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談說話藝術——荀子〈解蔽〉的論說技巧(上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家好,上回的韓非篇是否讓你收穫滿滿呢?今天說話藝術課的儒家代表,是於戰國學術中心稷下學宮擔任祭酒(註),還教過辯論高手韓非、李斯的思想家——荀子!筆者將透過他的〈解蔽〉分析荀子的辯論技巧,帶領大家窺其堂奧!

 

Step 1: 「引」人入文——大佬的話就是香,「引用」是加乘說服力的幫手。

 

你是否見過老師在你的作文評語寫:「內容深度不足,應善用名言佳句增加文章深度」?其實引用法除了增加內容深度外,還有別的關鍵加分因素喔!


讓我們仔細想想,一旦引用名言佳句會有哪些效果?筆者認為引用能讓人(讀者或聽眾)瞬間覺得你有在看書,而且,會讓人相信你非常了解你正在寫的或說的議題或討論重點。此外,在寫作或談話時能一邊輸出自己的想法,一邊引用他人語句的人,會讓人認為具備良好的理解力,更有經常閱讀的習慣。(註一)

 

荀子非常善於引用,這是他比韓非還突出的寫作特色。在〈解蔽〉一文中,他分段引用了不同經典文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第一,他非常博學,熟習每本他看過的書,還理解了當中的含義。第二,他懂得適當引用,避免落入「掉書袋」(註二)的缺點。

 

說到春秋戰國知識份子們最愛的書籍,那就非《詩經》(註三)莫屬了。當時儒家者流,更以《詩經》為經典必讀的作品,(註四)荀子的〈解蔽〉一篇就引了《詩》幫襯自己的道理,如〈解蔽〉第三段的後面:

 

成湯鑒於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長用伊尹,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夏王而受九有也。文王監於殷紂,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長用呂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遠方莫不致其珍;故目視備色,耳聽備聲,口食備味,形居備宮,名受備號,生則天下歌,死則四海哭。夫是之謂至盛。《詩》曰:「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此不蔽之福也。

 

〈解蔽〉的論旨可用首段第一句—「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人的通病,是被局部所蒙蔽,而不明白全面的道理。)—概括。題目〈解蔽〉的「蔽」字,就是人往往只看到部分觀點(一曲之理),而以為這就是大道(唯一真理)的迷失。這是他對戰國百家爭鳴,儒學不興的感慨;〈解蔽〉的「解」是分析「蔽」的成因之意,也是治療「蔽」的方法之意。文章第一段總論,第二段分析蔽的成因。

第三段荀子開始舉例說明君王中的蔽者與不蔽者,他先用君王中的蔽者(夏桀、殷紂),上面的文句是蔽者之後荀子舉的正例,也就是不蔽者(成湯、文王)。

第三段首句說:成湯看到夏桀(被他的寵妃和臣子蒙蔽後)的荒唐無度,知道主心慎治的道理,所以他重用伊尹這位良臣,維持正確的治國原則。這就是他之所以能取代夏桀得到九州天下的原因。

周文王看見殷紂王被蒙蔽後,既不重用人才,又施行暴政的可怕,所以主心慎治,重用呂望,不迷失正道,這是他最終能取代紂王得到天下的原因。正是因為成湯、文王沒有被蒙蔽,他們聖明的治理讓遠方的國家都送上貢品,他們的眼睛、耳朵、嘴、身體都享受好的待遇,百姓讚譽他們的美名,他們活著的時候百姓稱頌,離世後天下都為之難過,這才是極其偉大的君王。

《詩經》說:「鳳凰飛翔,牠的翅膀像堅實的盾,牠的鳴聲像悠揚的簫,聖王心中充滿喜樂。」這就是君王不被蒙蔽的福德。

 

我們可以發現,荀子舉完正面例子後,運用詩經文句渲染他所講的美好盛世,達到讓人相信不蔽之治的效果,我相信如果是戰國時期的國君讀到此處,他會開始聯想使用荀子的方法後,國家會有如詩經所言的強盛美好。也正是因為荀子在最後引用了詩經,而非直接結束,才更加深了我們對「不蔽之福」的想像,也更對他的「主心慎治」產生好奇,增加了解的興趣,而這些都是引用的魔力。

 

接著,荀子第四段舉例被蒙蔽的臣子(唐鞅、奚齊),前者蔽於追求權勢而驅逐才(戴驩);後者蔽於王位謀害自己的兄長(申生),都是被蒙蔽所害。而後文句與引用如下:

 

鮑叔、甯戚、隰朋仁知且不蔽,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祿與管仲齊。召公、呂望仁知且不蔽,故能持周公而名利福祿與周公齊。傳曰:「知賢之為明,輔賢之謂能,勉之彊之,其福必長。」此之謂也。此不蔽之福也。

 

上文提臣子的正面例子,鮑叔、寧戚和隰朋三個都是明智而不被蒙蔽的臣子,所以他們才能輔助管仲,並且和管仲享受同等的名利福祿。召公、呂望二人也是不被蒙蔽的臣子,所以能協助周公,並享用和周公相同的名利福祿。古傳寫著:「能識別賢良是明;能輔佐賢良是能。在知賢輔賢上盡心努力的人,他的福報必定長久。」就是在說不被蒙蔽的臣子啊!這是不被蒙蔽的福報。

從上文可以發現正例其實只是講了人名,對於這些臣子沒有具體描述,而且兩個例子的句型用語基本相同,如果舉完例子後就結束,會給人呆版、無趣的感覺,無法達到說服的效果,但荀子在後面又加入引用,讓效果翻轉了。他提到古書對明者、能者的看法,並且直呼:「這說的就是不蔽之臣啊!」讓人因為他的引用相信他的道理,也讓人相信古書上說的「其福必長」就是他所言的「不蔽之福」。看到這裡我們都不禁讚嘆荀子真是高明啊!

相比於之前提到的法家韓非,荀子引用的頻率真的非常高,說引用是荀子作文的秘密武器都不為過呢。既然都看到這了,不妨把〈解蔽〉開頭的「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人的通病,是被局部所蒙蔽,而不明白全面的道理。)背下來,下次運用到文章或談話中吧!


 (註)稷下學宮是戰國時位於齊國的學術中心,集合了各家各派的知識份子。而「祭酒」一職則相當於這個學術中心的總管理人,相當於現今研究院的院長或學會會長。

(註一):大考中心公布的佳作中,可見許多引用修辭,他們引用的文句,其實大多是課文,而且並不冗長。但如筆者所言,使用引用的作品會讓閱卷者認為理解力佳且熟習經典,所以不管使用多簡短的句子,只要引用得當,都會有加分效果。其實考生不必額外增加閱讀量,課文讀完後,挑出一些簡短的佳句,或閱讀《論》、《孟》時,記下一些短句,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等,平時練習將記好的句子用到作文裡,熟悉之後你會發現自己變得非常擅長引用修辭了。

(註二):掉書袋指引用過多,讓人覺得單純在炫耀自己的知識,而失去作文的質樸與真誠性。

(註三):《詩經》這個稱呼始於漢代,正式以《詩經》稱呼則在南宋初,漢代前原稱《詩》、《詩三百》。

 

(註四)在《左傳》裡,各種社交場合的描寫中,能看到各國官員直接引〈詩〉對話,彷彿是戰國時期的摩斯密碼,利用對〈詩〉的了解程度,他們能直接評斷對方的知識水平和對政治歷史的認識。此外,這也算是一種風尚或公開場合的禮儀表現,因為《詩》的婉曲特性,他們能隱誨地嘲諷、貶斥或評論時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非〈五蠹〉篇的議論技巧來到最終章, 今天要講述的是議論說服最核心的技巧。 Step 3  一針見血,不蔓不枝(註一)——找出議論成敗之關要,集中火力攻擊,才能強化說服力度。 議論說服最核心的技巧——圍繞主題以展開論點。趕快來看看吧!
想看懂文言文,就得先看懂文言文的句子。想看懂文言文的句子,就得先看懂句子裡的詞。 「但我就是看不懂那些詞啊!」 放心!這回將告訴你如何用「猜詞義」讀懂文言文的句子!
〈五蠹〉中運用的第二個技巧——「影響的極限化」,也可稱「後果的極限化」。或許,這個說話藝術是讓秦王贏政也被韓非打動的原因呢!當中到底藏著什麼神奇,讓我們看看吧!
這篇文章將循序漸進說明「讀文言文的步驟」! 這回,我們先解釋「讀文言文的步驟」,以及「整體理解」的閱讀原則,從大方向來談讀文言文的方法!
「溝通」,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議題,今年甚至有一檔節目——「全明星辯論會」,節目組強調希望透過這個節目,讓大家學到「好好說話」這個課題。如何恰當地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如何增強自己的論據以說服對方;如何運用舉例時事或譬喻讓自我觀點更淺顯易懂.......以上問題是現代人都需要好好思考、學習的。
文言文怎麼讀?中文系的人為什麼看得懂?他們到底怎麼看的?這系列文章將告訴你看文言文的方法!
韓非〈五蠹〉篇的議論技巧來到最終章, 今天要講述的是議論說服最核心的技巧。 Step 3  一針見血,不蔓不枝(註一)——找出議論成敗之關要,集中火力攻擊,才能強化說服力度。 議論說服最核心的技巧——圍繞主題以展開論點。趕快來看看吧!
想看懂文言文,就得先看懂文言文的句子。想看懂文言文的句子,就得先看懂句子裡的詞。 「但我就是看不懂那些詞啊!」 放心!這回將告訴你如何用「猜詞義」讀懂文言文的句子!
〈五蠹〉中運用的第二個技巧——「影響的極限化」,也可稱「後果的極限化」。或許,這個說話藝術是讓秦王贏政也被韓非打動的原因呢!當中到底藏著什麼神奇,讓我們看看吧!
這篇文章將循序漸進說明「讀文言文的步驟」! 這回,我們先解釋「讀文言文的步驟」,以及「整體理解」的閱讀原則,從大方向來談讀文言文的方法!
「溝通」,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議題,今年甚至有一檔節目——「全明星辯論會」,節目組強調希望透過這個節目,讓大家學到「好好說話」這個課題。如何恰當地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如何增強自己的論據以說服對方;如何運用舉例時事或譬喻讓自我觀點更淺顯易懂.......以上問題是現代人都需要好好思考、學習的。
文言文怎麼讀?中文系的人為什麼看得懂?他們到底怎麼看的?這系列文章將告訴你看文言文的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何為「君子」?以下將討論儒家特有的,人的言說方式對其德性發展可能有的形塑作用。
大舜如果碰到當面順從他的臣子,會引以為戒。孔子如果碰到討好他的人,會生氣氣。如果你們願意聽聽我真正的想法,就讓我來說一下吧。 天地洪荒之始,人們的智慧剛開。 三皇五帝承繼了上天的旨意(原文寫符籙,很有趣),夏朝跟商朝也按照著過去的經典行事。 然而……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孔子在《論語》中多次引用《詩經》中的詩句來補充他的語言,為他的觀點提供更具說服力的論證。
Thumbnail
傅佩榮:「對於中國的國學、哲學,要學就要學得透澈、精準,否則浪費時間、消耗生命,完全不值得,因此要從先秦儒家文本入手,不要理會宋明清學者的看法。」
記錄教授有關評論系上事務語錄十六則。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何為「君子」?以下將討論儒家特有的,人的言說方式對其德性發展可能有的形塑作用。
大舜如果碰到當面順從他的臣子,會引以為戒。孔子如果碰到討好他的人,會生氣氣。如果你們願意聽聽我真正的想法,就讓我來說一下吧。 天地洪荒之始,人們的智慧剛開。 三皇五帝承繼了上天的旨意(原文寫符籙,很有趣),夏朝跟商朝也按照著過去的經典行事。 然而……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孔子在《論語》中多次引用《詩經》中的詩句來補充他的語言,為他的觀點提供更具說服力的論證。
Thumbnail
傅佩榮:「對於中國的國學、哲學,要學就要學得透澈、精準,否則浪費時間、消耗生命,完全不值得,因此要從先秦儒家文本入手,不要理會宋明清學者的看法。」
記錄教授有關評論系上事務語錄十六則。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