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的週邊經濟學:用一條圍巾打開欲望的大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一條圍巾,打開欲望的大門

當你走進一家奢侈品店,哪怕只是想隨便逛逛,迎接你的卻是另一種氛圍:柔和的燈光、精緻的擺設,每一件商品都在無聲地說,「我是改變你生活的答案。」你環顧四周,也許覺得那些高昂的包包、外套距離遙不可及,但在某個角落,一條圍巾、一瓶香水,卻似乎在低聲耳語:「我不一樣,我是你能帶回家的夢想。」

為什麼奢侈品總能用一件小物,擊中人心?這些低價週邊產品,不僅是商家的獲利工具,更是一把鑰匙,讓你一步步推開奢侈品牌的大門,走進那個「觸手可及的夢想」。但這份看似簡單的誘惑,背後卻隱藏著對人性深刻的洞察與博弈。

你可能以為自己只是為了一條絲巾掏了腰包,但實際上,真正被觸動的,是深藏於心中的渴望與認同感。這不僅是一場交易,更是一場有計劃、有節奏的心理遊戲。而我們,早已甘之如飴。


奢侈品的夢想入口:低價週邊的心理魔力

奢侈品牌的核心價值,在於創造一種「高不可攀的誘惑感」。它讓消費者相信,擁有這個品牌就能觸及更高的生活層次。然而,高昂的價格讓多數人止步於夢想的邊緣,這時,價格相對親民的週邊產品,便成了進入奢侈品世界的第一扇門。

1. 建立心理連結:從「擁有一部分」開始

消費者無法一次購入萬元以上的包包,但能以數千元買下一條圍巾或香水。這種心理過程非常微妙:儘管週邊產品並不等同於核心產品,但它讓消費者感到自己「進入了品牌的世界」。這種部分擁有的滿足感,巧妙地緩解了無法負擔昂貴產品的挫敗感。

比如,一位大學生可能無法購買Chanel的經典包,但她卻可以選擇一支Chanel的口紅,並透過這個產品感受到品牌的魅力。對她而言,這不是一支普通的口紅,而是她通往「高端生活」的一張入場券。

2. 社交符號的微縮版本

奢侈品的吸引力,不僅來自產品本身,更來自於它承載的社會符號。當你戴著印有Burberry格紋的圍巾、手持Hermès的皮革筆記本時,這些物品成為了你的身份象徵,讓你在社交場合中脫穎而出。

然而,並非每個人都能擁有一款Birkin包,但大部分人卻能以一條Hermès絲巾進入這個圈子,並感受到來自他人的認同與羨慕。週邊產品的價格門檻,正是介於「可負擔」與「體現品味」之間,讓消費者得以輕鬆獲得這份社交優勢。


「漸進式消費」:奢侈品商的長線布局

低價週邊產品不僅是消費者的「心理安慰」,更是奢侈品商家對人性深刻洞察後設計出的消費階梯。

1. 欲望的種子:逐步拉近核心產品

對於奢侈品品牌而言,低價週邊不僅僅是銷售目標,更是一場持久的消費培養。當消費者購買了一條Gucci的皮帶,她的心態已經從「我無法負擔這個牌子」轉變為「我開始擁有它」。這種心理突破,為未來更高價商品的消費埋下了伏筆。

案例:曾有研究指出,購買過奢侈品週邊產品的消費者,更容易在日後購入核心產品。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行為引導:當你對一個品牌建立起情感連結後,願意為它投入的金額也會逐漸提升。

2. 消費慣性的培養

消費行為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慣性」。一次小額的奢侈品消費,或許看似隨興,但它可能成為消費者「習慣購買該品牌」的起點。品牌透過週邊產品,將奢侈品的消費體驗變得更加日常化,例如:

• 香氛蠟燭:為家居空間增添品牌氣息。

• 筆記本:讓日常工作的每個瞬間都被奢侈品品牌包圍。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消費,不僅提高了品牌的曝光率,更讓消費者逐步建立對品牌的依賴感。


情感經濟的核心:品牌故事與身份認同

週邊產品的成功,並非僅靠價格與符號,它還深深紮根於人類對「情感」與「故事」的需求。

1. 品牌故事的延伸

每一件週邊產品,都是品牌故事的具象化。例如,Dior的香水系列「真我」以自由與自信為主題,讓消費者在使用香水時,能與品牌宣傳的理念產生共鳴。

這種情感的連結,讓消費者覺得購買週邊產品不僅僅是消費,更是參與了一場共同的品牌文化體驗。

2. 身份認同的塑造

女性消費者往往將奢侈品作為自我表達的一部分。當她購買週邊產品時,不僅是擁有了實物,更是在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

例子:購買一條Louis Vuitton的圍巾,可能是為了證明「我有品味」,購買一支Dior的口紅,則可能是為了傳遞「我注重自己的形象」。每一次選擇,背後都有消費者對自我身份的期待與定義。

奢侈品的週邊產品,從來不只是「賺小錢」的工具,而是品牌透過情感、符號與心理需求,精心編織出的夢想入口。在這場人性與欲望的博弈中,消費者可能心甘情願地進入,也可能在某個時刻質疑這場遊戲的本質。

當欲望滿足後,是否還能找回真實的自己?


但當消費者逐步深入這場遊戲,開始為「擁有奢侈品」而興奮時,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浮現:這樣的購買行為,究竟是滿足了真實的自我需求,還是屈從於外界對身份與地位的期望?


從滿足到焦慮:當奢侈品成為社會壓力

1. 週邊產品的心理陷阱

奢侈品的週邊產品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它們價格相對低廉,卻能提供「奢華的錯覺」。然而,這份錯覺一旦與社會期待掛鉤,就可能變成一種內心的焦慮。例如:

• 當你第一次買了Dior的唇膏,或許感到滿足,但很快便會發現,這樣的小物件在群體中並不足以帶來「認可感」。

• 下一步,你可能會開始考慮更高價的手袋或鞋子,因為「唇膏的附屬地位」讓你感到自己還不足夠融入這個圈層。

這種層層遞進的消費行為,從表面看是購買能力的提升,但實際上卻容易陷入「消費階梯」的無限循環:你以為下一件商品就能滿足自己,但真正的需求,卻早已被社會期待取代。

2. 身份焦慮與價值迷失

週邊產品的成功,在於它將品牌的價值稀釋到可負擔範圍內。然而,這樣的稀釋對消費者來說,並不一定總是帶來正向的影響:

• 消費者的身份焦慮:當周遭人群開始追求更高價、更稀有的產品時,自己所擁有的那件「入門款」,反而成了一種壓力的來源。例如,手持Coach的包包時,可能會不自覺與拿著Hermès的人比較,進而感到自卑。

• 對自我價值的錯誤評估:當消費者將奢侈品的品牌價值與自我價值捆綁後,會陷入一種錯誤的思維——「擁有品牌,才能體現自己」。久而久之,購物的意義不再是滿足個人需求,而是對他人目光的回應。


如何在奢侈品世界中找到真正的滿足?

面對奢侈品的誘惑,女性消費者該如何在追求美好生活與避免價值迷失之間找到平衡?答案並非放棄消費,而是學會如何透過購買,讓自己真正感到滿足,而非淪為品牌策略的受害者。

1. 重新定義「擁有」的意義

購買奢侈品並不是錯,但更重要的是反思這樣的行為是否符合自己的真正需求。例如:

• 實用性 vs. 虛榮心:一條Gucci的圍巾,是否能在你的日常穿搭中帶來更多自信?還是純粹為了「在人群中被注意到」?

• 情感價值 vs. 社會期待:購買一件商品,是因為它讓你感到快樂,還是因為你想要融入某個特定圈層?

當消費行為能夠回歸自我需求,而非外界壓力時,才真正實現了「擁有的意義」。

2. 透過「選擇」而非「追隨」彰顯個性

奢侈品的魅力之一,在於它提供了一種品味的象徵。但真正的品味,不是盲目追隨潮流,而是有選擇地購買符合自己風格的物品。例如:

• 一位女性可能會選擇一雙Valentino的高跟鞋,因為它的設計完美契合她的婚禮風格,而非因為它是「網紅爆款」。

• 另一位女性則可能偏愛Chanel的絲巾,因為它讓她聯想到母親的優雅品味,而非因為它能在社交場合中引人注目。

透過有意識的選擇,消費者能夠擺脫品牌營銷對人性的操控,將購物行為轉化為一種個性化的表達。


從「消費階梯」到「情感階梯」:超越品牌的思考

奢侈品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滿足了人類對「情感」與「故事」的需求。然而,當品牌利用這些需求將消費者引入「無限循環的階梯」時,我們是否有勇氣說:「我該停下來了。」

1. 向內探索:消費之外的滿足感

• 情感記憶:與其追求最新款包包,不如尋找那些能讓你感受到溫暖的物品。例如,一件手工製作的飾品,可能比一條高價的珠寶項鍊更能勾起你珍貴的回憶。

• 自我價值:當我們的快樂不再依賴於他人的認可,才能真正感受到內心的自由。試著問自己:如果沒有這些品牌標籤,我的價值在哪裡?

2. 向外表達:讓消費為自己服務

• 學會節制:每次購買前,問問自己這件商品是否能為生活帶來長久的價值。避免因情緒化消費而讓自己陷入經濟壓力。

• 支持本地創意品牌:台灣有許多優質的設計師品牌,它們同樣能提供高品質與個性化的商品,且往往更能展現你的獨特眼光。


從消費到自我擁有的深層轉化

當我們凝視奢侈品,奢侈品也在試圖掌控我們的目光。但真正值得思考的是,擁有它們的過程,究竟是在滿足內心的渴望,還是在掩飾某種未被解決的不安?

奢侈品的存在,絕非罪惡。它們以卓越的設計與品牌故事,為生活增添了一抹光彩。然而,過於頻繁地依賴這些符號,我們或許已在無形中被它們塑造,甚至忘了自己的本質,我們的價值,從來不應僅靠外在物品來定義。

購物不應該是一場與他人較量的競賽,而應是一次與自我的對話。當你選擇一件物品時,它是否真的能為你帶來滿足?當你戴上那條昂貴的圍巾時,你是否感受到愉悅,而非內心的小小虛榮?

真正的「奢侈」,是從容與自由。它來自於你不再急於追逐外界的認可,而是能夠冷靜選擇,將消費化作對自我價值的投資。當我們能看透品牌營銷的表象,懂得讓商品為生活服務,而非成為生活的負擔時,才真正擁有了奢侈品的意義。


你的人生,永遠比任何品牌都要珍貴。與其渴望一條印有Logo的圍巾,不如開始練習欣賞沒有標籤的自己,那份獨一無二的氣質,才是真正值得珍藏的奢侈品。

如果你覺得這段文字讓你得到了片刻的啟發,那麼邀請你加入我們的《點亮計畫》。加入後除了能支持創作者,還可解鎖更多付費文章,用微小的力量一起點亮更多人的生命。我們相信,每一個閱讀的瞬間,都能為世界帶來一點溫暖和力量。

avatar-img
140會員
228內容數
脆上累積超過 6,000 萬次閱讀、100 萬次互動,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的共鳴與思考。從軍旅生涯到全職創作,我書寫職場、愛情、人心,每一篇文章,都是對現實的觀察與體悟。如果你也在尋找深度內容,文章訂閱制已開放,更多長文與解析,寫給願意思考的你。尊重創作,嚴禁未註明出處之轉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星巴克曾以高端品味與儀式感打動消費者,但頻繁的「買一送一」促銷是否稀釋了品牌價值?本文探討促銷對星巴克形象與顧客忠誠度的影響,從儀式感的消失到品牌價值的流失,深入分析短期銷售與長期定位之間的博弈。星巴克需要找回那份讓人願意買單的靈魂,重塑品牌價值,讓咖啡不僅是商品,更是生活中的獨特享受。
人生就像一場無限博弈,每一步選擇都改寫未來的軌跡。穩定成熟的賽道,提供安全感與社會認可,但競爭壓力令人窒息;挑戰未知的新賽道,充滿風險卻也孕育無限可能。你該選擇循規蹈矩,還是突破框架?本文將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節奏,走出一條真正意義非凡的道路。選擇,從來不是終點,而是無限博弈中的開始!
台灣社會表面充滿翻轉命運的可能,但背後卻隱藏著固定的階層屏障與內耗結構。上層以規則掌控全局,中層在內卷中疲於奔命,基層則在「希望幻象」中奮力掙扎。本文剖析三層階級的博弈策略,揭示台灣金字塔結構的穩定代價,並探索其中的矛盾與隱憂。
這篇文章探討真誠在人際關係中的重要性,從人性的需求、真誠的優勢、真誠的力量、真誠的智慧以及真誠的回報等多個面向深入分析,說明真誠如何幫助建立高質量、長久的人際關係,並呼籲讀者支持『點亮計畫』。
人生不是百米衝刺,而是馬拉鬆。別在意別人的速度,找到自己的節奏,專注於目標,持續努力,最終會抵達屬於你的風景。本文探討了人生的複利效應,以及如何找到自己的跑道,並鼓勵讀者加入《點亮計畫》。
一位全職文字創作者分享其創作理念與歷程,透過真誠的文字觸動數千萬讀者,並呼籲讀者支持其持續創作。
星巴克曾以高端品味與儀式感打動消費者,但頻繁的「買一送一」促銷是否稀釋了品牌價值?本文探討促銷對星巴克形象與顧客忠誠度的影響,從儀式感的消失到品牌價值的流失,深入分析短期銷售與長期定位之間的博弈。星巴克需要找回那份讓人願意買單的靈魂,重塑品牌價值,讓咖啡不僅是商品,更是生活中的獨特享受。
人生就像一場無限博弈,每一步選擇都改寫未來的軌跡。穩定成熟的賽道,提供安全感與社會認可,但競爭壓力令人窒息;挑戰未知的新賽道,充滿風險卻也孕育無限可能。你該選擇循規蹈矩,還是突破框架?本文將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節奏,走出一條真正意義非凡的道路。選擇,從來不是終點,而是無限博弈中的開始!
台灣社會表面充滿翻轉命運的可能,但背後卻隱藏著固定的階層屏障與內耗結構。上層以規則掌控全局,中層在內卷中疲於奔命,基層則在「希望幻象」中奮力掙扎。本文剖析三層階級的博弈策略,揭示台灣金字塔結構的穩定代價,並探索其中的矛盾與隱憂。
這篇文章探討真誠在人際關係中的重要性,從人性的需求、真誠的優勢、真誠的力量、真誠的智慧以及真誠的回報等多個面向深入分析,說明真誠如何幫助建立高質量、長久的人際關係,並呼籲讀者支持『點亮計畫』。
人生不是百米衝刺,而是馬拉鬆。別在意別人的速度,找到自己的節奏,專注於目標,持續努力,最終會抵達屬於你的風景。本文探討了人生的複利效應,以及如何找到自己的跑道,並鼓勵讀者加入《點亮計畫》。
一位全職文字創作者分享其創作理念與歷程,透過真誠的文字觸動數千萬讀者,並呼籲讀者支持其持續創作。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Luxury」的廣義定義和狹義定義,以及其在社會性和消費者期待方面的特徵。講述了高奢精品集團對於產品經營的策略、消費者對於物件的期待與應用哲學以及設計師與匠人對於工藝創意的執著。最終提到了高奢品牌推出的產品不一定在視覺上讓人感到愉悅的微妙弔詭。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關注二手名牌包市場的投資價值。二手包不僅具有環保和收藏價值,還具有穩定的市場需求和情感價值。掌握收購和買賣技巧,可以在這個充滿魅力的市場中,發現更多的投資機會。
Thumbnail
為何奢侈品牌商品可以賣的如此高價,但許多消費者還是趨之若鶩?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透過以「錨點」策略來進行說明,這是一種讓消費者產生錯覺的行銷策略 -:透過產品組合的安排,讓消費者覺得昂
Thumbnail
之前與朋友聊起品味與美感養成的話題。講到養成需要金錢支持,但又「不只那樣」——品味與美感,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生的務實行為。
Givenchy體現率性張揚特質;比如,即興手法的貓咪圖案,刻意從衣袖下裁出袖孔,展示著高級訂服般的篷斗特色的長版外套和大衣;而呼應水晶吊燈,綴有有水晶和珍珠點綴的刺繡面料西褲,恰成成鮮明對比。  
Thumbnail
時尚產業相信是蠻多喜歡流行的人的夢想,你也是其中之一嗎?如果是,那妳一定跟我一樣有過這樣的疑問:「到底國內品牌和外商有什麼不同呢?後者似乎更國際化?」是的,外商確實需要更好的外語能力,也會有更多跟台灣以外同事或廠商溝通的機會。不過,在選擇之前你該思考的是:你能獲得什麼?
Thumbnail
時尚企劃工作包含商品企劃、拍攝企劃、時尚行銷企劃,需要的能力不只是拍照和時尚造型,更需對時尚品牌精髓有整合能力。迷思包含時尚企劃只做穿搭造型、必須選擇在奢侈品品牌工作等,實際上時尚企劃在不同領域有廣泛運用。
Thumbnail
你買過名牌包嗎? 或是,買過所謂的精品、奢侈品? 我的第一個精品小物是Coach的龥匙圈,上面有品牌字樣的logo跟一些墜飾,售價一千多元,在我初入職場,當時興起精品代購風潮,我請美國的朋友幫忙購入。
Thumbnail
自二戰結束以來各種新穎的奢侈品,像是豪華汽車、名牌皮包、個人用電腦、ACG模型、乃至於生產價格極低的集換式卡牌。儘管標榜高價值,但是其中許多仍然在全球化時代通過在中國生產以壓低成本,並通過維持同樣的價格的方式來拉高利潤,並以此狠狠的薛了奢侈品愛好者們的錢。 但這並不是持久的,因為隨著新一波的國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Luxury」的廣義定義和狹義定義,以及其在社會性和消費者期待方面的特徵。講述了高奢精品集團對於產品經營的策略、消費者對於物件的期待與應用哲學以及設計師與匠人對於工藝創意的執著。最終提到了高奢品牌推出的產品不一定在視覺上讓人感到愉悅的微妙弔詭。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關注二手名牌包市場的投資價值。二手包不僅具有環保和收藏價值,還具有穩定的市場需求和情感價值。掌握收購和買賣技巧,可以在這個充滿魅力的市場中,發現更多的投資機會。
Thumbnail
為何奢侈品牌商品可以賣的如此高價,但許多消費者還是趨之若鶩?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透過以「錨點」策略來進行說明,這是一種讓消費者產生錯覺的行銷策略 -:透過產品組合的安排,讓消費者覺得昂
Thumbnail
之前與朋友聊起品味與美感養成的話題。講到養成需要金錢支持,但又「不只那樣」——品味與美感,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生的務實行為。
Givenchy體現率性張揚特質;比如,即興手法的貓咪圖案,刻意從衣袖下裁出袖孔,展示著高級訂服般的篷斗特色的長版外套和大衣;而呼應水晶吊燈,綴有有水晶和珍珠點綴的刺繡面料西褲,恰成成鮮明對比。  
Thumbnail
時尚產業相信是蠻多喜歡流行的人的夢想,你也是其中之一嗎?如果是,那妳一定跟我一樣有過這樣的疑問:「到底國內品牌和外商有什麼不同呢?後者似乎更國際化?」是的,外商確實需要更好的外語能力,也會有更多跟台灣以外同事或廠商溝通的機會。不過,在選擇之前你該思考的是:你能獲得什麼?
Thumbnail
時尚企劃工作包含商品企劃、拍攝企劃、時尚行銷企劃,需要的能力不只是拍照和時尚造型,更需對時尚品牌精髓有整合能力。迷思包含時尚企劃只做穿搭造型、必須選擇在奢侈品品牌工作等,實際上時尚企劃在不同領域有廣泛運用。
Thumbnail
你買過名牌包嗎? 或是,買過所謂的精品、奢侈品? 我的第一個精品小物是Coach的龥匙圈,上面有品牌字樣的logo跟一些墜飾,售價一千多元,在我初入職場,當時興起精品代購風潮,我請美國的朋友幫忙購入。
Thumbnail
自二戰結束以來各種新穎的奢侈品,像是豪華汽車、名牌皮包、個人用電腦、ACG模型、乃至於生產價格極低的集換式卡牌。儘管標榜高價值,但是其中許多仍然在全球化時代通過在中國生產以壓低成本,並通過維持同樣的價格的方式來拉高利潤,並以此狠狠的薛了奢侈品愛好者們的錢。 但這並不是持久的,因為隨著新一波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