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來聊聊為什麼是素養?什麼是本體素養?但是只能先簡單聊聊,因為這兩個都是值得好好討論跟介紹的主題。
前面稍有提過,AI人工智能帶來的衝擊和影響,而且這些都還只是剛剛開始,但是未雨綢繆,特別是家中有新生兒的家長,值得關注和思考未來的教育和人才發展方向!
許多年之前提出多元智能教育的美國學者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就已經指出,未来的学校需要強調的就是——核心素養。如果把核心素養放到学習裡面,孩子們需要學會什麼能力呢?就是學會面對復雜情境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對高速發展下的信息社會的能力。
從多年前開始,教育主管當局就開始宣揚,學習場域應該提供的是帶的走的能力,而所謂帶的走的能力在今日AI時代,更凸顯其重要性和意義!過去數百年在理性掛帥,獨尊科學、科技的發展運用下,連帶的影響、甚至決定了教育的內涵和學習方式,可是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卻可能使得學習累積的多數知識,顯得相對受限與不足,累積多時足以支撐自己的工作技能和經驗,可能瞬間失去價值,這一切都日以繼夜地引發當下在學學子以及組織工作者的焦慮。
數位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生活的實體世界早已不復過往,過去資訊匱乏,只要學會一套說法和論理便能說服別人,如今資訊多元龐雜,缺乏條理思考與批判難以服眾;過去解答是困難的,任何考試都只有單一標準答案,如今輸入「Google關鍵字」就有各種答案,「問對問題」比解答更重要。過去工作就是完成上司交辦的事項,如今雇主要的是主動解決問題的人才,不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機器人;面對如此巨大改變,父母、教育系統應該做何種準備,我們準備好了嗎?孩子是否已學會面對未來生存環境的能力了呢?
哈佛大學變革領導中心東尼.華格納在《哈佛大學這樣教出孩子競爭力: 未來人才一定要具備的7大生存能力》這本書中書給了我們一個可能的方向!
總結的說就是,「問對問題」比解答更重要!
哈佛大學變革領導中心主持人東尼.華格納,經過數百次與教師、家長、企業領袖、學生的晤談,歸結出一套核心求生技能,既適用於當今職場,也適用終身學習,他一共提出七項:
一、批判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跨網絡協力與影響力領導
三、隨機應變和靈活適應
四、積極主動和勇於創發
五、良好的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
六、接收資訊和分析資訊的能力
七、求知慾和想像力
前面提及的哈佛大學教育研究學者,更早之前也認為父母和老師,不要再寄望更多考試可以評量孩子潛能,一個會問問題、願意解決問題的人,才是未來需要的人才。他在接受訪談時被問到:你在一九八三年出版的《發現七種IQ》一書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論深深影響教育界。若是你有機會擔任一所國中小的校長,你會如何做呢?
他的答覆頗具參考價值,他說:我想先強調兩個重要的觀念。
第一,我們應該持續把狹窄的智能定義發展成多元智能。學校應該提供不同的素材和不同的教學方法,讓不同的智能可以有發展的空間。
第二,堅毅的性格應該在正向的層面上被不斷鼓勵。不僅是透過不同任務,讓學生有機會培養對挫折的耐受力!
以上我所提及的這些素質,就屬於本體素養的內涵,這些都可以從小透過各種不同的活動、遊戲,不斷地鼓勵、誘導和陪伴孩子去嘗試,也就是透過更多的活动,培養學子組織、整合、判斷、應用的能力。從腦神經科學發展的角度,從小做起,總比長大了再來調整修改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