貨機制優化到極致,卻反過來打破了商家與消費者的權益平衡。
消費者開始變得「聰明」(或說變壞?)。他們以「報復性購物」和「報復性退貨」來回應過往的消費損失。
「亂槍打鳥」的情況下,裁判也會變得失控。消費者把電商平台當成免費試衣間,將退貨視為天經地義的「權益」。
一些消費者甚至開始利用退貨政策租用特殊場合的服飾:校園表演服、婚禮禮服、萬聖節和聖誕節的節慶服裝。更有甚者,將購買的衣物與自己的舊衣物調包後退貨,形成一個「日日新衣」的免費穿新衣的模式。
此外,平台的湊單機制也催生了「湊單神器」的現象——消費者為了獲得湊單優惠而購買高價商品,退貨率卻高達90%以上。這些亂象顯示出消費者集體意識的力量已超越道德約束,導致整個市場愈發失衡。
隨著中國經濟低迷,電商生態圈內的平衡被徹底打破。儘管平台表面上成交額屢創新高,但實際扣除退貨後的獲利,情況十分殘酷。大量商家面臨高退貨率導致的經營困難,而網紅與直播主也因無法接到業配而收入銳減。
更令人擔憂的是,退貨浪潮對環境的衝擊:商品的浪費、退貨運輸的碳排放,以及資源的不可持續使用,正在形成一場隱形的環境災難。
同步推薦大家看Netflix 紀錄片《非買不可:消費大陰謀》
這部顛覆性的紀錄片揭露了各大品牌如何透過巧妙手段讓我們買個不停,而這樣的消費行為又對我們的生活及世界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非常推薦大家上 Netflix 看這部紀錄片
也歡迎大家觀看我對此影片的文章介紹
Netflix 紀錄片《非買不可:消費大陰謀》揭露消費陷阱與品牌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在這場混亂的退貨風暴中,無數商家倒閉欠款。但我預言,在2025年尾,會有一個新平台從亂世中崛起,解決上述問題,重建市場秩序。這個新平台的背後,或許正是現有三大平台之一的資金支持。這,就是富人的商業思維。
大家好~我是Higer未來觀察家
我們下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