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 來碗玫瑰臘八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小寒大寒,準備過年」,傳統在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前,會先迎接臘八節(農曆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民間有吃臘八粥(佛粥)祈求平安的習俗。

在古代中國,「臘」是淵源流長的年終祭祀活動, 東漢《風俗通》記載:

臘者,獵也。因獵取獸祭先祖,或者臘接也,新故交接,狎獵大祭以報功也。

所以「臘」就是打獵,用打來的野獸祭祀百神與祖先,向百神報告「年豐物阜」的好年景,感謝百神與祖先的福佑。

而因為臘祭在農曆十二月舉行,沿襲下來就把這處在冬末春初、新舊交接的農曆十二月稱「臘月」。

而自佛教傳進中國後,漢地相傳農曆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是釋迦牟尼佛的成道日,佛教寺院會在這天煮粥供佛,並分送十方善信,這一天就稱為「臘八節」。

因佛陀當年奉行苦行,日食一麻一麥,忍受飢餓的痛苦長達六年,形銷骨毀。當時因過度虛弱而倒地,於是接受牧羊女供養的乳糜,吃了乳糜後體力恢復,便端坐菩提樹下,終於在臘月初八日悟道。佛教徒便以臘八粥象徵這碗供養佛陀的乳糜,慶祝釋迦摩尼佛的成道。

唐宋以來就盛行臘八食粥的風俗,北宋《東京夢華錄》記載:

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念佛……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

南宋《夢粱錄》提到:

十二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各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亦名佛粥。

民間也盛行相互饋贈臘八粥以表達祝福,詩人陸游有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這一碗佛粥不但有佛祖的庇祐、人情的溫暖,還有歲末豐收的喜悅。

到了清代,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已大大擴延了原本的意涵,民間會以臘八粥祭祀祖先、分贈親友,甚至效仿佛門施粥救濟窮苦人家;吃臘八粥更成了宮廷盛事,皇帝、皇后賞賜給文武大臣臘八粥。

這結合了佛陀成道日的嘉祥與歲末感恩祭祖、慶祝豐收意涵的一碗粥,透過將各式各樣的五穀雜糧、時珍果品通通放進去煮在一碗粥裡,無論形式與內容都如此豐盛,寄寓著人們的感恩與祝福。

至於臘八粥作法為何?

《燕京歲時記.臘八粥》中曾詳細記載:

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其實臘八粥的做法相當隨意,可以依照自己現有的材料,加入各種五穀雜糧、堅果、果乾,湊到八樣以上即可。於是我們熬了一鍋加入了紅棗、枸杞、松子、栗子、菰米、薏仁、核桃、葡萄乾、桂圓的糯米粥,除了菰米比較難煮,要事先泡過,其餘的原物料只要放入電鍋熬煮就可以了。吃的時候再加點玫瑰糖或桂花炒糖調味即可;添上花香的玫瑰臘八粥最是香美應景,而且花糖有個脆脆的口感,讓臘八粥更好吃。

臘八粥的做法相當隨意,可以依照自己現有的材料,加入各種五穀雜糧、堅果、果乾,湊到八樣以上即可。

臘八粥的做法相當隨意,可以依照自己現有的材料,加入各種五穀雜糧、堅果、果乾,湊到八樣以上即可。

都說臘八粥要餽贈親友,就透過屏幕,請諸位花友一同來視吃這碗花香四溢的玫瑰臘八粥,敬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豐盛圓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餐芳譜——芳菲主人的沙龍
85會員
221內容數
是傳統花饌、現代花食與文人飲食的研發實踐者。 矢志將古老的文獻記載,還原為活生生的充滿美感與情意的體驗,再現古代文人宴與群芳宴的風華。在祭典召喚活色生香的花神,宴會裡有來自傳聞、典籍與想像等各種不可思議的百花料理。
2025/03/03
俗語云:「三月三,薺菜當靈丹」。春天正是薺菜開花結果的時節,不同於許多野菜的苦澀不適口,薺菜卻是以芳甘聞名,因此自古以來就備受文人推崇。本文分享如何辨識薺菜,還有實際採摘烹調薺菜餛飩與水餃的心得,對薺菜的食療功效也多所述及。
Thumbnail
2025/03/03
俗語云:「三月三,薺菜當靈丹」。春天正是薺菜開花結果的時節,不同於許多野菜的苦澀不適口,薺菜卻是以芳甘聞名,因此自古以來就備受文人推崇。本文分享如何辨識薺菜,還有實際採摘烹調薺菜餛飩與水餃的心得,對薺菜的食療功效也多所述及。
Thumbnail
2025/02/17
自宋代開始,桂花被譽為「天香」,取代了先前的肉桂,堂而皇之地進入了文人的審美殿堂;就連傳統的名花,如梅、蘭、菊都為之遜色。到了明清,開始出現了不少保留桂花食譜。本文旨在複刻一道明代高濂《遵生八箋》的一道桂花飲,能讓口齒留香,還能讓身體散發宜人體香的天香湯。
Thumbnail
2025/02/17
自宋代開始,桂花被譽為「天香」,取代了先前的肉桂,堂而皇之地進入了文人的審美殿堂;就連傳統的名花,如梅、蘭、菊都為之遜色。到了明清,開始出現了不少保留桂花食譜。本文旨在複刻一道明代高濂《遵生八箋》的一道桂花飲,能讓口齒留香,還能讓身體散發宜人體香的天香湯。
Thumbnail
2025/02/04
正月初七,是所謂的「人日」。民間有初七要吃七種不同蔬菜做羹的習俗,於是拿著竹篩就到園子裡採野菜去。早春時節野菜茁茂,隨便一採就超過了七樣,想起東坡先生曾提過用榧子來煮素羹,味更甜美的說法,於是做了一道別有風味的七菜羹。
Thumbnail
2025/02/04
正月初七,是所謂的「人日」。民間有初七要吃七種不同蔬菜做羹的習俗,於是拿著竹篩就到園子裡採野菜去。早春時節野菜茁茂,隨便一採就超過了七樣,想起東坡先生曾提過用榧子來煮素羹,味更甜美的說法,於是做了一道別有風味的七菜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元宵節,又叫做燈籠節,通常是在農曆正月十五這一天,標誌著春節慶祝活動的結束。這一天,家家戶戶會團聚在一起,賞燈、吃湯圓、猜燈謎,熱鬧非凡。 元宵節最具代表性的習俗就是吃湯圓。湯圓是由糯米粉做的圓形小球,裡面包著不同的餡料,像是甜的芝麻、紅豆,或者是鹹的肉餡,象徵團圓和幸福。無論是家裡自
Thumbnail
元宵節,又叫做燈籠節,通常是在農曆正月十五這一天,標誌著春節慶祝活動的結束。這一天,家家戶戶會團聚在一起,賞燈、吃湯圓、猜燈謎,熱鬧非凡。 元宵節最具代表性的習俗就是吃湯圓。湯圓是由糯米粉做的圓形小球,裡面包著不同的餡料,像是甜的芝麻、紅豆,或者是鹹的肉餡,象徵團圓和幸福。無論是家裡自
Thumbnail
農曆正月初九是天公生,對許多家庭來說,這是一個敬天祈福的重要日子。傳統上,家家戶戶會準備豐盛的供品,其中最常見的供品之一就是發糕,象徵步步高升、福氣滿滿。今年在正月初九剛好來到據點帶長者活動,讓長者們透過餐點實作,回憶起傳統節慶的溫暖,並藉機指導健康均衡的一餐該涵蓋哪些營養。 🧑‍🍳 健康
Thumbnail
農曆正月初九是天公生,對許多家庭來說,這是一個敬天祈福的重要日子。傳統上,家家戶戶會準備豐盛的供品,其中最常見的供品之一就是發糕,象徵步步高升、福氣滿滿。今年在正月初九剛好來到據點帶長者活動,讓長者們透過餐點實作,回憶起傳統節慶的溫暖,並藉機指導健康均衡的一餐該涵蓋哪些營養。 🧑‍🍳 健康
Thumbnail
傳統在農曆新年到來前,會迎接臘八節(農曆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民間有吃臘八粥祈求平安的習俗。這結合了佛陀成道日與歲末感恩祭祖、慶祝豐收意涵的一碗粥,寄寓著人們的感恩與祝福。臘八粥的做法很隨意,可依照現有的材料,加入五穀雜糧、堅果、果乾,湊到八樣以上即可。吃的時候再加點玫瑰糖或桂花炒糖調味更香美應景。
Thumbnail
傳統在農曆新年到來前,會迎接臘八節(農曆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民間有吃臘八粥祈求平安的習俗。這結合了佛陀成道日與歲末感恩祭祖、慶祝豐收意涵的一碗粥,寄寓著人們的感恩與祝福。臘八粥的做法很隨意,可依照現有的材料,加入五穀雜糧、堅果、果乾,湊到八樣以上即可。吃的時候再加點玫瑰糖或桂花炒糖調味更香美應景。
Thumbnail
冬至,習俗上會搓湯圓祭拜祖先。有關湯圓的製法有二,一是南方搓糯米粉揉成糰再包入餡料的作法;一是北方邊沾水邊滾動沾粉的元宵。今天分享的是古法所記載的元宵,以玫瑰堅果為餡,再分享一道唐代的元宵節時令飲食油錘,近似今日炸元宵的做法。
Thumbnail
冬至,習俗上會搓湯圓祭拜祖先。有關湯圓的製法有二,一是南方搓糯米粉揉成糰再包入餡料的作法;一是北方邊沾水邊滾動沾粉的元宵。今天分享的是古法所記載的元宵,以玫瑰堅果為餡,再分享一道唐代的元宵節時令飲食油錘,近似今日炸元宵的做法。
Thumbnail
中秋佳節是華人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慶祝,代表著團圓與豐收。在這個節日裡,人們慶祝的食物包括月餅、柚子和烤肉等,象徵著家庭的團聚與祝福。文章中提到中秋節的歷史與詩詞,並以王菲的歌曲《但願在人間》引出詩詞《水調歌頭》,為這個充滿詩意的節日增添了文化底蘊。祝大家中秋快樂!
Thumbnail
中秋佳節是華人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慶祝,代表著團圓與豐收。在這個節日裡,人們慶祝的食物包括月餅、柚子和烤肉等,象徵著家庭的團聚與祝福。文章中提到中秋節的歷史與詩詞,並以王菲的歌曲《但願在人間》引出詩詞《水調歌頭》,為這個充滿詩意的節日增添了文化底蘊。祝大家中秋快樂!
Thumbnail
◆活動日期:12月22日(五)~12/25(一) ◆節氣活動:12月22日(五)/節氣慶典:12月25日(一) 「冬至」晝最短,夜最長,嚴冬來臨。古代農耕時期,一年辛苦,期待秋收冬藏,穀物糧食積滿倉庫,人們在此時節休養進補恢復生息,準備過年的物品。民間習俗在冬至日吃湯圓,象徵圓滿、豐碩,並增添一
Thumbnail
◆活動日期:12月22日(五)~12/25(一) ◆節氣活動:12月22日(五)/節氣慶典:12月25日(一) 「冬至」晝最短,夜最長,嚴冬來臨。古代農耕時期,一年辛苦,期待秋收冬藏,穀物糧食積滿倉庫,人們在此時節休養進補恢復生息,準備過年的物品。民間習俗在冬至日吃湯圓,象徵圓滿、豐碩,並增添一
Thumbnail
我們將揭露立冬的神秘面紗,從古老的傳統到現代的實踐,一起來發掘這個節氣背後的豐富內涵和對我們生活的深遠影響。 立冬,不僅象徵著冬季的開始,更蘊藏著一系列改善運勢和健康的智慧。我將分享幾個簡單卻極其強大的立冬轉運法,從擺放鮮花到吃糯米食品的背後含義,每一個動作都有其特別的意義。
Thumbnail
我們將揭露立冬的神秘面紗,從古老的傳統到現代的實踐,一起來發掘這個節氣背後的豐富內涵和對我們生活的深遠影響。 立冬,不僅象徵著冬季的開始,更蘊藏著一系列改善運勢和健康的智慧。我將分享幾個簡單卻極其強大的立冬轉運法,從擺放鮮花到吃糯米食品的背後含義,每一個動作都有其特別的意義。
Thumbnail
農曆新年是華人文化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它不僅代表著一個新的開始,更是一個家庭團聚和社區慶祝的時刻。在這個節日裡,就是要吃好東西~
Thumbnail
農曆新年是華人文化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它不僅代表著一個新的開始,更是一個家庭團聚和社區慶祝的時刻。在這個節日裡,就是要吃好東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