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女性主義(二):擺脫本質論和再現支配的第三條路徑,從Ortner的解決方法出發

台灣女子簡阿貞-avatar-img
發佈於永續的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 女人受壓迫與自然受壓迫有重大關聯。
2. 了解其中關聯的性質,才能充份了解女人與自然所受的宰制。
3. 女性主義理論與實踐必須含生態/環境觀點。
4. 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必須包含女性主義觀點。(註1,p.347)


  上一篇我們提到,雖然大部份生態女性主義者都同意沃倫(Karen Warren)提出的以上假設,也基本上同意魯瑟(Rosemary Radford Ruether)所認為的:「在一個一直以支配為基本關係模式的社會裡,女人不可能解放」(註1,p.346),並且也因此在策略上與環保主義、生態主義拉成同一戰線,共同揭露和對抗以男性為中心的支配關係。然而在過程中,不僅是生態女性主義與環保主義之間爭執女人和自然孰更重要、更迫切,在生態女性主義者內部亦存在許多意見分歧。尤其在「1. 女人受壓迫與自然受壓迫有重大關聯」以及「2. 了解其中關聯的性質,才能充份了解女人與自然所受的宰制」的處理上,女人與自然如何關聯,會不會重新導向本質論,使女人本應如此?一直是內部論者必須直面的問題。


  對此,金恩(Ynestra King)指出相關論述的三大方向:

認識到女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以及女人在自然與文化間如橋梁般的位置,為生態女性主義設定了三個可能的方向。一是將女人徹底整合到文化和生產領域裡,以切斷女人-自然的關聯。二是重申女人-自然關聯,提出女人的秉性不僅有異於、甚且優於男性文化。三是利用女人-自然關聯來造「一種不同的文化和政治,這將會本能的、靈性的,以及理性的知識形式......並創造一個自由、合乎生態的社會」藉此改變女人-自然關聯。(註1,p.349)

可以見得「女人-自然」所觸碰的,其實是照見其「男人-文化」這組對立面的二元論問題。而金恩指出的第三條路徑正試圖解消這個問題,將女人與自然關聯,但又不使自然成為女人的限制,由此產生一種獨有的社會面貌來與「男人-文化」平行,兩組不分高低優劣,亦無宰制或支配的權力結構,自然,也就與女人一起擺脫了壓迫。


***


  這個更合乎生態且擺脫支配關係的第三條路,讓我們回歸到女人的身體來談。


  歐特納(Ortner)在1974年〈女之於男如同自然之於文化?〉中解釋到女人地位為何次於男人,他認為女人的身體和心理在象徵意義上被等同於自然。女人擁有專門養育小孩的身體:乳房和月經,故直接與小孩關聯起來成為照顧者,其社會角色被限制在家庭內,同時提供男人和小孩情感支持、養育照顧,並使小孩社會化。女人的地位高於「小孩-自然」卻又低於「男人-文化」,女人成為「中介」,負責調和小孩的自然野性,使之文化化,成為「有教養的人」,卻又無法擺脫自身的自然性,使相對於男人時,女人永遠都是次等的。而歐特納認為,文化優於自然的預設是社會建構的結果。若要改變女人的處境,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從社會現實改造,使女人能夠走出家庭,擺脫絕對的中介者角色;二是同時認可女人特殊的生理結構和概念意識,承認其背負著模稜兩可的象徵包袱(註1,p.350)。

  不少批評者,如MacCormack,則認為歐特納的說法將女人的氣質和角色重新歸因於生物特性(註2,p.301),讓女性主義走到現在的成果又退回到我們不想接受的「女人天生如此,所以應該...」的本質論主張。這樣的批評與擔憂,其實來自對歐特納的誤解,歐特納並沒有說女人的氣質與社會角色完全得自生物特性,反倒試圖解釋為什麼社會建構、去操弄女人的地位是容易的。這點,我們回過頭看歐特納提出的兩個解決方案便能發現是相互呼應的。

  歐特納作為第一位將女人與自然起來關聯的生態女性主義者,過去研究多將其論述和提出的兩種解決方法視作文獻回顧的一小部份,未多加著墨理論背後的思路,我覺得是較為可惜的。特別是早在歐特納的兩種解決方案中,我們可以依稀看到走出金恩所說的第三條路的可能性。讓我們再次回顧,第一種方法是打破社會建構的慣常,然而在父權結構穩固的社會中是有難度的。至於第二種,或許才是歐特納真正的觀點,一個更根本的解決方式,亦即認可女人身體和意識的模稜兩可性。


  現在,針對「女人-自然」如何發生,以及女體、自然為何皆被貶於次等,我們多了女體的模稜兩可性作為線索。


註記

  1.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4160?gad_source=1&gclid=Cj0KCQiAhbi8BhDIARIsAJLOludOq5mbQ98DzspfQhg97J4B0lF7bVN4IeiZlQTa6vBUCyH8WUk61Q8aAuS-EALw_wcB
  2. https://jwgs.psc.ntu.edu.tw/article/%E7%94%9F%E6%85%8B%E5%A5%B3%E6%80%A7%E4%B8%BB%E7%BE%A9%EF%BC%9A%E9%80%A3%E7%B5%90%E6%80%A7%E5%88%A5%E5%A3%93%E8%BF%AB%E8%88%87%E7%89%A9%E7%A8%AE%E5%A3%93%E8%BF%AB%E7%9A%84%E5%A5%B3%E6%80%A7%E4%B8%BB/




【延伸閱讀】

生態女性主義(一):2015年,與永續SDGs連結

永續,從他者的倫理學開始(一):動物有沒有臉?

永續,從他者的倫理學開始(二):存在於臉之中的溝通性

永續,從他者的倫理學開始(三):在人之外,融於大地的面容

avatar-img
16會員
81內容數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女子簡阿貞 的其他內容
  而之所以閒聊去講這些刻板印象的話,可能正在於它是刻板印象,大家都對它有感,能夠快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一年又過去了,2024年的最後一個月反覆在快要發燒之間,烘烘熱熱、全身痠痛,味覺好像也跟著變了。常吃的腿排、常喝的咖啡、常相處的人,吃/聞起來味道變的強烈,是那種肉的味道--對我來說臭臭的--聞久了會暈眩,吃下去會反胃,碗裡的雞腿排變成屍塊。
  在理財課程上老師呼籲男學員們,如果有女友或未來有太太的話,每個月的「安太座基金」非常重要,最好每個月規劃這筆費用,非常好用,可以解決許多事情。課後同事們討論這筆費用,有先生的女同事對新婚有太太的男同事說各種好處,簡單來說,讓先生花錢買單何樂而不為呢,我開心他也好過。
  北捷美工刀傷人事件後,想到之前曾和身邊的人討論到「精神病患殺人無罪」的爭議。但那次討論的經驗不是很好,到最後變得很無力,我們都找不到理解彼此的交集,就只是各說各話而已。
  前陣子和朋友聊到對政治的態度,他覺得政治很複雜,其中有各種操作和糾葛,還要費心去了解各種不公不義的事件始末,他沒有心力去了解這麼多,光是上班、生活就已經很累了。然而同時他也感到有點使不上力,在投票時因為事前功課做得不夠,憑著對政黨的印象來投,對自己的決策感到懷疑。
  在十年前鄭捷事件之後,江子翠站再次發生傷害事件,2024年11月08日,一名年約40歲的王姓女子以隨身攜帶的美工刀劃傷一名17歲男高中生臉部。女子原擔任理貨員,因前份工作關係隨身攜帶美工刀,失業沒多久的他在搭乘捷運時似乎與不認識的男高中生對到眼,認為對方說他壞話,故引起犯意。
  而之所以閒聊去講這些刻板印象的話,可能正在於它是刻板印象,大家都對它有感,能夠快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一年又過去了,2024年的最後一個月反覆在快要發燒之間,烘烘熱熱、全身痠痛,味覺好像也跟著變了。常吃的腿排、常喝的咖啡、常相處的人,吃/聞起來味道變的強烈,是那種肉的味道--對我來說臭臭的--聞久了會暈眩,吃下去會反胃,碗裡的雞腿排變成屍塊。
  在理財課程上老師呼籲男學員們,如果有女友或未來有太太的話,每個月的「安太座基金」非常重要,最好每個月規劃這筆費用,非常好用,可以解決許多事情。課後同事們討論這筆費用,有先生的女同事對新婚有太太的男同事說各種好處,簡單來說,讓先生花錢買單何樂而不為呢,我開心他也好過。
  北捷美工刀傷人事件後,想到之前曾和身邊的人討論到「精神病患殺人無罪」的爭議。但那次討論的經驗不是很好,到最後變得很無力,我們都找不到理解彼此的交集,就只是各說各話而已。
  前陣子和朋友聊到對政治的態度,他覺得政治很複雜,其中有各種操作和糾葛,還要費心去了解各種不公不義的事件始末,他沒有心力去了解這麼多,光是上班、生活就已經很累了。然而同時他也感到有點使不上力,在投票時因為事前功課做得不夠,憑著對政黨的印象來投,對自己的決策感到懷疑。
  在十年前鄭捷事件之後,江子翠站再次發生傷害事件,2024年11月08日,一名年約40歲的王姓女子以隨身攜帶的美工刀劃傷一名17歲男高中生臉部。女子原擔任理貨員,因前份工作關係隨身攜帶美工刀,失業沒多久的他在搭乘捷運時似乎與不認識的男高中生對到眼,認為對方說他壞話,故引起犯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女人的大腦,會因為看到嬰兒的臉部表情就比較有反應。科學家現在驗證這個假說。這表示演化讓女性適合當嬰兒的照顧者,但也就演變出男女不平等的分工,讓女生被綁在「母職」的「天賦」。
育兒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只是社會怪罪的都是女性沒有教好孩子,但是難道男人射完一發精子,就沒他的事了嗎? 自己找到自己的生活價值,自己認同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當你自己愛自己時,社會的畸形框架與道德綁架, 才不會影響你,不論你是男是女,或對於孩子來說你是爸爸、媽媽、或是養育的親人。 因為當
等你當家長你就知道了。 這句話,希望在此能提供些新的觀點與思考 關於為什麼我們這一輩人不再像以前一樣將生兒育女當作義務 關於為什麼為什麼會不斷重複父母的養育模式 因為「養育」不是對應他人(孩童)所產生的行為 而是基於我們個體的人性
所有的男生,想要生育小孩前,先想辦法搞清楚未來小孩的媽媽是哪種人?一定要「天性愛小孩」,小孩才會擁有一個願意親近、陪伴、負責任到底的媽媽。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隨著時代演變,談戀愛、結婚、生子已經不再是一生中必然的過程。為此,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也並非少數。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樂於當個母單。為什麼不知不覺就走到這一步了呢?這次將介紹母胎單身男女特質,以及擺脫母單的方法。
Thumbnail
這幾天每日持續跟著書中做練習,今日檢視自己的骨盆模式,看看在以下議題上,自己是如何詮釋與定義 對女性角色既定期待:照顧家庭、包辦大小事、犧牲、奉獻、包容 社會上:附屬於能力比較好的男性,女人不重要(自覺現在女性力量逐漸連結合作之力) 養育孩子:女人的職責,失去自由,孩子發展好壞和女人大有關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女人的大腦,會因為看到嬰兒的臉部表情就比較有反應。科學家現在驗證這個假說。這表示演化讓女性適合當嬰兒的照顧者,但也就演變出男女不平等的分工,讓女生被綁在「母職」的「天賦」。
育兒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只是社會怪罪的都是女性沒有教好孩子,但是難道男人射完一發精子,就沒他的事了嗎? 自己找到自己的生活價值,自己認同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當你自己愛自己時,社會的畸形框架與道德綁架, 才不會影響你,不論你是男是女,或對於孩子來說你是爸爸、媽媽、或是養育的親人。 因為當
等你當家長你就知道了。 這句話,希望在此能提供些新的觀點與思考 關於為什麼我們這一輩人不再像以前一樣將生兒育女當作義務 關於為什麼為什麼會不斷重複父母的養育模式 因為「養育」不是對應他人(孩童)所產生的行為 而是基於我們個體的人性
所有的男生,想要生育小孩前,先想辦法搞清楚未來小孩的媽媽是哪種人?一定要「天性愛小孩」,小孩才會擁有一個願意親近、陪伴、負責任到底的媽媽。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隨著時代演變,談戀愛、結婚、生子已經不再是一生中必然的過程。為此,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也並非少數。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樂於當個母單。為什麼不知不覺就走到這一步了呢?這次將介紹母胎單身男女特質,以及擺脫母單的方法。
Thumbnail
這幾天每日持續跟著書中做練習,今日檢視自己的骨盆模式,看看在以下議題上,自己是如何詮釋與定義 對女性角色既定期待:照顧家庭、包辦大小事、犧牲、奉獻、包容 社會上:附屬於能力比較好的男性,女人不重要(自覺現在女性力量逐漸連結合作之力) 養育孩子:女人的職責,失去自由,孩子發展好壞和女人大有關係。